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但黛玉一直以为,她将与大阿哥福晋一般,参加大选,闯过九九八十一关,最终才能得偿所愿,从小到大,她学的规矩礼仪,大部分都是为了选秀。
  黛玉从未想过,突然有一日,指婚的圣旨便下来了,她不用参加那劳什子的选秀,亲事就这么定了。
  胤祺一朝心愿得偿,只觉舒心畅意,也是失了镇定,他抓着圣旨,伸手摇着,扬眉笑道:“妹妹有什么怀疑的,这可是御笔亲书,我可就等着娶妹妹过门了。”
  初夏的风还不是那么的燥热,黛玉却只觉着双颊泛红,昔日姑苏城里初见的稚儿,此时却已许下终身,黛玉想起姑苏城中无人的巷子里,胤祺牢牢牵着她的手的模样,心中满满的都是安稳,日后便是这样,一生一世的走下去。
  黛玉眉眼盈盈,双目含情,脸上如朝霞初绽,让胤祺瞧着心旌摇荡,恨不得握住黛玉的手,将他的一颗心剖给她看。
  “咳咳。”正当小儿女们含情脉脉之时,煞风景的咳嗽声从身后传来,胤祺不悦地瞧去,到底是谁这么不懂风景,坏他好事。
  却是林如海听到消息连忙赶了回来,正黑着脸看着他们俩。
  胤祺自认为他与黛玉是发乎情止乎礼,但在黛玉的父亲面前,到底不能过于放肆,胤祺连忙与黛玉隔开距离,端正了神态,与林如海行礼。
  黛玉不比胤祺脸皮厚,被林如海撞见,她脸上红霞更甚,就脸耳朵尖上都透着红晕,黛玉羞恼地将帕子砸在胤祺身上,向林如海问安后,匆匆回房,厚重的黄梨木房门瞬间关上,将外头的声音隔绝。
  “五阿哥。”林如海到底好修养,他强忍着与胤祺问过安,才怒吼道:“圣旨是让你这般胡来的么,还不快拿给我,让我供上。”
  胤祺摸着鼻子,心知林如海不过是借题发挥,连忙做低伏小,亲自吩咐人弄好供台,再三检查没有差错后,亲手将圣旨摆好。
  供桌上的香燃烧着,青烟直冲天际,林如海只觉着被这青烟熏地,眼前的视线都要模糊。
  自贾敏去了后,他一个人拉扯着黛玉,父女俩说是相依为命也不为过,虽然从黛玉幼年之时,他便知晓,待黛玉大后,必定是皇家的媳妇,但他总觉着,黛玉还小,这一日还能远点,再远点,指婚旨意一下,林如还一直不愿正视的事情,终于还是到了眼前。
  林如海负着手,转过身去,抬眼望着天空,只觉着太阳真刺眼啊。
  “林大人放心,我日后必不会辜负妹妹。”胤祺使劲掐着手心,忍住内心的喜悦,面上是强自做出的镇定模样,以图林如海放心地将黛玉交给他。
  林如海愠怒地盯了胤祺许久,终究泄了气,胤祺好歹算是他的学生,是他看着长大的,对黛玉也是真心实意,并不是那等糊涂人,黛玉嫁个他,即使是情况复杂的皇家,想必也能过得舒心畅意。
  “罢了,这话多说无益,我只看你日后如何行事。”林如海绷着脸,训了一句,终究不再多言。
  “五阿哥,老爷,”正当未来的翁婿正在友好地交流感情之时,林家的门房脚步飞快地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回话。
  林府的下人,自买回来后,便好生教过规矩,不许捧高踩低,不许仗势欺人,行动做事均有规矩礼仪。
  门房跑得这般急切,明显与礼不符,林如海却也没有发怒,他忖度着,家中下人都是知晓轻重缓急之人,放在门房的那几个小子更是有眼力见,没有大事绝对不会如此惊惶。
  “莫急,发生何事了?”林如海捋着胡须,从容问道。
  这份镇定感染了门房,他深深喘了几口气,待呼吸匀了几分,断断续续地说道:“门外来了许多人。”
  林如海皱眉询问:“可有说是哪家的?”
  时人讲究规矩,亲戚间上门做客都提前递上帖子,询问主家是否方便,几乎没有贸然前往的。
  “老爷,”门房咽了咽口水:“荣国府的老太君,史侯家的夫人,王大人家的夫人,都到了。”
  贾史王薛四家,只差薛家就都到齐了。
  其他人尚可,贾母是林如海的岳母,这关系可绝对怠慢不得,他一改沉郁的面色,连忙说道:“想是为了黛玉的亲事过来,还不快请他们进来。”
  说着,林如海又将目光看向胤祺,胤祺知晓他们亲戚间自有私房话可说,他也不乐意与那些人虚以为蛇,微微笑道:“既然林大人有客来访,我便先告辞。”
  林如海也无意于让胤祺和那些家族扯上关系,作为阿哥,到底还是得多注意些,贸然结交外臣,若是康熙往深了想,满屋子的人都讨不到一个好。
  遂林如海与胤祺叮嘱几句,便放他回去。
  等胤祺的背影消失在拐角,林如海又扭头吩咐道:“赶紧让姑娘出来见亲戚,万不能失了礼数。”
  说完,便匆匆往前头去了。
  好在林如海刚从外头回来,尚未换上家常的衣裳,倒也不算失礼,他走到待客的厅外,扬声给贾母请安。
  只听见屋内一阵衣物的窸窣之声,随后贾母苍老却掩不住喜意的声音传来:“姑爷快请进来。”
  林如海这才跨进门槛,走进正厅。
  只见原本开阔的正厅里,摆放着一扇乌木屏风,屏风上刻着四时风景图,春日里旭日初升,夏日里繁花似锦,秋日里硕果累累,冬日里白雪皑皑,那屏风隐隐散发着木头的清香,木料手艺无一不精。
  避到屏风后的保龄侯夫人暗忖,这林家确实底蕴深厚,旁的倒也罢了,这木头却是百年的好木料,能保存地这般好,可见品质。若他们家得了这屏风,必然仔细收着,只有宴请重客时,才会领出使用。
  这林家居然随便就摆了出来。
  连一门双侯的保龄侯夫人都为这屏风惊叹,王子腾夫人更是对林家高看几分,人丁不丰的不足都被家族底蕴给弥补了。
  唯有贾母还能定住,但她也同样心不在焉,随意应付林如海几句后,期盼地目光便不断地看向门口。
  没多久,贾母一直盼着的人,黛玉,终于到了。
  贾母连忙站起,就连屏风后的史侯夫人与王子腾夫人也有了动静,听见环佩之声,林如海连忙向贾母道恼离开。
  林如海正是壮年,与这一屋子的亲戚且得避嫌,不然瓜田李下的,终非美事,贾母也知晓,自贾敏去了后,前些人林府闭门不出,与京中其他人几乎要断了往来,等到黛玉大了,林家后宅的交际往来便全由黛玉支应。
  贾母连忙说道:“我们娘几个好生亲香,姑爷前头有事忙便先去,妇道人家的私房话,不是你这干大事的人该听的。”
  林如海遂向贾母行礼,低声叮嘱黛玉几句,便离了正厅。
  等到远去的脚步声消失,史侯夫人和王子腾夫人才从屏风后转出,一出来便拉着黛玉的手上下打量。
  只见黛玉穿着一身湖绿色对襟裙子,头上梳着闺阁女子中常见的飞仙髻,髻上只简单的戴着金冠,金冠上嵌着拇指大的东珠,隐约显露着奢华。
  王子腾夫人倒吸了一口冷气,这般品相的东珠,找寻不易,每年都是当做上好的贡品送入宫中,当年王子腾立了大功劳,宫中才赏了那么一小盒东珠,被她小心地收在库房里,轻易不拿出来示人。
  这林家姑娘,却能在金冠上嵌上数十颗东珠,足见她深得宫中主子的欢心。
  想到这,王子腾夫人更加热切。
  史侯夫人的见识,只有比王子腾夫人更多的,她不仅看出了黛玉深得宫中主子欢心,还认出了按照这珠子大小,只有皇太后的宁寿宫能大手笔地赐下这么许多。
  与绕了好几个圈的王家不同,史家可是黛玉母亲的舅舅家,这份关系日后可不能放着,必须好生走动起来。
  今儿个带来的礼,还是薄了些,前些日子新得了些好东西,晚些时候使人送过来,史侯夫人低头盘算着。
  正当王子腾夫人与史侯夫人各有计较之时,贾母已经将黛玉楼在怀里,心肝肉地疼过一遍了。
  到底是嫡亲的外孙女,黛玉能有出息,贾母比谁都高兴,她一听到黛玉被赐婚为五阿哥福晋,想起早逝的女儿,在贾府先哭了一场,随后被王熙凤等人苦劝,才止住泪,连忙吩咐家中开库房,给黛玉找些合用的东西。
  没想到到了府门口,却撞见了史家和王家的马车,四大家族同气连枝,既见着了,少不得周全几分。
  她指着史侯夫人:“这是我娘家的侄儿媳妇,你母亲要叫一句表嫂的,你该叫表舅母。”
  随后又指着王子腾夫人:“这是你凤嫂嫂的婶母,你便随了你凤嫂嫂,也叫一句婶母吧。”
  两句话间,亲疏远近立显,黛玉心中也有了计较,只见黛玉口称:“表舅母,王家婶母”盈盈下拜。
  黛玉既已得了赐婚,便已是皇家人,她的礼,史侯夫人与王子腾夫人又如何受的起,连忙弯下腰,将黛玉扶起,没口子的赞道:“早便听说林家姑娘才貌俱佳,最是难得,我往日里还不信,哪有这般好的姑娘,今儿个见了人,才觉着是我没了见识,那些话甚至都说不出姑娘半分的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