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七零年代当军嫂 第191节
许笛把自己的优劣势说了一遍,想着,奶奶正好帮她出出主意。
“京大的文学系就不错,毕业了,可以去出版社,报社,留校当老师也行。”
“奶奶,留校当老师,你也太看得起我了。”
许笛被奶奶的话惊住了,她也曾想过考师范,当老师。
可是,八十年代,老师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八十年代,主流就是考大学,老师被重视起来了。
既然选择了当老师,那就要负责,要尽职尽责,就需要付出相同的时间和精力。
她有三个孩子,老公常年不在家,最缺的就是时间和精力。
但是,大学老师,那就另算了。
看着许笛惊讶又茫然表情,这孩子,真是挺可爱的。
“你只要能考上京大文学系,而且在校成绩优秀,奶奶就帮你留校任教。”
“奶奶,你说的是真的?”
“真的,比黄金都真。”
钱奶奶笑看着许笛,她也是有私心的,朝阳工作忙,顾不上家。她的年纪越来越大了,力不从心。
三个孩子还小,许笛要是工作轻松,家,这个大后方就稳定了,朝阳也就能少操心,不分神,出意外的几率就小一点。
何况,自己有这个人脉,为什么不用。她也说了,许笛要成绩优秀,同样条件下,别人行,许笛怎么就不可以。
她还有军嫂这个身份,也是加分项。
钱奶奶想什么许笛不知道,她正快速的划着,京大,师大,还有哪个大学有中文系。
许笛还有一个优势,她英语有一定的基础。
前世为了陪孩子学习,英语她跟着补习,练听力,也真的没少折腾。
学中文系,旁听英语,这样,她就有双重保证。
她了解奶奶,让她帮着周旋已经不容易了,自己不能掉链子。
打定主意,许笛也就不纠结了,有平坦的路能走,谁又愿意选择坎坷的小路呢。
第二天晚上,小军和许佳也来了,他们想问问志愿的事情。
“二姐,我还是想当兵,想报军校。你看这些院校,我选择哪个比较好?”
许笛不了解军校,也不了解军队的制度,她问过张朝阳同志。
“你二姐夫说军科大学这样的比较好,以后军队发展,也要依靠技术。你要不选军校里的信息技术一类的专业?”
许笛对部队的了解,多数来源于救灾的视频还有电视剧,电影那些。
“行,我知道了,我看看。”
小军知道他二姐夫说的准没错。
“小佳,你想干什么?”
“姐,我想挣钱,买漂亮的衣服,好看的头花。”
许佳两眼冒光,野心勃勃的,真的不像许笛这么佛系。
“那你报经济学或者会计学,这以后都有可能挣钱。”
这是许笛的理解,她知道会计是越看越吃香,经济学具体学什么,她也不清楚,好像毕业可能分到外贸局什么的。
不管怎么样,许笛还能知道个七七八八,算是所有人中,见识不错的了。
这事商量个大概,许军带着许佳回家了。
等填好了志愿,离正式考试也没几天了。
暖暖带着妹妹玩,许笛也算无后顾之忧。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领了准考证了,许笛去看了考场,距离她家两站地的一所中学。
考试前一天晚上,张朝阳打电话回来。
“媳妇,对不起,不能送你去考试了。”
“没事,我有信心能考好。家里有奶奶张罗着,你不用担心。”
许笛心里也有一丝失落,不过想到他的职业,自己又宽慰自己,一切都是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了国家的安定。
“媳妇,我争取今年过年,回来陪你们守岁。”
“行,张朝阳,你自己在本上记着,欠我和孩子们的,还有奶奶的,你以后要慢慢的弥补的。”
“记着呢,小本本都记了好几篇了,绝不赖账。
媳妇,你放心,只要有机会,我就一一偿还。”
张朝阳语气放松了很多,他知道许笛的不容易,奶奶也不容易,三个闺女也不容易。
“行,我们记着呢。
让暖暖她们和你说会话,我再检查一下明天要带的东西。”
许笛把话筒给了暖暖,团团圆圆也在旁边贴着姐姐,想听听爸爸的声音。
“爸爸,你放假就回来,我和太奶奶,妈妈,还有妹妹在家等你。我们都很好,没有生病。”
暖暖觉得自己是大孩子了,不能让爸爸操心。
“爸爸,放心。”
团团说了一句,就不再吱声了。
圆圆接过话筒,“爸爸,你回来的时候,带我们去买巧克力,安泰那个哭吧精说他爸爸带他去了。
我说等我爸爸回来,也会带我们去的。
爸爸,你早点回来。”
圆圆是三姐妹中,语言表达能力最强的。
张朝阳眼眶发热,在那头全都答应了,他闺女要星星,要月亮,他都会想办法去摘。
说了一会,时间差不多了,三个孩子和爸爸说了再见。
许笛躺在床上,听着旁边两个孩子的呼吸声,那颗激动的心,慢慢的平静下来,不知不觉的就睡着了。
第202章
许笛她们一连考了三天,天寒地冻的北方,她们也体验了一把钢笔水都要冰碴的感觉。
考完了,成不成的,只能等待了。
许笛还要继续上班,家里三个孩子没去托儿所,也不怎么闹人。
钱奶奶已经再打听京大附近的院子了,小笛说过,她上学的时候,也把她和三个孩子还有吴姨带过去。
她可以和学校申请,走读不住宿。据说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按要求,都需要住宿。
但是,她的情况特殊,校方应该会考虑的。
钱奶奶对小笛有信心,一定能考上的,比许笛本人都有信心。
从去年开始,陆陆续续的,各行各业都有人平反。
平反回来的人,有门路的,就想变卖了房产,想要出国,害怕政策有变,还会受罪。
也有的是觉得物是人非,睹物思人,眼不见心不烦,干脆卖掉得了。
许笛没有这方面的人脉,钱奶奶打了个电话,就让许笛等消息。
怎么也要等到录取通知书到了以后再决定。
这六七年,许笛和张朝阳两个人的工资,张朝阳出任务时候的奖金,还有结婚的时候收到的红包,两人之前各自攒下的家底。
许笛多了没有,四五万还是有的。
最先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是小军,他如愿考入了自己想去的军校,就是学校有点远。
这时候的学校还不是后世家喻户晓的军事院校,还没有改名字。
“高兴了吧,还说不说学习没用了?”
许笛想起自己刚过来的时候,才十岁的小军,一口一个学习没用的模样,真是恍如昨日。
“二姐,你就别打趣我了,暖暖她们该笑话我了。”
许军不好意思,自己那时候真的不喜欢学习。
而且,学校里喜欢学习的孩子太少了,大家都一样,放学了,风一样的跑出去,就是玩。
谁能想到,停了十年的高考恢复了,又可以考大学了。
再也没有人喊老师为臭老九了,文化人,也不是贬义词了。
不过,许军心里,对二姐是感激的。
如果不是二姐一直循序渐进的引导他读书,他拿什么考大学,根本没有可能。
“对了,二姐,许勇哥也考上了,不过是东北那边的军校。
他本来想亲自和你说的,临时有任务,让我告诉你一声。”
“真的,太好了,不管是哪的学校,进了大学,深造以后,起点就不一样了。
你毕业下连队,最起码也是个排长,表现好的话,没准还会是连长呢。”
许军被他二姐说的激动不已,他真的能这么厉害。
“二姐,你一定也能考上,你比我和佳佳强多了。”
许军害怕他二姐还没接到录取通知书,着急上火,赶紧宽慰她。
“我没上火,你们军校应该是优先录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