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这位哥哥,失礼了。”没忍住笑的黛玉侧过头来,正面看着甄宝玉笑盈盈地赔罪。
自从听到要和父亲出游,便感觉天都要塌了的甄宝玉,这才见到这位神仙般的妹妹,瞬间头不疼了眼不晕了,黯淡的脸都亮了几度。
“是我的错,没见着还有妹妹在,轻狂了。”甄宝玉早先难看的神色早已消失,兴致勃勃地和黛玉搭起话来:“我阿玛是姑苏织造,不知妹妹是何家人氏?”
黛玉柳叶细眉轻轻蹙起,想是觉得甄宝玉让她觉得不适,胤祺见着,忙伸出手,在甄宝玉身上拍了一下:“你那毛病又犯了,这位妹妹是林大人的独生爱女,还不快道歉。”
说完,温和的望着黛玉:“妹妹别怕,这是甄老夫人家的小公子,没有恶意。”
甄宝玉连连作揖:“原来是林家妹妹,在下失礼了,可恨怎么就没生在我家,我家里也有几个姐姐妹妹,妹妹没事也多来我家走动走动。”
黛玉瞥了一眼,轻哼一声,扭头接着摆弄起手中的九连环,不再搭理甄宝玉。
甄宝玉却不以为忤,他乐呵呵地凑上去:“妹妹在玩九连环,我教你怎么玩。”
倘若不是知道京中还有一个贾宝玉,那才是林妹妹命定的情缘,胤祺简直要被这青梅竹马的剧情甜到。
正当胤祺这么想着的时候,黛玉已经将九连环解开,纤细的手指在榻上挑挑拣拣,拿起双陆:“五阿哥,甄公子,我们玩这个可以吗?”
被黛玉水汪汪的眼睛看着,任谁都不忍心拒绝,胤祺撸起袖子,加入双陆的厮杀中。
一局结束,时辰已经不早,外面的天色已经微微黯淡,春暄堂里摆上了晚膳。
胤祺平日里便和皇太后一道用膳,此时自然而然地放下骰子,跑到皇太后身前:“皇玛嬷,天都要黑了,也不知皇阿玛什么时候出发,宝玉和黛玉回去用膳,一来一去反而折腾,让他们在这儿用膳好不好。”
这又不是什么大事,对于心爱孙子的请求,皇太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宫人们闻言,忙在侧厅里就摆了一桌。
宝玉和黛玉年岁都不大,现如今吃饭还得嬷嬷伺候,在旁边厅里摆上一桌正好。
胤祺坐在皇太后下首,眼神频频看向侧厅,皇太后笑着点了点胤祺的头:“就这么喜欢他们,你也过去吃吧。”
“谢皇玛嬷。”胤祺在皇太后这儿从来就没讲究过什么规矩,听了皇太后的话,他晃着腿便从椅子上跳下来,跑进偏厅,正好见着甄宝玉在给黛玉编排着故事,劝着黛玉多吃上两口。
胤祺忍不住听了几句,在听到甄宝玉越说越离谱后,掌不住笑了,宝玉还不服气,嚷嚷着些什么,胤祺也不和他争辩,只径直坐下,笑着说道:“可还有什么掌故,也请甄公子说给我听。”
几个人年岁都小,难得桌上没有大人,也不讲究什么食不言的规矩,说说笑笑地吃完了这顿饭,刚放下筷子,乌若便走了进来:“五阿哥,万岁爷那边传话,说差不多到点了,让您和公子小姐换上衣服呢。”
胤祺伸头看去,只见乌若身后跟着一溜的宫女,托盘上放着衣服。
是了,今儿晚上是要微服私访的,不能将宫中衣服穿出去,至于宝玉和黛玉,他们向皇太后请安,穿得自然也是最拿的出手的衣服,穿出未免过于富贵。
胤祺从椅子上跳下,被乌若引去换衣间,宝玉和黛玉也自去厢房换衣不提。
乌若将胤祺头顶上的东珠攒心发冠摘下,收起额头上的白玉抹额,脱下由寸金寸丝的锦缎做成的衣裳,换上新送来的衣服,那衣服很是合身,大概是这一下午绣娘按着胤祺的身量赶工出来的,料子摸着很是柔软,约莫是民间富贵人家的穿着。
换好衣服的胤祺,除了颈间的长命锁、腰间的玉佩,再无其他装饰,乌若又将胤祺的头发分成几股,编成辫子,只在辫子上坠上几个小金珠子,就是一个民间富人家公子的模样了。
胤祺换好衣服后,宝玉和黛玉也先后走了出来,宝玉的衣服和胤祺相差无几,而黛玉毕竟是女子,即使摘去了繁琐的首饰,身上的钗鬟到底还是多上几分。
“快过来让我好好看看。”皇太后从蒙古开始,就没这么朴素过,见着胤祺这番打扮,实在没忍住摘下一串项链给胤祺带上,绿莹莹的翡翠晶莹剔透,一看便不是凡品。
一旁的宝玉和黛玉也被各自的乳母盯着整理衣裳,贾敏犹自不放心,对跟着黛玉的人不断叮嘱。
没过多久,康熙身旁的小太监便匆匆跑来:“太后娘娘,万岁爷让奴才将阿哥带过去。”
皇太后点了点头,仍是不着急:“胤祺,你便和你皇阿玛痛痛快快去玩,服侍的人都给我把眼睛擦亮了,倘若除了什么事,都给我小心着。”
康熙住的清心院里,康熙、胤礽、甄忠并林海都同样的换好了衣裳,姑苏知府冷汗连连地站在下首,不断地暗骂自己,出的什么馊主意,弄什么灯会,他只想向康熙展示百姓安康的盛世气象,没想着康熙还要微服私访啊,还要带上太子爷和五阿哥,但凡出了一点岔子,哪个贵人被擦了点油皮,别说升官了,他这乌纱帽都不一定能保住。
“万岁爷,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您万乘之尊如何能如此冒险,下官还是令人将山塘街清出来,恭迎圣驾。”知府冷汗涔涔,虽然知道无用,但还是劝阻着。
“江知府是对你治下的姑苏没有信心?”康熙皱着眉,他之所以要去微服私访,就是想见见江南百姓真是的日子:“还是说,你这些日子上得折子,里面写着的那些百姓安居乐业,人人对大清臣服,都是骗朕的不成?”
“万岁爷,臣万万不敢。”这般帽子压下,江知府再不敢说什么,只盘算着再增派衙役巡逻,将府衙中的人全派出去。
胤祺来的时候,正好撞上江知府请罪,他悄悄向太子望去,太子轻轻使了个眼色,于是胤祺也装作没见到跪在地上的江知府,拉着宝玉和黛玉向康熙请安。
“这边是你们俩的子女?”甄忠和林海到底是康熙的爱将,见着跟在胤祺身后的两人,他脸色都好看许多,慈爱地打量着。
“都是好孩子,梁九功,赏。”康熙的性子,最是爱屋及乌,当即便给了重赏。
随即康熙的注意力便全被胤祺吸引,“胤祺你穿了这衣裳,倒显得料子贵了起来。”康熙看着胤祺那张和宜妃相似的脸,他心情都好了几分,笑眯眯地调侃着。
这衣裳是康熙特意让人按照普通富裕人家的衣裳做出来的,就是为了在灯会时不显得突出,却没想到胤祺几人一个赛一个的粉雕玉琢,穿上普通料子的衣裳,看着都不似普通之人。
胤祺得意地笑了,全没有被康熙夸赞后的不好意思。
“还在得意呢,走了。”胤礽看不下去胤祺这般嘚瑟的模样,轻轻地在他头上敲了一下,抬腿跟着康熙走出去。
胤祺回神,忙跟上康熙和太子的脚步,甄忠和林海领着各自的儿女,也跟了上去。
第19章 惊变(二更)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1)
姑苏城内的灯会,好似词中景映入现实,从北苑出来,处处都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天空中的星月都被人间灯火羞得不敢露面。
山塘街上,灯火鼎沸,白墙黑瓦,小桥流水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各色的灯将苏州河的水都照得亮了几分,街上人流络绎不绝,挑着担子的小贩艰难地在人群中穿行,时不时被路上的行人叫住,从桶中舀出一碗饮子,收几个铜钱,又乐呵呵地继续吆喝着走远。
更多的摊贩,则是一早便在官府那儿交了银子,占了位置,将架势拉开,胭脂水粉、钗鬟首饰、木雕玩具、色色小吃,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姿态各异的花灯,全部都摆了出来。
康熙早已下了严令,不许扰民,于是此时的山塘街上,游人如织,摩肩接踵的,尽显盛世气象。
康熙和太子被护卫在最中间,巡视着街上的民生百态。
胤祺和宝玉、黛玉三人落在后面,凑一块儿嘀嘀咕咕,被这喧嚣的夜色惊得睁大了眼。
甄宝玉和黛玉两人是家中养得娇,生怕被外人冲撞了去,这种热闹从来没有见过,胤祺则是被古代的街景给震惊。
“祺哥儿。”既然是微服,便得换个称呼,宝玉大声地喊着胤祺的名字,胤祺循声回头,“嚯”地往后一跳,却是宝玉手中拿了个红黑相间,狰狞可怕的面具,正贴着胤祺的面。
“这是什么?”没好气的白了宝玉一眼,胤祺接过面具,上下观看,只见这面具是由木头雕刻而成,再用各色颜料画出狰狞的花样,拿在手上颇有分量,仔细看去,这面具风格虽然粗犷,但做工却很是精致。
“不知道。”宝玉爽快地承认。
黛玉也饶有兴致地过来,伸手欲要接过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