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乌若悄悄点头,这份暗示黛玉明白过来,在冯太监再三劝说下,黛玉笑着谢过了皇太后的恩典,便随着冯太监往另一张门走去。
  几人从队伍中离开,按理说这动静不大,放平日也没人注意,但谁让这是在紫禁城前,谁让此时的贵夫人们正是绷着心弦的时候,谁让她们一行人中有着宁寿宫大太监,黛玉随着冯太监走到宫门口,与侍卫简单说过几句话,又出示了个腰牌,便领着黛玉走进宫中。
  这一系列事情,被那些贵夫人们瞧了个正着。
  原本寂静无声地队伍中突然传来细微的声音,这却是有些夫人忍不住,与相熟的人讨论起来,也不知能让宁寿宫太监亲自来接的人,是何许人也。
  当然也有对宫中情况更了解的宗亲福晋,那几个亲王福晋,除了年节平日里也会递牌子入宫请安,皇太后再不理世事,十回里头也会应上一回,对皇太后的心病自诩明白一二,见着冯太监领着个妙龄女子入宫,只觉着知晓了大事儿,虽还维持着稳重模样,彼此间却早已眼神乱飞,只想着快点打听一下,这姑娘是哪家的女子。
  那些福晋、夫人的想法,黛玉全然未知,她正随着冯太监走在去宁寿宫的路上。
  上元节作为传统佳节,在宫中也是个热闹日子,虽说不似冬至与除夕一般,由康熙领着亲自祭祖,却也张灯结彩的布置起来。
  元宵赏灯本就是传统,宫中出于防火的考虑,夜间并不许在宫道上点灯,但遇着元宵,康熙特特下旨,令内务府造了许多精巧灯笼,将紫禁城中的红墙金瓦照得流光溢彩。
  在这煌煌灯火中,黛玉一行人到了宁寿宫。
  宁寿宫中,皇太后早已翘首以盼。
  十五是大日子,宫中妃子们一大早便齐聚在宁寿宫中,等着向皇太后请安,满屋子的莺莺燕燕,皇太后只心不在焉地应了两句,便令她们离开。
  佟佳皇贵妃摄六宫事,她自不能如此随意离开:“老祖宗,可是我们哪儿做得不好,惹了您生气。”
  皇太后摇着头,满头金饰哗哗作响:“你为了这宫宴,这些日子辛苦了,我这儿不用你陪,你先回宫歇着,等一会儿人来了,且有得你忙的。”
  佟佳皇贵妃并不能放下心,她冲着宜妃使了个眼色,宜妃平时最是机灵,这种时候最能体察皇太后的心思,没想到这一日宜妃也是神思不属的模样,这让佟佳贵妃眉头紧皱,却又不能违抗皇太后的旨意,只能领着宫妃离开。
  “等等,宜妃留下。”见着宜妃一步三回头地舍不得走,皇太后终于想起来,宜妃也同样没见过如今的黛玉,忙将她叫住。
  宜妃立时洋溢出笑容,脚下的步子都轻巧起来,她轻快地走到皇太后身旁,满目期盼,这让佟佳贵妃更是狐疑,她思索着宁寿宫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很明显,那件事她不知晓,但宜妃知晓,这让与皇太后关系微妙的佟佳贵妃心生不妙,她使劲捏着手中的帕子,连保养地莹润的指甲劈了,也全然不顾。
  “太后娘娘,宜妃娘娘,林姑娘来了。”
  守门的宫女一见着冯太监的身影,立时迈着碎步进来回禀。
  “好,是个有心的,当赏。”皇太后见着则会宫女胸口起伏,笑着抓了把金瓜子,让这宫女惊喜连连,心中只恨不得那林家姑娘能每日都来就好。
  乌若掀开帘子,在暗红的门帘下,黛玉俏生生的脸骤然出现,犹如明珠骤现,衬得屋子里的暗沉色彩都亮堂起来。
  “好一个可人儿。”宜妃赞叹不已:“还是老祖宗您会挑人,这个林姑娘,我瞧着将京中那么多姑娘都比下去了。”
  皇太后被宜妃吹捧地很是开心,她将炕桌上的金丝珐琅老花镜戴上,对着刚向她行完礼的黛玉招手:“好孩子,快过来让我看看。”
  黛玉镇定地向前几步,走到宜妃身后一步处,停了下来。
  宜妃是宫中颜色最盛的宫妃,凭着她那咄咄逼人的美貌,在宫中长盛不衰,但黛玉与她站在一处,却半分没有逊色,一人如灼灼烈日,另一人似皎皎明月,平分秋色。
  皇太后乐得合不拢嘴,她将胤祺捧在手心养大的,只想将最好的给胤祺,之前定黛玉作为五阿哥福晋,是不得已而为之,皇太后还盘算着要给胤祺再挑几个好的,唯恐委屈了胤祺。
  这一刻,皇太后之前的想法全都没了,只觉着这林家姑娘注定就是胤祺的福晋。
  皇太后对人的喜恶都不遮掩,她招手,令黛玉在她旁边的榻上坐下,此时宜妃坐在下首,若黛玉在皇太后指着的位置坐下,便压了宜妃一头,黛玉暗忖如此行事并不适宜,但皇太后的命令又不能违抗,黛玉眼神迅速寻找,很快走到太后身旁的一个小矮凳旁,对着皇太后笑着:“太后娘娘,请您允许臣女待在离您最近的地儿。”
  宜妃暗自点头,就算她将胤祺送给宁寿宫,她也是胤祺的生母,若这林家姑娘仗着皇太后的喜爱,就不将她放在眼中,她也不是好惹的,见着黛玉还算懂礼,宜妃对于必须选黛玉给胤祺当嫡福晋的郁气,消散了许多。
  皇太后见着黛玉选的地方果然更近,自是没有不允的,等黛玉坐下,她忙问起黛玉平日在家做些什么,当听到黛玉说最近在和师傅学着骑马的时候,来自蒙古草原的皇太后更是笑得愉快,她拍着黛玉的手:“你骑的那匹马我知道,小姑娘骑到底还是烈了些,我这便令人给蒙古送信,让他们挑一匹最最温驯的小马过来,学会了骑马射箭,每年夏日去承德避暑才叫有趣呢。”
  黛玉笑着应了,这般听话模样,让皇太后更是怜惜,琢磨着将她年轻时骑马的东西挑一些给黛玉送去。
  “太后娘娘,佟佳皇贵妃到了。”正当屋内其乐融融时,宫女隔着门帘,恭敬回话。
  第89章 宫中事
  佟佳皇贵妃过来,却是因为已经快到吉时,早晨在宫门口等着入宫的福晋们都已经在坤宁宫的宴席上坐定,全都在等着后宫中最尊贵主子的到来。
  摆放在屋子角落的自鸣钟,恰在此时发出报鸣之声,皇太后望了眼时辰,对外头说道:“都进来吧。”
  皇贵妃率领后宫诸妃嫔,再次入了宁寿宫。
  刚入宁寿宫,皇贵妃的视线便向宜妃扫去,打量着趁着她不在,宜妃又得了多少便宜,但这个瞬间,皇贵妃却是是愣住,离皇太后最近的地儿坐了一个秀致脱俗的姑娘,皇太后正拉着那姑娘的手,亲亲热热的说话。
  皇贵妃心中一惊,皇太后不爱理闲杂事,这些年来除了蒙古的格格,几乎没有见过其他的闺中女子,这很难不让她多思量几分,更何况眼前这姑娘,眉眼清丽,纤弱袅娜,正是康熙这两年所偏爱的江南女子模样,也不知他们在蒙古部落里找了多久,才找到这么一个。
  这看似不问世事的皇太后终于坐不住了,将手伸入了后宫,博尔济吉特家的女人,哪儿有简单的。
  康熙虽然对皇太后很是尊重,但他的后宫与先帝时不同,蒙古的格格并无高位,康熙对皇太后很是孝顺,但无论前朝还是后宫,事情都不让皇太后插手,蒙古对此早就不满,也不知蒙古那头水土如何能养出这般水色氤氲的姑娘,这姑娘如若入了后宫,有着皇太后的撑腰,说不得悬而未觉的后位,也能被她得了去。
  未能封后一直是皇贵妃的心病,在赫舍里皇后去了后,她的家族一直为继后之位而使力,皇贵妃出自康熙母族,按照康熙对舅家的情分,这继后的位置不难谋划,谁成想钮祜禄家同样有个适龄女儿,在后位的争夺中,佟佳氏到底失了底蕴,继后之位被钮祜禄得了,她们两人同年入宫,一个成为高高在上的皇后,一个却只是普通的嫔妃。
  老天开眼,钮祜禄得了后位又如何,到底是个短命的,入宫没两年便丢了性命,佟佳贵妃没两年便成了佟佳皇贵妃,成为皇后之下第一人,但宫中皇后之位空缺,皇贵妃可以说已经是无冕之后,与皇后之位就是一步之遥。
  然而这一步,过了一年又一年,景仁宫中养着的阿哥年年长大,就连四阿哥胤禛都快要成亲,佟佳皇贵妃还是囿于皇贵妃之位,未进一步。
  皇贵妃绝不允许已被她视作掌中之物的后位被夺走,望着黛玉的眼神是压抑不住的凶光。
  黛玉不知道,佟佳皇贵妃瞬间已经发散到如此之远,甚至将她当成了假想敌,她敏感地察觉到皇贵妃的恶意,却不知这份恶意从何而来,将此事暗暗记住,等着出宫询问胤祺。
  “你们来得正好,”偌大的宁寿宫塞入康熙众多莺莺燕燕,也显得拥挤起来,皇太后得了个符合心意的五福晋,正是心情大好的时候,她笑着免了众人的礼,又握住黛玉的手,笑着和为首的几位妃子介绍:“这姑娘你们都没见过,是翰林林如海的女儿,最是钟灵蕴秀的,我一见她就喜欢。”
  佟佳皇贵妃陡然松了口气,不是蒙古的格格,那就没事了,林家的姑娘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封后,更别提五阿哥在林家住了这么多年,宫中早有猜测,林家姑娘必定是要指给五阿哥的,绝不可能入康熙的后宫,长得再如何漂亮,也没有威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