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看在他还算听话的份上,他爹应该不会再来打他了吧。
  要不是全身疼得没法动弹,他昨天就来了。
  福利院负责人对他千恩万谢,好话说了一箩筐。
  这位裴东骏同志的名字,她也是很熟的,没想到他在有些事情上糊涂,但竟然是个好人。
  裴东骏说:“不用谢,都是爸妈教育的好!我爸是烈士,我是转业军人,为社会做些事是应该的。我之前做错了事,捐钱回馈社会,也是为自己赎罪。”
  希望他爹能满意,真的别再来打他了!
  小桔子跟宁安说:“向谭蕴同志学习,以后每个月我去找他一次。”
  宁安哈哈大笑。
  第188章
  七零极品小姑子(20)
  谭蕴每个月去找赵春兰谈一次心,关心她的工作和生活,就算她不能亲自去,也会请别人替她去。
  她搜罗了很多女性自立自强的故事,也搜罗了很多因为不自尊不自爱最后凄惨一生的故事,不光讲给赵春兰听,还有选择的讲一些给陈玲玲听。
  谭蕴知道赵春兰并不是从内心深处接受了妇女要自立自强的思想,她只是迫于无奈,不得不表现出一副接受了的样子。一旦她放松了对她的教育和监督,赵春兰很可能会重新走入歧途。
  她也很担心赵春兰背地里会向孩子灌输一些错误思想,这也是她坚持每个月来一趟的最重要的原因。
  她对于从内到外彻底改造赵春兰并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但是她还是希望陈玲玲能有机会接受正确的教育,真正成长为一个很好的人。
  宁安和小桔子都觉得谭蕴的做法非常不错,既能监督赵春兰,不让她作妖,又能帮助陈玲玲。
  在剧情里,陈玲玲过得还不错,赵春兰不是个好人,但对于陈玲玲来说,她还算是个不错的母亲,矮子里头挑大个,比起那些抛弃孩子自己去享福的人来说,她还不错。裴东骏为了自己的名声,对她比对自己的亲儿子还要好一些。
  这辈子,没有了裴东骏,还有谭蕴和军属帮扶委员会的大娘们来尽心尽力的帮助她。
  这两个人都有了监督员,宁安也就不再关注了。
  她开始跟着夏兴华学习专业知识。
  夏同志太拼了,弄得她都不好意思当咸鱼。
  她本来还想顺手拉上吴斐然,但是小吴苦着一张脸,跟她说:“我真的不是这块料。我可以给你和夏姨做后勤,给你们端茶倒水捏肩捶背跑腿买东西,但是我不能看这些专业的内容,我一看就头晕。”
  宁安:“……”
  行的吧。
  这是一位做全能助理的人才。
  74年5月底,宁安向机械厂提出申请,要从工会转到技术部去。
  于厂长:“……跨度有点大啊。”
  “比我妈从飞机发动机转到冰箱压缩机还大吗?”
  “大!你妈至少是在技术领域横跳,你这是完全跨行了。”
  “我也是技术人才。我跟着我妈学的。”
  于厂长召集技术部的人给宁安出了一份考卷,在她满分通过以后,才批了她的换部门申请。
  夏兴华跟小桔子说:“你说的不错,我女儿果然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她过了春节才开始接触专业知识,这才四个月,她进步就这么快。”
  宁安不像她,她是建国前的大学生,是接受过系统教育的,又做了多年的技术工作,能够快速搞懂冰箱压缩机不奇怪。她女儿从零开始,四个月就能搞懂飞机发动机,哪怕有系统给的丹药,也掩盖不了她女儿是个天才的事实!
  她真是失职,竟然没发现这一点。
  小桔子心想,她还能更快,就是怕吓着你们。
  它帮宁安找补道:“并不是从春节后才开始的,她很早就对这些东西感兴趣了,抽空一直看书学习,之前是自学,这四个月有你辅导,自然进步神速。她这叫厚积薄发!”
  夏兴华高兴极了。女儿有一技之长,就是有了自立自强的资本,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平阳机械厂的技术部并不是特别厉害,完全不涉及创新和研发,只是生产而已。
  宁安既然涉足了这个领域,就希望能够有所突破。
  再说了,她上辈子搞了一辈子航空航天研究呢,熟练工种。
  技术部的前辈们就发现,小裴同志还没走稳当,就要开始跑了!
  作为技术部的新人,她竟然妄想设计新式飞机发动机。
  要知道,他们现在生产的飞机都不是自主研发的,是之前从老大哥那儿拿来的技术,技术员花了很长时间吃透了拿来的材料,已经生产了十多年了。
  全国好几家机械厂在做这个,一年也就一百多架的产量而已。
  她一个小朋友,竟然有这样的…雄心壮志,虽然心里并不认为她能成功,但是,还是支持鼓励一下吧。
  “小裴,好好干!需要我们做什么,你就说话。”
  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还能怎么办呢,让她研究去吧,撞了南墙就回头了。
  既然他们这么说话了,宁安当然不会客气。当即给大家都分配了任务。
  大家:“……”
  你还来真的啊。
  宁安笑嘻嘻:“谢谢大家哦。我这个研究算是团队项目,以后成功了,大家都是国家的功臣。”
  大家:“……”
  行吧。
  宁安也没多说,专心开始工作。
  根据历史进程,1971年,我们国家从国外引进了一批民用发动机,用以研究我们自己的涡扇发动机,后来又跟国外签订了发动机的专利许可权和生产合同,然后开始研究、试制,这个过程持续了二十多年,直到1999年,才正式通过生产定型。
  宁安要开启加速度了。
  她要在明年签下专利许可权之前,研究出新的涡扇发动机,为国家省下一笔外汇。
  吴斐然发现自己的小伙伴忙起来了,她每次来找宁安,发现她都在埋头苦干,都快赶上夏兴华了。
  小吴同志觉得羞愧起来,大家都是差不多的人,怎么人家都那么有追求,就她一个人混吃等死呢!
  这可不行!
  于是,她在家里宣布了要找工作的意向。
  吴主任笑着问她:“是不是被宁安刺激到了?”
  吴斐然:“嗨呀!说好了一起玩到老,她扭头自己去拼搏了。真不像话!”
  丁主任敲敲她的脑壳,训道:“别胡说。宁安知道上进,你作为她的朋友,要为她感到高兴,要支持她!”
  吴斐然笑道:“我知道,我开玩笑的。之前宁安还想拉我做研究,被我果断拒绝,我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有自知之明,我就不是搞研究的那块料。爸,我要找一份做后勤的工作,为人民服务我是很在行的。”
  “那你可别叫苦,后勤工作看起来简单,真要是做起来,难得很。你要协调的事情可不少。”
  “放心吧。我既然决定要干,就一定好好干。没问题的,我是不想吃苦,但不代表我不能吃苦。”
  吴主任想了想,说道:“那你就去冰箱厂吧。已经开始招工了,马上就能开工。这是个新厂,前景广阔,你可以大有作为的!”
  丁主任说:“走正规招工途径进去。你高中毕业,考进去没问题。进去以后,具体工作的安排上,我和你爸帮你协调一下,把你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去。”
  吴斐然说:“我也是这么想的。谢谢妈妈。”
  丁主任表示:“我谢谢宁安。要不是她突然上进,还带动不了你这个落后分子呢。回头我给宁安买一箱汽水。”
  吴主任笑道:“老夏和宁安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丁主任说:“可不是。我听老夏说,冰箱只是她的一个小目标,她的最终目标是家庭现代化,生产各种家用电器。”
  她兴奋的搓着手,表示万分期待。希望她有生之年还能赶上。
  吴斐然说:“宁安要设计新的飞机发动机呢。”
  吴主任:“……”
  丁主任:“……”
  沉默了一会,吴主任说道:“这事我知道,老于已经给她正式立项了。还报到了部里。她在技术部不做别的,专门做新研究,技术部其他人还在配合她。”
  丁主任问道:“技术部的人肯干?”
  老吴:“一开始,他们心里是不太肯的,但行动上还是干了,自家孩子嘛,得支持一下。现在嘛,他们身心合一,都挺肯干的。”
  老丁:“……那就说明一件事,宁安这事是有希望的。”
  “我听他们说,是很有希望。宁安在做研究设计的同时还给他们讲解,她是真的懂。老夏说,她一直在自学,厚积薄发。”
  吴斐然冥思苦想:“没注意到她在学啊,我们俩整天在一起玩。”
  老丁一拍桌子:“那就说明宁安是个天才。人家每天抽一点点时间学,就学的这么好了。”
  她问吴主任:“部里怎么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