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七零年代当军嫂 第234节
这时候,孩子们都去自己上下学的,没有家长接送。
第一天,大部分家长都会亲自送孩子去学校的。
暖暖看着一身军装的爸爸,心里自豪的很。
许笛看着挺胸抬头,身板笔直的父女两人,心里同样骄傲。
“许笛,你们来了?”
“红旗,你们也刚到。”
上次张朝阳回来,大家一起聊天,才知道,何文翰没有张朝阳大,许笛也不好再喊何嫂子了。
“暖暖,我们一起进去吧。”
“何向南,你喊我大名张晨晞,不要叫暖暖了。”
“好,我知道了。”
何向南对暖暖言听计从,他是暖暖的手下败将。
“爸爸妈妈再见!”
“再见,暖暖,中午,爸爸来接你。”
“好!”
暖暖的声音里带着欢快,使劲的挥了挥手,快速的往教室走去,何向南紧随其后。
“媳妇,我送你去学校。”
“好!”
宋红旗看着许笛两口子亲亲热热的走着,心里有点羡慕。
看看身边的男人,虽然知道他们之间,没有那么深厚的感情,但是他对她和孩子也很好。
“文翰,我们一起去学校?”
“走吧,我一会有课,你还来得及吗?”
“来得及,我今天九点的班。”
宋红旗有了工作,在京大的食堂,正式工。
她和孩子的户口都调过来了,心里踏实多了。
大人都离开了,孩子们进了教室。
暖暖和何向南在一个班,两人找了个位置坐下,把书包放好,等着老师重新分座位。
京大附属小学,孩子大多都是京大教职工家的孩子,还有附近这一片区的。
暖暖住的胡同,小孩子不多,所以,班级里的孩子,除了何向南,她都不认识。
一年一班的班主任是位三十多岁的女老师,胖胖的,看上去很好说话。
“好了,同学们,先找位置坐好,咱们一会按照大小个调整座位。”
“知道了,老师。”
孩子们回答得参差不齐,没有坐好的孩子找地方坐下了。
“安静,都不要说话了。我先和大家做个自我介绍,我姓王,你们以后喊我王老师。”
“王老师好!”
一群六七岁的小毛头,王老师好不容易给安顿下来,又重新调了位置。
暖暖和何向南分开了,没坐一起。
第一天,老师也不会讲课,主要是让孩子们相互认识,知道纪律,知道学校的环境。
知道哪块是厕所,哪块是水房,操场在哪里……
中午,放学铃响了,孩子们冲出教室,赶回家吃饭。
暖暖的速度最快,她比二三级的同学跑的都快。爸爸在门口等她呢,她要快点。
“暖暖,爸爸在这里,你慢点。”
“爸爸,我们等一下何向南,一起回家。”
“好,以后你们一起上学,放学有伴。”
张朝阳一身军装站在门口,路过的大人孩子都会不自觉的看一眼,暖暖站得更直了。
“何向南,快点,回家了。”
“知道了,来了,来了。”
何向南也没办法,暖暖,不对,是张晨晞跑的太快了。
张朝阳带着两个孩子,慢慢的走回来。
何向南敲了敲自己家的大门,他奶奶在家呢。
张朝阳和暖暖也回了家,吃完午饭,休息一会,张朝阳又送暖暖去了学校。
“暖暖,爸爸晚上就不能来接你了,爸爸要回部队了。”
“我知道,爸爸工作很忙,很重要。
我会帮妈妈照顾太奶奶和妹妹的,爸爸不要担心,要注意安全。”
暖暖已经很开心了,爸爸赶回来送她上学。
“好,谢谢暖暖,你自己也要照顾好自己,你还小。”
张朝阳抱了抱女儿,感觉没多长时间,暖暖就从小婴孩变成小学生了。
父女两个,亲亲热热的道别,期盼着下一次的相聚。
第246章
张晨晞同学在学校表现良好,还被老师任命为班长,协助老师管理班级的纪律。
用何向南的话说,张晨晞学习好,体育也好,班里的男孩子,力气没有她大,胆子也没有她大。
女同学呢,有点不服气,但是,暖暖以德服人,讲道理很厉害,女同学也只好服从。
两个孩子,每天一起上学,一起放学,许笛也不担心她们的安全。每天上学,放学的时间,路上都是孩子。
孩子们上学了,一周就休一天,轩贺,安健他们来的次数就少了。
安健和暖暖一样,都上一年级。轩贺比暖暖大,已经十岁了,小学四年级了。
许笛忙着课业,还要找时间整理秋季要穿的衣服。
暖暖的毛衣小了,需要重新织,毛裤接一下裤腰和裤腿就行。个头长了,但是没长多少肉,肥瘦可以。
团团圆圆的不用动,还能穿一年,去年新织的。但是,圆圆要比团团胖一些,身高一样,体重多了五六斤。
许笛自己的衣服够用,奶奶的毛衣也不用织,过几天,去秀水街,买几件南边过来的棉衣,轻便还保暖。
今天问问许强,南边有没有卖羽绒服的,到时候家里人,一人买一件,暖和还轻便。
许笛把这些事都记在本上,不然容易忘了。
张朝阳九月中旬回来一趟,待了两天,十一期间他们会很忙,暂时回不来了。
许笛给他准备了不少吃的,让他带去部队,和战友一起分享。
十一放假前,许强过来了。
“钱奶奶,吴姨,这是从外面带回来的糕点,鲜花馅的。
姐,这是一些笋干,菌菇,果脯,那边便宜的很。”
许强一样一样的往外倒腾东西,还有给孩子带的竹编玩具。
“你这是去云省了?”
“嗯,跟着孟队一起去办事,顺便带回来的。”
“秋霞怎么样,有一阵没去看她了。”
开学以后,许笛自学的英语难度大了,她时间更紧了。还要准备秋季的衣服,真没时间。
“挺好的,过了三个月了,肚子稍微能看出来一些了。
一早一晚会有一些反应,但是不严重。
我丈母娘她们离得近,能帮着照顾。我不在家,她就回娘家吃饭。”
许强对岳家还是很感激的,不然,他出门,心里也不踏实。
“那你也要好好表现,女人怀孕的时候,不仅身体弱,情绪也不稳定,需要丈夫细心呵护。”
“我知道,我妈和奶奶也这么说的,说女人生孩子不容易。
她们不方便过来照顾,但是东西没少准备。
家的的鸡蛋,菜园子里的菜什么的,时常拿过来,还特意送去我丈母娘家。
我妈今年养了好几十只鸡,留着秋霞坐月子吃。”
许强来回出去,给暖暖她们带东西,也会给大舅兄家的孩子带一些。
“那就好,人家是心疼姑娘,咱们也不能甩手不管。”
“那是,我心里感激着呢。姐,我想问你,我在家给我妈和奶奶她们开个小卖部怎么样?”
许强知道现在有批发市场了,各种生活用品都能批发了。
“行啊,牛坊大队人口不少,附近其他大队离的也不远。
开个小卖部,可以方便队上的人,也能挣个差价。
一年下来,利润也不少。”
许笛知道,八十代初,小卖部可是很挣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