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见着贾蓉这番姿态,胤祺更是不喜,他冷着脸点了点头,示意贾蓉离开。
  贾蓉被胤祺周身气势所慑,心知自己这番卖好没卖到点上,被五阿哥当着众人给了个没脸,他脸涨得通红,又不敢发作,只能低头回了自己位置。
  “蓉哥,怎么了?”见着贾蓉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模样,贾蔷忙低声询问。
  “出去说。”贾蓉同样低地说了一句,率先走了出去,贾蔷也连忙跟了上去。
  贾家私塾后面有个小院子,以前为了让学生知稼穑之苦,开了块地方让他们耕种,这几年贾代儒年龄愈发大了,已经没有精力打理这院子,故已经是杂草丛生的模样,一般人没事不会往这边来。
  “不过是个送出宫的阿哥,拿着那个劲给谁看。”贾蓉一脚踹到矮墙上,将土震地沙沙掉下,宁国府中贾珍就是个混不吝的性子,对与贾蓉也不多管教,除了在他老子之前,又哪里那番低三下四过。
  想到胤祺那冷淡的神色,贾蓉眼中的恶意愈发强烈:“我好心好意地给他寻了玩意儿,他不领情就算了,还给我没脸,皇上阿哥多了去了,在宫外再住个两三年,宫里还能记得这个人?”
  贾蔷上前一步,拍着贾蓉的背,靠着贾蓉的头,轻声劝慰:“蓉哥如何这般生气,那阿哥不领情,我们就离他远点,他愿意听那酸儒的话,便让他听着,我们远远敬着倒也罢了。”
  贾蓉深吸口气,握住贾蔷的手:“还是蔷弟你懂我的心。”
  “哼,你就这么说罢了。”贾蔷一把打开贾蓉的手,转过身佯作生气状:“那些下人编排我们的时候,我没见着你说什么,珍大爷让我搬出宁府,自立门户,也没见你为我做什么,我们这么些年的情分,反倒比不过下人的那张碎嘴。”
  贾珍摸着鼻子,被胤祺拒绝的恼怒已经扔到脑后,他弯下身子,低三下四地解释:“你也知道我最怕我老子,他让你搬出宁国府,我也不敢违抗他的令,不然让他一口啐我脸上都是轻的,我被他揍一顿,难道你就高兴了吗?”
  贾蔷俊俏的脸上眼圈已经红了,他转过身子不搭理贾蓉。
  贾蓉见此,忙又凑过去,柔声劝着:“我爹已经给我说了亲,是秦司业家的女儿,日子也找人看好了,没多久我就能成亲了,等成了亲,那些混账话想必也没了。”
  贾蔷的神色终于轻松,对着贾蓉又露出笑脸,贾蓉连忙问道:“你房子现在收拾好了吗?我令人给你送的东西可够用,缺什么东西及时令人告诉我,我派人给你送过去。”
  “那些下人一个个见风使舵的,见珍大爷让我搬出去住,谁还对我那里上心,送去的都是些什么东西。”贾蔷抱怨着。
  “我回去便让管家将东西全收拾一遍。”贾蓉拍着胸脯保证。
  胤祺站在不易察觉的拐角处,目瞪口呆地听着这番对话,他只不过是不想见到私塾里那些人小心翼翼打量,等他望过去又瑟瑟发抖的模样,课间找个清净地方透透气,谁成想就听到了这番私语。
  这贾府,和宫中说的完全不同,下人竟然能如此诽谤主子,却无人管理,甚至为了堵下人的嘴,让主子分府居住,这治家水平,实在够低。
  假若说下人并非诽谤,这事就更加难堪,宁国公若知晓他家后人如此荒唐,不知是否会气得从棺材板中活过来。
  但不管事实如何,贾府绝非久居之地,必须尽快搬出去,胤祺想着这两天见到的一鳞半爪,很快定了决心。对了,还得注意着,让林妹妹和这外家少接触一些,好好的人,别陷入这摊污浊之中。
  第37章 缘由
  而被胤祺想着的黛玉,却只匆匆看过胤祺寄来的信,只知道胤祺要从宫中搬出,但并不知道胤祺已经搬到了她外祖母家中。
  这并非是黛玉对胤祺漠不关心,实在是自胤祺回宫之后,不长的一段时间里,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先是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接到圣旨,升为扬州巡盐御史,掌管江南盐政,林如海接着旨意后,立时携家带口赶赴扬州上任。
  天下盐事,八分在扬,扬州的盐政一事较之苏州,其中牵扯更多出百倍不止,不止林如海在前朝耗尽心神,贾敏在后宅与各家夫人打交道亦是八面玲珑,只为了迅速融入进去。
  冬日寒冷,贾敏坐着车去了几家做客后,身子便觉着不适,但正好赶上年底事忙,贾敏又是个好强的性子,唯恐落了人笑话去,亲戚朋友,当地名门,家家的礼都亲力亲为,没个休息的时候,等到强撑着将年过完,贾敏便病倒了。
  饶是这样,贾敏还撑着一口气,等过了正月十五,才允许人拿林府的帖子去请医师看病吃药。
  贾敏本就体弱,这段时间也是耗费心血,再加上没有及时寻医,一来二去的,病情愈发严重,原以为不过是偶感风寒,没想到几贴药吃下去,却渐渐起不来身。
  林如海又急又痛,忙忙令人将扬州城的名医全部请来,甚至连苏州的,南京的医师都不错过,一时间,江南的名医全都聚在扬州城里,但贾敏的病,却未见好转。
  林家气氛凝重,医师进进出出,黛玉心思灵敏,尽管贾敏命人瞒着她,她也察觉了出来,不顾阻拦地在贾敏床前亲奉汤药。
  然而事情并不尽如人意,贾敏的病,终究一日坏似一天,胤祺的信到达扬州的时候,正是贾敏病重昏迷之时,黛玉眼睛都要哭肿了,腾不出更多的心思关心其他事情。
  这边厢黛玉在榻前奉药日日忧心,那边厢胤祺在荣国府中度日如年。
  虽说胤祺已经发觉,荣国府非久待之地。但他还是得找个理由,才能从荣国府中搬出来,毕竟荣国府是康熙钦点的人家,没有个合适的理由,直愣愣地说要搬出来,让康熙听了,大概会觉得的对他这个皇帝表示不满。
  尽管胤祺知道,他只要和宫中说,他在荣国府住得不舒服,皇太后和和宜妃一定会想办法让他搬去其他地儿,但帝心难测,胤祺不愿意让皇太后和宜妃为难,更不想让她们和康熙发生冲突。
  最好能有个缘由,让康熙觉着荣国府并不适合阿哥居住,且这缘由还不能涉及朝廷大事,毕竟如今朝廷上党争厉害,索额图和明珠斗争如火如荼,大阿哥和太子隐隐分了两派,年岁更小的阿哥全缩着不敢出头,胤祺是疯了才会引火烧身。
  找个什么缘由才合适呢。
  胤祺如是想着,在荣国府又住了些日子,此时的荣国府在史老太君的做主下,管家权已移交到琏二奶奶王熙凤手中,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王熙凤又是个有抱负的人,她拿了管家权后,摩拳擦掌地很是处理了一批人,荣国府里一时规矩多了,连吃酒赌博的婆子都收敛了。
  胤祺只觉着下人规矩一日重似一日,却也挑不出什么大毛病来。
  胤祺不由地疑惑起来,荣国府除了大老爷贾赦荒唐一些,其他人倒也没几个太出格的,怎么最后就落了个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结局。
  这疑惑,很快便得到了解答,胤祺一直寻找的缘由,也出现在他眼前。
  此事还得从胤祺在贾家私塾里听到的那番话说起。
  那日里,贾蓉和贾蔷亲亲热热地说了许多话,主要不过就是两件事,一是贾蔷搬出宁国府,分府另居;另一个是贾珍为贾蓉定了亲事,很快便要成亲。
  胤祺作为住在荣国府的阿哥,谁也不敢对他的身份轻忽了去,尽管谁都知道,宁国公府孙辈的亲事,胤祺绝对不会出席,但为了显示尊敬,烫金的帖子第一个就送去了胤祺的院子。
  三月初三,这倒是个好日子,古时次日为上巳节,女儿家在水边祓禊,祈求祝福,男女亦在此日相会。
  也不知选定了如此良辰的新人,若知道日后的种种,还愿不愿意一切重来。
  胤祺望着喜帖上的日子,默默想着。
  但这都是后话了,胤祺见着这大红鎏金喜帖,抓了一把金瓜子给了送喜帖的小厮,又笑着吩咐道:“乌若,去库房里将皇玛嬷赐的那对鸳鸯佩找出来,到时候你替我送过去。”
  乌若屈了屈膝,便往库房走去,小厮听着胤祺的吩咐,也知了他的态度,笑嘻嘻地道一句:“谢五阿哥赏。”便径直往宁国府中回话。
  宁国府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常,很快,三月三便到了。
  宁荣二府同气连枝,宁国公府的嫡孙娶妻,荣国府的主子也全都过去,就连贾家私塾都放了一天的假。
  一时间,荣国府里连着主子带着随身伺候的丫鬟,全都到了宁国府中,荣国府中倒是难得的安静。
  胤祺只感觉连空气都清新起来,荣国府中的下人,尽管被王熙凤狠狠整治过一波,规矩好了一些,但这规矩对下不对上。主子身边的贴身丫鬟们,一个个的都和副小姐一般,时不时便吵嚷一番,看在她们伺候的主子份上,又不好惩罚,就连胤祺都撞上过好几次争吵。
  更有那等心大的,换着法子在胤祺面前出现,只祈求着能得到胤祺的青眼,过几年成为他的屋里人,从此飞黄腾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