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虽然其余二人对她突然的决定很迷惑,但她毕竟是今天主事的,要不是有汗阿玛那句“多出门走走”,他们出门未必有这么顺利,因此不管大还是小,十五格格和胤禄都没有提出异议。
  于是,大过年的,四贝勒端坐家中幸福撸狗时,忽然就听到他的四个弟妹结伴上门了,一向在兄弟姐妹里没什么人气的胤禛愣住了。
  难道新年他真的转运了?
  胤禛忍不住想起可惜的甄道士,他说明年就有大事发生,那不就是现在的康熙四十七年?一过完年就发生了吗?他果然是紫薇转世?
  就在胤禛不自觉的相信甄道士时,四个弟妹连带着后头带着东西的侍卫,呼啦一下填满了他的院子。
  “十五,你们这是?”没看错的话那是黄泥吧?他的府邸应该不需要修葺?
  胤禑……
  胤禑腼腆一笑,“我和十六妹妹想借一借四哥的院子。”
  觑着胤禛的脸色,他又补充,“因着不便回宫,我们就厚脸皮想着借一借哥哥们的院子,我一下子就想到四哥了,若不是四哥这样宽厚的人,怕是我们连门都进不来。”
  这是甄楣教的,虽然一边让他夸一点嘀嘀咕咕越缺什么就越想要什么,但从他们这位四哥骤然间舒展的眉眼,就知道,甄楣她又对了,这位四哥还真吃这一套!
  胤禛心里的确很愉悦,是的,他就是这么宽厚的一个好哥哥,可惜过去没有人发现这一点。
  “你们要借院子?东边就有个才打扫出来的空置院子,叫奴才们带你们过去。”
  此时的胤禛全然没注意几个弟妹到底是来做什么,甚至还体贴的调了人去伺候。
  既然这么说,胤禑和甄楣也就不客气的让侍卫把煤块和黄泥放下,然后又要了一个木匠做模子。
  接着他们就开始……
  洗煤、砸煤球、和泥巴、团煤球。
  显然,对于甄楣来说,这几乎是不需要思考的,穿越者见到煤会做什么?那当然是给它弄成蜂窝煤啊!这几乎和玻璃水泥盐一样经典!
  人类对于燃料或者说能量的效率追求,一直没有停止过,能够延长燃烧时间,减少煤炭用量,脑袋正常的人都不会拒绝。
  别以为这是什么小事,甄楣以前了解历史的时候就听过一个说法,为什么古代人不经常洗澡,因为烧热水困难,柴火的消耗量大,一般人家是舍不得把柴火用在烧一堆热水洗澡上的。
  另外也有开门七件事的说法,柴排在首位,可见燃料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最初的人类是没有使用煤的,但是因为气候的变化,还有人口增多导致的需求增长,仅仅是砍木柴已经
  难以满足对燃料的需求,很多山都是光秃秃的,因此明清两代慢慢的就有了用煤的习惯。
  现在她甄楣能够提升煤的效率,这怎么不是一种进步呢?
  至于侍卫和奴仆们对于他们的阻止和不赞成,这在成果面前完全不止一提,现在的不满在不久后就能消减掉了。
  当然最大的原因是,一切有胤禑扛着,既然要和老四拉关系,那好处之外的代价也是需要支付的,总不能由她这个开临时马甲的人接收吧?这很不划算。
  胤禛听说几个弟妹把他的院子弄得黑一块黄一块的,虽然很是觉得不理解,但身为一个好哥哥,他暂且还能忍耐。
  大不了折腾完他再教育教育。
  几个阿哥格格和泥巴弄煤球的原因,他已经知道了,说来不过小儿的口角而已。
  十五和宜尔哈两个无意看到人弄煤球,就因为掺了东西的煤球有没有用,会不会比煤块强的争执起来了。
  然后宜尔哈就决定“实践出真知”,她要试一试不混合的煤,混了东西的煤,究竟什么样更好烧,因此各自拉了一个帮手决定尝试,之后就来了他府里,又因为想起炭的不同造型,她还想给炭打个孔。
  “……”虽然这想法实在是莫名其妙,但对着年幼的妹妹他还能说什么呢?弟弟可以直接教训,对妹妹可不能这样,最多就是不轻不重的说两句提醒提醒。
  他就这么忍到了四个人指使了人,把煤粉碎了又和,添加了不同剂量的黄泥,又团到一起,还把其中一部分戳成了藕。
  他实在是很好奇哪个弟妹产生了造黑藕的想法。
  到这里他本以为差不多了,没想到下人又跑了一趟,“爷,几位阿哥格格说想再为藕煤打个炉子……”
  胤禛:“……”
  他是不是不应该放人进来?
  但做都做了,想到宽和两个字,他咬牙忍了,“按他们的吩咐做。”
  这时候天就很晚了,几人必须要回宫去,但胤禑还是依依不舍的掏出了沾着煤灰的一叠纸,上面分别记了不同位置的煤和黄泥比例。
  “四哥,煤球没有干,今日分不出胜负,只能麻烦四哥晾干后烧了做个记录。”胤禑撂下这话,就借口赶着回宫,飞快的离开了,硬生生把胤禛的说教堵在嘴里。
  此时胤禛当然是不快的,不过等到煤干了烧完记录好,他的管事红光满面的进来送上结果,他就再也想不起弟弟妹妹的什么不好了。
  哪里不好了!这分明是他的福星!多亏他平日里宽和叫弟弟妹妹记在心里!
  这藕煤竟真的耐烧!配合那炉子,翻了倍的效用也不止!
  胤禛激动站起身,他,果然是天命在身啊!
  弟弟妹妹大过年的送他一份好筹码!虽说是弟弟妹妹折腾出来的,但这配方比例都捏在手里了,和送给他也没有区别。
  “不成,得好好谢一谢他们才是。”
  于是在新年开笔后,心情好坏参半,还在为妖文损害皇室形象不愉的康熙,就收到了来自四儿子的折子,看完后他的心情顿时明媚了,虽然妖人没找出来,但是挽回皇室形象,收揽人心的方法摆在眼前,并且其间还掺杂了兄友弟恭,甚至这兄弟两年龄所差甚大,没有给造谣留余地。
  实在是没有任何可挑剔的地方!
  燃料是何等重要,只说冬日里多少人生不起火用不起炭取暖,这翻倍的作用怎么能不叫百姓欢喜?
  “只可惜如今是春日。”若是在冬日前得了,什么妖文妖人,全然不足为惧!
  康熙叹了一声,吩咐左右,“宣四贝勒。”
  第30章
  “其实就是太闲了嘛~有点事情做也挺好的,说不准新的事情出现之后就没人在意之前的旧闻了。”甄楣振振有词。
  因为都是被四贝勒写进折子的当事人,他们被提溜来一起见了康熙,十五格格倒是挺激动的,但甄楣已经转到了另一个层次。
  他们怎么想到弄煤的,那当然是误打误撞啊!差不多的过程侍卫都见证了,就是两个不知道民间疾苦的以为煤里掺东西是因为更好用,完全没想过是有人买不起煤,进而误打误撞发现了掺东西真的好用。
  至于配套的炉子,藕炭做出来了,量身定制一个也很合理吧?
  这完全没有什么讨论的余地,康熙除了觉得儿子女儿运气好之外,打算赏赐一番,也没指望他们有什么作用。
  但甄楣很有胆子,她提出把藕煤的事情弄大一点,让京城上下,尤其是百姓都参与进来,康熙不认为女儿会关心什么朝堂政策,就问了原因,甄楣做出如上回答,胆大的直指妖文事件。
  康熙想了想,虽说想法很稚嫩,但不无道理,有了切身相关的事要操心,别的也就淡了,至于这件事能不能办出声势?康熙不操心,如果他的臣子连这都做不好,那就换人来做。
  原本这事就难在百姓的想法,这些没什么见识道听途说的事情,最难管束,文人和其他有爵之人,倒也不敢如此放肆,如今横竖是要推行这藕煤的,搂草打兔子,顺便试一试,也不妨碍什么。
  既如此,康熙态度就十分温和慈爱了,“那便依我们宜尔哈的,把藕煤的事情办得大大的!”
  至于宜尔哈公开说妖文的事?那不是这个孩子实诚吗!宫宴的时候那么一闹,谁还能不知道,只不过其余人不像宜尔哈这样单纯直白,有什么说什么而已。
  接下来就和他们几个小的无关了,康熙和四儿子开始就这件事进行初步的讨论。
  “儿子以为可在京郊选取地方开办一个煤厂……”
  这件事说来也不难,不过就是把煤加工成藕煤再进行售卖,但想要办好也不容易,煤的来源,工坊选址,做工人的选择还有售卖价格和授权,中间要拉扯的地方不少。
  毕竟,这说来也是一桩生意!
  皇帝想要把一件事的动静弄大,总是很简单的,甄楣躺了几天之后,就听说京郊建了一个很大的工坊,旁边还配了一个窑口,两边都要招收很多人去做一种一斤煤能做两斤煤的好东西。
  甄楣:“……”
  非要说的话,那还不止两斤的效果,毕竟还掺了泥,实际上是根本用不到一整份的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