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胤祉下定了决心,要给内务府个教训,不然日后谁都能踩到他头上蹦跶。
  然而胤祉又觉得,向康熙告状他被内务府怠慢,实在过于丢人,索性趁着这机会,告个大的。太子的奶公凌普正在内务府管事,若能一举将凌普弹劾下去,内务府里的狗奴才谁还敢小觑他,他还能借着这个机会还能断了太子的臂膀。
  至于为何未将凌普置于死地,这却是事到临头了,胤祉又怂了,觉着不能将太子得罪狠了。到底太子是未来的帝王,虽然无论是他还是大阿哥,都对太子的位置虎视眈眈,但到底人家坐得依然稳稳当当的。
  日后太子真继位成了皇帝,他这次只将凌普撸了职位,两人间还有缓和空间,太子不至于为了这么件事怀恨在心将他至于死地,倘若真搞出了人命,激得太子报复,他且没有好果子吃。
  胤祉心里的小九九,胤祺一打眼便瞧了出来,他默默的离胤祉更远,蠢人不可怕,蠢不自知才是真的要命。
  连胤祺都瞧出了胤祉的小心思,与狐狸一样的大臣们周旋多年的康熙,更是一眼就心中有数。
  康熙将凌普放入内务府,不过是唯恐他的宝贝儿子日常用度被亏了去,特特选个太子的人守在内务府里,觑着太子缺了什么,想要什么,及时送过去,凌普只要满足太子的喜好,在康熙眼中,便是当差得力了,至于凌普一日在内务府待多长时间,康熙还真不在乎。
  康熙再忌惮太子,也没想在这等小事上落他的脸面,他沉沉地垂下眼皮,便要将事情囫囵过去。
  “凌普素日当差很是勤勉,想必一时疏忽也是有的,便罚他一个月的月俸,以儆效尤。”
  康熙轻描淡写地给了凌普惩处,然而这处罚,却和没有处罚一样。
  胤祉欲借着凌普立威的打算成了竹篮打水,他的话日后在内务府更加起不到作用。
  想到这,胤祉的脸一阵青一阵白,脑子里的弦瞬间崩断,岌岌可危的理智消失无踪。
  他脸红脖子粗的跪下,三叩首后,眼含热泪,忧心不已地谏道:“皇阿玛明鉴,儿臣在吏部行走,这些日子瞧着,凌普行事绝非个例,朝中大臣们懈怠者多,勤勉者少,就连五弟,也不过是日日在理藩院里点个卯便离开,长此以往,我大清朝吏治将松散成何等模样,皇阿玛您将凌普轻拿轻放了,日后那些大人们有样学样,该如何是好。”
  说完,胤祉又重重地磕了三个头,字字真心,声声泣血,真真是为父分忧的好儿子。
  至于被他提到的其他大人们和胤祺,只在心里不断地骂着晦气。
  胤祉之前还有着理智,知晓事情不能闹大,然而或许是康熙的偏袒,让他彻底失控,他这番话,却将朝中大臣们全都覆盖进去,谁也讨不了好。
  一言毕,乾清宫里的那些人,无论是颤颤巍巍的老人,还是年富力强的干吏,瞬间都跪了下来,齐呼冤枉。
  若是只凌普一人,康熙还能想办法糊弄过去,然而胤祉将此事上升到江山吏治的高度,涉及到祖宗基业的事情,康熙不得不严阵以待。
  康熙难道不知晓朝中大臣们的做派吗,只不过是睁只眼闭只眼罢了,只要能将他交代的事情办好,其他皆为小节。
  然而胤祉却将这潜规则挑破,康熙骑虎难下,他头疼地揉着额头,思索着如何处置。将朝中大臣全部撸了,这话就算胤祉敢说,康熙都不敢应。
  康熙头疼地看着胤祉,却只见胤祉脸上的慷慨激昂散去,反而变成了不知所措,眼中满满的都是后悔,他仓惶地看着康熙,失去的理智回笼后,胤祉意识到他出了多大的昏招,将多少人扯了进来,等散了朝,京中的官员估计都得对他咬牙切齿。
  胤祉突然反应过来,他捅了多大的篓子,却又没有办法解决,他只能期盼地看着康熙,祈求康熙出手帮他遮掩。
  康熙头更疼,三阿哥文采出众,他之前从未觉得他的这个三儿子缺心眼,没想到却是个顾前不顾后,难当大用之人。
  康熙下了这个判断,冷酷地看着胤祉,心里想着等过些日子要将胤祉从吏部调出来,正好礼部上奏要修书,便让他去故纸堆里领着人去修书,想必那才是适合他的地方。
  然而,那些都是之后的事了,胤祉到底是康熙的儿子,这个烂摊子还得康熙来收拾。
  他看着胤祉的眼神越来越冷,若他将这事充耳不闻,天家威严何在,说不得养大了臣子的野心,日后更加欺瞒于他这帝王;但他若真的大动干戈查这点微末小事,先不说耗费的人力物力,查出来后又如何惩罚,凡五品以上的官,谁查不出点事情来,罚重了天下事该交给谁处置,罚轻了又显得格外儿戏。
  康熙一时间进退两难。
  正在这时,默默在旁边旁观了许久的胤祺,站了出来,打破了乾清宫里凝滞的空气。
  “皇阿玛,”胤祺的声音一出,太子,胤祉,满朝文武都向他看来,却只见胤祺叹了口气,恭敬地说道:“儿子当差不勤,确有此事,三阿哥为了周全儿子脸面,将朝中诸大臣也一道参了,实无此事,儿子自请辞官,请皇阿玛责罚。”
  康熙身子坐直,对胤祺高看了几眼,胤祺的这番话,既给他递了台阶,又为三阿哥的话找了理由,更是给朝中百官免了错处,除了他自己受了影响,哪哪都能遮掩过去。
  这是此时最好的处置方式。
  只不过,委屈了胤祺。
  罢了,多个胤祺送些银子,让他能过得舒服些,便也罢了。
  康熙很快做出了决定,他眼神复杂地看着胤祺,叹了口气说道:“既然你已经知道错处,便将差事和理藩院交接了,在家好生反省。”
  就这样,胤祺卸了理藩院的差事,领着康熙私下赐给他的三万两银子,回了府邸之中。
  第148章 回府
  胤祺从乾清宫中挂冠而去,已经是天光大明,他出了宫门,径直往拴着的马走过去。
  舞文、弄墨俩人无法伴着胤祺入宫,正找了个背风的地儿待着,手捂在嘴前,哈着气让冻僵的手给暖和起来。
  正在这时,两人突然听见不远处传来马儿的鸣叫声。
  舞文抬头望了望天色,离散朝时辰还早,他冷着脸,掳着袖子:“是哪个小贼,偷到爷爷头上来了,让我给你好看...”
  话音未落,却见着身着黄色阿哥服的胤祺,伸出手亲昵地拍了拍马头。舞文的舌头好像被猫叼去了一半,咬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平时五阿哥哪有这么早出来的时候,先不说上朝如何耗费时辰,等散了朝,怎么也得去理藩院转一圈,即使尚书试图将他架空,但大大小小的事情,他也得知晓。
  也不知宫里头出了什么事,五阿哥就这么出来了。
  一时间,舞文都顾不上失言冒犯胤祺的事情,格外担忧地看向胤祺,却只见胤祺神色自若,他腰腹同时使力,翻身上马,大腿稍微用力,马便向前走去。
  舞文忙小跑着追上:“爷,您这是往哪儿去,我先去做好准备。”
  胤祺却轻笑出声,他马鞭遥遥地指向东市方向:“福晋爱吃那头王家的点心,平日里散了朝后,那几样抢手的酥点都卖尽了,今儿个赶巧了,去王记转转。”
  胤祺全然没有将先前的事情放在心上,更别提闭门不出,以示请罪了。
  舞文闻言,兴致勃勃地与胤祺讨论着王记的哪款点心好吃。
  弄墨眼见着胤祺的兴致愈发高,只觉着心惊,他趁着胤祺不注意,狠狠瞪了舞文一眼,回忆片刻,苦口婆心地劝道:“五阿哥,府中每日都派了人为福晋买点心,那王记的掌柜听说是送去王府,乐得每日将最好的那炉留给我们。”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五阿哥素来不爱排场,每日出门只领着他和舞文,东市人员混杂的,就不是贵人该去的地儿,若伤了哪儿该如何是好。
  然而胤祺听了弄墨的话,却只淡淡地瞥了他一眼,笑意更盛:“你不懂,我亲手买的,滋味更好。”
  说完,也不等弄墨再劝谏,见着这俩人也上了马,马鞭一挥,马匹便踢踏着跑了起来,顺着长长的宫墙,跑过了台基厂大街,过了东兴隆街,便到了东花市街上的东市。
  此时的东市已经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都说东富西贵,来东市的人个个家底颇丰,造成了东市上的每个铺子都修建地格外规整,一水儿的二层铺子,一楼放着各色货品,二楼则是隔成了一个个的雅间,铺上上好的料子,给女眷留下歇脚的地儿。
  自从入了东市,马儿再也跑不动。胤祺索性从马上跳下了,示意弄墨将马牵着去不远处的马棚,喂些上好草料,他自己则领着舞文,悠哉地入了街市之中,向糕点铺子走去。
  胤祺既未凭着身份清道,也没有找将仪仗摆出,更没有找十个八个侍卫护着,在这人潮中,他也走着很是费劲,甚至被身旁人踩了几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