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其他几个大臣隐晦瞥了张廷玉一眼,只觉得这老臣也太会讨好皇帝了!
另外几人只来得及附和几句,皇帝脸上的笑容就更深了。
“既有了这法子,具体的你们琢磨出个章程来,回头让大理寺卿来升堂。台子也给朕搭起来,就在京城最显眼的地方!”
这是要宣扬得人尽皆知了,几个大臣连忙应下。
九阿哥把主意都想好了,他们要是连细节都琢磨不清,那几人这些年在朝廷里是白呆了。
几人很快商议出细节来,皇帝听过后不住点头,事情就定下来了。
皇帝第二天还派人去叫九阿哥上朝,早朝的时候当面夸赞道:“小九这主意不错,为朕分忧。也是小九的运气,替朕找回了失踪一年的赈灾银。此事该是小九功劳最大,该赏!”
九阿哥昨天派人送了折子之后,御书房那边一直没动静,他还担心皇帝是不是觉得这建议不好,颇为忐忑不安。
他连饭都吃不下,幸好临睡前,御书房那边派人传了口信,让九阿哥第二天上朝。
他这才偷偷松口气,明白皇帝应该觉得这主意还好,才会叫自己一起上朝。
只是九阿哥没料到,皇帝居然如此满意,早朝当着那么多大臣的面上夸了自己不说,还要赏赐他!
九阿哥忽然被惊喜从天上砸下来,晕乎乎的,压根忘记要谢恩领赏。
还是前边的四阿哥发现九阿哥整个人惊喜得呆住了,抬脚轻轻踢了他一下提醒,九阿哥才赶紧跪下领旨。
他心里想着这次皇帝应该跟上回一样,赏自己一些金银玉器之类的,也算不错了。
谁想到皇帝如此大方,直接下旨封九阿哥为贝勒!
大臣们面面相觑,想到九阿哥最近办的几桩大事,这功劳当个贝勒爷是绰绰有余。
九阿哥这次就更懵了,跪着领旨的时候傻乎乎的,还是被四阿哥一把拽着胳膊起来才站稳。
皇帝看他傻愣的样子有点嫌弃,不过想到九阿哥办的差事,又觉得满意:“宫外的府邸修缮得差不多了,这门面改一改就能搬过去。小九回头找钦天监看看,最近的好日子在什么时候。”
九阿哥连忙应道:“是,儿子会尽快确定好日子出宫建府。”
皇帝点点头,继续商议起河道总督公开升堂之事。
大理寺卿也上朝来了,领了这差事,台子要搭在最显眼,这选择就多了。
有人选在东西市的中间地方,那么来往的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贫民百姓,都能聚集在一起看见。
也人觉得在城门口外边的空地搭建,那里人来人往,最是热闹,就十分显眼。
更有人认为河口的地方,来往河道的人更为熟悉河道总督,让他们看看这位总督的真面目也好。
而且河口这里船只多,来往的人也不少,确实也扎眼。
几个大臣都觉得是好地方,于是在早朝的时候当场就吵了起来,却谁都说服不了谁。
大理寺卿看着在旁边一个劲傻乐的九阿哥,忍不住问道:“不知道九阿哥有何高见,认为哪个地方更合适?”
九阿哥还想着他只要沉默到下朝就行了,没想到会被大理寺卿忽然点名,几乎脱口而出:“这些地方都不错,只是我认为菜市口更好。”
听见这话,不说大理寺卿沉默了,原本吵架的几个大臣也跟着沉默了下来。
九阿哥,你知道菜市口是斩首的地方吗?
九阿哥明显是知道的,见几人沉默下来,还换了个主意说道:“菜市口你们觉得不合适,午门外也行。也不用特地搭台子,那还有现成的。”
大理寺卿更沉默了,毕竟午门外那个台子是用来斩首用的。
台子虽然每次斩首后都用大量的清水来冲刷,却依旧残存着殷红的血迹。
因为长年累月斩首的人太多,流过的鲜血根本洗不掉,还残留着浓郁的血腥味。
在这么个地方升堂,不说河道总督,大理寺卿也是头一回,只觉得在这里升堂是不是不够庄重了?
九阿哥还试图说服其他大臣道:“这地方不但有现成的台子,周围还有一大片空地,能让所有人围成一圈看台上,能容纳的人还不少。”
大理寺卿心里忍不住吐槽,这原本就是给百姓看罪人斩首的台子,周围大半圈都是空地给人站的,当然能容纳很多人了!
河道总督又不用被斩首,在斩首的台子上升堂是不是有点离谱了?
偏偏九阿哥一点都不觉得,他还感觉憋屈得很!
河道总督和他儿子不用被斩首,起码得示众,怎么也得找个恶心一下他们两个的地方!
这么个台子上肯定陈年旧血不少,两人哪里见过这阵仗,在台子上升堂,指不定能吐露出更多的真话来!
九阿哥就继续说道:“皇阿玛,儿子感觉这个地方很是适合,像河道总督这样心志坚定之人,在这么多罪人丧命的地方,必然会愿意多说真话。”
皇帝一瞬间就明白九阿哥的心思,他心里不爽着呢,自然乐意赞同小儿子的话,于是微微颔首道:“确实是个不错的地方,在这里升堂是第一次,大理寺卿有什么问题吗?”
大理寺卿这是害怕那个台子,所以不愿意升堂了?
哪怕心里再不愿意,大理寺卿也说不出一个不字来,只能低头应下道:“回皇上,微臣认为这地方确实合适。”
其他大臣纷纷附和,知道皇帝都同意了,九阿哥这建议是铁板钉钉,直接拍板了。
被皇帝这么一支持,九阿哥一肚子的主意就忍不住吐露了:“皇阿玛,儿子感觉得让差役先拿着锣鼓去午门那边敲一敲,叫来百姓后,叫几个嗓门大的先说说河道总督和他儿子犯的事。”
“别是到时候围观升堂的人太少,那就不够热闹……啊不,知道的人太少了。尤其皇阿玛看在河道总督多年来的功劳上网开一面,手下留情,怎么都要让更多人知道才行!”
大理寺卿心里无语,九阿哥这是嫌事情不够大,非要敲锣打鼓让所有人知道。
这些人知道后,升堂的时候肯定会叫来更多的人,只怕午门那边要挤了个满满当当了。
光是想想周围密密麻麻全是人,大理寺卿就开始头皮发麻。
他怎么那么倒霉,就接了这个差事呢!
其他大臣都同情地看了大理寺卿一眼,不过皇帝的表情没有一丝不悦,也没打断九阿哥的话,显然是赞成他的做法。
大理寺卿能怎么办,只能拱拱手把九阿哥的话都记住,回头就让差役去办了。
下朝的时候,九阿哥走路都带着轻快,就差要蹦起来了。
四阿哥走在他身边好笑道:“九弟这么高兴?刚才在早朝的时候,九弟难得说了那么多话。”
九阿哥听后有点不好意思道:“是弟弟冲动了,只是有点不忿,忍不住多说了几句。好在皇阿玛也没反对,叫弟弟发挥了一下。”
他今天在早朝的时候话确实有点多了,看大理寺卿和其他大臣郁闷的表情,又忍不住好笑。
九阿哥环顾四周,见众位大臣陆续走远了,他才凑过来小声道:“弟弟看大理寺卿和其他大臣的表情不太好,不会记恨上我吧?”
四阿哥笑了笑,没好气道:“九弟还知道害怕了?不过九弟放心,既然皇阿玛赞同你的建议,他们哪怕心里不乐意也不会对你做什么。”
皇帝都同意了,他们也不敢反对,针对九阿哥那就更不可能了,毕竟那不是跟皇帝对着干吗?
九阿哥说的话哪怕再荒唐,只要皇帝支持,那他们这些臣子就得听命行事。
闻言,九阿哥这才松口气道:“那就好,我就放心了!四哥,那弟弟先回去,告诉苏澜这个好消息,我以后是贝勒爷了,嘿嘿!”
说到最后,九阿哥高兴得傻笑起来。
四阿哥真是没眼看了,赶紧挥挥手,示意九阿哥快走!
九阿哥笑眯眯跟他道别,就急匆匆回去了。
他刚进门,还没说什么,苏澜就看了两眼过来,笑着道:“看爷红光满面,看来上的折子得了皇上赞赏,这是得了赏赐?”
九阿哥一顿,惊讶道:“你怎么知道的?”
他环顾四周又问道:“是谁给你通风报信了?”
毕竟赏赐还没送来,苏澜是怎么知道的?
苏澜笑笑道:“爷这脸色那么好,哪里需要有人给我通风报信。”
九阿哥也笑了起来:“我也没想到皇阿玛这么大方,直接就封我当了贝勒爷,还让我去钦天监选个最近的好日子,就能出宫建府了!”
“只是我这晋了贝勒,工部还得去府邸那边改门面,府邸的面积也得再划拉一下,围墙得拆掉一面,往外扩一扩。”
原本的府邸是按照还没封赏的阿哥来划拉的,不管面积还是门面有严格的规格。
内务府原本想着九阿哥至少会封个贝子再出宫,总不能什么都没,所以府邸就稍微扩了一点,还是没超过太多的规格,此事皇帝也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