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欧文看到这一切,立刻摆出一副戏剧性的“大佬”姿态,沉稳地朝众人挥手致意。他的这一举动顿时引来一片大笑,还有人大声嘲笑,“你小子真是太骄傲了!”“你不应该在这里,应该去剧院发挥你的演技!”
  在欧文做作的同时,乔治的同伴们去向侍者点单,侍者微笑着说:“今天你们探灵成功,咖啡馆的所有食物和饮品免单。”
  这下乔治知道为什么他们要来咖啡馆了。
  等到气氛渐渐恢复平静,几人找到了一张小桌子坐下来,乔治疑惑地问道:“那个侍者怎么知道我们探灵成功的?”
  欧文笑了笑,摇了摇手中的礼盒,指了指他们头上的树冠,“这不是很明显吗?”
  这一餐应该叫“夜宵”,几人一边吃吃喝喝,一边讨论着方才的历险,不得不说,共同经历过“生死”之后,原本还陌生的几个人迅速熟悉起来。
  现在,乔治已经完全相信了报纸上所说的“恐怖屋效应”,他向同伴们分享着这篇报道,以及是怎么在朋友的“诱骗”下来到这里的,说到这里乔治格外愤愤不平,“他肯定是受到了很大的惊吓,才会那么强烈地推荐我也来。”
  欧文讪讪地笑了,他的同伴们用一种凉凉的眼神看着他,乔治很快就意识到,这两位同伴也是被欧文“诱骗”过去的,不禁在心里偷笑了一下,才转移话题,“但我的确没想到,简单的难度就那么吓人……”他真情实感地感叹道,“我当时真的快被吓晕过去了。”
  “其实在进入最后一个屋子之前我们就应该先离开的,”同伴复盘道,“那时候我猜时间已经过去了至少二十分钟,那面镜子……应该是亡灵复苏之后现身了,虽然用的是我们的形象。”
  “难怪你们说必须在它们现身之前把身份找出来,”乔治回想起之前的忠告,“真不知道更难的难度会有多可怕。”
  “我听说,”欧文小声说道,“就是tgc的那群人之前在咖啡馆里讨论过,我听了一耳朵,他们当时第一次去,就挑战最难的难度,是在地下室里探灵,甚至没有灯光,只能依靠一个可以夜视的水晶球。”
  几人不约而同地打了个寒颤,“天啦,我想都不敢想。”
  “他们挑战成功了吗?”乔治好奇地问道。
  欧文耸了耸肩,“全军覆没。”不忘补充道,“都吓晕了,据说在那次挑战之后,他们就开始说恐怖屋里真的有亡灵之类的话,可能他们觉得被真正的亡灵吓晕,会显得没有那么丢脸吧。”
  第200章 恐怖屋杀人事件!
  大概是被吓得太厉害, 仿佛经历了一次生死考验般,乔治再次出现在俱乐部时,显得格外沉稳,
  他常去的那家俱乐部名叫“怀特俱乐部”,很巧的是,它与音乐厅中的“怀特”同名。怀特俱乐部是伦敦历史最悠久、最高端的贵族俱乐部之一。它的前身是一家名叫“怀特夫人巧克力屋”的热巧克力商店, 这家商店不仅供应上好的热巧克力,还作为副业兜售各大剧院的门票。随着时间的推移, 巧克力屋逐渐演变成了俱乐部。
  在上个世纪初,怀特俱乐部因其“赌场”而臭名昭著。俱乐部的成员们被称为“怀特夫人的赌徒”, 由于俱乐部的排他性——想要加入的新人必须获得所有现有成员的签字担保——以及成员们经常放荡不羁的行为,一位著名的讽刺作家甚至讥讽它是“卢恩顿一半贵族的祸根”。
  即便到了现在, 怀特俱乐部依然对各种赌局。不仅涉及体育和政治赌注, 还有许多关于“朋友今年会不会结婚?”或“会和谁结婚?”之类的趣味性赌局。
  这天, 乔治在俱乐部的“上层房间”与那位怂恿他去恐怖屋的朋友不期而遇。上层房间是怀特俱乐部中不对外开放的空间,游客即便来访, 也无法进入。
  怀特俱乐部的赌局在各种私人俱乐部中都极为有名,因此常常有人希望参观并参与其中, 不过外人下注是被严格禁止的,毕竟有时一场赌局就可能让人一夜之间背上巨额债务。
  面对朋友的疑惑,乔治郑重其事地说道:“我已经不是曾经的我了。”他从怀里掏出那枚青铜徽章,像展示宝物般递给朋友看, “我现在是青铜勇士!”
  朋友故作夸张地鼓起掌来,语气里满是调侃:“哇哦!真是了不起啊,青铜勇士!”他随即从兜里掏出一枚白银徽章,晃了晃,“看看, 这是什么?”
  乔治瞪大了眼睛,盯着那枚闪闪发光的白银徽章,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脱口而出:“怎么可能,就你?……”
  “什么叫‘就我’?”朋友不乐意了,双臂环抱,冷冷一笑,“怎么,难道觉得我胆子比你小?”
  乔治不说话了,他确实是这么认为的。
  “站在你面前的,”朋友昂着头道,“是鬼魂之旅闯关者、《鸦羽之宅》镀银挑战者、恐怖屋白银勇士!”
  乔治的手不自觉地拍了起来。
  “谢谢,”朋友假装谦虚地鞠了一躬,仿佛自己正站在舞台上,对着台下的观众行礼一样。
  乔治没好气地挑眉问道:“那你怎么不带我一起去恐怖屋探灵?让我见识见识‘白银勇士’的风采。”
  “咳咳,”朋友干咳了一声,显得有些尴尬,“我已经有固定的队伍了,我们最近在忙着参加‘逃脱’呢。”
  虽然但是,乔治总觉得他是想在自己面前装个大的,不过他并不服输,“我也有固定的队伍了,等着吧,我迟早也能获得白银徽章。”
  正说着,他瞥见朋友手中拿着一本小册子,便好奇地问道:“你在看什么?”
  “一个还挺有意思的便士小说,”朋友随手递给他,“叫《柯南探案》,之前第一册刚出来的时候,整个伦敦都因为书中的连环杀人案件而议论纷纷,《警察法》也是趁着这个机会在报纸上大肆宣传,推动了建设警察局的呼声。你没注意到吗?现在反对建警察局的声音比去年你离开时少多了。”
  因为艾琳娜从互联网上看到许多案例,加上柯南的套路也是很经典的三选一、密室杀人等等,一周一更新的便士小说对她来说并没有什么压力,即便在女子学院忙于画图册,她也会抽空出来写这本小说。
  其实,这本小说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也就是转移读者对《达库拉》的注意力,然而,艾琳娜决定继续写下去,主要是因为“欢乐之家”强烈要求她更新“谜题晚宴”节目。
  在爱德华所雇佣的剧作家的帮助下,“陪审团游戏”被陆陆续续改编成“谜题晚宴”,每次演出都会随机选择一个案件,但很快,伴随“陪审团游戏”的销量增长,观众们已经提前做好了功课。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爱德华好几次跟自己的妹妹诉苦道,“你知道吗?他们甚至有一个专门的‘谜题晚宴’俱乐部!每次他们都会把重要的证物和证词保留下来!甚至还要专门排演几遍!”
  一开始,爱德华收到这个消息时,还以为是某些私人俱乐部在模仿“谜题晚宴”,心中不免有些担忧,害怕自己突然多了几个强劲的竞争对手。是的,欢乐之家至今还没有碰到过“谜题晚宴”的竞争对手——这场游戏的创作门槛实在太高了,普通人根本无法轻易复制。
  然而,当他决定混入其中,亲身参与一次他们的活动时,他才恍然大悟。这哪里是简单的模仿?简直是照搬!那些人不只是模仿了欢乐之家设计的情节,连台词和布景都几乎一模一样,仿佛将‘谜题晚宴’整个搬到了他们的小圈子里,比欢乐之家还要严谨得多。
  不过,他们照搬只是想在欢乐之家七百多位观众面前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即便是他,也难以对这些行为提出严厉的指责。
  爱德华一度取消赠送“证词”的环节,试图给这些积极的观众增加障碍,但这并没有什么用,观众们完全可以将道具藏起来,侍者们也无法每一个都打开来查看,太费时了,观众会抗议的。
  所以,每当提问环节一开始,整个音乐厅的观众都会齐刷刷地举起手,对案件的细节倒背如流、了如指掌。——爱德华已经毫不意外了。
  虽然随着贵族们社交季的返城,它对这些新客人暂时保持着新鲜感,还能勉力维持一段时间,但肉眼可见地,欢乐之家需要继续扩充“谜题晚宴”的案件数量。
  所以还是写柯南吧,可以把里面的案例改一改给“谜题晚宴”用,还能做成“陪审团游戏”,一举三得。
  由于艾琳娜的勤奋更新,《柯南探案》逐渐在工人阶级读者群体中流行开来,甚至引发了人们对治安环境的担忧。毕竟在书里的米花市犯罪率堪比哥谭,有时候赶稿的时间紧迫,艾琳娜都懒得想动机,可能只是人群中多看了凶手一眼,他就凶性大发,将此人杀害,堪称随地大小死。“米花大舞台,有命你就来”,这谁看了能不害怕?
  不过,他们倒也不必太过担忧。毕竟,在没有警察的当下,艾琳娜并没有在小说中提供任何具有可行性的犯罪技巧。书中的犯罪手法就像“雾天狗杀人事件”那样,乍一看花里胡哨,但真正尝试按照书中的描述去实施时,人们很快就会发现,这些方法根本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