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想到自己教会的学生最多,还能得了寿善的奖励,面子有光,小吏们也变得积极了起来。
  九阿哥收到寿善的信笺,得知他也学会了奖励,让小吏们教导也变得积极起来,不由笑笑道:“寿善过去后,感觉比之前更老练得多了。”
  苏澜点点头道:“确实那边除了上峰,基本是寿善来负责。历练多了,他也就知道该怎么做才是最好的。”
  如果是以前的寿善,只怕安排起来没有这么妥当。
  九阿哥对苏澜眨眨眼道:“好男儿就该走四方,我建议寿善去缅甸是对的吧?”
  苏澜笑了起来:“确实这事多得爷的帮忙了。”
  听见这话,九阿哥嘿嘿一笑道:“如此一来,学院的事就交给八哥和寿善去办了,不用你来忙碌。”
  苏澜听得一怔,就知道九阿哥忙着把事情推出去,就是怕这活计会落在她的头上来。
  她只得解释道:“其实我身子骨好多了,爷不用太担心。”
  九阿哥摇头道:“朝堂那么多能人,何必让你累着呢?如今他们不是办得挺好的?听说八哥已经选好了学院的位子,开始招生了。”
  说到这里,他又笑了起来:“八哥说第一批人最好有点基础,这样出师也快。毕竟皇阿玛就等着人用呢,总不能一开始就从头学。”
  “索性八哥就让人用英圭黎语写的招生消息,贴在城门口,也不让差役吆喝。”
  苏澜听得诧异,也跟着笑了:“八阿哥这法子倒是不错,能看懂的人就来了,看不懂的自然不可能过来。”
  如此一来,第一批学生就是有点基础的人了。
  九阿哥附和着点头道:“是啊,我就说这事交给八哥来办最为妥当,他果真适合。”
  “八哥担心写得太复杂,只有一点基础的人会看不懂,索性只写了寥寥几句话。”
  布告上只写了学院的地址,以及时间,另外是要招翻译英圭黎语的人。
  看懂英圭黎语的人,就会直接去学院报道了。
  但是隔了几天,九阿哥却听说语言学院居然招了一个完全不会英圭黎语的人,不由大吃一惊!
  他好奇坏了,明明八阿哥说要招有基础的人,怎么就有这么一个完全不会的人混进去了?
  九阿哥寻思着,八阿哥难道也被人忽悠了?
  第63章
  九阿哥担心坏了, 忍了又忍,还是忍不住去找八阿哥问起这事来。
  八阿哥得知后,对他笑笑道:“九弟放心, 那人是有点特别。”
  九阿哥这才得知,那个人确实不懂英圭黎语,却十分聪明会变通。
  这人在城门看见布告, 不认识上面的文字, 却感觉应该很重要。
  于是他就在城门口等了十天, 直到有人看懂了布告, 这人就跟着对方到了学院门口,得知招学生,而且包吃住, 于是就进去了。
  九阿哥听得目瞪口呆, 这都行?
  他不解道:“不对啊,这人看不懂英圭黎语,那他怎么知道别人看懂了?”
  八阿哥笑笑道:“这也是他厉害的地方,观察细微, 还知道耐心等待。十天不是很短的时间,从早到晚一直守在城门口, 还分辨出谁看懂了布告, 跟着对方一路到学院来。”
  这是个极为聪明的人, 哪怕他如今不懂英圭黎语, 相信很快也能学会。
  九阿哥沉吟片刻, 不得不赞同八阿哥的话。
  这人不但聪明, 而且对自己挺狠的, 还目标明确。
  而且他相当敏锐, 看不懂也能猜出这布告很重要, 确实是个人才。
  果然在筛选人才上面,没谁比八阿哥更厉害了。
  九阿哥是心服口服,点头道:“原来如此,叫我险些误会八哥被骗了。”
  八阿哥好笑道:“骗谁也不可能骗得了我,九弟就放心吧!不过九弟因为担心我特意过来,多谢了。”
  他拍了拍九阿哥的肩膀,知道这个弟弟担心自己才赶过来追问,心里暖融融的。
  九阿哥有点不好意思,转开话题道:“八哥,这招生怎么样,人多吗?”
  八阿哥摇头道:“人不多,懂得英圭黎语的人原本就不多,加上还会注意到城门布告的人就更少了。”
  若非那个敏锐的人,只怕人数还要更少一点。
  也是因为人少,对方才有机会破格被录取,只能说对方的运气也不错。
  九阿哥点头道:“八哥别着急,慢慢来就好,学生少点也好教。”
  八阿哥也是这么觉得的,需要翻译的地方暂时不会太多,人数太多反而不好教导。
  “传教士那边,我已经安排了两个人轮流上课。”
  九阿哥有点惊讶道:“只有两个传教士来吗?其他人呢?”
  八阿哥解释道:“人多了,他们教导的方式不一样,这些学生就容易混乱。”
  “而且先只教导英圭黎语,回头这些学生掌握好了,有余力的话再学别的。”
  毕竟除了英圭黎,这边还有法兰西和其他国家的传教士。
  要是这些学生有余力再学也挺好,或者招下一批学生学别的语言也行,总归每个语言都有适合的翻译在。
  到需要的时候,就不用两眼一抹黑,才开始到处寻人了。
  九阿哥赞同地附和:“是的,还是八哥想得周到,反倒是弟弟太心急了一点。”
  八阿哥笑笑道:“九弟也是想尽快多培养人才给皇阿玛分忧,心急点倒也没错。”
  谁不想尽快做出成绩来,只是学习这种事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总归需要一步步来。
  加上让学生接触从来新语言,一下子叫他们学习两种或者以上,很容易混乱,反而学得不好。
  还不如专心只学一种,等精通了再学另外一种了。
  八阿哥感慨道:“也不是谁能跟九弟妹一样,精通那么多的语言。”
  提起苏澜,九阿哥就满脸骄傲了起来:“是啊,他们得慢慢学了。”
  见他嘚瑟的样子,八阿哥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感觉两兄弟之前的隔阂少了很多,八阿哥心里略略松了一口气。
  九阿哥还提起寿善那边筹办学院的事:“缅甸那边挺顺利的,招生就更容易了,当地人都特别积极。”
  “要筛选人才这上面,我得让寿善跟八哥多学习才是。”
  八阿哥摆摆手道:“缅甸那边的情况跟这边不同,我哪里有寿善能学习的地方呢!”
  九阿哥想想也是,这边的人学习英圭黎语,除了那个破格录取的人之外,大部分是有一点基础的。
  能说能写,懂简单的沟通。
  缅甸那边虽说也会选有点基础的人,却也只是能听懂一点,会说几句,会写和会读是不大可能了。
  毕竟当地人很可能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平日说的都是当地的语言,不需要多少文字。
  加上当地太穷了,纸笔的价格高昂,不是一般人能承担得起。
  他们能听懂和说几句就不错了,要求再多就难以找到人。
  寿善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写信来跟九阿哥提过当地的情况。
  九阿哥问过八阿哥后,也就不耽误八阿哥干活:“八哥先忙着,弟弟就不打扰了。”
  八阿哥笑眯眯道:“九弟随时能来,说什么打扰就太客气了。”
  两人相视一笑,九阿哥又苦哈哈回去户部核算了。
  戍边的百姓迁移还算顺利,毕竟有新做的房屋,只好开荒附近的耕地就能住着。
  对穷困的百姓来说,这是个很大的吸引力。
  加上他们还能去矿场挖矿,那边一大早开始,天黑前就结束,每天不但有工钱,还会包一顿饭,这吸引力就更大了。
  监工也不会用鞭子随便抽人,只要勤奋不偷懒亦不会训斥,工钱给的也足,从不拖欠。
  有住的地方,可以拥有自己的田地,另外不想种地的话还能去矿场帮忙。
  虽然辛苦点,却有盼头,对困苦的百姓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唯一不好的,可能就是离乡别井了。
  但是在当地过不下去的人,也愿意出去闯一闯。
  而且很多都不是一家子去的,会留下一两个人守着家。
  毕竟他们不清楚情况,总要给家里留人,不至于全都客死异乡。
  等这边安顿下来,生活不错,他们兴许才会把其他家人叫过来。
  朝廷对这事还是宽容,没勒令所有人一起搬迁,允许他们家里留下人来。
  也就苦了户部,要把同户的人分开户籍,重新核对,然后迁移后还得核算,累得两眼昏花。
  九阿哥又是一天晕乎乎从户部爬回家,感觉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回到家,听闻十阿哥和朱亮一起来了,他不由惊讶。
  苏澜正招呼两人,见九阿哥回来了,让白云先送上热茶:“爷,大哥和十弟带了图纸过来。”
  九阿哥喝了一口茶,才感觉缓过来了,诧异道:“你们这是想到如何改善新武器,图纸都画好了?你们两个互相交流就好,怎么跑到我这边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