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母后,儿媳无能,还请母后派人压制一二。
  冉佳怡可不敢担气坏太后的罪名,连忙上前安慰,又是拍背、又是端茶,硬把太后一身火气给憋没了。
  太后自然是要出手的,要是儿子不能生传到宗师,她简直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
  行了,你不用管了,我让蔡嬷嬷去处理。
  冉佳怡欣然领命,成功将烫手山芋甩出去的她出了太后宫殿,满脸庆幸,这难题的困难程度,可是艰难到除非有妃子胆敢给皇帝戴绿帽,否则不可能解决,恕她无能。
  慈宁宫的动作很是雷厉风行,还不待她回宫,丫鬟就已经传来慈宁宫中女官狠狠惩罚了几个多嘴的丫鬟和太监,其中还包括骆贵妃宫中的一名大丫鬟。
  面对太后的发怒,后宫上至妃嫔、下至太监丫鬟,无不风声鹤唳。
  于是乎,明面上的谣言再也无人敢传,可私底下,却是传得愈发起劲,倒不是因为别的,人都有这劣根性,越不让说就越是要说,根本拦不住,且自有一套自己的歪理,要不是不能生,干嘛要压下消息,不都说谣言止于智者嘛。
  要是太后知道这番吐槽,定会呕出一口老血,智者,这后宫有智者吗?
  可惜,动作再快,也没能有多大作用,原本不阻拦也就宫内议论,没人敢把消息外传,非议皇族,指不定就是抄家灭祖的下场。
  可这一打压,一月一度的妃嫔召唤家人见面会,一个个就悄默默把消息传递给了娘家人。
  没办法,若消息是假的也就罢了,若是真的,皇帝没什么,可他们做妃子、以及妃子亲眷的,才是真正的没了指望。
  谁家送女儿进宫为妃嫔不是为了争那万中无一的储君人选,还能是真心爱慕皇帝不成。
  -
  后宫消息还能隐瞒,到了前朝,一传就是那么多人,压根瞒不住。
  皇帝近日上朝,老是能看见大臣们眼中奇怪的眼神,似是怜悯、似是探究,又似是不可置信,其中复杂程度他一时之间竟然分不清。
  堂堂皇帝,万人之上,有什么值得人可怜的,皇帝不明白,派身边大太监去查探。
  大太监是打小跟皇帝长大的老人,比皇帝大几岁,是后宫所有下人们的头,不得宠的妃子见了都得称呼一句福贵大爷。
  事实上,福贵大爷比谁都清楚奇怪目光的由来,甚至于一早他就察觉到了不对,可他不敢说啊。
  自己是一个太监,尚且容不得人说这种事,更遑论皇帝一个天潢贵胄,被质疑男性权威恐怕得雷霆震怒,可惜,终究没瞒住。
  福贵假谴了小太监去打探,不过一刻钟回来,当即脸上大变、额头渗出滴滴汗水,请罪道:启禀皇上,奴婢失职,请皇上恕罪。
  皇帝不耐烦,说。
  福贵不敢隐瞒,膝行向前,直到皇帝身边,才如蚊子嗡嗡般小声说明。
  不出意料的震怒,皇帝失手甩掉了手中的茶盏,滚烫的茶水溅了富贵一身,他却不敢有丝毫动静,只将头埋得低低的,祈求度过此劫。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混账,一群混账。
  皇帝胀得脸红脖子粗,一手甩掉御案上的奏折,又给脚边碍眼的家伙狠狠来了一脚,方才觉得解气。
  这消息是何处传来可知,为何这么久不报,皇后可曾处理?到底是历经风雨的皇帝,很快冷静下来,思考起解决办法。 启禀皇上,消息已经传了有一阵,查不出源头是谁,皇后为此处理过一波人,没能压下来,太后娘娘也是如此。
  至于为何没报,自然是不敢报,他不敢说。
  皇帝也没想到正妻皇后身上,只当是自己那几个不安分的庶兄想出来的好主意,目的就是为了恶心他,毕竟这种事情,就跟癞蛤蟆跳脚上,不咬人膈应人。
  事实也的确膈应,子嗣不是一两天就能有好消息的,思及自己在后宫播种几个月一点好消息没传出来,皇帝也有些奇怪。
  不过他可没想到自己不能生,而是想着是不是后宫那群妃嫔喝避子汤把身体喝坏了。
  为了破除谣言,皇帝忍住羞辱叫来太医给自己和后宫妃子检查身体,宫寒的妃子倒是检查出来几个,皇帝本人的结果当然没有问题,遗憾的是,这并不能解除大家的怀疑,毕竟众所周知,太医得听皇帝的。
  皇帝当然也清楚,最好的办法就是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无论男女、嫡庶,只要有人怀上就可以。
  不管太医如何检查,皇帝已经认定这一群妃子都是不下蛋的,连带皇后一起被他嫌弃上了,于是乎,又想出一个骚操作。
  选秀?冉佳怡看着一本正经的皇帝,企图看出他在开玩笑。
  皇后,此事就交由你了,咳咳,此次选妃不以容貌、家世、才情为最,得挑些身体好的,你知道的。
  冉佳怡:......我什么都不想知道。
  --------------------
  第476章 第三十三个故事
  皇帝的吩咐下来, 再是不情愿,该做也还是得去做的,不过也不是没有周旋的余地。
  冉佳怡并不着急宣布选秀的消息, 而是先将消息递给了娘家人, 让其扩散出去, 这样一来,对女儿有心的人家自然会尽快给女儿定下婚事,免去选秀之忧, 若是想着入宫搏一搏富贵的,她也拦不住。
  平心而论,如今无法生育的皇帝, 再是位高权重也不是个香饽饽了,毕竟得宠也就这几十年光景, 若是皇帝去了, 不论谁继位,她们以后都注定凄惨,母族也不能沾光,纯粹亏本买卖。
  耽搁了将近一周,京中掀起一股定亲潮, 原先慎重的男女亲事如今是挑对眼就定下。
  大靖朝选秀年龄从十三到十六皆可,而两年前刚举办过一轮选秀, 年纪大些的不是已经进宫、就是已经嫁人,待字闺中的几乎只有未满十三的一批闺阁千金,如今顶多也就十五的年纪。
  花儿一般的年纪, 正是女子容颜最为娇嫩之时, 只是相貌正盛, 可不代表正适合孕期, 然而也没有其他办法了。
  疼女儿的人家几乎都急急给女儿定了亲,余下的都是些父母不爱或者想博个前程的。
  说到底,大家怀疑归怀疑,可也没人真的确保皇帝就生不了,要是进宫生了唯一的皇子,未来储君之位岂不是稳了。
  这般大的利益诱。惑之下,总有些人心浮动。
  约莫一周多后,冉佳怡与娘家人沟通后,确定透出口信的人家都给女儿定了亲,这才着手让礼部安排选秀之事。
  大靖朝选秀,一般从五品官家择选适龄女儿,容貌端正、名声无暇的嫡出基本都可以参选,庶女则只有三品官家的女儿才可以参选。
  这一次也没有放宽条件,适龄千金从大靖朝的南北各向奔涌而来,一百来位千金,加上同行伺候的下人们,将近三四百号人,一下子整个京都喧嚣起来,街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秀女们到了京都,并不能直接进宫,而是放在一处皇宫的偏院,有嬷嬷们教导规矩礼仪,学得好能通过的才能被带进宫中正式面见主子。
  期间,又有不少人被筛下去,至于自愿还是被迫就说不好了,不过这般被筛下去的姑娘,以后说亲也难,算得自损八百。
  约莫半个月后,教导嬷嬷回话说规矩学的可以,冉佳怡这才让带人进宫,此时原先一百来号人的队伍,只剩下了将近七十人。
  进宫安置在单独的储秀宫,与后宫妃嫔并不直接接触,只一个御花园共通。
  冉佳怡让身边丫鬟隐瞒身份,逐个去试探自愿入宫的和被迫入宫的,做到心中有数,这才开启正式选秀。
  选秀无非就是太后、皇后带着一众妃嫔看、皇帝自己亲自挑,不过皇帝这几日心情着实不佳,为免再遭遇过多非议,这几日除了侍寝其他时间基本不往后宫来,更显做贼心虚。
  -
  皇帝不来,太后也说没心情,选秀的事基本就成了冉佳怡的一言堂。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皇帝已然不能生的事实,外人不敢确定可也多少怀疑几分,除去那些实在没办法的,余下都是图皇宫富贵的,而这种人是劝不动的。
  当然,冉佳怡也没打算劝,皇帝要求选秀,这后宫总不能不进人。
  将已有退意的姑娘一一筛下去,余下的就是另有所图的,甘愿进宫一搏的小姐们,自然各方面都不差,德言容功样样出挑,性格也颇有几分好强。
  冉佳怡也没多选,将近四比一的选中率,最终留下十八名秀女,给太后、皇帝看过无异议,这才请了皇上撰写圣旨,赐予位份。
  这一波秀女身份地位普遍不高,位份基本在五品嫔位到九品更衣之间。
  因着多了一批鲜活的姑娘,前段时间因着传言一片静谧的皇宫也重新恢复了生气,御花园里每日都有年轻小姑娘们或赏花扑蝶、或奏乐舞蹈,如花枝招展的蝴蝶一般展示自己最漂亮的一面,企图吸引唯一男主人的视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