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未战而畏,未战而畏死,战必败之。
  卫青不知此次出征前路如何,他唯一想要的是平阳公主的一缕青丝,试问平阳公主能够拒绝吗?
  第31章 皇子 你为什么请陛下
  平阳公主取下一缕青丝交到卫青手中。
  卫青满是虔诚的接过, 喜形于色道:“谢公主。卫青会好好保管的。”
  眼前的人那一份炙热之心,让平阳公主不禁心下长叹,朝卫青道:“你要活着回来。你若死了, 我这榻间必有旁人。”
  欢喜的卫青啊,在听到这句话时, 眼中闪过一丝占有, 甚至疯狂。
  “卫青, 你若战死, 我也会和别人抵死缠|绵, 我不会记着你,一如我从来不会记着曹寿。你的付出也好,真心也罢,若死了, 我都会忘记。”似乎觉得不够, 平阳公主继续告诉卫青,她是不会为了谁而停下的,活着的人才有资格让她想。
  听到这番话的卫青,同平阳公主四目相对, 平阳公主眼里平静得没有任何的波澜, 可她碰及卫青的手是那样的温暖, 让卫青感觉到暖意。
  “你要打赢匈奴, 更要活着回来, 你若战死, 收到你战死消息的那一日,我会再择入幕之宾。”平阳公主是在看着卫青,但她说出口的这番话,和她的眼神一样冷。
  卫青扬起笑容道:“公主放心, 卫青会赢,也一定会活着回来的。”
  匈奴未灭,他才如愿以偿爬上平阳公主的榻,他岂能死。
  “公主,公主,大喜,大喜,卫夫人,卫夫人诞下皇子。”平阳公主和卫青对视之时,门外传来一阵报喜的声音。
  宫中卫子夫生了,生下刘彻的第一个皇子。
  二十九岁的刘彻,终于迎来他的第一个皇子。大汉江山后继有人了。
  平阳公主同样喜上眉梢,“备马,我要入宫。”
  于卫青来说,这同样也是一个好消息,卫子夫终于诞下皇子,从此,不一样了。
  卫青看着平阳公主迅速让人梳妆,卫青忙道:“公主,卫青也回府准备,若陛下有召,卫青即入宫中。”
  总归平阳公主和卫青是不一样的,平阳公主可以在听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入宫道贺,卫青得等传召。
  平阳公主应一声,卫青拿着装好平阳公主青丝的荷包,出了平阳公主府,很是以为,今天是个好日子。
  宫中已经是一片欢呼之声。
  想刘彻登基多少年了,之前陈皇后一直无子,以至于刘彻也是饱受非议。
  后来卫子夫有孕,这让刘彻稍松一口气,暗忖卫子夫一定要早早给他生下皇子才是。
  接连三女,让刘彻的心里不太好过。
  终于,卫子夫再有孕,也在今天传来好消息,她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儿子。
  好日子什么,对刘彻而言这同样也是一个极好的日子,好得让刘彻在宫中大行赏赐。
  平阳公主入宫后看着满宫的喜色,无子对于男人和女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好在,大汉朝终于有第一个皇子,后继有人,也能让刘彻和天下人都能稍松一口气。
  “卫夫人如何?”宫中报信的人,只道孩子的事,并没有提及卫子夫,平阳公主入宫后只能再问。
  “卫夫人身子康健,母子平安。”宫人赶紧将知道的事道与平阳公主,好让平阳公主放心。
  平阳公主应一声。
  此时的九华宫里,王太后和刘彻都在。
  作为一个也是生了三个女儿才生下刘彻的王太后,纵然心急于宫中一直没有皇子出生,却并没有过多当回事,刘彻正值壮年,早晚会有皇子的。
  卫子夫再有孕,王太后盼着是个儿子,如今生下来,真是儿子,王太后脸上的笑意也不禁加深。
  “恭喜陛下。”平阳公主行来,同刘彻道喜,不忘给王太后请安。
  刘彻怀里抱着刚出生的小皇子,看到平阳公主喜道:“阿姐快来看看,这是朕的儿子,朕终于有儿子了。”
  这些年刘彻承受的压力,外人怕是不敢想,刘彻这回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是呢,陛下终于有皇子了。”有了皇子,大汉天下也就有了继承人。
  刘彻喜不自胜,抱着孩子在怀里,一点不亚于当年他第一次抱着卫公主时的高兴。
  而这时候南宫公主,隆虑公主也陆续来了。
  刘彻这个弟弟终于算是有后,谁能不为刘彻高兴,入宫贺喜,自是不能免的。
  “陛下取好名字了吗?”隆虑公主问起刘彻,刘彻道:“据,便取名为据。”
  皇帝取的名字,绝没有不好的。
  皇子刘据,带着无数人的期盼终于降生了。
  只是不知这样一来,接下来朝局会如何的变动。
  平阳公主望向刘彻,君臣父子,既是君,也是父,既是臣,也是子,平阳公主有些担心未来了。
  可又想,未来的事,担心有什么用,又不能阻止。
  随着皇子的诞生,刘彻下令朝中两位善于写辞赋文章的官员枚皋及东方朔,欢喜中的刘彻便命令枚皋及东方朔作《皇太子生赋》及《立皇子禖祝》之赋;同时,为感谢上苍赐予他的第一位皇子,刘彻修建了婚育之神高禖神之祠以祭拜之。
  不难看出刘彻对于第一个儿子出生的喜悦,宫中祝贺卫子夫的人也不少,卫子夫还在月子中,平阳公主看过她几回,见她气血一天比一天好,也很是为她高兴。
  而对于各种祝贺的人,卫子夫的应对也是不骄不躁,在这一点上,平阳公主须承认,卫子夫是真正的聪明人。
  连带也可以称之为聪明人的还有卫青。
  只不过因着刘据的出生,卫青也越发忙碌,毕竟他可是皇长子的舅舅,虽说不是唯一的舅舅,但他是关内侯,是刘彻寄以厚望的关内侯,比起奉承他人,还是卫青好。
  有前途不说,卫青的性子也是极其好的。
  可是,各种各样的人送来贺礼,收下那么多的礼,这是一桩好事?
  暂时来说刘彻不会计较这些事,来日呢?
  平阳公主便听说,凡是给卫青送礼的,卫青全都收下,收下是收下了,一应礼物全都封箱送入宫中,交由刘彻。
  此事传得人尽皆知,曹襄在听完之后,由衷对平阳公主道:“关内侯深谙为臣之道,为人之道。”
  “不错。”平阳公主也不吝啬夸赞,卫青这样的人,平日是不显山不露水,胸有丘壑,可是桩桩件件都表露他是心中有成算的人。
  “母亲早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曹襄感慨于卫青这一招用得妙,既不会得罪人,还为自己免除后患,甚至在一定的程度上取悦了刘彻。曹襄也算是自小在权势里长大的人,但他都没有想到这些,难免对于卫青又一次刮目相看。
  “我不知他会做什么,我只知道他是一个聪明人。陛下给卫家的太多,眼下盛宠之时,没有人会对卫家怎么样,以后可就不一定了。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卫青从最卑微处往上走,但凡他不懂站得越高,摔得越痛的道理,不可能有今天。”平阳公主仅不过是依以前对卫青的了解,认为卫青不会轻易落人于柄。
  曹襄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我应该向关内侯学习。”
  是的,曹襄是真的认为自己应该向卫青学习,不管是骑射本事,亦或许是为臣之道,为人之道。
  “多看看,何止是一个卫青。看看你舅舅身边的那些人,他们哪一个没有所长。多琢磨琢磨他们,放心,你一定可以学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平阳公主欣慰于曹襄可算真正意识到,在他面前的关内侯卫青,他可不是一个靠着女人上位的人。
  他可以上位,因为他有真本事。
  从前只有一个龙城之战,会让人认为卫青是运气好,慢慢的,他们都会把这句话咽回去的。
  平阳公主脸上的笑意不减,大汉得一良将,何尝不是大汉之幸。
  可惜,这位良将要出征了。
  刘彻还怪好的呢,特意给了卫青三天假,至于这三天卫青想干什么,当皇帝的人表示他不管。
  不管,卫青会呆在哪里?摸到平阳公主府。
  平阳公主没能忍住的对卫青道:“你莫不是想在我府上呆三天?”
  “公主,卫青要出征了,陛下许卫青三日假,卫青只想跟公主在一起。”卫青很诚实的告诉平阳公主,平阳公主吐一口气道:“你不怕别人笑话?”
  卫青不以为然的道:“为何要怕?”
  笑话,卫青从小被人笑得还少吗?
  辱骂之言,如果卫青全都放在心上,早让唾沫星淹死了。
  平阳公主看着靠近的卫青,卫青握住平阳公主的柔荑,入手的柔软让卫青心喜,可他不曾贸然前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