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好啊,他们说先前刺杀父王(祖父)的刺客哪里来的,原来是墨家干的!
“来人啊,即日起,吾国不欢迎任何墨家子弟入境!”
有诸侯王震怒害怕,也有诸侯王对墨子起了招揽的心思。
墨子能训练出一大批身怀绝技的墨家战士,如此才能,若是应用到军中.....念头一起,顿时如野火般燃烧不止。
【现代有一个成语,叫墨守成规,衍生于一个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
《墨子救宋》。】
公元前440年,楚惠王令当时著名的大匠鲁班设计了一套攻城用的云梯,其外形像一辆木车,下带有轮子,上带有滑轮升降设备,可以推动行驶,配有防盾、绞车、抓钩等器具。
云梯在古代属于战争器械,商周时期就有了,经鲁班改良后,其攻城的威力变得更大。
楚惠王想试试这套云梯的威力,于是打算派兵攻打宋国。
正在家乡讲学的墨
子听闻这一消息,立刻派他的大弟子禽滑厘带领三百名精壮弟子前往宋国,他则亲自出发前往楚国,说服楚惠王放弃对宋国进攻。
墨子从鲁地出发,走了十天十夜,终于赶到楚国。
墨子拖着磨破出血的双脚,面见楚惠王,说:“假设有这样一个人,他拥有华丽的马车却想要偷邻居破旧不堪的牛车,穿着精美的衣服却企图窃取对方粗糙简陋的衣服,您认为这样的人是出于何种心理?”
楚惠王回答:“肯定是因为贪婪或病态。”
墨子:“是啊,楚国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与之相比,宋国贫瘠又弱小,您选择去攻打这样一个国家,岂不是就像那位贪得无厌之人吗?这样做不仅违背道义,而且注定最后会失败。”
楚惠王被墨子怼得词穷,但他舍不得放弃新造好的攻城器械,借鲁班已造好云梯为由,拒绝了墨子。
然而这时候,墨子告诉楚王:“我有破解云梯之法。”
楚惠王不相信,令墨子同鲁班演习楚国与宋国的攻防战阵。
接下来,墨子使用腰带模拟城墙,木片代表各种防御器械,无论鲁班如何变换战术发起攻势,都被墨子一一化解,鲁班的攻城器械用尽,墨子守城器械还有剩余。
鲁班看向墨子:“我知道怎么赢你,我不说。”
墨子答道:“我知道你如何赢我,你想杀了我,以为没有我,宋国就守不住,但我早已让我的弟子前往宋国,同宋国军民一起严阵以待。
他们能用墨家制造的器械指挥守城,即使我身死,你也无法取胜!”
墨子的这一番话彻底浇灭了楚王攻宋的念头,他明白取胜无望,放弃了出兵攻打宋国。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墨家止楚攻宋的故事。】
墨家弟子听得热血沸腾,师父牛掰,他们作为徒弟也倍有面子。
其它学派的弟子不服气:“我纵横家也能凭本事救一国。”
“我听你放屁,你们事无定主,反复无常,最喜欢挑起斗争。”
“斗争才能换来更好的和平,你懂个鬼。”
楚惠王哭笑不得,不知道自己该高兴还是难过,他被天幕点名,本该感觉欣喜,结果却在墨家的故事里作为反角出场。
不过鲁班的形象比他差多了,对方可是想要杀了主角墨子而不得。
“公输先生,委屈你了。”楚惠王安慰鲁班道。
“大王,我没事。”
就在楚惠王想着用些金钱赏赐安抚一下自家爱臣的时候,天音忽然道:
【对了,我合理怀疑,墨子与鲁班其实当着楚王的面打了一场假赛。】
楚惠王头顶问号。“??”
假赛是何意?
不好,鲁班脸色一变。
【请看vcr:
墨子赶到鲁国后,先去面见鲁班,两人间产生了以下对话。
墨子:“北方有人欺辱我,我想借您的力量杀掉他。”
鲁班不高兴道:“我不是那样的人。”
墨子:“请让我送给您十金。”
鲁班再次拒绝:“我是讲道义的人,不会平白无故杀人。”
闻言,墨子起身,向鲁班拜了拜:“我在北方听说您造了云梯,要拿去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过呢?楚国有多余的土地,却没有足够的人民。杀害不足的人民而争夺多余的土地,不能说是明智;宋国没有罪过却攻打它,不能说是仁义;懂得这个道理却不对楚王进行劝谏,您不能说是忠诚;争论而达不到目的,不能说是坚强。”
鲁班被墨子说得面露羞愧。
他为难道:“停止攻宋一事我说了不算,大王早已下了决定。”
墨子再拜:“那就请公输先生将我推荐给楚王。”
“好吧。”
鲁班答应了墨子,所以墨子才有了觐见楚王的机会。】
寂静。
空气死一般的寂静。
楚惠王缓缓扭过僵硬的脖子,不可置信地看向鲁班。
好你个浓眉大眼的,居然和外人合起伙来骗我!
鲁班尴尬道:“局势所迫....局势所迫....楚国攻宋,确实是不义之战,况且没有墨子拜访,大王您哪来的机会青史留名呢,一点小插曲就不用在意了吧。”
楚惠王笑肉不皮,哦,敢情他还要感激骗子。
其它诸侯王笑得肚子疼。
“哎哟,真够蠢的,被耍的团团转还当一国霸主呢?”
宋昭公心惊胆战的咽了口口水。
多亏墨子替他拦住楚惠王的进攻,真该好好谢谢对方这位贵人!
楚国在楚惠王的带领下不断北进,已经灭了三个国家,边境延伸到泗水一带,进逼宋国。
得知楚惠王攻宋的念头,宋昭公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怎么办呐....这可如何是好....楚王想灭宋,肯定不会因为墨家一次阻拦罢休。”
“唉,”宋昭公停下脚步,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为今之计,只有....”
“让位给鲍弟了!”
天降王位,素来有贤名,受宋国人民爱戴的公子鲍:“....?”
画面中,墨子从楚国归来,途径宋国,天上下起了大雨。
墨子想到闾门去避雨,但守闾门的宋国人不接纳他,墨子也无所谓,顶着倾盆大雨,就这样离开了宋国,与这片土地渐行渐远。
【宋国人冷淡地注视着这个路过的男人,并不知晓他前几天拯救了他们国家,改变了他们受战争践踏的悲惨命运。
故曰: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墨子冒雨而行的场景映入宋国人眼中,他们微微张大了嘴,不知所措。
“这....我上个月见过他,他穿着一身黑衣,我还以为他是从秦国来的,所以没在意....”
“做了这么高尚的事,怎么一个字都不说呢?”
“没错,墨子不说,咱们不知道他救了咱们啊,咱们宋人知恩图报,绝不是故意薄待恩人的小人。”
这一刻,宋国人心中升起了浓郁的愧疚。
他们默默记下墨子的穿着打扮,决定日后若碰见,一定要热情的招待他。
【墨子死后,他的弟子收集他的语录,编成了《墨子》一书,其中包含的《墨经》卷被称为“天下第一奇书”,包括光学、力学、几何学、工程技术学、现代物理学、数学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书中不但记录了小孔成象、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象等相关研究,还有关于力的平衡、杠杆、斜面等机械原理的论述。
《墨经》首次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书中把时间抽象的形容为“久”,认为各种具体时刻的总和构成了时间概念,把空间叫做“宇”,认为东、西、家、南、北为具体的空间名称。
《墨经》一书反映了华夏春秋战国时期物理学的最高成就,为后来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宝贵启示。
墨家影响之大,使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又有“非儒即墨”之称。
韩非子称:“世之显学,儒墨也。”
从这句话里能够看出当时墨家的地位,那这样的墨家是怎样在战国后迅速衰落,沦落到后来消亡的地步呢?】
天音落下,墨子瞳孔骤缩。
他身后的弟子惊声:“怎么可能?老师的学说这么优秀,怎么会消亡!”
墨家子弟不敢相信,此时的墨家门下弟子遍布天下,可谓诸子百家中的顶流。
他们擅造器械,思想深入民众,到哪儿都能吸引一大批簇拥。
儒家思想
能流传千年,作为与儒家同样辉煌的墨家学说,竟然断绝了?
未来究竟发生了什么!
宴明婉道:【这里首先要讲到一起与秦始皇有关的历史事件,焚书坑儒。】
秦王政三十五年。
威压四海多年的秦皇嬴政目光晦暗的望向天际。
比起另一个时空的嬴政,他更年长,发间生有数缕银丝,饱经风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