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我本来是怕回去没路灯,手机再没电,这个就能当火把用。”
“你可真是个天才。”老郑这句话是肺腑之言。
“大天才,把这个给我,等它们围攻我的时候你们就往里跳。”天才的师姐伸出手,语气平和。
“这回换我去。”凌岓突然开口,接过了木条,摆摆手,“水底下见。”
现在也并非多争执的时候,这些大鱼明显有些耐不住性子准备试探着发起攻击了。姜泠人往河边走,眼神却控制不住在反向而行的背影上徘徊。
火光就像一道信号,它亮起来的时候,鱼群按耐不住扑向“猎物”,另一边的人则是鼓足勇气跳进了急流中。
出乎意料,被急流冲走或被暗礁撞到头破血流的预想并没有发生,水下的世界和表面上看起来完全不同——水面上的波流急速奔涌,水下的流速却十分缓慢,两者之间并无明显分界限,却分明已是两个世界。
第84章 篇六:民国往事·水下
均匀地吐着气往下潜,水下人有了新发现——乱流之下的平静也仅仅是一条河的第二层,与河岸平行往前游,平静的水下突然出现两股深深的漩涡。漩涡周围既没有石块,也没有其他游鱼之类的生物,到达此处的人还没来得及想办法掉头,就已经被卷进了漩涡之中。
这个时候,任何有意识的对抗都是愚蠢行为,卫斯诚只好放松全身,任由自己在漩涡中搅动着。
漩涡里的流速要比周围的水流快许多倍,人置身其中,犹如被塞进了滚筒洗衣机。最难受的是,在这种条件下,人既要闭气不让自己呛水,又要忍着吐不出来的恶心保持意识清醒,实在难熬。
又不知过了多久,就在卫斯诚快要憋晕的时候,他被一股巨大的推力扔到了平地上,地上的土质松软,人摔下来也没有什么大碍。最值得庆幸的是,这里似乎已经与地下河隔绝,人可以畅快地呼吸,行动也不必受水流的拘束。
“呕——”在漩涡里的那种恶心感还没过去,卫斯诚干呕了两声,继而感觉到有人在身后轻轻拍着自己的背。
他本以为是姜泠,结果却猜错了——“怎么样?现在觉得好点了吧?”——是凌岓,他竟然也来到了这里。
“那些鱼呢?没追过来吧?”卫斯诚顺了顺气,问出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没追过来,它们追到水下以后就不追了。”凌岓一边回答他一边环顾四周,“你姐他们呢?”
闻言,卫斯诚刚想问大家是不是走散了,就听见老郑的长吁短叹:“这活了小半辈子,我还没遇到过这么不顺的时候。”
“这是哪儿?我们逃出来了吗?”是陈青云,光听声音就能猜到她应该也没受伤。
“不好说。先和他们汇合。”姜泠本人和她的声音一同出现在卫斯诚眼前,看来几个人都被卷进了同样的漩涡。
凌岓把大鱼追到一半就转身跑了的事情复述了一遍,不知该庆幸自己好运,还是该庆幸这些怪鱼对他网开一面。
姜泠听完,若有所思,对众人说,“不对劲。它们是水陆两栖的鱼,按理来说应该不会轻易放过我们。除非……”
“除非什么?”另外四人异口同声问。
“除非水下除了它们,还有别的东西。这个东西足以威胁到它们,所以它们宁可放弃到手的食物也不愿意追过来。”
这句话听起来怪吓人的,老郑打了个冷颤,总觉得身后有几百双眼睛正盯着自己。
“额,不至于那么倒霉吧。”卫斯诚试图乐观,“说不定我们是真的逃出来了呢?”
“这个说法在理论上也成立,但可能性微乎其微。”姜泠兜头泼下一盆冷水,“下来的时候我认真观察过,距离漩涡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就没有鱼虾之类的生物了。你再看看这个环境,像是逃出来了的样子吗?”
经她提醒,众人这才细细打量起四周的环境。
这里有点像山洞,周围四处都是光滑的石壁。石壁上长着许多密密麻麻的小孔,偶尔也会有大的洞穴映入眼帘,但大的洞穴不多,加起来统共不到五个。
“也是,哪个正经地方长这副鬼样子。”陈青云颓丧起来,苦着张脸问,“我们会不会出不去了?这地方又冷又没吃的,我不想被困死在这儿。”
“不会的,我们肯定能出去。”姜泠突然化身知心姐姐,把自己的外套递给了陈青云,“你跟紧我们别乱跑,一定能出去的。”
陈青云颇为感激地看向对面的姑娘,十分郑重地点了点头。先前的微妙气氛大变,老郑有点摸不着头脑。但当务之急是先找到逃生之法,这些事情也可以不探究。
“我有一计。”卫斯诚举手,用一副胸有成竹的语气道,“现在,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探洞!”
“我赞成。”凌岓点点头,“除此以外似乎别无他法。”
四个石洞,有两个等距离分布在左右两侧。另外两个一前一后,后面的那个还要让人多走一段路,于是几个人选来选去决定优先去离自己最近的、位于正前方的洞穴。
没想到歪打正着选了个准,正前方的石洞里面果然别有洞天。
初到洞口时,里面吹出来一阵阴森森的冷风,直把人吹得头脑发麻。但一进洞,那股寒意顿时便消失了,而且越往洞的深处走,人越能感觉到温度在升高。
石洞宽而长,人走了好一阵也没走到尽头。洞里的温度攀升得愈发迅速,叫人不得不把外面的衣服脱下来。
走在最前面的凌岓猛然刹住了脚步,跟在他身后的老郑也随之一顿,警惕道,“怎么?有情况?”
“这儿好像有堵墙。”
“墙?哪有墙?你出现幻觉了?”老郑往前走了两步,什么都没看到。
“好像是有堵墙。”
卫斯诚也走上前去凑热闹,他隐隐觉得面前有点什么挡住了去路,他调高手机屏幕的亮度,发现眼前的确有一堵墙。
这堵墙是透明的,乍一看的确让人难发现,光束照过去才能看得清它的存在。墙上偶尔会产生一点起伏的透明波纹,直到这时才有人反应过来,这是一面水墙。
凌岓试着触碰这堵墙,发现并不能直接穿过它。墙面上的水流虽然柔软,却很有韧性,用力一推明显能感受到阻力。与此同时,水墙的墙面也是热的,手在上面放久了还会觉得隐隐发烫。
“要么回去换个洞走,要么想办法从这面墙里穿过去。”抽回手以后,凌岓更倾向于后一个选择,不知为什么,他总觉得这面水墙是可以被打开的。
“都走到这儿了,我不想再回去了。”陈青云席地坐下,用手撑着头,“想想办法穿过去吧,要不然一热一冷肯定要感冒的。”
“水墙。”姜泠也伸手触摸眼前的透明障碍,一股莫名其妙的熟悉感油然而生。
她在记忆里搜寻着,试图找到一点有关这里的线索,但无果。心里有个不属于自己的声音响起,催促着她把自己脖子上的一颗金荼蘼吊坠取下来。
这个吊坠自小一直陪伴着姜泠,据殷漠说,是她父母留给她的。吊坠本身并不精巧,也不曾听说它有玉玦那样神奇的用处,姜泠习惯于把它挂在脖子上,平时也从不示人,从来没想到有一天会派上用场。
卫斯诚满脸不解地看着师姐把金吊坠伸向水墙,随后,不解变为惊疑——水墙在顷刻间分崩离析,热流四溅,打湿了附近人的衣服和头发。
“这是什么原理?”老郑擦了擦脸上的水,目瞪口呆。
“不知道。”击破水墙的人淡定地摇了摇头,“我只是觉得,我好像来过这里。”
“什么时候?”卫斯诚问。
“不太确定,只是觉得有点熟悉。”姜泠拧干了袖子上的水,“走吧,往前看看还有什么。”
穿过水墙后,路突然变得狭窄了起来,两侧的石壁越离越近,让走在其中的人颇感压抑。没过多久,几人似乎走到了路的尽头,只见面前被一块黑漆漆的巨石堵着,看上去没有别的出路。
“得,还是要退回去重新走。”老郑说,“这地方也真是古怪,先来一堵水墙挡着,结果里面什么都没有,虚晃一枪。”
平平无奇的一句话却仿佛触发了什么隐藏的机关,老郑刚说完,众人面前的巨石就开始慢慢转动起来。它发出奇怪的声音,那声音绝不是石头和地面正常接触时发出来的摩擦声。
“这声音可真难听。”陈青云用手捂着耳朵,丝毫没察觉到危险将至。
凌岓早些年当兵的时候曾执行过保护地质勘探专家进山勘测的任务,对山里那些蛇虫鼠蚁,他虽然说不上熟识,可也还是有所了解的。经验使然,他直觉这不是一块石头那么简单。
“快走快走,往后退,小声往后退。”
“发现什么了?”姜泠按照同伴的话往后撤步。
“不是发现,是直觉。我觉得这可能是个活物,指不定就是你说的能让那些怪鱼恐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