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易风眠倒是没想着逃走,她现在没身份没钱财,还不如去皇觉寺苟着呢。
·
西北雍州到冀州的边界,一位身着银色流云铠甲的少年,坐在黑色高头骏马之上,看着前方一望无际平阔的地平线,静静的看着太阳慢慢升起。
他的背影英姿挺拔,如琼枝玉立。
“长青,原来你在这里啊。”又一位身着铠甲的青年骑马赶来。
那背影闻声回头,只见这人眉眼修长,鼻梁高挺,面容清冽,此人正是宁王世子宋柠辰。
柠,意为常青小乔木,辰为地支第五位,从龙属。他今年已经十九岁,虚岁已经弱冠之年,宁王妃给他取字为“长青”。
“南萧。”宋柠辰向来人微微颔首。
来人名叫许南萧,是宋柠辰的表弟,两人差半岁,一直都是名字互称。
许南萧的母亲是宋柠辰的亲姑姑,宋芙,封号是安懿长公主,与恭懿太子和宁王一母所出,她比恭懿太子小两岁,比宁王大一岁,是宁王的姐姐。
十五岁就嫁给了和她青梅竹马长大的秦国公的孙子,当时恭懿太子的伴读,许清融。
宋芙本不会这么早的出嫁,昌平帝还想多留她几年,可秦国公府的老国公是和开国皇帝一起打江山的,年事已高,他唯一的儿子,秦国公世子,也是平西将军,在许清融八岁那年,出兵西部,战死沙场。
他许家满门忠烈,仅剩许清融一个独苗,昌平帝也在平西将军战死沙场后,将许清融从西北招回,留在京城当了太子伴读。
八岁的许清融也是这样认识了五岁的宋芙,当时的安懿公主,两人青梅竹马长大。
安懿公主刚及笄,秦国公也到了油尽灯枯,他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孙子许清融。
许清融总觉得自己配不上宋芙,一直没敢向宋芙提起。没想到安懿公主知道秦国公的事情后,直接在马场堵了许清融,逼问许清融要不要娶她。
许清融当时都愣住了,反应过来立刻去找了昌平帝赐婚。昌平帝看着自家的女儿,气的肝疼,但没办法自家女儿乐意。
成婚后,许清融还是和安懿说了自己的想法,他不能在京城里做一个靠祖上荫蔽的废物,他想回西北,回到他祖父,他父亲一直守护的那个地方。
却没想到安懿公主乐疯了,她早就想离开京城,去外面看看,立刻找昌平帝说了她和驸马的想法。昌平帝刚好被西北游牧鞑子骚扰的问题头疼。
许清融自请去往西北,还是他的女婿,这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秦国公的爵位不是世袭罔替,所以昌平帝封许清融安国候,定远将军,之后就和安懿公主一直镇守着西北雍州。
一直是成亲几年之后,宋芙才生了一个儿子,取名许南萧,比宋柠辰小半岁。
昌平帝驾崩,安懿公主带着驸马回京奔丧,却没想到,她还未到京城,却又传来太子薨逝的消息。等她回京,平和帝已经登基,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
安懿公主被加封为安懿长公主。安懿本想留在京城守完国丧,可平和帝话里话外的意思,西北不安全,她和安国侯应该要回西北了。
她知道恭懿太子死得蹊跷,可她还没有证据,为了不打草惊蛇,也不被平和帝怀疑,她带着驸马又回了西北。
谁知道,她的弟弟居然也被害死,侄子宋柠辰和宁王妃被流放,她动用关系,将宋柠辰弄到了雍州。
宋柠辰能在西北起兵,背后也是安懿长公主和安国侯的支持。
第122章
退婚的白月光青梅vs被流放的世子9
“找我什么事?”宋柠辰又将目光放在了前方一望无际的地平线上,神色淡然。
许南萧探了探头,撇了撇嘴,“又不是千里眼,你这样看还能看见京城?咱们的马还得跑二十多天才能到呢,别看了。”
他这个表兄,一天朝东看三百遍,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有千里眼,真能看见京城呢,不过他是真的好奇,京城到底有什么,这样吸引着他这位心如铁石的表哥。
宋柠辰收回目光,手一拉缰绳,调转马头,“走,我们回去。”说完就是一扬鞭子,策马向他们驻扎的军营走去。
“哎,我话还没说完呢,刚刚京城那边有快件传来!”许南萧还没反应过来,眼前就只剩下一道飞驰而过的残影,他只能对着背影喊道。
“知道了。”宋柠辰扬了一下手上的鞭子,表示知道了。
宋柠辰一路飞驰,到了他们军队驻扎的地方。一下马,就有小兵过来接过他的鞭子和马,牵去投喂。
宋柠辰快步走到他自己的营帐,里面站着一个小兵,正是来给宋柠辰送快件的。见宋柠辰进来,立刻抱拳行礼。
宋柠辰摆摆手,“不用行礼,有事直说。”
小兵立刻从盔甲里掏出一件信封双手递给了宋柠辰,“沈指挥让我给您的,京城急件。”
宋柠辰接过,并没有立刻拆信,而是让小兵先出去,外面已经准备好了饭菜,好好休整一下,等小兵喜笑颜开的出去了,他拆开了信件,立刻阅览了起来。
那个小兵口中的沈指挥,是宋柠辰的发小,和宋柠辰同一个武师傅,也算是师兄弟。
沈指挥名叫沈墨之,镇国公府的世子爷,现任五城兵马司正指挥师。五城兵马司是指中、东、西、南、北五城,负责京城巡捕盗贼,疏理街道沟渠及囚犯、火禁等事的衙门。
管理京城的治安和安全,看似繁琐,但其实是比较重要的岗位,非陛下亲信不可为。按理说宁王出事,和宁王世子有那样关系的沈墨之是没资格担任这个官职,甚至他还很年轻。
可奈何平和帝的发妻,现在的皇后是沈墨之的姑姑呢。而且宁王府出事后,沈墨之和宋柠辰也切割的很干净,最起码在平和帝这个姑父看来是很干净的。
虽然沈皇后没有子嗣,可沈家势大,她爷爷是开国功臣,得封镇国公。
她父亲平定南蛮祸患,平袭国公爵位。二叔也是得了战功,得昌平帝封武安侯。沈家一公一侯,都是军功,实力了得。
之后她的哥哥也就是沈墨之的父亲,也平袭了镇国公的爵位,二叔家的堂弟走了科举路线,二甲进士,现在已经是正三品的吏部侍郎。
沈墨之从小跟武学大家习武,再加上沈家的运作,五城兵马司就这样落到了这个在外人看来,毛都没上去的小子身上,嫉妒眼红也没用,人家家里几代的积攒,还有一个皇后姑姑,嫉妒不来。
沈墨之的信,主要是告诉了宋柠辰平和帝准备在皇觉寺设埋伏,让他不要去皇觉寺,小心埋伏。
是的,沈墨之可以算是宋柠辰在京城的内应,他们玩的就是一个里应外合。按理说,作为皇后母家,怎么还和外人谋反呢,真的不合常理。
可这却是真的,连沈皇后都是默许的。这一切的原因都在于平和帝,他垂涎沈家的权势和力量,可又害怕外戚太强,自己把握不住。沈皇后没有子嗣,就是平和帝做的。
沈皇后知道后,也看清了平和帝,她甚至知道了平和帝想动沈家的想法,那一刻,沈皇后和平和帝的结发之情就断的干干净净。
她以身体不适为由自封于凤栖殿,不问宫中事务,而平和帝也高兴了,他可以更好的掌握后宫,平衡前朝。
这样的男人太过绝情狠心,连自己的孩子都害,甚至于还想害她的家人,她不会允许的。
所以她默许了沈墨之给宋柠辰传递消息的行为,她要为她逝去的孩子报仇,平和帝不是爱那个皇位吗?不是为了那个位置可以不择手段吗?
她就要把他从那个位置上拉下来!
其实她是有机会毒杀平和帝的,可就算平和帝现在去了,平和帝还有孩子,他和别的女人生的孩子,想到还是他的血脉,就让沈皇后无比恶心。
既然有了宋柠辰这一出,刚好。
而且平和帝设计宁王这一出更是让她看清了这个人,一个弑弟杀子的人,简直就是畜牲不如。
宋柠辰看着信,翻到最后一页,看到最后几行时,瞳孔微缩,另一只垂在身旁的手紧紧捏紧,骨节都捏的泛白。
只见上面写到:
月前,帝宠妃玉嫔易氏得封玉妃,疑似有孕。
宋柠辰紧紧盯着这段话,他的牙关紧咬,目光灼灼,仿佛要盯穿这张纸。
一直过了许久,宋柠辰走到桌案旁,拿出火折子,将手中的那封信,烧了个干净。他有些颓然的坐在太师椅上,阖了阖眼,一闭眼就想起刚刚他看到的文字。
易风眠,你说之前的一切你都没办法做主,所以这就是你离开我,自己找的路吗?玉妃,皇帝宠妃,荣华富贵,这就是你自己想要的?呵。
宋柠辰扯了扯嘴角,脸上尽是讽刺之意,他期待着在京城见到易风眠,他期待着等他回到京城,将平和帝落下皇位,易风眠看到他的反应。
而刚到皇觉寺在和别的宫女一起整理大通铺的易风眠,突然收到了爱意值减10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