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张明珍同学,也是那个拿她当对照组吓退追求者的女生。
因为是第一天上课,老师还没有排座位,大家都是随便坐的,张明珍来的早,自己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帮宁安也占了座,俩人还能做同桌。
她喜欢靠窗,宁安喜欢靠走廊。
“希望老师不要排座位了,就按大家自己选的座位坐吧。”
宁安:“希望吧。”
虽然不可能,老师大概率还是会先按照高矮个排位,等过一段时间之后,再按照学习成绩和平时的表现重新排,好学生和表现差一点的学生同桌,让好学生去带动差学生进步。
这种安排其实非常离谱,更大可能是起反效果,好学生被带差了。
张明珍的后面,坐的就是她那位被打击的体无完肤的追求者李成林。
李成林的妈妈以为儿子放弃了感情,那可真是天大的误会,这小子是牟足了劲和宁安比呢。
他妈妈以为人家姑娘是看不上她儿子,更是大误,张明珍对李成林也是有好感的,只是找了个方法刺激他上进而已。
当然了,用宁安当对照组是经过了宁安同意的。
宁安看得出来,李成林心思挺正的,不是那种小肚鸡肠坏心眼的人。张明珍刺激他,说他不行,那他就努力让自己行,而不是去仇视那个把他衬托的黯淡无光的人。
要没有张明珍刺激他,这家伙根本考不上这所高中。
果然,等到所有学生到齐,老师来到教室,让大家出去按照高矮个排成两队,张明珍瞬间垮了脸。宁安1米65,她1米73,显然不能在同一排。
排好队,两个两个往里走,老师站在讲台上,指挥大家往哪儿坐。
宁安分到了一个新同桌。
等到分好了座位,老师拿黑板擦敲了敲桌子:“好了,现在,给你们5分钟时间,认识一下前后左右的同学。”
宁安的同桌微微侧身,跟她说:“你好!我叫钱弘一。名字出自《卿云歌》,‘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宁安:“……”
“我叫谢宁安,冒昧问一句,你家有人是研究古文学的吗?”
钱弘一笑的腼腆:“没有。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对传统文学和文化没有任何研究,我爸才特意找人给我起了这么个听起来就很有文化的名字。”
宁安:“……”
天下爸爸是一家,这人不就跟她家老谢一个德行吗?老谢给朋友写信都得让彭薇帮他润色修改,在里面引经据典,咬文嚼字!
他的朋友更逗,拽文比老谢还夸张。
等等,“你爸不会是钱殊钧教授吧?”
“是啊,你认识我爸?”
“没见过,听说过,钱教授大名,如雷贯耳。”
这就是老谢那个互相通信的好朋友啊。
原剧情里被折腾,被下放,他所有的研究手稿都被烧掉了,钱教授受不了这个打击而自尽。他的小儿子气不过,要给他爹报仇,直接被打死了。
不会就是这个家伙吧?
“是的,就是他。”小桔子说道,“安安,你救了很多人。”
别看只是一点小小的动作,改变的却是整个历史进程。
宁安:“是小桔子救了很多人。”
小桔子说:“是咱俩。”
宁安疑惑道:“钱教授不是一直在京城吗?”
“世界线改变了嘛,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他前不久调到沪市来了,已经工作的大儿子和大女儿还留在京市,他爱人和小儿子跟着一起来了。”
宁安心下了然,她问钱弘一:“再冒昧的问一下,你爸给他的好朋友写信,那里面的古文都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吗?”
钱弘一:“……”
想了想,他觉得做人还是要诚实,“不是,是他特意交了个历史系的朋友。”
宁安:“……”
真行啊!
她就想问,做人,能不能多点真诚,少一点套路?
第153章
活在男主回忆里的炮灰工具人(21)
前后左右的同学都凑了过来,感觉钱弘一爸爸的行为既炸裂又好玩,他们嘻嘻哈哈的开玩笑,有同学问宁安:“你怎么知道钱弘一爸爸的信里有古文呢?”
钱弘一看了看宁安,脑筋一转,便问道:“所以谢长德教授是你?”
“是我爸!就是和你爸通信的那个好朋友。”
同学们爆笑。
其中一位感慨:“这世界果然是一个‘地球村’。”
宁安问她:“你家里人是不是做新闻的?”
那位同学笑道:“对啊,你怎么知道的?”
“因为‘地球村’这个概念是去年刚刚被一位国外专家提出来的,我哥哥翻译了那本书。”
有人问:“所以你为什么推断她家里人是做新闻的?”
“那本书刚刚出版,‘地球村’这个概念还没普及,只有少部分人知道,很大可能就是做新闻的人,他们最关注各种前沿事件。当然,也可能是评论家。”
“对!我妈妈就是在报社的评论部工作。她最近拿回家一本书,要给它写书评。你哥哥是不是叫谢晏?”
“是的。”
“哇!真是无巧不成书!那本书被我妈妈拿回家,我也看了一部分,作者说世界是一个地球村,还说我们马上就要进入‘信息时代’了。”
另一位同学凑过来说道:“他说的没错哦,我大伯在科学院计算所工作,我听说,别看西方国家在计算机方面起步早,但是我们已经弯道超车,超过他们了。计算所那边已经研究出了微型计算机。不是以前那种大家伙,是小型的,可以放在桌面上的。我大伯说,过不了多久,我们足不出户就能知道天下事了。”
“哇!太厉害了!”
同学们发出惊呼声,还鼓起掌来。
宁安问小桔子:“他们做出了什么样的计算机?”
小桔子说:“和平行世界里1977年的那台水果二型微电脑差不多,比那个还要先进一点,比其他国家领先了十几年。现在世界进展刚刚进行到pdp-8的水平。而且他们也研究出了无线局域网。咱们或许可以提前二十多年开启互联网生活了。”
宁安心里高兴极了,“到时候我们弄个游戏公司,开发很多游戏,占领游戏市场。”
小桔子猫爪鼓掌,“安安好棒,丰富了全世界人民的娱乐生活和精神世界。”
宁安:“……”
大家正聊的热火朝天,就听老师敲了敲桌子,说道:“来几个力气大的同学,跟我去教研室搬书。”
好几个男生女生呼啦啦的站了起来,跟着老师就去了教研室。
钱弘一和宁安都没有动。
钱弘一说:“我力气不大行。”
宁安说:“我也是。”
钱弘一说:“你能不能帮我问问谢教授,他什么时候方便,我想上门拜访,请教几个问题。”
宁安疑惑:“你请教钱教授不就行了?”
“我爸的研究方向是拓扑学,我自己感兴趣的是数理统计和概率,谢教授擅长这个方面,所以我想向他请教。”
“你以后也想做数学家?”
“是的。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当谢教授的学生。”
“等我晚上回家问问我爸。他最近很忙,早出晚归。钱教授和谢教授关系那么好,你怎么不让钱教授直接把你介绍给谢教授呢?他们俩在学校应该经常见面吧?”
钱弘一:“……”
“他们不在一个教研室,再加上我爸一直躲着谢教授呢。”
宁安:“为啥?”
其实不用问,她猜出来了。
“因为怕露馅。怕谢教授知道他其实是个不通文墨的‘草包’,只会做不动点理论研究。”
宁安:“……其实大可不必。”
“啊?”
“因为谢教授也不太懂,他也有个帮手,就是我妈彭教授。”
来啊,一起坑爹吧!
钱弘一:“……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不光我爸躲着你爸,你爸也躲着我爸呢。”
宁安:“不用怀疑,就是这样。其实我不太理解,两位数学家,整那些花样干什么?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是真正的有本事有能力不就行了?干嘛非得跨领域显摆自己的水平呢?真有水平也行,问题是他们没有啊。”
钱弘一说:“说到这个,我其实做过一点研究,我观察了我爸原来的几位同事,甚至我还观察过几位做物理研究的,他们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都很有水平,但是无一例外,都非常追求文学素养。似乎是因为他们在专业水平方面都已经很高了,而且研究方向不同,不好分胜负,只能在一个自己一窍不通的领域找优势,而且他们觉得,正是因为这个领域他们全都一窍不通,所以一旦懂一点,优势就会非常明显。”
宁安:“……那他们倒是自己研究啊,找外援算怎么回事!”
钱弘一:“这该死的胜负欲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