第307章
这话说的几个女孩子都沉默下来,即使这几天住在这里,可若是考核不过,想来很快就要被撵出去了吧?
张大丫摸了摸妹妹们的脑袋,安慰道:“不必担心,即使考核不过回了家,姐姐也会护着你们的。”
而且她对自己也很有信心,这一个月中,娴夫子单独给她授课,期间夸过她好几次悟性高,不论是拼音还是算学,她都能很快地答对,而昨天的射箭比赛中,她的成绩也是遥遥领先。
这都是张大丫挑灯夜读和勤学苦练得来的。
另外那个小姑娘见这姐妹情深,心里涌出羡慕之情,她是家里幺女,且是母亲老蚌怀珠得来的,所以取名宝珠。
宝珠前头三个哥哥与她年纪相差挺大,虽也疼她,但却缺少贴心的关怀,她一直很想要个能和她说悄悄话的姐姐妹妹,只可惜她娘年纪大了,其他叔叔伯伯,生的也都是男娃。
“宝珠!宝珠!回家了!”
外头响起堂哥的声音,宝珠回过神来,拿着手里的包袱就跑了出去:“三堂哥,五堂哥,你们等等宝珠呀!”
女生宿舍有婆子看守,宝珠的哥哥们只能在门口等着,见她飞奔出来,三堂哥赶紧道:“跑慢点儿,别摔了!”
宝珠跑的气喘吁吁,额头上都见了汗,但笑容很是明媚:“走吧哥哥,回家了!”
“你也太慢了点儿,收拾这么个小包袱,还要在里面待半天干嘛呢?”
五堂哥一脸不耐烦的模样,手上却接过了宝珠的小包袱甩到了自己的肩膀上,催道:“快走吧,二叔在门口等着呢。”
宝珠笑嘻嘻的问:“爹爹赶了驴车来接我么?”
“赶了赶了,你先前都叮嘱了,二叔怎么会忘记?”
三人叽叽喳喳往外走,身后的张大丫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有些失神,她若是男子,是不是。。。
“姐姐。”招娣她们抱住了张大丫,一脸依赖:“有姐姐护着真好,就像娘亲在身边一样。”
张大丫心里怅然之感顿去,笑道:“刚考完试,先都回床上休息休息吧,姐姐去食堂看看需不需要帮忙。”
娴夫子既然留在这里,那食堂肯定是要开火的,她跟着蹭吃蹭喝,可不能真的一点忙都不帮,成日只等着吃饭。
“我们也去。”招娣赶紧道:“我们和姐姐一起去帮忙,我们不累的。”
她们也舍不得让姐姐辛苦。
议事厅里,安然和众夫子们却没有闲着,而是聚集在此批阅卷子,因着都不难,且题量不算多,所以批阅下来很是快速。
直到快要中午,春杏来提醒,安然才从卷子里抬起头来,揉了揉眼睛道:“那就收起收拾,先去吃饭吧。”
去食堂的路上,九福晋和十三福晋跟在安然身后,安然笑问:“你们批了多少卷子了,感觉成绩如何?”
十三福晋笑道:“我这个班还不错,批阅好的卷子,全都在合格线以上了。”
九福晋也点头:“我手里的这些也都不错。”
她旁边还跟着一个年轻小姑娘,乃是她的嫡亲女儿,闻言嘟着嘴道:“我批阅到了我手里的学生,他的拼音和认字学的极好,可算学真是一塌糊涂!”
旁边又有人插话:“那我方才看到的一个与你手底下的正好相反,算学一个没错,拼音却错了许多。”
安然听的想笑,这两个带的都是年纪最小的丁班,便安慰道:“有的孩子开窍晚些是正常的,只要不是背地里偷懒,综合分达到标准就好了。”
九福晋好奇打探道:“院长,这次考核,会有很多人不通过吗?”
听说军训时,教习师父在训练学生,旁边会跟着一个督察员,手里拿着笔不知道在记些什么,便是教习师父想要看都不给,整个书院,只有安然能看到记录。
安然笑着摇头道:“不会有很多人的,哪怕有点坏习惯,只要大差不差,都会被通过,只有那些犯了错屡教不改的顽劣性子,才会被劝退。”
不管家里富裕不富裕,论宠孩子,天下父母是一样的,穷苦百姓家里照样会宠出性子顽劣的孩子,由以男孩为主。
身后众人闻言,脑海中飞快闪过几个男生的影子,颇为赞同道:“院长所言极是。”
学生们都归家去了,食堂没有了往日的热闹,不远处的张大丫见夫子们都过来了,眼睛一亮,手里的动作更加麻利了。
饭菜都已经摆好,安然随意找了个位置坐下,眼前就被放了一碗堆的冒尖的米饭。
她抬头一瞧,原来是张大丫,不由笑道:“原来是大丫啊,带着妹妹在食堂帮忙吗?”
张大丫没想到院长还能记得她,脸上有些发烫,腼腆道:“是的,院长。”
她也没多说什么,将托盘上的米饭摆到众人面前,刚要转身走,就被一旁的五福晋叫住了。
“行了,你别跟着忙了,这大中午的,先带着你几个妹妹吃饭吧。”
张大丫“诶”了一声,将手里的东西放回去之后,带着几个妹妹坐在了角落里。
安然看向五福晋,调侃道:“听说大丫可是娴夫子的得意门生,如今看来传闻不假。”
五福晋玉白的脸上微微泛红,不自在道:“到底是我手底下第一个弟子,所以多照顾些罢了。”
九福晋笑道:“听说大丫不光是于读书上颇有几分灵性,于骑射一道也进步神速,五嫂可真会教。”
五福晋谦虚道:“她年纪大些,便格外能吃苦些,都是她勤学苦练得来的,我没教什么。”
她虽说的谦虚,但言语中颇有几分自豪,众人见了,都善意地笑开。
第440章
冰糖莲子羹
坐在角落里吃饭的张大丫隐隐约约能听到夫子们的谈话声,甚至还有夫子向她这边张望,不过都是好奇没有恶意的眼神,故而她并无不安,只是有些忐忑紧张。
也不知道夫子们在说她什么,难道是上午的考核结果已经出来了?她考的不好吗?
卷子批改的很快,不过一个下午就已经全部改完了,接下来就是为期三天的假期,年轻些的夫子已经在讨论该去哪儿逛街了。
有人问:“院长,听说去年报社和印刷厂的员工中秋的时候都收到了节礼,咱们还有一个多月就要中秋了,我们这些夫子能有吗?”
安然好笑道:“往年的节礼,哪一次少了你府上了?怎么今年反倒巴巴儿地问上了?”
那人笑盈盈道:“那可不一样,作为夫子收到的节礼,是我一个人的,但院长送到府上的,还得分给旁人,而且,这节礼的意义也很是不同,我就想要做夫子的那份礼,成吗?”
“成。”安然点头,答应道:“放心吧,待到中秋,书院的夫子每个人都有一份礼,而且一定合你们心意,如何?”
“那就多谢院长了!”
天色不早了,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安然便坐着马车回到了圆明园,此时胤禛还在勤政亲贤殿办公,她自己一人吃了晚饭,又看了会儿书,见胤禛还未过来,知道是今晚忙了,便叫来郭必怀道:
“给皇上送一碗参汤过去吧。”
这汤既能补身体,也能提醒他早些休息,要不然,估计又得忙活到半夜才睡下。
“嗻。”郭必怀应下。
小厨房的参汤是一直炖着的,郭必怀将其盛出来放到食盒里,带着两个小太监,拎着食盒便往勤政亲贤殿而去。
到了殿内书房门口,果然就见书房内灯火通明,没见着苏培盛的人影,倒是看见小李公公守在门口。
“呦,郭公公来了?”
小李公公连忙迎上来,见他手里拎着食盒,放低声音问:“是皇贵妃娘娘叫您送来的吧?”
郭必怀点头,问道:“我家娘娘估摸着皇上还在忙呢,特意叫奴才送来参汤给皇上补补身体,不知皇上现下可有空用上一碗啊?”
“瞧您说的。”
小李公公笑眯眯道:“皇贵妃娘娘送来的参汤,皇上怎么会没有空?您等着,我这就进去通报一声。”
“那可真是劳烦李公公了。”郭必怀客气道,往小李公公手里塞了一个荷包。
小李公公赶紧道:“哎呦,这可使不得,这。。。”
“您拿着吧。”
郭必怀笑道:“这是娘娘特意吩咐的,说您大晚上的守在这儿也不容易,回头也买点好东西补补身体,咱们都不年轻了,皇上以后还指着您和苏公公呢,还请二位多多保重身体才是。”
小李公公虽是苏培盛的干儿子,其实年纪小不了几岁,听了这话,一时间心中滋味难明,叹道:
“那奴才就收下了,多谢皇贵妃娘娘赏,奴才一定保重身体,好好伺候皇上。”
他收好银子,转身进了殿内,苏培盛正站在胤禛旁边等吩咐呢,见他进来,悄声地过去问道:“什么事?”
小李公公道:“皇贵妃娘娘派郭公公送了参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