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抱着这样的想法,她们自然都愿意配合天兵的工作。
  但郑窈娘却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尤其是前面的人进了屋子就迟迟不出,就更让她悬心了。她能活到现在,全靠自己的小心谨慎,纵然天兵的名声再好,郑窈娘也不敢相信。
  胡思乱想间,已经轮到了她。
  郑窈娘走进房间,就见屋子里空空荡荡,只背对着窗户摆了一张长桌,桌后坐着两个人,对面的地上孤零零放着一张椅子。看着像是审问犯人的场面,却不仅没有任何刑具,还给了椅子,真是古怪。
  “请坐吧。”见她站在门口不动,桌后的一人开了口。
  郑窈娘走过去坐下,竭力按捺住乱纷纷的思绪,挺直了脊背,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刁难。
  然而她听到的问题却是,“关于这次大规模放还宫女,宫里有什么说法吗?”
  郑窈娘一愣。
  “看来是有了。”那人朝她笑了笑,道,“别紧张,我们就是了解一下情况。你知道什么都可以说,真假都没关系。也不用担心说了不该说的会引来危险,在这里,你是安全的。”
  看来不是针对她们,而是针对宫中。
  郑窈娘放松了一些,低头思量片刻,还是道,“近来皇帝一直未曾召幸宫人。”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寒食节之后。”
  桌子后面的两个女玩家对视一眼,不会吧,还真给网友蒙对了?
  “还有别的吗?”
  “宫中的防卫更严密了。”
  “好,谢谢你的配合。”这个话题似乎就这样结束了,桌后的人微微顿了顿,才继续道,“郑窈娘是吧,你家是在……润州,知道家里还有什么人吗?”
  郑窈娘摇头。应该是有的,不过她已经不在意了。
  “那你想回家吗?”
  郑窈娘还是摇头,回去做什么呢?再被他们卖一次吗?
  “唔……那你识字吗,或者有没有什么特长?”
  郑窈娘心中已经生出了一个猜想,她深吸一口气,竭力按捺住自己的情绪,但声音里还是有一瞬的颤抖,“识字。奴……我,我还会刺绣。”
  “刺绣?水平怎么样?”
  郑窈娘掐着自己的手,慢慢冷静下来,“前些年,南海郡上贡了一名绣娘,才十四岁,能在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我至少不逊色于她。”
  “当真?”对面的声音终于不再是四平八稳。
  郑窈娘说,“我现在就可以绣。”
  “那倒不用。”对面的人语气显得很轻松,“反正如果是说谎,很快就会被戳破。不过,你长得这么漂亮,我还以为你的才艺是歌舞啊,怎么会是刺绣?皇宫里也太卧虎藏龙了吧……”
  似乎是意识到自己话太多,她突然住了嘴,但是郑窈娘已经知道,自己猜对了。
  果然接下来她们就问,“你愿意去安西军管辖之地生活吗?”
  “当然如果你……”/“我愿意。”
  两人的声音几乎是同时响起,对面的天兵愣了一下,笑了起来,“好,我喜欢爽快人。放心,你这种技艺,在我们那边很吃香的,不用担心生计问题,说不定还要请你收几个学生呢。”
  说着在面前的纸上写了几个字,盖章,然后起身将它递给郑窈娘,“拿着这个出去,会有人带你去办后面的手续。”
  郑窈娘结果那张薄薄的纸,只觉得它的分量沉重之至。
  她选择天兵,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天兵中的女人才算是人,而在大唐,她们都只是物件。
  进门的时候心情忐忑,出门时却只觉得外面一派晴朗明媚。
  郑窈娘仰头看向天穹,这一次,视线里没有高高的宫墙阻隔,她终于生出了“我已经离开皇宫了”的真实感。
  第148章 这一看就是有任务的节奏啊!
  皇帝突然发疯,雁来当然也要来了解了一下情况。
  然后就看到了郑窈娘。
  玩家大概是出于不想揭对方伤疤的缘故,并没有细说郑窈娘的身世,但是这些在名册上都是写明了的。
  她是元和二年作为罪官家眷籍没入宫的。
  这个时间,这个姓氏,乃至于她出众的容貌,都让雁来不得不多想。
  贞元年间,李锜靠着自己的出身,以及结交贿赂宦官权贵,成为了浙西观察使兼盐铁转运使,借着职务便利掌控漕运,大肆搜刮。
  德宗去世,顺宗发起“永贞革新”,李锜被晋升为镇海节度使,实际上却解除了盐铁转运使之职,明升暗降。心怀不满的李锜变本加厉,鱼肉地方,当时朝廷普遍认为他要造反,皇帝几次派遣使者找召他回朝,李锜一再称病拖延。
  元和二年,李锜正式起兵反唐。
  然后叛军一个月就被平息,李锜押送京师受审,最终被腰斩。
  而他的家眷都被没入掖庭执役,其中有两个妾室在史书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其中一个是杜秋娘,另一个郑氏,是唐宣宗的生母,后来的孝明太后。
  她和郭贵妃,好像也是大唐历史上唯二的两位皇太后。
  这个郑窈娘,该不会就是那个郑氏吧……?
  要真是她,那岂不是直接把唐宣宗给蝴蝶掉了?毕竟他是李纯的第十三子,要两年后才会出生呢。
  也不知道李纯发了什么失心疯,罪官家眷这种按例不赦的,这回居然也放出来了。
  不过突然恩放宫人这件事本身就足够诡异,郑窈娘的出身,夹在其中,反而不那么奇怪。
  好在雁来仔细一想,觉得问题也不大。反正就算她继续留在宫里,生下皇子,应该也没有继承皇位的机会了。毕竟作为宪宗的庶子之一,非嫡非长非贤,他能登上皇位,不过是宦官博弈的结果。
  只是扶持他上位的人没想到,这位一直在扮猪吃老虎。
  但即使儿子能当皇帝,四十年后能兑现的荣华富贵,对郑窈娘来说,放弃了也不可惜。
  何况现在,那个结局已经不会再出现了。
  至于郑窈娘本人的想法…她在宫中时,可没有听说过有什么刺绣方面的才能。那个能在一尺绢上绣《法华经》的绣娘,既然能被贡到京城,就说明技艺精湛到了一定程度,十分罕见。郑窈娘入宫已两年,若想邀宠,有的是机会。
  这样看来,她并不是运气或者才艺不如杜秋娘,只是她更谨慎、更隐忍。
  所以两人的结局也是天差地别。
  ……
  大明宫,紫宸殿。
  收到外面传来的消息,俱文珍亲自入殿禀报,“大家,出宫的宫人都已经送到京兆府了。”
  “是神策军亲自把人送进了京兆府?”
  “大家圣明烛照。”俱文珍忙道,“路上遇着天兵,把人要走了。下头的人怕横生枝节,便没有拒绝。”
  李纯哼了一声,听说送去京兆府的宫人被天兵半路截胡,他一点都不意外,甚至觉得理所当然。
  他们要是不来掺和一手,才让人意外呢。
  不如说,他一口气放出去那么多的宫人,除了想要清理一下宫里的人口之外,也是为了给这些天兵找一点事情做。
  这回清理的过程中,还真出现了几个比较可疑的存在。不过李纯没有去验证她们的身份,万一真戳破了,对他也没什么好处。那几人想来自己也知晓,要清退一批宫人的消息一出,她们就自己消失了。
  大概是因为太丢人了,几个玩家都没往外说,所以这消息目前还没有传出去。
  现在其他天兵的视线也放在了出宫的宫人身上,如此双管齐下,一段时间内,应该不会再有某些让他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了。
  虽然李纯这两天仍旧没有召幸过任何嫔妃宫人。
  俱文珍侍立一侧,见李纯面上神色莫测,看不出心情究竟如何,不免心下凛然。
  自从寒食宫宴结束之后,俱文珍就发现,自己竟然不太能看得懂这位陛下的所思所想了。
  以前的李纯雄心勃勃,但一眼就能看清楚,所以李吉甫、裴垍这些朝臣能影响他,吐突承璀那种不成器的宦官也能影响他,这些俱文珍都看在眼里,他之所以坐蜡,只是因为当时的皇帝不需要他。
  但此刻,在天兵那里受了挫的皇帝,以一种俱文珍没有料想到的速度成长了起来,再不能被轻易看透了。
  这对以揣摩上意为主业的内侍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皇帝会在他们面前掩饰情绪了,那是一种……防备。
  好在俱文珍沉得住气,之前没有因为大权在握就得意忘形,此刻也完全没有将心中隐约的不安表现出来,只是行事更谨慎了几分。
  这会儿,他微微思量,问道,“可要让人接着留意京兆府的动静?”
  李纯微微皱眉,摇头道,“不必。”顿了顿,又说,“让神策军谨守门户,朕不想再看到天兵未经允许就出现在宫中。”
  “是。”俱文珍低下了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