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自从结了婚,她忙的脚不沾地,花样百出的夫妻生活只是调剂,更重要的是工作。
陈作舟调到这边来之后,宁安几乎要身兼两职,宣传科的工作要做,还要做他的研究助理。
因为陈作舟发现,宁安虽然在机械专业方面是个外行,但是在逻辑思维和挑毛病这方面,她简直就是天纵奇才!总是可以出其不意的找出他的问题,帮他指引正确的方向。
为此,他特意跟张书记要人,想让宁安专门做他的研究助理。奈何张书记觉得他色欲熏心,根本不信他的话。死活不肯答应。
最后想了个折中的办法,把他的办公室安排在了宣传科旁边,让宁安两头兼顾。
张书记跟宁安说:“这真不能怪我,要怪就怪陈作舟,他非得要人。你回家好好教训他。”
宁安:“……”
要不是因为她自己也想参与研究,她才不干。
陈作舟也很忙,他一方面要做研究,另一方面还要做老师。
他是有点好为人师的属性的,因为发现宁安对计算技术感兴趣,并且展露了相当的天赋,就让陈大哥把他书房中关于计算技术方面的书籍都寄了过来,包括《电子计算器原理讲义》、《程序设计》,等等。
每天不是忙工作,就是忙教学。
好在,虽然张书记不信他们,但是姚科长信!她离得近,发现这小两口是真的兢兢业业在工作,一点私事都不掺杂,就主动减少了宁安在宣传科的工作量,让她努力学习搞研究。
姚科长是信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人,她就觉得搞技术好,搞技术比搞宣传的要高级。
她跟宁安说:“好好学,你要是也跟你家那位一样,弄个研究员当当,我出去都会觉得特有面子。从我办公室走出来一位研究员哎。”
她还想帮忙说服一下张书记,让他不要戴有色眼镜看人。
“小陈和小赵,真的是两个好同志。他们俩工作认真,态度严谨,为厂奉献,身兼两职,不辞辛劳。”
张书记被她说动了,决定亲自来考察一下。
他偷偷摸摸的来了,正好赶上陈作舟解决了一个小难题,一高兴就跟宁安拥抱了一下。张书记推开门,赶紧又捂着眼睛给关上了。在门口喊道:“你俩好好工作。”
然后气急败坏的走了。
此后,不管姚科长说啥,他都不信。
73年6月,陈作舟理论结合实践,在津市机床厂制作出了一台计算机内圆磨床控制装置,并且安装在内圆磨床上进行试验。
此后又经过不断调整,技术不断成熟。
1975年8月,津市机床厂制造出了第一台成熟的实用型计算机(cnc)内圆磨床,走在了世界前列。
他们为什么能肯定这一点呢?因为就在两个月前,在欧洲举办的一次展览会上,西方国家刚刚展出了一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内圆磨床计算机控制装置,效果就和73年6月陈作舟做出来的那个差不多。
这台成熟的机器比当年那台试验装置先进了很多。
张书记激动的眼睛都红了,眼泪差点流出来。
津市机床厂一跃成为一机部十八罗汉之首,开启了出口创汇之路。
第77章
精致利己女主的对照组(完)
张书记每天意气风发,走路带风。
直到1975年底,一机部发来调令,要求陈作舟回京工作,同时被调走的,还有宁安。
洋洋得意的张书记一下子就蔫了。
本来嘛,他们机床厂因为宁安这棵梧桐树,吸引了陈作舟这只凤凰来此安家落户,结果呢,凤凰飞走了,这还不算,还把他家梧桐树都给拔了。
他指着陈作舟,手抖出残影:“是不是你?是不是你提议带着小赵一起走的?你走就得了,你还拐走我们的人!你真是不像话。”
陈作舟一点也不惯着他:“这事您还真怪不着我,得怪您自己!谁让您去部里开会的时候那么嚣张的?谁让您逮谁跟谁显摆的?可不就招人眼红了吗!其他厂子联名上书,让我回部里做研究,研究成果要合理分配给各个厂,不能便宜了你一人。我都走了,我还能把我媳妇一人留下吗?想也知道不可能啊!”
张书记本来就是在无理取闹,这会被陈作舟这么一提醒,顿时就想起了自己在全国同僚面前拉的仇恨,懊恼的捶胸顿足。
陈作舟又嘚瑟道:“再说了,我媳妇也舍不得我啊。”
张书记心里一梗,叹了口气,说道:“行了,我知道不怪你,但其实也不能怪我,就算我不显摆,他们还是要把你调走。我显摆一波我还赚了。”
这回轮到陈作舟无语了。
他回去跟宁安吐槽,“没想到张叔的脸皮修炼进度那么快,现在都比城墙厚了。”
宁安心说那肯定的呀,整天和你打交道,没个厚脸皮谁能顶得住啊,张书记只是堪比城墙,你可是比城墙拐弯还厚呢。
但是她笑着说道:“都是你给他的底气,这两年他可是出尽了风头,面对那么多人的冷嘲热讽阴阳怪气,可不就练出来了吗?”
陈作舟听得笑逐颜开。
宁安这次属于内部调动,进京以后就在一机部工作,做陈作舟的助理。
赵建华没有跟着一起走,他已经觉醒了前世记忆,知道高考将在两年后恢复。所以,当宁安暗示他,“现在这么重视技术人才,或许过不了两年高考就能恢复,到时候你直接考到京城去上大学”的时候,他立刻就表示了认可。
“姐,你先去京城,过两年我去找你。”
他和陈作舟打了三年交道,对这个姐夫无比认同,性格好,有能力,对他姐好,还爱屋及乌,连带着对他也很好。
甚至连姐夫的家人对他也很好。陈伯伯和陈伯母经常鼓励他,他跟姐姐姐夫去京城探亲的时候,陈大哥和陈大嫂也热情招待他,还邀请他去他们在外交部家属院的楼房里玩,三个孩子管他叫舅舅,对他亲热的很。万书姐姐和姐夫还带他去剧院看演出,带他去后台和大家合影。
陈二哥回家探亲的时候到津市来,还特意给他也带了礼物,抽空教他打拳练武,跟他说:“你要是想给你姐姐撑腰,身板也得练好了才行,不然你可打不过你三哥。你别看他看着跟个文弱书生似的,也是从小就练,打架很厉害的。”
他这个时候已经知道,姐夫是不可能跟姐姐打架的,但是他还是认真学了起来。
他姐对此积极支持,还跟他说:“我也跟你姐夫学呢,天天锻炼。”
“我怎么没见过呢?”
他姐夫当场就笑喷了,跟他说:“我和你姐都是关起门来练的。”
陈二哥立刻就把他姐和姐夫给赶走了。
他在京城的小院也已经买好了,虽然不是四合院,但是足够给他姐姐遮风挡雨。
所以,姐姐进京,他没什么不放心的。
宁安到了京城,安顿好工作的事,就停止避孕了。陈妈正好闲着,有时间帮她带孩子。就从陈家这几个孩子的综合素质来看,陈妈带娃,她是很放心的。
76年底,宁安的女儿出生,一下子就成了全家人的宝贝,一方面是因为她最小,另一方面是因为,她真好看啊,净挑父母的优点长不说,还进化了,比宁安和陈作舟都好看,就跟开了美颜似的,五官看着跟父母很像,但就是比他们好看。
小宝宝取名叫陈晗,同样寓意阳光和希望。
在她的名字起完之后,陈耀提出了改名请求,理由有两个:一、耀字也不好写;二、哥哥姐姐和妹妹的名字里都有‘日’这个字,就他没有,这不行,显得他跟个外人似的。
陈大哥一琢磨,就给他改了个名字叫陈旭。学前班里的老师还是教过他姐的那一批,知道他也改了名,简直要笑疯了。
这时候的产假是56天,产前休15天,产后休41天,宁安产前没休,全挪产后去了。
生完孩子两个月,宁安恢复工作。白天,陈妈就带着陈晗在一机部分给宁安夫妻俩的一居室里待着,宁安抽空能回去给孩子喂奶,中午也要回去午休一会。晚上,他们再一起回到陈家老宅。
因为到京城没多久就怀孕了,宁安和陈作舟基本上都在老宅里住,他们的四合院一直空着。
陈晗小朋友平时跟着奶奶,周日的时候身边通常围着一群人,出门的时候前呼后拥,排面十分感人。宁安和陈作舟这对父母,都挨不上边。再加上还有小桔子守护她的安全,宁安也就不操心了。
77年高考恢复的时候,宁安和赵建华都报了名。
在一机部工作了近两年的时间,宁安的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有目共睹,她虽然还是在做陈作舟的助理,但是成为独立研究人员是迟早的事。要做研究,她的高中学历就有点不够看了,还是需要去大学里进修一下。
陈作舟对她的决定全力支持,哪怕他知道,毕业以后,宁安就不会再回来和他一起工作了,她大概率会留校或者进入四机部工作,那儿是专门做电子产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