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果然他还是喜欢这种把人拿捏在手心里,让人无能为力的感觉。
帝王掌所有人的生死,易家的那个小姑娘,虽然不知道天高地厚。
可有三点却十分不错。
那就是长得不错,家世不错,能力也不错。
秋水榜第一美人,影宗宗主的女儿,琴棋书画样样皆通,还是个武林高手,最重要的是当年叶将军的案子那么复杂。
对方竟然能在自己和青王的重重封锁之下查到真相。
这丫头不错,真的不错。
太安帝很少这么喜欢一个人,可是易文君经过太安帝的调查,却让他十分满意。
虽然因为叶羽的事情有些迁怒,但一个已死之人还能替自己刷些名声,现在她父亲又把这个烫手山芋变成了无边的名声。
他就也不和这小辈计较了。
今日叫自己儿子过来,就是要为了给他增加助力。
萧若风早已及冠,在皇家里应该是妻妾成群的年龄,可却这么多年单身一人。
太安帝心里多少清楚自己儿子的想法,前些年他龙精虎猛忌惮成年的儿子。
所以对于对方的做法倒也认同,只是如今他越来越感觉到身体的虚弱。
那么这个他认定的后继者,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能力把控住整个江山。
青王…叶羽之后也就要倒台了,太安帝倒是不放在心上。
唯一让太安帝担心的就是萧若风,自己不争不抢。
自己的儿子自己清楚,这个儿子就像他的名字一样,自由若风,向往江湖。
这些年不是没有投靠他的朝臣,只不过全都给他哥哥做了嫁衣。
景玉王萧若瑾,是皇上的第三子,早年间也算是温润如玉,君子之风。
可越长大就越和皇家人没有区别,这不是一个贬义词,却也不是一个褒义词。
太安帝不讨厌对方的野心,但是他资质太过平庸。
根本压不住萧若风,即使萧若风没有想争的想法,有最好的,为什么要选择差的呢?
这可是为天下设计,江山后代做主。
太安帝自然想尽了办法,让萧若风能够上进。
易文君就是很好的棋子。
虽然他很讨厌影宗与别的皇子亲近,但这个人若是自己选定的帝王又是另一番说法了。
若风这些年在朝堂上的势力不多,影宗可是掌控着大半个朝堂的秘密。
只要有他们扶持,萧若风定能控制好整个北离。
再加上易文君,只要今天对方低头,自己这儿子就有了软肋和把柄。
孤身一人的男子,和有妻有子的男人相比,自然而然的就会生出事业心。
只要自己在嘱咐易卜一些事,不相信萧若风不上套。
当然最重要的是,那个易文君整日里称自己是叶云的未亡人。
他却偏偏要对方嫁入皇家,昔日他抢走了叶羽的功绩,对方的兵权,以及全家老小的性命。
今日他就让他儿子抢走叶家唯一的东西,也算报了,他不得不平反的仇怨。
当然他不是没想过惩罚一下这小丫头。
只是他儿子实在太喜欢易文君了,当年的事他也调查了解过。
是他的错漏和疏忽,让他的风儿在幼年受了那么多苦。
这丫头毕竟对萧若风有救命之恩,太安帝知道自己这个儿子执拗,一旦那丫头死了或者出什么事,怕是萧若风,整个人都会性情大变。
既然如此,成全了就是了,他毕竟已经没有多少时日可活了,没有了以前的锐气锋芒。
反而在临死之前,难得多了一些慈父之心。
就这样随着叶羽将军平反,昭告天下的公文发出。
琅琊王萧若风与影宗宗主之女易文君的婚事,也昭告了天下。
第121章 少年白马易文君
天启城稷下学堂。
今日原本应该是叶鼎之和百里东君拜师的日子。
可是,天启却突然发生了两件大事,打断了两个人的拜师仪式。
首先是叶将军的案子,终于被平反了,这让原本以为还要等上许久的叶鼎之彻底兴奋了。
毕竟这种案子怎么说也要调查个半年一年,上次姬若风说要等一个月,都以为是特事特办了。
谁知道这不过十几天,竟然就已经查清了吗?
其实叶鼎之不知道,之所以能这么快,不过是因为太安帝,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
当初的事儿怎么回事儿?他一清二楚,那个证据是谁伪造的,谁是陷害的,他能不清楚吗?
为着自己的儿子再加上那些确凿的证据,他也不准备拖着了。
毕竟在他看来最重要的是赶紧趁着他还能撑住的时候,让自己的风儿赶紧成婚。
太医已经说了,他的身体坚持不了一年了。
他必须在这一年之内做好一切交接的准备。
太安帝确实是个人渣,对自己儿子无情,对自己兄弟无义,对身边的人更多是猜忌和提防。
但使人之将死,这家伙总算找回了一丝帝王的理智。
总而言之就是他必须要把萧若风捧出来。
让他思想转变得如此之快的功臣,正是易卜。
影宗有迷惑之之术,作为心腹易卜在太安帝的身边可是做了不少小动作。
即使有半步神游的浊清和其他几大太监,易卜也能通过文君的手段弄出不少东西。
而这些东西都是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譬如放在窗边的鲜花,飞进屋中的蚊虫,平日里喝的香茗,批阅奏折用的笔墨。
就连如厕时放的红枣,都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和作用。
太安帝也算是见证了一把,如何杀死敌人的一百零八种方式。
影宗特有的摄魂术,再加上一些暗示,太安帝都觉得自己现在是个光辉伟大的明君。
他必须要为天下百姓和自己的儿子铺好路。
就这样,沉冤了十几年的冤案,十几天便解决了,说来多么的可笑。
这中间隔着那么多年,和那么多条人命,却又在这轻飘飘的十几天里那么轻松的解决了。
不管别人是什么想法,叶鼎之却是喜极而泣。
只是还没等他继续高兴,随此昭告天下的还有帝王赐婚的消息。
原本高高兴兴的学堂,瞬间一片沉静。
按理说今日应该是学堂拜师的日子。
但因为萧若风被太安帝传召过去,所以今日学堂里只有其他几位弟子。
但无论是哪几位,他们心里都清楚一个事实。
那就是叶鼎之就是叶云。
那就是易文君喜欢叶鼎之。
可是那一道赐婚圣旨却彻底打破了所有人的想法。
就连原本毫不在意的李长生,都瞬间皱紧了眉头。
百里东君的小子那番话说的并不只有柳月。
那天晚上李长生也听到了。
高傲如他,原本是毫不在意的,甚至根本就不会放在心上。
可偏偏,易文君三个字就像锁在他心头的锁。
让高傲者低下头颅,让自卑者变得张扬。
爱呀,真是个可怕的东西。
李长生听到了百里东君的那些肺腑之言,心中也一直在思考关于爱与不爱的问题。
这几天,他没有去看文君。
只见到了仿佛受了刺激的几位徒弟。
往日肆意张扬的少年仿佛沉稳了很多。
也许只有经历过才会长大。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心忍不住偏了偏,听从文君的安排,收了叶鼎之作为弟子。
放下了那一丝偏见,心平气和的去看待别人的情爱。
只是还没等他平复心情,放下一切。
圣旨的到来,却让李长生都…
若有若无的目光,全都望向了愤怒的叶鼎之。
同样愤怒的还有百里东君,这兄弟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管不顾的冲出了学堂。
所有人犹豫了一下都没有阻拦,而是看着他们奔向了心爱的姑娘。
此时的易府,皇帝陛下以极快的速度下旨。
叶鼎之和百里东君来的时候,传旨的人早已经离开了。
他们并没有见到文君,而是见到了许久未见的长辈影宗宗主。
望着两个英俊的少年,易卜把他们带到了招待客人的客厅里。
在两个人急切愤怒不解的神情之中,淡淡的开了口。
“我知道你们是谁,你们也无需多说什么,我只有一句话,回去吧。圣旨不可违。
易家世世代代效忠于北离皇室,为的是天下百姓万民福祉。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家族的组训便刻印在了灵魂深处。
帝王的命令不可违逆,我是绝对不可能让文君抗旨的。”
平铺直叙又没有任何感情的话,彻底激怒了叶鼎之。
他没有忘记东君说过对方的见死不救,对方的知情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