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平阳公主应一声,卫青又连忙去一旁取来东西,是平阳公主洗漱的用具。
“怎么是你,她们人呢?”平阳公主坐在榻前,只见卫青一个人忙忙碌碌的,伺候的人都不见。
“她们在外面等候,卫青想跟公主单独呆会儿,所以不让他们进来。”卫青如实而答。
平阳公主瞥过卫青一眼,卫青已经将浄面的布递来。
也罢,平阳公主并非挑刺的人,只管洗漱。
结果看到面前摆放的膳食,平阳公主问:“你用过膳了吗?”
这上面分明是平阳公主一人的份量。
“用过了。卫青早起练过功回来的。”卫青小声的回答,平阳公主知道他没有亏待自己,便不管了。
平阳公主小口小口的用起饭,食不言寝不语什么的,平阳公主待吃饱了,倒是剩了不一些,一眼扫过卫青,卫青二话不说的将所有的膳食一扫而空。
额,平阳公主其实也没有这个意思,但自野外那一次烤鱼后,卫青和她在一起,习惯的将她吃不完的膳食全都一并解决,现在都是本能的了。
平阳公主吃饱不想动,卫青倒是将一应东西全都收拾妥当,一并送走,这才回屋。
“朝中的事你在外面知道多少?”平阳公主突然的一问,落在卫青的耳朵里,卫青不禁拿眼望向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迎视卫青,纤纤玉指抚过榻沿道:“你此番拿下河套,陛下甚喜,封你为长平侯,赐食邑三千八百户,在你班师回朝时,还有意让近侍为你牵马,我劝阻陛下。”
有些事,平阳公主不得不未雨绸缪,有些关系发生变化,如果她当作没有看见,当有一日危险来临时,将是平阳公主无法反击的时候。
卫青,她也要弄清楚,在卫青的心里,他懂得未来的危险吗?
下一刻,卫青凑近,满脸欢喜的面容在平阳公主的眼前,笑靥如花的道:“谢公主。”
一句谢公主呢,落在平阳公主的耳朵里,如何不让平阳公主心下稍定,卫青懂得居安思危的道理。
于盛时不思退路,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没有退路。
道谢的卫青,啄了平阳公主一下,再道:“谢公主。”
再听他这一句谢,平阳公主不禁莞尔一笑,可她这一笑,让卫青不禁俯身而上,平阳公主制止道:“说正事。”
卫青幽怨的瞅向平阳公主,平阳公主道:“有些事不说明白,你我之间怕是没有未来。”
此话落下,卫青当下变脸,正襟危坐,目光灼灼的同平阳公主道:“公主,卫青知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没有陛下,没有卫青今日。”
如此表忠心的话,平阳公主道:“这些话你当着皇上的面说就是,在我面前就不必了。”
话是这样说没有错,可卫青目不转睛的望着平阳公主,小声的道:“卫青对公主也是如此。”
还真是无时无刻都不忘哄人呢。
平阳公主压下心中的笑意,不可否认喜欢听到这样的话。
但,平阳公主道:“你面对的是大汉的君王,大汉的君王,刘家的人,骨子里是天生的帝王,最是薄情寡义。”
第33章 大胆 卫青要成为公主的夫
这样评价大汉帝王, 说的可不仅仅是一个刘彻,而是总结了刘家的所有皇帝。
仔细想想,倒也不错。
卫青面色平静, 并没有因为平阳公主的话而生出畏惧,甚至诧异。
这一切看在平阳公主的眼里, 平阳公主心下是赞许的。
在她无所觉的时候, 卫青的稳重远在她的预料之外。
他追随在刘彻身边多年, 确实该是最了解刘彻的人, 只要卫青保持这样一份清醒, 倒不怕。
“卫青,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为人臣子,你虽在战场厮杀, 可是在大汉为将, 不仅是在战场厮杀,你要防着正面的敌人,也要回头看上一眼,看看你的身后有没有人, 甚至连一手扶你上来的人, 你也要想, 他给你的所有荣宠, 这一切该不该要, 在未来会不会成为你的祸根。”平阳公主提醒卫青, 现在的刘彻在不遗余力的扶持卫家,因为卫子夫,也因为卫青。
但刘彻是断然不会允许一家独大的。那便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刘彻曾给卫青的一切, 他会后悔,他会想办法的收回来。
甚至,最坏的可能还是,他会觉得卫青接受不属于为臣该有的荣宠,都是错。
卫青静静的听着平阳公主说话,平阳公主也不绕弯子道:“我想告诉你的是,永远记住你是臣,他是君。纵然是君所赐,你不能越界,一丁点都不能。我的这位弟弟,他狠起来连所谓的骨肉亲情都能不讲。”
说出这句话的平阳公主,神色间只是冷然,并不认为有何不可。
卫青其实也在想,平阳公主其实在说的又何止是大汉的皇帝,还有她也是。
“公主所言,卫青都记下了。”卫青并非在平阳公主提醒后才知道些事,对于平阳公主的提醒,他是感激的,感激于平阳公主能够提醒他,这证明,平阳公主多少都是顾念他的。
“如此,公主能让卫青继续上公主的榻吗?”卫青没有忘记平阳公主方才提及的一句话。
今天他们讨论的话题,关系他们的未来,他们是不是还会有未来。
明明聊的是很严肃的问题,卫青关注的重点竟然是这个。
“你?”平阳公主瞪了卫青一眼,卫青欺身相近道:“公主,除了灭匈奴外,卫青此生唯愿能和公主在一起,哪怕只能上公主的榻而已,卫青也愿意。卫青不在意外人如何评价卫青,卫青想要公主。公主。朝堂上的事,公主说了,雷霆雨露皆为君恩,爵位,食邑,不过身外之物,卫青不在意。
“不,卫青在意。若没有这样的身份,公主是不会让卫青近身的。如今,卫青是长平侯了,公主可欢喜?欢喜卫青又打赢仗?”
此刻的卫青,迫切的想要得到平阳公主的肯定和夸赞。
平阳公主想斥责卫青的,但在听到卫青的话后,斥责的话如何还能说出来。
卫青在外征战,昨夜欢好之时,她分明看到他的身上新添了好些伤。
他的爵位,他的食邑,都是他在前线冲锋陷阵,不畏生死换来,是他原本就该得的。
而卫青对她的所求是什么?
平阳公主用行动回应卫青,浅尝卫青的唇,轻声细语的道:“欢喜,卫青又赢了,为大汉赢了。卫青。”
灼热的两人随着彼此的贴近,谁也舍不得放开。
伺候在外面的婢女没有一个敢靠近的,也明了,屋内是怎样的光景。
嗯,没有公主的吩咐,他们都乖乖在外头等着。
平阳公主一番试探,得了卫青准话,剩下的便不多言。
纵然刘彻给了卫青好些天的假,可卫青并不敢太久不入宫。
如平阳公主所说,他们皇帝陛下是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这样一个人现在看卫青什么都好,觉得把全天下最好的东西给他都不为过,但他们每个人其实都很清楚,在这样的荣宠下,更要保持谨慎。
为臣的本分,平阳公主都牢记这一点,多年来对刘彻的事,无论是什么事,从来不该问的不问,可以说,平阳公主其实早在教卫青到底该怎么样才能当好一个臣子。
如此,卫青跟在刘彻的身后,一如多年。
刘彻看着卫青如同当年的姿态,并没有因为胜了几场仗而生出骄纵之心,心里当然高兴,也对卫青越发满意。
“卫青,还得再接再厉。”刘彻满意之余,更希望卫青可以继续。
匈奴之患只是让他们打散了一些,论及灭匈奴,从根子上解决匈奴,还差得远了。
因而刘彻也是对卫青寄以厚望。
卫青恭顺的应下道:“是。”
一个是字,卫青提及军中一些情况。随着领兵出战的机会越多,该如何调整军中,卫青也都一五一十的跟刘彻建议,该改的,能改的,最好可以改改对吧。
刘彻听得认真,细节上的事,刘彻其实一直认为,应该要军中熟悉情况的人才能够反馈出他所需要的信息。
“对付匈奴,想要从根本上解决,掳其百姓而归,牛羊皆入我汉。”卫青其实在对付匈奴的事情上,有他的看法。
匈奴是马背上长大的民族,他们最擅长骑射,大汉那些年不能和匈奴抗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没有马。
这些年,大汉不断的改良马种,铠甲兵器,无一样刘彻不在挖空心思的想要打造出一支可以对付匈奴的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