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一旦动手却没能把人杀死,那就是结下了死仇,好不容易才维持住的大好局面也将毁于一旦。
  君不见,连大唐皇帝都选择了按兵不动,那可是在长安、在皇宫!
  论芒杰在长安数月,旁观了天兵和雁来的行事,也不免庆幸,当初去逻些城的只有高富帅一人,能搞的事有限。
  目前看来,两边虽然没有翻脸,但大唐和安西军互相防备是肯定的。吐蕃只需要保持沉默,降低存在感,就能坐看两边的争斗,没必要在此时下场。
  即便已经想得十分透彻,但看到雁来就真的带上几百个人来了秦州城,论芒杰还是忍不住有些动摇。
  这个机会太好了!
  不过也正因为机会太好,他反而很快就清醒过来,疑心这是雁来的诱敌之策。
  雁来要是知道他的想法,一定会大呼冤枉。
  虽然她偶尔看着提升了许多的数据面板,也会产生诸如“来点危险让我试一试威力”之类的念头,不过也就只是想想而已。
  别人不知道,她却是清楚得很,身为系统宿主的她,是不能复活的。虽然雁来怀疑,就算她死了,系统也会再重新给她找一具身体,还能继续活着,但好不容易才打下来的地盘和开创的局面,应该没法直接继承,到时候不管是从头再来还是想办法消化接收,都会相当麻烦。
  所以她虽然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却不会轻易涉险。
  事实上现在的她也很难涉险了。
  去长安面见皇帝,应该就是她所能面对的、最危险的处境了。至于今天这种场合,表面上看她只带了几百人,实际上玩家随时都能传送到新手村,只需十几分钟就能赶到这里。
  所以论芒杰确实做出了一个明智的选择。
  简单寒暄几句之后,选定的吉时就到了。
  吐蕃对盟誓非常看重,自然也有一整套的仪式。再加上秦州之前是吐蕃的地盘,所以由论芒杰主盟,站在最中间,裴垍在左,雁来在右,三方人员各自在他们身后站定,乐师开始演奏仪式专用的乐曲,气氛瞬间变得肃穆。
  而后先由论芒杰升坛,点燃香烛,向上天宣读经由三方商讨数月才终于完成的誓文。
  先是汉文版本,然后是藏文版本。
  吐蕃贵族都会讲汉语、书汉文,论芒杰作为主战派的代表人物,每年有大半的时间待在唐蕃边境,汉语造诣更是十分精深,一口官话流利至极,只听声音肯定猜不到他是吐蕃人。
  誓文开头是“舅甥之好、亲如一家”之类的套话,后面就是互市的详细条款了。
  秦州作为互市地点,由三方共同出力营建、维护和管理,参与贸易要拿到三方共同签署的凭证,并缴纳税费,而三方要保证交易过程的公正与安全。
  具体的规定十分细致,都是这几个月一条一条打磨出来的。
  原本誓文里不用写得那么清楚,但雁来觉得,将它刻在石碑上,保证每个前来参与交易的商人都能看到、记住,深入人心,条款才是有意义的。要不然,很容易就会被各种莫名其妙的潜规则取代。
  誓文宣读完毕之后,裴垍和雁来也登上法坛,三人一起在誓文最后署名、用印,再歃血饮酒。
  虽然这是玩家最期待的环节,但雁来只能说,酒精味加上血腥味,谁喝谁知道。
  一口闷下去,差点把她整个送走。
  誓文一式三份,全都签名用印之后,会被由使者带到边境的城池要塞宣读,以彰和平,最后再各自送回国中收藏。
  而留在秦州城的,则是一块巨大的石碑。
  碑上的誓文已经提前刻好,只要将三位盟誓人以及随行见证人的名字刻上去,举行完立碑仪式,盟誓就算是结束了。
  其实本来不用这么着急,很多会盟都是等盟誓结束一两年才立碑的。不过这块石碑除了盟誓之外,更多的是立木为信的功能,当然要在互市开启之前弄好。
  会盟结束,三方使团便各自散去。
  不过他们暂时不会离开,而是留在秦州城中,为接下来的互市做准备。
  这些都提前弄好了章程,只需按部就班即可。雁来将任务下发,就不用操心太多了。
  她直接去找了裴垍。
  “雁帅是为了流民的事来的吧?”裴垍看到她,一点都不意外。
  事实上,雁来不来找他,他也要去见她的。这种事情,不能总是公文往来扯皮,还是需要私底下摸清楚双方的底线,达成共识。
  雁来笑着点头。
  裴垍便长叹一声道,“雁帅可是给我们出了个难题呀!”
  “裴相说笑了。”雁来苦笑,“要说为难,也应该是我为难才对。本是一片好意,不忍心见百姓流离失所,如今却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裴垍脸皮抽了抽,“雁帅心系百姓,是我大唐之福。只是朝廷也有朝廷的规矩,礼不可废、法不可乱。这一点,雁帅想来可以理解。”
  “这是自然。”雁来点头,又道,“只是……安西军的情况,裴相您是知道的,我们空有地盘,却是根本来不及经营,又有那么多的天兵要养活,已是捉襟见肘。晓得朝廷不易,所以我也不好意思开口,想着苦一苦也就熬过去了。如今又多了这些流民,连如何养活他们也犯难,实在没有余力呀!”
  裴垍当然不会想到玩家在西域种了多少地,只是想着那些天兵看起来确实都是养尊处优的样子,对钱更是毫无概念,手里有多少就花多少,想来也不会留意这些日常耗费。光靠西域那点人口,养活自己都难,还要养天兵,安西军确实不易。
  听着雁来话里还有要朝廷赈济的意思,他连忙哭起了穷。
  朝廷也没有余粮啊,要不然,哪里会眼睁睁看着这么多的百姓变成流民呢?
  雁来便道,“朝廷的难处我自然也知道,唉,缴纳赋税本来也是应当的,只是现在的安西军条件实在困难……”
  裴垍听她强调了好几次“现在”没有余力,也听出了几分意思,便试探着道,“其实容你们一阵也不是不行,只是总要有个期限,朝廷也好给其他的地方交代。”
  雁来听到这里,才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朝廷免除这些流民未来五年的徭役、赋税,五年之后如实缴纳。
  这个条件,说实话并不是很离谱,但裴垍还是还了价,“只能三年。”
  “不是我不想给裴相公面子,实在是不能啊!”雁来也开始诉苦,“这些流民孑然一身,到了西域连住的地方都没有,种子、农具、耕地,都是都要现想办法。何况垦荒的地头几年收成有多差,裴相公您比我清楚。这么算下来,三年后连这些亏空都填不上,哪有余粮纳税?其实五年后都很勉强,实在不行,您把这些人带回长安去,我是管不了了。”
  话说到这份上,裴垍也知道没有讲价的余地了,只得无奈应下,“五年就五年吧。不过赋税要如数缴纳,也要有人应徭役,这是雁帅你亲口说的,可不能失信于我。”
  其实失不失信的,裴垍并不是很在意。毕竟以大唐皇帝换宰相的速度来看,五年后也不需要他来操心这些了。
  但话还是要说的,毕竟他这回让步有点多,回去总要跟皇帝和政事堂交代。
  雁来也是满口答应,又试探着问道,“若是以后再有其他的流民,能否也都照此办理?”
  裴垍眼皮一跳,总觉得这话里有坑,想都不想就否定道,“自是不可!若真的还有这种情况,到时候再商议便是。”
  雁来见他态度如此坚决,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也不再强求。
  ……
  流民的问题解决了,互市的事情也按部就班地展开,雁来回到新手村,便开始琢磨要怎么写新的更新公告了。
  在裴垍面前说的那些话,也不完全是作假。
  虽然去年西域开垦了不少土地,也进行了相对科学的管理与维护,但第一年的收成确实很一般,勉强可以养活西域如今的人口。但之前雁来在长安开复活点,就召唤了五万新玩家,现在又多了两万流民,也是有些拮据了。
  好在前往中亚贸易的玩家带回了好消息。
  河中地区,也就是粟特人的故乡,整体环境跟西域差不多,也是由一个个绿洲诸国构成,平时以耕种为生。
  他们原本也是臣服于天山南北的突厥部族,唐王朝攻灭东西突厥之后,势力范围也一度扩张至此。但751年怛罗斯之战后,这里就被阿拉伯帝国,也就是大唐所说的白衣大食统治着。
  不过这里距离阿拉伯本土也同样遥远,所以大食采取的也是跟大唐差不多的羁縻政策。
  这几十年来,河中地区虽然也时不时发生一些混乱,但总体要比西域太平得多,所以那边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更发达。
  丝绸之路,本来就是这些粟特胡人开辟出的商道,这条路上的贸易,也是由他们来经营。
  直接穿过西域,本来就是丝绸之路最便捷的路线,所以之前才如此繁盛。只是吐蕃为了困住西域,断绝了东西两边进入西域的道路。但胡商的贸易却并未中止,他们要么走天山北道去回鹘交易,要么直接跟南边的吐蕃交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