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我想法官应该会很抢手,”斯蒂芬夫人幽默地道,“我可以准备一些服装,到时候如果有想要扮演的客人,就能派得上用场了。”
  “或许我们可以发布一份通告,”一位女士提议道,“向那些为埃德蒙的死亡而斗争的读者致敬,感谢大家为正义所做出的贡献。”
  “这是一个好主意!”成员们立刻七嘴八舌地赞同道,南希更是决定:“我可以把这封‘通告’挂在我们的书店里。”
  七月底,在艾琳娜准备去度假的时候,《女士月刊》迅速刊印完毕,翘首以盼的读者们纷纷在第一时间购入,威尔斯便是其中之一,当他一大早被妹妹催着去书店购买时,整个人又困又饿,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她完全等不及邮差送货上门。
  “好吧好吧。”他一边抱怨着,一边买下了杂志。
  妹妹拿到杂志后,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页。
  当她看到一个觊觎埃德蒙财产的人开始追查拉维妮娅的死因时,她不禁皱了皱眉。“拉维妮娅死了,都没有人追究她是怎么死的,只有这个带着坏心思的陌生人去关注……而且他关注的,竟然不是拉维妮娅,而是为了埃德蒙的财产,真是太讽刺了。”
  “确实有点讽刺,”威尔斯也在旁边附和道。
  但是,接下来的内容却让妹妹眼睛一亮。当她看到那位熟悉的名字时,惊喜地指着纸页,“咦,这里居然出现了莫里侦探!还有柯南!”
  “柯南?”威尔斯也是每期柯南的读者,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不禁凑过去看,“还真的是。”
  妹妹兴奋地道,“我完全没想到作者居然看《柯南探案》!”
  “作者嘛,书读多一点也很正常,”威尔斯趁机多看了几段。
  接下来仿佛到了柯南的专场,为了确认拉维妮娅的死因,柯南竟然伙同少年侦探团偷偷去墓地,在阴森的环境中挖开了她的棺材,拉维妮娅躺在棺材里,静静地闭着眼睛,这一幕着实有点吓人,原本妹妹对所有对死者不敬的行为,都表示十分鄙夷,但是柯南是为了查明真相去的,这让她在害怕中又有种说不清的感动。
  很快,柯南就从遗体的刀痕上判断拉维妮娅曾接受过一次手术——埃德蒙可没说她接受过手术,而另一边,莫里侦探也从埃德蒙的管家口中得知,拉维妮娅被埃德蒙冷落的种种事件,以及曾经有一位陌生医生为拉维妮娅诊断。
  在莫里大叔和柯南逐渐接近真相时,妹妹的情绪也变得越发激动起来,嘴里念叨着:“快了,快了,他们马上就会发现拉维妮娅是怎么死的了。”
  果然,莫里侦探将调查出来的情况告诉了那个不怀好意的侄子,为了将埃德蒙送上绞刑架,他们找到了一位作家……呃?作家?
  妹妹看着这个作家的名字,又翻到前面去,看《拉维妮娅》作者的名字,惊奇地发现这两个名字居然是一样的!
  “好奇怪,”她骤然有些不知所措,“难道这是作者在解释这篇故事的由来?真的有这么一个人存在,然后他的侄子找到了他?”
  这是真实发生过的?
  她迫不及待地看下去,接下来,故事中的情节竟然开始与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几乎一模一样:作家将埃德蒙的故事写成了一部小说,让无数读者为之愤慨,就连读者的请愿和游行都如出一辙。
  妹妹瞬间有一种不真实的错觉,仿佛自己和书中的人物有了某种奇妙的联系,她不仅仅是一个读者,而是与这些虚构的角色一同经历过这些事件,在不知不觉间成了这个故事的一部分。
  “太奇怪了,”妹妹有种分不清虚拟和现实的恍惚感,既让她感到惊讶,又让她感到一阵莫名的恐惧。
  毕竟,人们普遍觉得小说和现实生活是分离的,小说中的人物、故事和事件属于虚构的领域,即便有什么故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那也不是她的故事,但这一瞬间,原本以为是“故事”的东西,突然变得和现实紧密相连,这种精神上的冲击打破了她对现实和虚构的故有界限,让她有种强烈的、“非现实”感。
  “好可怕的书,”妹妹一时间不知道该不该看下去,不过出于好奇心,她还是继续往下看,幸运的是,接下来的情节终于回归到了她所熟悉的小说轨迹。埃德蒙的事迹被侄子揭发出来——她心里暗自松了口气,如果故事的进程真和现实一样,那应该会有某个侄子跳出来,揭发自己叔叔的冷酷与罪行。但并没有,显然,这只是一个故事。
  而后,经历法庭的审判——妹妹几乎不错眼地、满足地看着埃德蒙在法庭上的丑态,尽管这部分的审判过程相比那些“审判埃德蒙”俱乐部的同人作品相比要轻得多,那些同人作品还有当众鞭刑的呢,但她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愉悦。比起那些改编版本,原作中的审判还是让她觉得十分过瘾,毕竟这是大家努力争取来的!
  最后,埃德蒙如愿以偿地被挂上了绞刑架,而露辛达不知所踪……真是太棒了!她感到一种久违的、被正义审判的满足感。她想起之前对作者的责怪和痛斥,尽管她曾因为结局的安排而不满,甚至愤怒,但现在,她忽然觉得一切等待都值得了。埃德蒙终于得到了应得的下场,而那些让她恼怒不已的情节,总算被彻底清算。她决定大发慈悲地收回之前对作者的种种咒骂。
  而另一边,在“埃德蒙之死”的主题宴会上,女士们也在朗诵着激动人心的新章节,墓地开棺的破案过程确实给了大家一些不适,但那种阴霾的氛围很快被席间的欢声笑语所驱散。
  当她们发现自己所尽力推动的游行也被写进了书里,可能是因为在场的人数众多,大家不觉得有任何“打破界限”的恐惧。相反,她们觉得自己得到了作者的认可。
  “我们居然在这本书里留下了印记,”南希不禁感动地道,“我还是第一次有这种感受……感觉还不错。”
  “我现在知道那些历史上的人物得知自己被写进故事里是什么感觉了,”斯蒂芬夫人也一阵恍然,“那种感觉一定是与众不同的,就像自己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看来这位作者女士也将我们的努力看在眼里,”一位女士感慨道,“她其实是认可我们的行动的,对吧?”
  “对,”南希也点点头,“我觉得,这像是我们为自己写了一段历史。我们曾为正义而站,而现在,正义也在书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声音。”
  如果有一位出版商在场,肯定会把预估的《拉维妮娅》销量调高。
  在庆祝胜利的钢琴声中,七月一晃而过,卢恩顿炎热的夏季揭开了帷幕,贵族们纷纷开始撤离市区,涌向乡村别墅或海边度假庄园,而《拉维妮娅》的影响力也在渐渐消退。尽管如此,这本小说依旧在人们的谈资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在那些闲暇时翻阅小报的社交场合里。
  不过,在这个时候,一个有趣的、甚至带点神秘色彩的问题悄然在各大小报上流行开来——“拉维妮娅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如果故事中的拉维妮娅和埃德蒙是以真实事件为蓝本的话,那么埃德蒙到底是谁?”
  谢泼德应该为此感到庆幸,因为他没有一个侄子,所以被踢出了埃德蒙的候选人中,为此,他开心得灌了一大口酒。
  尽管在大家的脑海中,提到“叔叔和侄子”的故事时,最著名的还是伯克利和他的叔叔之间那段充满传奇色彩的传闻,但他俩显然与《拉维妮娅》的情节没什么关系,伯克利的故事更加符合《王子复仇记》、尽管如此,仍然有小报开始悄然地提出各种猜测,并大肆炒作这一话题。
  “你们不记得了吗?”某家小报的标题赫然写道,“b公爵的叔叔也曾有一位情人,而那位情人曾悄然离开卢恩顿……”
  不得不说,伯克利看到小报上的这个猜测时,笑得差点从沙发上掉下去,他当即决定多给这个小报投点钱,“再说多点,说大声点。”
  反正叔叔已经死了,不要客气地去败坏他的名声吧!
  除了埃德蒙的身份,读者们对最后一段“不断有人在拉维妮娅的墓前献花”的描写也深有感触,于是在报纸上提议“为什么我们不去拉维妮娅的墓前献朵花呢?”虽然他们并不知道有没有这位女士存在,而她又被埋在哪里。
  不过,有一些读者从故事中柯南挖墓一段的描写中捕捉到了线索,虽然当时小说中的场景阴森可怕,但对细节的刻画,却给了读者们一种直觉:那座墓地似乎并不是完全虚构出来的。经过一些调查和推测,几位细心的读者最终锁定了故事里描写的墓地地点——考文特花园的教堂墓地。
  因为艾琳娜去鬼魂之旅体验的时候,对那个墓园的丧尸们记忆深刻,所以在写《拉维妮娅》墓地场景时,下意识地融入了这个墓园的细节。
  尽管读者们翻遍了每一块石碑,都没找到一个名叫“拉维妮娅”的女士,也没有人知道是否真的有一个名叫拉维妮娅的女子在这里长眠,然而,这并未打消他们的热情。浪漫的卢恩顿人,怀揣着对拉维妮娅的深深同情与怜悯,决定不再纠结于她是否真实存在,或者她是否真正被埋葬在某个地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