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王熙凤的心提得更高,唯恐祸从口出,万一她说的哪句话不对,害了五阿哥的安危,整个贾家,王家都得受挂落。
  黛玉也瞧出了王熙凤的惶恐,她拍了拍王熙凤的手:“放心,不会有事的,真出了事,还有我呢。”
  说也奇怪,黛玉这么一个尚未及笄之人,语气却沉稳地让人格外信服,王熙凤苦着脸,顿了片刻,将她知晓的事情全部与黛玉倒了个干净。
  黛玉若有所思,要不如何说术业有专攻,若没有王熙凤的讲解,里头许多弯弯绕绕的门道,他们又要去哪里晓得。
  不知这些事情,胤祺不知要多走多少弯路,想到这,黛玉决定令胤祺的侍卫送王熙凤回去,也让贾府知晓,王熙凤和五阿哥府是能说得上话的,不能喊打喊杀。
  黛玉在琢磨着如何感谢王熙凤,王熙凤也在盘算着她的心事。
  王熙凤本来就最是个机敏的人,贾府老太君曾经说过,她粘上根毫毛,就是活猴,心眼多的和筛子一样,在解答黛玉的疑问过程中,王熙凤慢慢摸清楚了黛玉与胤祺的打算。
  造洋货卖出去,这话乍一听好像天方夜谈,毕竟大清是天朝上国,什么好东西没有,就连五阿哥他们盯上的琉璃,也有不少珍宝,与将作监的师傅比起来,洋人那些琉璃都是什么玩意儿。
  然而等再听了几句,王熙凤的看法便来了个天翻地覆的转变,若按着黛玉与胤祺的思路,这生意真的挺有赚头,并不像她想的那样,巧立名目找亲戚要钱。
  王熙凤心头火热,她管着荣国府的家当多年,自是知晓荣国府收不抵支的财物财物状况,那么大个庄子,除了地里留下,供府里人自用的外,满打满算也只得五千两银子,这些银子扔进荣国府里,就和石头扔进海里一样,连个响都听不见。
  然而府中之人,自老太太起,到底下的跑腿丫头,都是过惯了好日子的,更别提大老爷在外头为了爱物一掷千金,二老爷在官场上应酬也耗费颇多,稍微减省一分便是怨言载道,真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为了多弄些银子,王熙凤可以说是殚精竭虑,她本来想着去放印子钱周转一二,事到临头又想起了当年宁国府之事,唯恐她也重蹈了秦可卿的覆辙,被消了身份送出去,伸出去的手又缩了回来。
  能搭上五阿哥的生意,那自是极好的。
  想到这,王熙凤忙对黛玉说道:“姑奶奶,我有一事相求。”
  第150章 应允
  炭盆里的炭燃烧地更加热烈,上好的银霜炭上的碳灰往下直掉,灰白的粉末在炭盆里堆成厚厚的一层,与炭放在一块儿烧着的香料,已经只剩下最后的余味,然而这余味却格外的悠长。
  黛玉侧着头,日头斜斜地打在她的脸上,将脸上吹弹可破的皮肤沾染上一片金光,她静静地盯着王熙凤,也不做承诺,只等着下文。
  王熙凤被黛玉的眼神瞧着心里直打怵,哪个刚出阁的少奶奶,会有这样震慑人心的眼神,莫道被皇家选为了媳妇。
  咽了咽口水,王熙凤艰难地说道:“好叫姑奶奶知晓,说来都让人脸红,这些年来,外人瞧着荣国府花团锦簇,朱门大户好不得意,然而自家人知晓自家事,煊煊赫赫的荣国府也就是个空架子,上上下下那么多张口,张嘴就是要钱,我逼得都把嫁妆当了,填补家里的窟窿。”
  黛玉依然静静地望着,全然没有被王熙凤的哭诉影响。
  好个铁石心肠的姑娘,王熙凤借着用帕子抹眼的功夫,悄悄打量黛玉,却见着她并未有半点动容的模样,寻常人家的小媳妇,早就被她这连唱带念的与她共同垂泪了,再不济的,也会赞她几声,谁能想到黛玉却全然不吃这套,但也就是黛玉的这番表现,让王熙凤更加认定了,黛玉能做出一番事情来。
  她懊恼的咬了咬唇,立时决定变换招数。
  等到王熙凤的帕子落下,泪痕擦去后,她脸上的软弱与泪痕一道不见了踪影,她长叹了口气,向黛玉开门见山问道:“姑奶奶,我知你们也是费了许多心思,才想出这个路子,我也不是要占您的便宜,我只想求着您府上将我们家琏二爷带上,有阿哥府的管事在,我也不担心他被谁哄骗了去,也能跟着开阔眼界,长些见识,若是能再寻摸到一个营生,就再好不过了。”
  王熙凤在见着黛玉的嫁妆银子之后,确实动过让贾琏也外放几年,为他们夫妻攒些家业的心思。
  然而她生日宴上发生的事情,让她醍醐灌顶,彻底消了她之前想让贾琏外放的心思。
  作为贾母的孙媳妇,她又管着荣国府这一大摊子事,贾琏外放了,她必须在家尽孝,绝不能陪着他赴任。贾琏本就是个腥的臭的都爱往屋子里拉的性子,在她眼皮子底下还能闹出这般大事,真撒了手,还不知晓在外头会如何的荒唐。
  更何况,王熙凤膝下只一个大姐儿,并无儿子傍身,她与贾琏分隔几年,更是没了生子的指望,这对她而言,绝非好事,贾琏本就是个靠不住的人,她没个儿子,日后还不知道要被后院子里的那些女人,糟践成什么模样。
  王熙凤回过神来,绝口不提外放之事。也就是这次机会难得,又有五阿哥府的人盯着,想必闹不出什么大事,至于一路上的眠花宿柳,左不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反正如何都得派人跑一趟,五阿哥府捎上贾琏,也不费什么事,王熙凤有把握黛玉会答应。
  没想到黛玉却并未一口应下,她踯躅片刻,向王熙凤说道:“论理这事不大,你和我张嘴了,我如何也得应下,但这次这事,是五阿哥操持的,我得先问问他,队伍里头还能不能多一个人。”
  王熙凤目瞪口呆,她不是惊讶黛玉做不了阿哥府的主,而是被黛玉话中展示出的意思惊到:“您,您的意思是,之前说的去瞧瞧洋人,行商贾事,五阿哥要亲自去?”
  黛玉颔首,王熙凤陷入恍惚之中。京中谁不知道五阿哥被皇太后溺爱,一辈子都是吃喝不愁的富贵命,但没有人说过,他还有那么多离经叛道的想法。
  见着黛玉脸上平静的神色,甚至隐隐还有着支持之意,王熙凤更觉着天灵盖都出窍了,眼前这个胆大包天的人,还是她印象中怯生生的表妹吗。
  然而富贵险中求,在短暂的震撼后,王熙凤迅速冷静下来,她并未如寻常人一般劝谏,她只觉着巨大的机遇就在眼前。
  贾琏跟着五阿哥从京中跑去粤地,只要伺候好了,入了五阿哥的眼,何愁不发达,日后跟着五阿哥跑腿当差,说不得哪天就补了实缺。
  此时的王熙凤还不知晓乾清宫里发生的事情,也不知晓胤祺已经辞官回来,但是即使她知晓,她的选择也不会改变。
  别看荣国府说出去风光,贾史王薛四家被称为什么四大家族,但只有如王熙凤一般的管家者才知晓,里头早已经被蛀空,说不准什么时候,一阵风就倒了。
  五阿哥再如何与康熙置气,也是金尊玉贵的皇阿哥,从他手指头缝里漏出的一点东西,就够贾府受用许久。
  得了黛玉将于胤祺商议的话后,也到了用膳时辰,王熙凤一整顿饭都吃得心不在焉的,尽管她依然在努力的奉承着黛玉,口齿上却明显慢了几分。
  黛玉也只王熙凤的心事,亦不多留,用膳毕,只按着她原先的打算,令雪雁从库房里找了几匹新上贡的绸缎,又令阿哥府的侍卫护卫着王熙凤的马车回去贾府。
  果然如黛玉所料,王熙凤被五阿哥府的侍卫护送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荣国府的各个角落,王熙凤院子的丫鬟们,一个个的扬眉吐气,再也没有前些日子那霜打了的模样。
  那可是五阿哥府,阖府上下那么多人,五福晋只请二奶奶过去,仅这个青眼,就足以让人高看几分。
  王熙凤从二门下了马车,换上了婆子抬着的青布软轿,只觉着一路上全是向她问安的声音,她在贾家积威甚重,平时丫鬟婆子见了她,如同老鼠见了猫一般,能躲多远则躲多远,哪儿有这么多人候着的情况。
  更别提王熙凤的轿子刚进后院,甚至还没来得及回屋子换衣服,在路上便见到了邢夫人派来的嬷嬷,笑得一张老脸上堆满了褶子,她谄媚地献着殷勤:“二奶奶,大太太让奴才传话,您今儿个出去做客累着了,便不用去她那儿请安了,等见了老太太,便直接回房歇着就行。”
  这真是破天荒的头一次。
  虽然邢夫人在贾赦面前就是个应声虫,贾赦说什么应什么,但她在王熙凤面前很是耍了些婆婆的威风,王熙凤很是受了些夹板气。
  谁成想邢夫人都有如此体贴的时候。
  果然,灶热了,就谁都来了,王熙凤扯着嘴角,不无讥讽地想着。
  等到了老太太院,才正常几分,鸳鸯早早的在贾母的院门口翘首以盼,见着轿子到了,她三两步迎上来,笑着说道:“二奶奶大喜,快进屋让我们也沾沾福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