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没想到,她居然一直在万禾县!”
徐显的目光落在易风眠的身上,透过易风眠的模样,他好像看到了十几年前的易芸。
他理解她的做法,她怀孕了,怀了他们的孩子。但她知道,徐显现在身边的危险,为了保护自己和孩子,她假意离开归安府,放出的是假消息。
实则是一直躲在万禾县永安村,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她其实做的很对,易风眠从来没被什么人找到过。
只是没想到,易芸在易风眠刚生下的时候,就去世了,没能带易风眠去寻徐显,而徐显寻人,也并未找过这些地方,更何况还有易大壮故意从中隐瞒。
徐显站起身,走到易风眠的面前,手颤颤的放在易风眠的头上:“是为父来迟了。”
·
徐显和陛下说过缘由,因此安心的在归安府待着,陪着易风眠,倒是徐豁,因为主考官面临乡试阅卷等事由,一直封闭,并不知道徐显的到来。
徐显还随着易风眠和崔师季回了永安村,拜访了崔母,也告知了崔颢死亡的真相。
对于崔师季这个女婿,徐显算是满意的,无论是崔颢的儿子,还是崔师季的才华,他都很满意。
最重要的是,他看的出,崔师季望向易风眠眼里的爱意。
他顺带教训了易大壮一家,依旧以拐卖为由,流放三千里,倒是和易大花团聚了。
乡试放榜那天,崔师季和易风眠正在清风楼等着,徐显派小厮前去打探,没一会儿小厮就兴奋的跑回来。
“姑爷中了!姑爷中了!中了头名,是此次解元!”
易风眠闻言,扬起灿烂的笑,她仰着头:“你果然做到了!”
崔师季垂眸:“嗯。”
他努力压制着喜悦,可还是被易风眠看到了眼中的喜意。
徐显轻咳一声:“师季,明年的会试,也得再接再厉,陛下可看着你呢。”
“小婿明白。”
崔师季站在清风楼的最高处,目光朝远方看去,眼神坚定,他还有许多事要做,这才是第一步。
易风眠摇了摇崔师季的袖子,崔师季微微垂头,只见易风眠缓缓一笑:“别担心,我陪着你,我一直都在。”
暖流滑过心头,他与易风眠十指相扣,未来的路上与她相伴,真好。
其实崔师季也犹豫过,是否要将易风眠牵扯进来,可徐显和易芸就是个例子,他们的遗憾,崔师季和易风眠都不想再重演。
即便前路漫漫,荆棘丛生,他们也要携手相伴。
一过完年,崔师季携易风眠一起进京,准备会试,因为春天举行,也称为春闱。
崔师季不辜负那些关心他的人的期待,中了会元,殿试也中了状元,连中三元,让陛下大喜。
朝中大臣榜下捉婿,谁不眼红这位年轻状元郎。已经娶妻?不过是乡村野妇罢了。
在这些人打着小算盘的时候,徐显对外公布了易风眠的身份,这是他威远侯的独女,而新科状元是他的女婿。
那些文臣气的半死,可对徐显却是无可奈何。秀才遇上兵,这有理也说不清,更何况,他们也没理。
崔师季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自此开启他仕途的第一步。
这年夏末,崔师季被特批陛下恩准,休了假,带着易风眠回了永安村。他们去年种的那颗葡萄,已经熟了。
易风眠看着坠满葡萄的葡萄架,突发奇想,想让崔师季帮她作幅画。
“夫君,我要躺在葡萄藤下,你帮我作画!”
“好。”崔师季欣然答应,一般易风眠的要求,他都没有不答应的。京城的这半年,易风眠的娇纵和崔师季的宠妻都是出了名了。
易风眠搬来了躺椅,人慵懒的卧在躺椅上。崔师季眼底含了一抹温柔,笔墨挥洒,手下不停,一幅《美人葡萄架下卧睡图》跃然纸上。
第354章
私奔逃婚的娇软作精vs克己复礼禁欲隐忍科举士子53
有了威远侯女婿这一身份,崔师季进入朝堂后,天然和那些文臣形成了对立,不过,有威远侯护着,陛下也喜欢,加上他本身的才能,他的仕途还算坦荡。
崔师季最后依旧如原世界线里一样,官至一品,入内阁,三十五岁成为了最年轻的内阁大臣,次年,拜为首辅。
他也完成了祖父和父亲的遗愿,将变法进行到底,为他的祖父和父亲正了名。
在此期间,那些潜邸追随陛下的老臣,也陆续下马,科举为大晋输送着新鲜血液,那些空缺由新人补上。
不过,这次不同的是,这一次的他有人相伴。
崔阁老与其夫人一辈子恩爱,他宠妻的名声,全京城闻名。
这年,天宁十六年,崔师季已经五十了,变法已经推行了十几年,大势所趋,形势早已稳固。先皇已经驾崩有十六年之久。
崔师季曾经教导的太子,如今的天宁帝,已经从当年的青稚成长为现在的沉稳,已然有了中兴之主的气势。
崔师季现在又开始教导小太子,他原是不想的,他早已经有了隐退之心,只想携夫人去看大晋的河山,奈何,陛下哪里肯?
看着自己教导长大的陛下冲着自己撒娇卖惨,崔师季只好答应,他这几日就是带着太子去了郊外农庄,让这位未来储君看看,百姓农民是如何耕作生活。
崔师季不在家的这几日,易风眠有些无聊,看着外面大好的阳光,她想着前些天阴雨绵绵,难得出了好天,合该将书房里的书画拿出来晒晒,不然都要发霉了。
易风眠开始动员下人,将崔师季书房里的书画,全部搬了出来。有个小丫鬟抱着一捆卷轴出来,一个不小心,卷轴的绳子散了,画轴被打开。
看着上面的美人,小丫鬟不禁感叹:“好美的美人!”
上面的眉眼很是熟悉,小丫鬟兴奋的看向易风眠:“这是夫人吗?”
易风眠也讶然这幅画,她招招手:“拿来我瞧瞧。”
拿到手,她就想起来了,这幅画还是他们在永安村老家,她让崔师季帮她画的,这棵葡萄树,也是她要求崔师季为她种的。
想起曾经的事,她的唇角勾起一抹笑,眼角也泛起了皱纹。
小丫鬟看着易风眠又看了看画里的美人:“夫人可真美!”
易风眠摇摇头:“我老了,不比当年。”
小丫鬟立刻反驳:“哪有?我可是一眼就认出了夫人。”
岁月从不败美人,即便脸上有了岁月的痕迹,也不妨碍她的美貌。
易风眠被逗笑了,小丫鬟看呆了,心里暗道:大人可真有福,娶了这么漂亮的一位夫人。
书被一本本摊开,迎着烈阳曝书。易风眠喊人放了把躺椅,就这样靠在椅子上,在日光下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
天宁二年,大晋迎来了最年轻的内阁首辅,崔师季,崔恕己,年仅三十六岁。
崔府。
崔师季正在整理近日的票拟,全国各地的奏章都要先呈到内阁,由内阁学士先批,将批阅意见写在纸条上,称“小票墨书”贴在奏章内,最后才呈给陛下。
“叩叩叩。”
书房门被敲响,崔师季的眉蹙了蹙:“进。”
一名小厮进来,双手奉上一个锦盒。
“这是何物?”
“回大人,这是刚刚有人送至门房,说是您的同乡,这物件是物归原主,待小的要询问是谁时,人已经不见了。”
崔师季望着陌生的锦盒,嘴里呢喃:“物归原主?”
“你将锦盒放下,先出去。”
“是,大人。”
小厮将锦盒放到崔师季的案前,就退出了书房。
崔师季刚好批阅这些奏章有些烦闷,就站起身,打开了那个锦盒,见里面的物件,倒是一愣。
他原以为是哪个同乡为了巴结他,给他送的礼,物归原主不过是个由头,没想到里面是一个画轴。
崔师季打开画轴,里面的内容更是让他惊讶:农家院落里,葡萄藤郁郁葱葱,葡萄果实累累,葡萄架下卧躺着一位美人,昏昏欲睡。
美人娇媚慵懒,神情舒适自得,崔师季不禁看呆了。等他回过神时,也惊了一下,他居然看一张画看呆了……
他连忙将手中的画卷放下,像是在丟什么烫手山芋,耳根红了一片。
崔师季随手拿过旁边的茶水,一口喝干,眼眸低垂,不知再想些什么。
过了许久,他再次拿起那幅画,屏住呼吸又瞧了瞧,画中的女子依旧吸引着他。
崔师季不解。
他原以为这画上是不是被人弄了什么药物,才让他刚刚那么失态,可现在屏住了呼吸,依旧动人心弦。
再观这幅画,崔师季眼神慢慢凝住,这幅画的背景,为何如此眼熟?
记忆深处突然飞出了许多东西,他忆起来了,这是永安村,他曾经的住所。
可他也知道,那个小院里,没有葡萄藤和葡萄架,也没有这位可以摄人心弦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