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平阳公主确实没有再赶他,人都带回府了,他要留下养伤,让他留吧。
  这外头关于他们的事传得那叫一个沸沸扬扬。
  纵然宫中的事知道内情的人很少,可卫青病在平阳公主府,他又不是没有府邸,这样在平阳公主府养病也太过有恃无恐,毫不遮掩了吧。
  但皇家没有一个人敢坑声,谁又敢再提一嘴?
  别个人不敢,曹襄在听说之后,却是到了平阳公主府。
  卫青听闻时不确定的问:“卫青去见郎君?”
  “以什么身份?”听到卫青的话,平阳公主当即问出。
  卫青一顿,曹襄那是平阳公主之子。
  “你啊,闲事莫管。”平阳公主告诉卫青,这有些事还轮不到他管。
  “郎君来了,卫青该去拜见。”卫青端正态度,平阳公主毫不犹豫道:“卫青,我不想。”
  是的,一切的主动权在平阳公主手里,现在不是卫青要不要去,或者曹襄想不想见卫青,而在于平阳公主想或者不想让卫青和曹襄在她的公主府见面。
  闻此言,卫青立刻乖巧的道:“卫青听凭公主安排。”
  卫青绝不会做出那些本末倒置的事。
  平阳公主冲卫青道:“注意休息。你也就这几日能歇着,等病好了,还要加训。”
  “卫青不怕苦。”是的,卫青从来不怕苦,更不怕要用多少法子才有能让手中的兵马强壮,或让自己更加强壮,他只想击溃匈奴,不惜一切代价。
  “好。”平阳公主知道卫青从来不怕苦,否则他也不会有今日。
  曹襄来了,平阳公主知道,她这个母亲其实很不称职。
  大过年的竟然没有跟曹襄过年,还把卫青带回公主府。
  可不带回公主府,难道带回平阳侯府?
  平阳公主并不愿意。
  曹襄寻来,平阳公主总不可能不见。
  “母亲。”曹襄眼眶有些泛红,看见平阳公主并不掩饰他的心情。
  比起兴师问罪,平阳公主更吃这委屈巴巴的一套。
  曹襄可怜的望向平阳公主,叫平阳公主那内心的心虚在不断的扩大。
  “宫中出了意外,并非我不想回去和你过年。”平阳公主解释一句,同时也提道:“我让人回去给你送信了。”
  “孩儿收到信了。可是母亲,宫中出事,出宫后为何母亲也不回去看看孩儿?”曹襄不想控诉,可是不控诉不行,看平阳公主都要当没有他这个儿子,可劲的在外头逍遥自在。
  平阳公主道:“有事没有处理好。生死之大事。”
  卫青生病,这确实是算生死的大事,平阳公主完全没有骗人对吧。
  曹襄一顿道:“卫青生死同母亲有关系?”
  “算是,他是受我拖累。”细节上的事平阳公主肯定是不可能告诉曹襄的,那不得从头论了。
  曹襄听到是平阳公主拖累的卫青,这下眼中的泪水消散了。
  “孩儿知道了。”曹襄如此回答,同时也抹去脸上的泪。
  事出有因,又是生死大事,还是可以原谅的。
  平阳公主道:“我之前在侯府陪你几个月,你不烦我吗?”
  第25章 威胁 是母亲把我推向卫青
  对的,平阳公主提醒曹襄,只是过年的这两天她没有陪曹襄而已,之前她可是陪了。
  曹襄低头提醒道:“从来只有母亲烦我,我从未烦过母亲。”
  挑挑眉,确实是那么嫌弃过儿子的平阳公主道:“母亲也有自己的生活,你长大了,以后也要过自己的日子。等你出孝,让你进宫读书去,好让你和卫儿一道培养感情。”
  亲事是不可能作罢的,平阳公主想让曹襄转移注意力,卫公主呢,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长大,多好的事。
  曹襄一听卫儿,不可避免的想起那位小表妹未婚妻,眨眨眼睛。
  平阳公主陪曹襄说了一会儿话,最后曹襄问:“母亲为何不让我见关内侯?”
  问得平阳公主也不避讳的道:“你想见关内侯,该去关内侯府递帖。”
  是的,平阳公主和卫青的关系,并非是曹襄敬或者不敬卫青的理由。
  大汉的关内侯,刘彻不会允许任何人折辱于他。平阳公主清楚,也是同样的态度。
  曹襄有此于一问,得到平阳公主的回答,有那么一瞬间曹襄是不太认可的,触及平阳公主的眼神,曹襄一下子打了一个寒颤。
  “你既称他为关内侯,便牢记他的身份,他是大汉的关内侯,凡有敢折辱其者,陛下不容。男欢女爱的事,两厢情愿,陛下不会管。但是,辱于关内侯,大汉出击匈奴在即。你最好还是忘记我和他之间的事,只要记得他的身份,他的功劳。”平阳公主确实是在教人,教曹襄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全都丢掉。
  曹襄再一次没有作声,平阳公主道:“让你读那些书,是希望你可以懂得多一些,但是你不能受儒家那一套的约束。这是给那些读书人下套子,你要懂得分别什么是国家大义,什么是忠义。儿女私情在国家大义之前,不值一提。”
  这一刻,曹襄像是明白了,忽略儿女私情,也就是说,有些事更是利用。
  曹襄是委屈的来,未尝没有兴师问罪之意。
  可惜,回去的时候曹襄觉得,他不该来这一趟的。
  他那样的跑到公主府,甚至还想见卫青,他想怎么的?想让卫青成为他的继父吗?
  不,他不要。
  所以,他为什么要见卫青,他因何提出要见卫青的话?
  曹襄悔得想打上自己一个耳光。虽然平阳公主和卫青的事长安城的人都知道,可这也只是一桩风|流韵事罢了。
  在大汉朝,公主身边养人的事又不是没有过,只不过卫青是关内侯,又是刘彻的重臣而已。可那又怎么样?
  太多人难道不是更认为,平阳公主和卫青这个曾经的平阳侯府骑奴在一起,属于自轻自贱?
  在外面,曹襄可以用一千种,一万种理由去见卫青,在公主府内见卫青,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卫青要成为平阳公主的丈夫。
  平阳公主何尝不是在告诉曹襄这一点,曹襄真真是,又想打自己了。
  他怎么就犯蠢的来了。
  和曹襄的后悔不同,卫青明显很遗憾,但这样的遗憾不能让平阳公主发现。
  自此,在曹襄一去公主府,惊觉自己犯下大错后,公主府终于恢复安静。
  养病的卫青不能胡闹,恢复体力后,便陪着平阳公主一道听曲看舞。
  平阳公主不亏待自己,府上养的乐师也好,伶人舞伎也罢,个个都是顶顶好的。
  卫青陪着平阳公主看,自不会错过其中那些郎君看着平阳公主的眼神。
  可是,平阳公主单纯的只是欣赏。
  见过平阳公主情动时的样子,卫青知道平阳公主对这些郎君并无其他的心思。
  但,那么多的人盯着平阳公主呢。
  卫青目光暗了暗,有些事,不能不打算。
  半个月,卫青的身体好了,元宵也到了,还得往宫中去。
  平阳公主这回是不管怎么样,都不跟卫青一道去。
  他一个关内侯,总往她公主的车驾凑算什么呢?
  因着卫青在公主府养伤的事,平阳公主还没进过宫,因而一入宫中,王太后迎面便是责骂,“你莫不是让一个卫青迷了心?”
  问得平阳公主不禁莞尔。
  “母亲,您怎么觉得就怎么样。”多说无用,干脆别说了,省得每回见面都要吵上一吵,吵得平阳公主脑门都痛。
  南宫公主和隆虑公主一看平阳公主的态度,其实是能理解自家母亲的想法的,任谁对平阳公主和卫青的事都不认同,劝不分,一番算计还让平阳公主把自己送上去。真真是想起来脑门便一阵阵的抽痛。
  “母亲,阿姐一惯是吃软不吃硬的,您何必一再咄咄逼人,反而把阿姐推到卫青那儿。”隆虑公主莫可奈何的提醒,尤其提上一句道:“世间俊美的郎君多了去了,一个卫青而已,我们再给阿姐寻上几个就是。”
  当着平阳公主的面说的,平阳公主又笑了,“母亲瞧,原本卫青该在自己的关内侯府待着的,因为您的算计,我也得跟着帮忙收拾残局。他在我的公主府上养伤。您是真要分开我和卫青,还是想把我们凑在一起?”
  本来隆虑公主的话够让王太后深思了,更别说平阳公主尤其的扎心,如此,那可就……
  王太后的脸又一次黑了,可惜平阳公主道:“母亲,适得其反的道理您不是不懂。何必非要跟我计较?如今这一回我把卫青带回府,再有下一回,我或许会有可能让他名正言顺?”
  何所谓名正言顺?
  谁不知道这意思。
  “阿姐。”南宫公主和隆虑公主一道唤出,并不希望平阳公主拿这样的大事开玩笑。
  平阳公主望向王太后道:“于陛下而言,卫青需要要拉拢,婚事未必不能作为奖赏,母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