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皇后道:“她幽怨不已,一日日消瘦下去,圣上最不喜忤逆他的女子,淑妃继续这样,恐怕马上就要失宠。”
幽怨不已,日日消瘦。
贺兰璨心脏似针扎般难受。
旁人不明白甄华漪消瘦的原因,他却知道。
从皇后、宫人和其他人的口中,贺兰璨得知,甄华漪过得很不好。
他心中懊悔,那天夜里,他不该将她送回宫中。
就算甄华漪不愿意,他也应当强行将她带走。或许现在在她心里他比不上晋王,但总有一天,他会让她知道,他不比晋王差。
*
绿绮殿重门深锁。
到了用膳的时候,宫人摆好菜样,放著捧饭,傅嬷嬷去寝殿请甄华漪出来,甄华漪依旧恹恹:“嬷嬷,我今日胃口不好,撤了饭菜,分给大家吧。”
傅嬷嬷严肃道:“娘娘每餐本就用得少,若是再习惯不用,怎么支撑得住?”
说罢,她不管甄华漪意愿,叫来玉坠儿,强行扶着甄华漪坐到了餐桌边上。
傅嬷嬷瞧了一眼甄华漪消瘦的模样,飞快夹了好几块肉放进甄华漪碗里,她这样瘦,应该多吃一点肉。
但甄华漪轻轻蹙着眉:“油腻腻的,嬷嬷,我不想吃。”
傅嬷嬷夹了香椿鸡蛋,说:“这个不腻,娘娘尝尝。”
鸡蛋。
甄华漪瞧着碗里的香椿鸡蛋,忽然想起了初春时候,她和李重焌在一起三天,心意互通短短一夜,而后戛然而止。
那个早晨,她在草堆里发现一枚鸡蛋,欣喜以为自己可以和李重焌过上平凡的生活。
她有多么幼稚。
甄华漪夹起鸡蛋,慢慢送入口中,傅嬷嬷发现,她的泪珠一颗一颗滚在了手上。
甄华漪大口吃了,忽然像傅嬷嬷笑道:“好吃。”
在这一刻,甄华漪清晰地知道,她爱李重焌,但她更知道,她必须要好好活。
那天早晨,她拾起那枚鸡蛋,盼着明天到来。
她总是在盼着明天,在最难的时候也不会彻底失去希望。正因为如此,在那五年里,她还是熬了过来。
未来,她也会熬下去。
傅嬷嬷再往甄华漪的碗里添上一片鸭炙,甄华漪夹起鸭炙送入口中,看起来是振作了精神。傅嬷嬷和玉坠儿两人眼底都浮现出了久违的轻松。
但甄华漪嚼了两下,突然弯腰吐了出来。
傅嬷嬷一脸紧张,忙唤人端来茶水和漱盂来,伺候着她漱了口。
饭菜匆匆撤了下去,玉坠儿叹息:“还以为娘娘能好好吃上一顿饭了,竟吐了出来。”
傅嬷嬷眉宇间也是一股愁色。
玉坠儿见傅嬷嬷神色凝重不似寻常,惴惴不安问道:“嬷嬷,也没那么糟糕吧,想是娘娘一时受不住荤腥,娘娘如今自己愿意吃了,待会儿熬一碗白粥好了。”
傅嬷嬷没有说话,看得玉坠儿更是不安。
过了许久,傅嬷嬷低声说道:“上个月,娘娘是不是没用月布?”
玉坠儿想了一下:“好像没有,”片刻后,她反应过来,瞪大了眼睛:“嬷嬷是想说……”
傅嬷嬷一下捂住了玉坠儿的嘴:“不许说,”她拧着眉,“这件事,谁也不能告诉。”
傅嬷嬷悄声和玉坠儿商议对策,先要做的,是假造出一条沾血的月布,和往常一样处置了,免得被有心人发现端倪。
就当是月事晚了半个月,也能说得通。
至于要不要请太医或医女来瞧瞧,傅嬷嬷和玉坠儿都直摇头。
虽如今甄华漪被封了淑妃,但从前她位份低,在宫中没有经营过关系,在太医院也没有半个心腹。
贸然请来太医,多半会坏了事。
傅嬷嬷和玉坠儿躲开众人商量了许久后,听见寝殿内甄华漪唤人的声音,傅嬷嬷和玉坠儿走进了寝殿。
傅嬷嬷不打算将这件事告诉甄华漪。
但甄华漪轻抚了平坦的小腹,轻轻道:“我上个月没有来月事。”
傅嬷嬷和玉坠儿对视了一眼,笑容有些发苦。
方才她们还在商议对策,想要瞒住甄华漪,是她们犯傻了,这件事,怎么可能瞒得过本人。
甄华漪轻声说道:“绿绮殿如今算是与世隔绝,瞒过一天算一天吧。”
傅嬷嬷犹豫问道:“娘娘想要留下?”
甄华漪哀哀看着傅嬷嬷和玉坠儿:“嬷嬷,玉坠儿,我想把你们送出宫外,免得日后遭到我连累。我去求皇后娘娘,若她不许,再求太皇太后。”
“娘娘!”傅嬷嬷和玉坠儿都跪到了甄华漪榻边。
傅嬷嬷说道:“奴婢的命是娘娘母亲救下的,奴婢发过誓,要护着娘娘的。”
玉坠儿也摇头:“奴婢的命是娘娘救下的,奴婢更是不走。”
甄华漪冷下脸:“不行,你们必须走,我想留下这个孩子,是我自己的决定,后果自负,但你们不能为了我丧命。”
傅嬷嬷和玉坠儿又声声求她,三人正陷入僵局的时候,清思殿来人传旨。
“圣上召娘娘入清思殿觐见。”
甄华漪悄悄捂住小腹,面色苍白。
*
今日早朝,李元璟高高坐于御座之上,却颇有些胆战心惊。
朝堂之上,竟无一人,敢反对贺兰恕。
今日又一个文官重提立太子之事,无论是李元璟还是众位朝臣都明白的很,这是贺兰恕的意思。
李元璟像往常一样要压下此事,堂下却群情鼎沸,隐约有失控的态势。
李元璟的目光穿过吵嚷的众人看向了他的亲舅舅贺兰恕,贺兰恕神色泰然,不避不让地直视着他。
李元璟顿时有了手脚发凉之感。
他退朝的时候,身影有些狼狈,这种软弱不该表现出分毫,他又立刻挺直了脊背,但大约无论是贺兰恕,亦或是他自己,都看出了其中的色厉内荏。
清思殿似有霜雾凝结,透出阴冷的寒意。
自下朝后,皇帝一直面色阴沉,宫人愈发战战兢兢,偌大的宫殿,连脚步声都听不见分毫。
李元璟负手立在窗边,窗外春意盎然,他却察觉不到一丝一毫的暖意。
他向来知晓君王是孤家寡人,可他从未像现在一样,孤立无援。他的皇弟背叛他,他的舅舅想要架空他,就连母亲和妻子也必然是要与贺兰家站在一起的。
突然之间,他想要有人能安慰他。
他对王保全道:“请贵妃……”
他忽然止住了。
甄吟霜私心太重,又因为大皇子的事,对贺兰家极为抵触,若让
她过来再次影响了自己的判断,这一回,可不光光波及后宫。
他愕然发现,不知何时起,在他心底甄吟霜不够知情达理,不够顾全大局。
或许她向来如此,但他独独喜欢她一心想着自己,就连偶尔的小性子,也十分可爱。
究竟为什么会变了呢。
李元璟不敢细想下去,抬声道:“请淑妃过来。”
没过多久,王保全引着甄华漪走了进来。
殿内很暗,甄华漪从明亮的殿外走进来,一寸寸灰暗浸染在她的身上,李元璟眯眼去看,却发现她身上的灰暗并非是因光线黯淡。
她整个人笼罩着一股难言的戚哀,李元璟忽然记得宫里隐约的传闻,宫人都说淑妃因之前的降位依旧怨着他。
现在站在他眼前的甄华漪,娇不胜衣,弱柳扶风。
她这模样明明该是他喜欢的,但他却感到怒火中烧。
他盼着甄华漪能带给他一丝慰藉。
但甄华漪也让他失望了。
李元璟沉声问道:“淑妃,你对朕有怨?”
甄华漪低头回道:“臣妾不敢。”
李元璟道:“历来后妃皆以《女诫》为训,你莫非不知‘敬顺之道,妇人之大礼也。’”
李元璟冷着脸训斥她:“宫中女子,皆是正色端操,以事夫主,便是上至皇后贵妃,也不曾像你这般,闭锁宫门,不事君王。”
甄华漪道:“臣妾身子不适,所以走动得少,并未闭锁宫门,陛下明鉴。”
李元璟又道:“你的性子太过执拗,要学着旁人,改一改。”
甄华漪并不争辩:“是。”
李元璟看着她,一时无话可说。
他冷声道:“你走吧。”
甄华漪没有半分犹豫,行礼后退了出去。
他看着甄华漪的背影,半晌没有说话。
王保全走了进来,匆匆道:“陛下,贺兰尚书令有要事禀告。”
他话音未落,贺兰恕却已经走了进来,道:“陛下,晋王未死,而是回到了洛阳。”
甄华漪才走到了殿外,贺兰恕声如洪钟,震得她差点站不稳,好在有玉坠儿扶了一把。
李重焌,没死!
*
洛阳城的夜与长安城仿佛也没有什么不同。
今夜,东都留守府设宴,邀请洛阳城内大小官员。尚未天黑的时候,洛阳城中各位大官的府邸就开始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