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七零年代当军嫂 第136节
张朝阳知道自己能恢复的这么快,都是媳妇的功劳。
每天换着花样的炖汤,还放了人参。
许笛去问了医生,像张朝阳这种做了大手术的病人,可不可以用人参。
医生说可以,人参补气血,对伤口恢复没有影响,适量的放一些进汤里,对病人有好处。
许笛得了医生的准话,就把许勇寄给她的人参切了一点,放进鸡汤里炖了。
值得高兴的是,当时人参上的几粒参籽,被许笛种进空间里了,居然发芽了。
不过,人参在空间里生长的速度很慢,不像其他作物,几天就能看出来有所不同。
这几天,许笛炖汤的时候,都会给张朝阳的战友送一碗。
其他的饭菜,许笛没有管。
丁辉的老娘在这,她负责自己儿子的伙食,从医院食堂打过来的。
老黑失去了一条左臂,腿脚是好的,医生允许以后,他就自己去食堂吃饭了。
方远航的腿骨折,他妹妹照顾的很好。石头是胳膊骨折,可以自理。
而且他们四个,除了丁辉伤了内脏,需要多住一段时间院。其他三个,过几天就可以出院了。
许笛今天做的是海龟汤,这是她从渔民的手里买来的。
这几天,许笛去看过大海,捡了好几个大海螺和很多漂亮的贝壳。
也认识了附近一个渔村的几个渔民,是丁辉的老娘介绍的,她娘家就在那个渔村。
许笛打算和她们换点海货,等张朝阳出院的时候,她邮寄一些回家。
海龟不大,也就一斤多沉,许笛不太会做,还是食堂的朱师傅帮着弄的,还给了许笛一小把枸杞子。
“朱师傅,多谢你了,我真没做活海龟汤,无从下手。”
“这没什么奇怪的,你们那边也没有大海,海龟也不常见。
我们常年生活在这边,各种海物见的多了,熟能生巧。”
朱师傅这几天和许同志接触的多,也了解了她不爱占人便宜的性格。
不管是让他帮忙带什么食材,都会提前给足钱和票,不像有些人,总是想着能占点是点。
“也不是,一样的食材,会做的,做出来的就是美味珍馐。
不会做的人,做出来,就是浪费东西。”
许笛觉得朱师傅的手艺真不错,要是放到几十年以后,一定能自己开个大饭店,有很多招牌菜,尤其是海鲜这块,她跟着学了好几手。
两个比较实在的人,说话没有那么多套路,相处起来,也比较轻松。
“许同志,汤好了,你可以端回去了。”
“好,谢谢朱师傅,我走了。”
许笛端着汤盆,回了病房。
“媳妇,你这炖的什么汤,好香啊!”
“海龟枸杞汤,大补。”
“媳妇,我这腿脚没好利索,肚子上还有一个大口子,有心无力啊!”
张朝阳想着,自己喝完以后会不会流鼻血。
“什么?”
许笛一时没明白,张朝阳正了正自己的大短裤,眼神向下瞟了一眼。
许笛脸腾的一下就红了,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我看你这几天吃的太好了,脑子里一堆肥料。
海龟汤可以补充营养,促进食欲的,你想什么呢?”
“海龟汤还可以滋阴补肾呢,我听人说过的。”
张朝阳心里也想的,他结婚没多长时间就归队了。
刚体会到做男人的乐趣,就被迫中断了。去年过年回去,又赶上媳妇刚生了孩子,没养好,不能有夫妻生活的。
现在,他媳妇可以了。
他呢,全身都快被缝了个遍了,真不能有太大的动作。
“精虫上脑了,都快成甲等残废了,还想着那些有的,没的。
赶紧养好身体,不要留下后遗症。”
许笛白了张朝阳同志一眼,给他盛了一搪瓷缸子海龟汤。
现在什么都能吃了,连汤带肉的,许笛盛完一小碗,其他的给另外几个人送了过去。
“嫂子,不用给我们送汤了,这几天,吃的太好了,感觉浑身都是力气。”
“是啊,嫂子,我们后天就能出院了,回家养着就行了。”
方远航和石头身体恢复的不错,马上就要出院了。
“喝吧,等你们出院以后回家了,就有人给你们做了。
我这炖一回,就是添点汤的事,也不麻烦。”
许笛给他们盛完,就去另一个病房了,也听到了同样的话。
许笛想着,多的都做了,也不差这两天了。
而且,多喝营养的补汤,身体恢复的也快。
送完汤,许笛回了病房,和张朝阳一起吃饭。
现在,她每天下午炖一次汤,晚上吃。早上在食堂买现成的,中午炒个两个菜,一荤一素。
“媳妇,我肚皮上的伤口痒痒。”
“我看红没红,是发炎了还是长新肉了。”
许笛刚洗完碗筷回来,就听见张朝阳的声音,赶紧过去看看。
“没有发炎,可能是刀口要愈合了。”
许笛松了一口气,这样的天气,这么大的伤口,发炎了就麻烦了。
“那就说明,咱们离回来越来越近了,真好,想回去把闺女紧紧抱进怀里,亲亲她。”
虚惊一场,许笛扶着张朝阳去了一趟厕所,就让他睡觉了。
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能早点出院。
第147章
张朝阳恢复的挺快,医生说,再过两天,就可以拆线了。
许笛也高兴,能恢复的好,不留后遗症,值得高兴。
“媳妇,明天老黑他们几个要出院了,我们想在一起聚聚,你帮我们张罗一点饭菜呗。”
“没问题,但是,不能喝酒。”
“不喝,五个人都凑不出一个完好的人,喝什么啊!”
张朝阳情绪有些低落,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年都有老兵退伍,每年都有战士受伤离开,每年都有战友回不来……
许笛没有当过兵,可能体会不到他们那种深刻的战友情。
但是,她知道,军人,是她们最大的守护者,平安生活的底气。
“行,我明天去国营饭店给你们要几个硬菜。
食堂租的炉灶煲汤还行,多做几个菜,有点不够用。”
“去国营饭店饭店定,这么热的天,在厨房做菜,太遭罪了。
我媳妇已经很辛苦了,不能让你再受累。”
张朝阳又不是没去过部队的食堂,那么多炉灶一起开火,战士们都汗流浃背的。
他媳妇可没有炊事兵的体力,医院食堂的热度,也不比部队炊事班好多少。
“朝阳,你现在说话,怎么这么招人稀罕了?王姨当时提到你,就用了一个词,沉默寡言。”
“媳妇,这不是分人吗!”
“行了,不和你贫了,我一会去附近的国营饭店看看,都有什么菜。”
许笛心里美啊,有人惦记自己,不会理所当然的看不见她的付出,心情好。
张朝阳现在行走没什么问题了,骨裂的腿只要不着力,可以慢慢的走。
许笛出去,也不用担心他了。
许笛来了十来天了,看张朝阳恢复的情况,她们用不上一个月就能出院回家。
她想去买点海货,放在空间里囤上。
之前去的渔村,许笛打算再去一次。上次的那个大娘,她家的海货收拾的很干净。
许笛熟门熟路的到了附近的渔村,大中午的,大娘在家呢。
许笛没有多寒暄,把自己要买的海货说出来,大娘家都有。
鱿鱼干,干海参,鲍鱼,海鱼,海鱼,海带……
零零总总有一百多斤,许笛要求给她送到公交站点,离的也不远。
走一趟公交车通到这边,半小时一趟。许笛来的时候,看了发车时间表,上一辆车刚开走。
这样,等车的人不会来这么早,她好往空间里藏东西。
大娘和她儿媳妇一人背一筐,跟在许笛后面。许笛也背着一个筐,里面是新鲜的海货,打算晚上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