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能够做到这些,这个开头已经非常优秀了。
“光看开头的话,确实很像一个普通的冒险故事……”露西感叹道,“我真的不敢相信这是一个……不正经的画册,天啦,我一直以为我们这种文学是最新颖的,但是……这种画册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吗?不管是画风的创新,还是这个很有吸引力的故事开头,比我们杂志上所有小说的开头都好得多。”
男编辑笑了笑,提醒道:“你可别小瞧这本画册。据我所知,它的原作销量比我们杂志的月销量还要高,而它的售价可是我们的几百倍呢。”
要是露西是个穿越者,恐怕她这时会惊呼一句“恐怖如斯”。但此刻,她只是倒吸一口凉气,默默地将手中的几页画稿递回给了奥查特夫人。
“我们和这部作品的出版商达成了一致,他们答应如果我们想要连载下去的话,会对原版进行大众化的改编,”奥查特夫人说道,“不知道签订合约的时候,原作者会不会出场。”
原作者——艾琳娜当然不会在场,她正在百忙之中抽空给俱乐部的吸血鬼们写回信。
是的,在进行集体仪式魔法后,除了几只刚加入的新吸血鬼和几个拖后腿的老成员还没恢复外,大部分吸血鬼都已经重回人形。博尔德,驻留在俱乐部的副席吸血鬼,第一时间把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通知了其他族人。
众所周知,贵族们能享有更好的医疗资源和生活条件,所以他们的整体健康状况都不错,很难找到一个濒死的贵族,所以即便吸血鬼们重新开始转化族人,能够挑的贵族也并不多。
——当然,这种情况有个前提,就是不会爆发霍乱、天花、伤寒等传染病。
考虑到卢恩顿的卫生条件,隔个五年十年传染病大爆发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当然,这种事情说不准的,艾琳娜也不杞人忧天了。
写完庆祝信后,艾琳娜马不停蹄地给威廉回信。
威廉自从听说《自然》画册即将公开发售的消息后,便焦虑得几乎茶饭不思,连一向单纯的莉莉安都忍不住关心他是不是身体不适。
他本来还想同样隐身去看看画册是怎么描绘亡灵形象的,但像一想“亡灵也爱看的小说”这一离谱传闻是怎么产生的,威廉顿时对赫尔曼的印刷厂有了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他可不想再来一个“亡灵也爱看的画册”。
不过,很快他就能不用隐身、光明正大地看到亡灵的形象了,因为《自然》将要登上报纸和杂志啦!
“这是真的吗?”他不可置信地再三确认道。
“当然,”他的人类员工给他一个意味深长的笑,仿佛他们是“同道中人”,“我在杂志社有熟人,他们说已经签了合约了。”
“不可能吧?”威廉还想再挣扎一下,“这种画册……那些杂志怎么会刊登呢?”
“那就不知道了,”员工耸了耸肩道,“可能他们有什么规避的方法吧。”
威廉整个亡灵彻底崩溃了,悬着心终于死了。
天杀的,为什么你一个正经的报纸/杂志,要刊登这种画册啊?!这是能光天化日之下刊登出来的东西吗?!简直礼崩乐坏!道德沦丧!举报地址在哪里!我要报警抓他们!
他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狼人朋友,生怕他们一听到风声,就去询问他们的“吸血鬼智囊”,然后被那些不良的吸血鬼贵族们嘲笑个够——明明大家都是受害者,为什么你们能那么堂而皇之地嘲笑别的种族啊?!真就一点都不觉得哪里不对吗?请把你们的厚脸皮分我一点好吗!
他同样不敢告诉自己的同族——“我们的猥琐形象就要在全国杂志和报纸上曝光了!”
光是想到这句话,威廉就感觉自己要心梗了。
如果不是那仅存的一丝理智告诉他,杂志和报纸不可能公开刊登原版口口画册,他恐怕早已连夜收拾行李,搬到一个连报纸都无法送达的偏僻小镇,隐居度日了。
威廉在给艾伦先生的信中大肆抱怨那些无良的杂志和报纸,祈祷它们的销量惨不忍睹,尽管他已经绝望地估算过,这些出版物的销量——加起来恐怕有十几万份,这个数字让他恨不得当场晕倒。
“每次看到狼人们那无忧无虑的笑容,我都忍不住心生羡慕,”威廉在信中哭诉道,“要是我也能像他们一样没心没肺,该多好啊。”
他就是太聪明了!
第255章 觐见女王和杂志发售
对于威廉的哭诉, 艾琳娜表示深深的同情,但是她也无暇顾及对方的心情了,因为在母亲的努力下, 她和珍妮特拿到了“初次觐见”的邀请函。
这可不是一张简简单单的邀请函,它有着一套十分严格的申请程序,想要参加仪式的女孩需要一位贵族女性——通常是她们的母亲或者祖母——来代表她们向宫务大臣写信推荐, 如果申请被接受,她们会收到宫务大臣的皇家传信, 要求她们在某一天参加仪式。
初次觐见的少女们需要身着正式礼服,由她们的推荐人陪同, 在宫廷中向大臣汇报名字并接受介绍。接着,她们会一一向女王行屈膝礼, 表示敬意。虽然整个过程十分简短, 但一旦礼成, 她们便算是正式进入了社交季,从此能够光明正大地参与各种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
珍妮特和艾琳娜的推荐人是她们的祖母, 而这也是母亲神诞节赶回家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我们之前订制的白色晚礼服,其实就是觐见女王的宫廷礼服?!”当母亲宣布这个消息后, 珍妮特整个人都有些晕乎乎的,“天啦,我们要去见女王了。”
“我还是第一次见女王呢,”电视什么的毕竟隔了一层屏幕, 艾琳娜也很激动——谁见国家领导人不激动啊?——但看到更紧张的珍妮特,她就冷静了一点点。
事实上,每年的“初次觐见”都会引起一些报纸的关注,虽然大多数报道都比较保守,通常会集中于女孩们的家世、礼仪、服饰以及她们在社交场中的表现。但不可否认, 某些小报总会添油加醋地流传一些八卦,尤其是围绕着“哪位年轻的女孩会吸引到哪个显赫贵族或富有绅士的关注”。
这些讨论常常成为社交季的热门话题,暗示着谁可能在未来的几个月内步入婚姻的殿堂。就跟现代人讨论英国王子和王妃们的八卦一样,在这方面,卢恩顿的小报好奇心可谓是一脉相承。
除了报纸的报道,贵族们在私人沙龙和俱乐部中,也常常会悄悄打赌,猜测哪位少女会和谁订婚,或是在何时订婚。当然,这些猜测并不会公开流传。
另外,如果能在觐见仪式上亮相,一些有名的社交名录,比如说《贵族与绅士年鉴》这种专门记录贵族、绅士和他们家庭血统的权威年鉴,也会将仪式上的女孩们收录在其中,能够出现在这些名录中,将意味着她们已经被正式认可为上流社会的一员。
虽然艾琳娜的父亲已经不是贵族了,但好在她们的贵族祖父母尚在人世,因此她们也能跻身于名录之中,不过,如果她们嫁给了中产阶级或者其他乡绅,自然就不算上流社会阶层中的一员了。
“我好慌,”珍妮特低声道,紧紧握住艾琳娜的手。她的手心冰凉,显然十分不安,“我真担心会在行礼的时候摔一跤。”
有一位女士就曾在仪式上紧张摔跤,成为社交圈一整年的笑料,甚至十几年后的今天还会有人提起,警告那些女孩不要摔跤,而那位摔跤的女士则是紧急嫁到了国外。
由此可见,在这样正式的场合上出错,后果会有多严重。
“别担心,”母亲安慰道,“只需要优雅地行个礼,然后一切就会顺利结束。”
说得容易,但珍妮特显然还是无法放松。她紧张地翻出去年报纸的报道,试图从前辈们的表现中找到一些安慰,为自己积累经验,缓解压力。
艾琳娜之前从不关注这些贵族的社交八卦,而此时也不禁和珍妮特一起饶有兴致地读了起来。在那一堆陌生的名字中,她意外发现了几个熟悉的人。丽兹的姐姐——作为伯爵长子的女儿,早在觐见仪式之前就已经吸引了报纸的注意,报道称她仪态优雅,极具淑女风范,预言她将在两年内找到合适的婚配。
“这预言真灵验啊,”珍妮惊叹道。
想了想丽兹姐姐的效率,艾琳娜赞同地点点头。
薇拉的名字也在其中,报纸上写道,薇拉在弗兰西陪伴姑妈,因此卢恩顿的上流社会对她了解不多,但从她在社交场合的表现来看,是个活泼开朗的少女,预言她也很快能找到一个体面的丈夫。
然而,小报也有一些流言蜚语,称她可能是身体抱恙,才不得不去弗兰西养病,陪伴姑妈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怎么说呢,看到这些消息灵通的报纸,艾琳娜还挺紧张的,但是想一想自己的出身就放松了——报纸肯定不会把那么多笔墨放在她身上。
而今年的报纸也在陆陆续续介绍将要参加觐见仪式的女孩们,其中不乏一些伯爵、公爵的女儿,艾琳娜还看到一个熟悉的吸血鬼女士的名字,不知道是不是她本人。此外,还有一些富裕的美国家庭愿意花费金钱,聘请卢恩顿的贵族女士在觐见仪式上登场——大部分报纸对此行为表示批判,认为这种做法有失贵族的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