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谁来了?”徐复祯一喜。
“是四小姐和四姑爷来了。”
四小姐?秦思如?
徐复祯一愣,缓了好久才慢慢想起来。秦思如去年嫁给了盛安十年的二甲进士,好像是姓王。
她起身披了一件外裳:“请到前厅去吧。”
她重新挽了头发,这才起身往前厅去。按理说,男宾该由府里的男主人接待,可这府里的主人就是她自己,所以也只好一并接待了那位王姑爷。
徐复祯走进前厅的时候,秦思如已经候在里头了。她挽了妇人的发髻,穿着秋香色的夹衫,沉稳的颜色却愈发衬出面容的娇艳,比之少女时期要多了些顾盼神飞的风韵。
她身旁坐着一个穿鸦青色绸衫的年轻男人,想来就是她的夫君。
徐复祯走进去,那年轻男人先温柔地扶着秦思如站了起来。
“祯姐姐。”秦思如上前拉住她的手,“好久不见你。”
徐复祯见了秦思如也很高兴,回握住她的手:“四妹妹,你……你漂亮了好多。”
秦思如掩嘴一笑,回头牵过她的夫君的手拉到徐复祯面前,介绍道:“祯姐姐,我出嫁的时候你在宫里,应该还没见过他吧?这是我的夫君,姓王,表字清昀。如今在翰林院任职的。”
王清昀于是朝徐复祯见礼。徐复祯回了礼,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他一眼。
他长相俊逸舒朗,周身透着温文尔雅的气质,比秦思如要高半个头,两人站在一起分外般配。
徐复祯心
想:姑母的眼光挺好的,怎么听说秦思如对这桩婚姻有些不满呢?
她请他们就坐。
王清昀扶着秦思如坐下,却对徐复祯道:“方才进来之时,见贵府曲径通幽、景致典雅,不知可方便容在下观赏一番?”
徐复祯知道他是要回避,好让她和秦思如说体己话。于是微笑道:“自然是方便的。”
她叫来水岚领王清昀出去走走。
看着他的背影,徐复祯对秦思如道:“怎么样,成婚后一切都还好吧?”
她方才见王清昀对秦思如殷勤备至,想来感情应该不错才是。
秦思如抿唇微笑:“也好,也不好。”
徐复祯不解地看她。
“他对我自然是好的。”说到王清昀,秦思如嘴角忍不住上扬,“人家都说当了媳妇远不如姑娘时自在,可我反而觉得出了阁,突然就变成了家里的中心。有什么事,他都是先紧着我来,也没有妾室通房什么的,每日下了值就是回来陪我,也不出去应酬。”
徐复祯由衷道:“你福气真好。”
她还记得秦思如以前一门心思嫁高门呢。那高门大户的贵公子,哪能像现在的姑爷一样待她用心?
谁知秦思如却幽幽道:“其实我倒真愿意他出门去应酬。他那一门心思在翰林院修书,两年了,还是个七品的编修。”
徐复祯这些天见识了朝堂上的刀光剑影,觉得当了大官也未必是好事,还不如在翰林院修国史呢!
她于是安慰道:“姑爷有才学,又愿意陪你,这是多少人都羡慕不来的。”
秦思如伸手抚上小腹,黯然道:“从前我也这样跟自己说。可是如今我肚里有了孩儿,不能不为他的出身想一想。我自己生来就是侯府的姑娘,到了我的孩儿,却要做个七品小吏的孩子,未免对他太不公平了。”
徐复祯没注意到她语气里的幽怨,高兴地说道:“你有喜啦!”
她走上前去伸手抚上秦思如的肚子,却觉得那里一派平坦,不由“咦”了一声。
秦思如笑道:“才两个月,还没显怀呢!”
徐复祯讪讪,又道:“姑母知道了么?”
秦思如摇摇头。
徐复祯迟疑道:“听说你出嫁后很少回侯府……你是生姑母的气么?”
秦思如涩声道:“我怎么敢生母亲的气。实在是夫家门第太低,他这个人又死板得很,不愿意往侯府走动,怕人家说他攀附权贵。当初明明可以进工部,有大哥的提携,如今怎么着也能升到六品了。可他偏不,非要去那清苦的翰林院。”
徐复祯不知道怎么接话了。方才明明看他们两人好得蜜里调油,谁知道秦思如竟还存了一肚子郁气。
秦思如又道:“祯姐姐,你如今在宫里得势,原本他也不愿意来你这里。只是看我有了身子,怕出什么意外,才不得不陪我过来罢了。”
徐复祯讷讷道:“可见他对你好,并不是冲着你的出身,是真心喜欢你。”
“喜欢有什么用?喜欢是最不值钱的,是那待嫁的小姑娘才憧憬的东西。”
秦思如的话仿佛在点她。
徐复祯心里不服:喜欢怎么就不值钱了?不喜欢的人能过到一块儿去吗?
秦思如见徐复祯根本不接她的话茬,只好抛出了来意:“祯姐姐,如今少傅的人选还没定,又要在翰林院选,清昀是二甲进士,才学绝对过关的。你能不能帮帮我,提拔他去当少傅?”
徐复祯看了她一眼,谨慎地问道:“这是他的意思,还是你的意思?”
倘若是王清昀让思如来说这番话,那她是万万不能答应的。她最看不起依靠女人的男人了。
秦思如咬牙道:“他要是有这觉悟倒好了。”
徐复祯沉吟道:“我会帮忙留意着。不过,也不能保证我说话就一定管用。”
她得观望一下王清昀的才学人品如何。
秦思如听她这么说,只当这事成了,连连感谢她。
“祯姐姐,你说话不管用,还有谁说话管用?有时候我真羡慕你,谁的脸色也不用看。别人的命运,就是你一句话的事情罢了。”
徐复祯苦笑。旁人只知道无限风光在险峰,有几个人能想到高处不胜寒?
她在宫里每天提心吊胆,生怕自己一着不慎做了政斗的牺牲品。为了能跟上变革的节奏,她夙兴夜寐恶补历朝国策。霍巡打趣她的黑眼圈,其实她可不单是为了他伤神!
徐复祯道:“我还羡慕你呢。有一个体贴入微的夫君,没有后宅纷扰,又有显赫的娘家撑腰,什么也不用烦恼。”
秦思如幽幽道:“那我跟你换。”
徐复祯一想,那又不行。她才不想要秦思如的夫君。虽然潜意识里自己是该说一门亲事,可要是姑母给她讲了别人家的公子,她倒还未必愿意嫁了。
秦思如又叹道:“你跟大哥要是没出那事,估计你们也早就成了。”
徐复祯脸一沉:“别跟我提他。”
秦思如没想到她记仇到现在,忙道:“是……那不说他了。祯姐姐,你比我还大一岁呢,就没什么打算么?沈世子还没结亲,他家门庭贵重,不算辱没你如今的身份。”
沈世子?徐复祯想了一回,没想起来是谁。
秦思如看她疑惑的样子,道:“承安郡王府的沈世子呀!”
徐复祯心中隐隐有了印象。这个人如今好像在河东军,封的是武略将军。
她不以为然道:“他跟我有什么关系?”
秦思如从前不知道多想嫁进郡王府。见徐复祯说起郡王世子却好像在聊一个无足轻重的路人,心中不免又更加艳羡她:得是什么样的地位才能这么洒脱啊!
她又问道:“那你在宫里,见到的都是权贵重臣,他们家的公子,就没有一个入你的法眼的?”
徐复祯支支吾吾道:“有啊。”
她从前在侯府时跟秦家两姐妹就是无话不谈的闺中密友,又见秦思如婚姻幸福,不免起了向她讨主意的心思。
“是谁?”秦思如问道。
“你知道霍巡霍中丞吗?”
“是他?”
秦思如有些意外。
“当然知道啊。前些日子,他封了少师。因为不是进士出身,所以朝里好多人都反对。后来他在翰林院连开了六场论辩,辩倒了翰林院所有的学士,才顺利地拿到了任书。连我们家清昀都说他有状元之才。”
徐复祯睁大眼睛。她怎么不知道这事?转念一想,那会儿她应该还在病中呢。
秦思如摇她的胳膊,兴致勃勃地问:“你跟他?”
徐复祯有些羞涩:“……嗯。”
秦思如眼皮却猛地一跳:不是说那位霍中丞还跟一个姑娘有婚约吗?祯姐姐不可能不知道呀。
她小心翼翼地问道:“他对你有意思?你确定?”
徐复祯看着秦思如。她要是没把握,能跟秦思如说这个?
“他亲口跟我说的。”徐复祯道。
秦思如想了想,又道:“祯姐姐,他要是真对你有意思,就该娶你。别的甜言蜜语都是虚的,你可别被他骗了。”
徐复祯正烦恼这个呢。
“我暗示过他了,让他去找姑母提亲,可是,可是他就是不去。”
“暗示?”秦思如道,“男人是最会装傻的。”
她虽是敏感内敛的性格,然而成婚以后,心态又跟从前做姑娘时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