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古代爱情>禁庭春夜> 第44章

第44章

  甄华漪心中暗叹,贺兰家往后有热闹看了。
  甄华漪没有机会借到李重焌的宝剑,她却没有放弃学习舞剑,她偷偷换上宫女的衣裳,混去教坊跟着教坊舞伎学习剑舞。
  她还用首饰向舞伎换了一把跳舞的剑带回了绿绮阁,每日夜深人静的时候暗暗练习。
  晚上歇息的时候,她会睁着眼睛想一想李重焌在那日大雪天里说的那句话。
  天冷,挨不住的时候也莫要着急,就快开春了。
  李重焌并非是无的放矢之人,他说话必定有用意。
  这句话他不是对着高嬷嬷说的,而是对她说的,他想说的是,她不必着急寻机去见皇帝,他会帮她?
  他很笃定他能够帮到她?
  甄华漪很想相信他,她有时候太累了,俗话说,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如果能有个高个子来扛住她快要坠落的天的话,她是很愿意的。
  但是,她从心底不信会有这样一个人存在。
  她必须殚精竭虑,必须利用所有她能利用到的人,以此来挣得一线生机。
  *
  贺兰般若拢了拢身上的白狐裘衣,走进了立政殿。
  她自进宫以来,混得如鱼得水,不仅在太皇太后那边得了宠爱,在皇后这里也颇受信任。
  她今日来立政殿的目的,是为了给皇后献计。
  皇后不受宠,虽然地位尊崇,却处处被甄贵妃压了一头,皇后有心想要和甄贵妃打打擂台,心机不足又瞻前顾后。
  皇后身边的人都不愿意得罪甄贵妃,一部分人是想着左右逢源,说不准未来甄贵妃还能更进一步,一部分人看出来贺兰太后眼下不准备对甄贵妃动手,若是撺掇过了火,皇后做出点什么出格的事,她们这群底下人,太后可是不会放过的。
  但贺兰般若丝毫没有这些顾虑。
  她姓贺兰,自然不会弃皇后去投甄吟霜,太后是她亲姑姑,她当然不像立政殿的宫人那般畏手畏脚。
  贺兰般若走进皇后寝殿,和皇后说了几句闲话,顺理成章将话题引导了甄吟霜身上。
  皇后神色冷冷,却又带着一丝无可奈何的落寞:“满宫里竟是找不到一个人能和她抗衡,她就有那么好?”
  贺兰般若道:“甄贵妃不过是寻常姿色,连她妹妹甄才人也比不过,哪里比得过娘娘凤仪万千。”
  皇后听到贺兰般若的评价,微微露
  出了些笑意。
  贺兰般若说道:“说起甄才人,说不准能有大用处呢。”
  皇后道:“别说了,上回本宫看甄才人过得可怜,稍微帮了她一把,结果弄得里外不是人。”
  贺兰般若笑了笑,皇后说的帮甄华漪,就是指借甄华漪发作甄吟霜的事,最后皇后没能讨了好,还被太后敲打了一顿。
  皇后的一番话还遮遮掩掩,不欲显露她忌惮甄吟霜的心思,贺兰般若想了想,决定摊开来说。
  皇后要面子,要装成贤良淑德的样子,贺兰般若却不用,她心是向着皇后的,多一些算计也无妨,她来当这个恶人,皇后就可以干干净净,半推半就。
  贺兰般若道:“甄才人生得貌美,娘娘为何不借机将她献给圣上?”
  皇后一怔,她倒是真没想过这件事,皇帝不喜甄华漪,甄华漪生得再貌美又如何?
  贺兰般若说道:“听闻圣上和甄才人年少时在燕宫结识,臣女想来,未必没有一点情谊,如今这般生分,反倒显得从前是在意过的。”
  皇后若有所思,贺兰般若又道:“更重要的是,甄才人是甄贵妃的妹妹。”
  皇后不解道:“本宫自然知道甄才人是甄贵妃的妹妹。”
  贺兰般若笑道:“正是因为甄才人是甄贵妃的妹妹,甄贵妃在意她,若甄才人侍寝,这便成了甄贵妃心中的芥蒂,圣上和贵妃之间,若是有了芥蒂,何愁没有离心的那一天?”
  皇后被说服了,她仿佛能看见甄吟霜跪在她面前嘤嘤哭泣的模样。
  贺兰般若引导道:“马上就是初一了,圣上要来立政殿,娘娘不若早做准备……”
  贺兰般若看出皇后的意动,心里放心了几分。
  皇后思虑着,迟迟没有说话,贺兰般若用银著拨弄了一下手炉里的银白炭灰,也走了一会儿神。
  她想起那日陪着姐姐和晋王坐在凉亭里赏雪,晋王身份尊贵,却格外体贴,亲手为她们姐妹烫了一壶酒。
  她的目光顺着晋王修长的手移到他俊美的面容,不由得有些痴了。
  他的身份,他和姐姐的关系,连同他本身,对于贺兰般若来说,都极有吸引力。
  她原以为她只是想要姐姐的一切,但其实不然。
  有宫女来寻姐姐,贺兰妙法先行告退一步,贺兰般若半是欣喜半是忐忑,偶一抬头,正看进了晋王的一双眼睛中。
  他神态自若地为贺兰般若斟了一盏酒,贺兰般若见晋王这般体贴,胡思乱想一通,心里砰砰直跳。
  晋王说道:“尝尝。”
  贺兰般若羞涩饮下,听见他说:“比你那日从尚食局藏下的鹿茸酒,如何?”
  贺兰般若大惊失色,差点失手跌落了酒盏。
  她惊慌抬头看晋王,但晋王依旧是温和地笑着。
  贺兰般若慌张着想要寻个借口解释:“我、我……”
  晋王打断了她:“帮我做一件事。”
  晋王要她做的,就是设法让皇后引荐甄才人侍寝。
  晋王的目的,贺兰般若不敢猜。
  他不屑寻借口掩盖,却也并不打算解释。
  贺兰般若拨弄着炉灰,忽然听见身侧皇后轻声道:“就这么办。”
  贺兰般若转过头,挂上笑:“是。”
  第29章 击鼓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急着去抢亲呢。……
  贺兰般若将李重焌交代的事办完后,很想见一见李重焌当面邀功,但总没有机会碰面。
  这些日子,李重焌很少来万寿殿,贺兰般若听闻他在忙着学宫的事。
  建学宫不算难事,征民夫,做房子,李重焌打仗多年,有的是钱和人。
  但学宫建起来后,教什么却是个难题。
  天下读书人,学的都是有师承的经典传注。
  经书讲究微言大义,文字晦涩简略,经学世家为经书作传注,教授后人或学生。
  而只有精通经典的人,才有资格进入朝堂。
  阀阅世家,世代经学,通过垄断经书解释,从而让政治成为少数人的游戏。
  几代以来,各家以家法教授经典,如博陵崔氏传家精通《三礼》《三传》,如范阳卢氏以易学闻名天下。
  正所谓“黄金满籯,不如遗子一经”,李重焌要让这些倨傲的世家乖乖交出家传经典,难度可想而知。
  李重焌大清早就从晋王府出门,一天忙得焦头烂额,寻不着人影,到了晚上,才终于被人逮住了。
  逮住他的是贺兰家的郎君,单名一个璨字。
  贺兰璨在晋王府门口拦下了李重焌,少年穿着一身绯衣,桃花眼一眯,提一壶酒笑道:“殿下?喝一场?”
  李重焌也一笑:“好。”
  贺兰璨和李重焌两人算是表兄弟,但单单这一层关系并不能让两人亲厚。
  李重焌小时候身子骨不好,被寄养在养父母家中,而贺兰璨要被贺兰家挑选嗣子,暂住的宅子离李重焌养父母家很近。
  一来二去的,李重焌就和贺兰璨熟识起来。
  那时候贺兰璨还不知晓李重焌是李家的郎君,以他那般倨傲骄纵的性子,能瞧得上一个寒门之子,几乎是一个奇迹。
  之后李重焌离开了长安,再后来他以李家二郎的身份和贺兰家打交道,打仗要钱要粮的时候,都是靠着贺兰璨在中间斡旋,两人交情便更加深厚。
  贺兰璨带着李重焌进了酒肆,叫上几个好菜,几盏酒下肚,嘻嘻叫了一声:“姐夫。”
  李重焌几不可见地僵了一下,而后若无其事地咽下一口烈酒。
  贺兰璨并未发现李重焌的异常,吃了几口菜后,大大咧咧说道:“我实在想不通殿下为什么会如此掣肘,依我看,不如寻个刺头,杀他个人头滚滚,谅那些腐儒不敢造次,定会乖乖献上那些破书。”
  贺兰璨眼珠子转了转,笑道:“不如就范阳卢氏吧。”
  他生得面容柔和,男女莫辩,说起话来却是杀气腾腾。
  李重焌瞥他一眼,卢氏并不是抵抗最大的世族,相反还对李重焌暗暗表达了好意,只因卢氏的闺女被选作了晋王孺人。
  贺兰璨对卢氏的恶意明晃晃,为的也是卢娘子。
  贺兰璨一心护着姐姐贺兰妙法,自然看不惯李重焌身边的其他女人。
  李重焌没有理会贺兰璨,他按着酒碗笑了一下,说道:“听闻,贺兰家在和河东斐氏议亲?”
  贺兰璨讲起自己的婚事,一下变得蔫儿蔫儿的,道:“别提了,斐家还看中了崔二郎。”
  李重焌自然知道,贺兰璨和崔邈川年纪相仿,身份也相仿,一个出身陇右军阀新贵,一个出身老牌关东世族,做不得朋友,便做了对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