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赵忠道:“大将军勾结袁氏谋反,欲杀害两位皇子,袁术追着我们到了西园,卫大人让一让,再晚就来不及了!”
  这架马车确实再无多余的空间了,但这四周哪里还有其他马车,卫召当然不肯让。
  “巧了赵大人,我与大鸿胪大人也是被尚书大人追至此地的。”说完他看向两位皇子,和善道,“两位殿下,如此危急关头,赵常侍却不会驾驶马车,不若就让赵常侍留在此地,我来驾车,大鸿胪大人来陪两位殿下?”
  赵常侍听见卫召点出他不会驾车,瞬间慌了神,但他脑子转得快:“那你驾车!我陪着殿下们就行。”
  卫召余光瞥了一眼脸色苍白的大鸿胪:“赵常侍不常出宫,宫外情况复杂,大鸿胪陪两位殿下更为妥当。”
  赵忠还要再说什么,却听见不远处同时传来两声呼喊。
  “赵忠!你莫要伤害殿下们!”
  “李大人!卫大人!主动投案,从轻处罚!”
  卫召拽着缰绳不松手:“来不及了!”
  赵忠坚持不挪屁股,他身旁的两位皇子被同时面目狰狞起来的大人们吓哭了。
  “我要赵阿母!”“呜——”
  兵马的脚步声已经清晰可闻,卫召跨上车架,直接扑进车厢,想去把赵忠拽下来,然后回身一瞬间,却见大鸿胪,倒退了两步。
  “卫大人!”
  卫召脸色一变,意识到了什么,想下车去,然而已经来不及了。
  “你要能认出我来啊!”
  大鸿胪带着哭腔转过身,火把就在园墙外,卫召咬牙,转身坐上马车,甩动缰绳,两匹漂亮的乌孙马拉着马车疾驰而出。
  -------------------------------------
  贾诩作为最早跟随段宁的人,是为数不多既知道姐妹关系,又知道两人身世的姐妹联盟核心成员,判定洛阳城有变后,他担心邓太后的安危,一直留在城外,于邙山方向的高地,观察城内的情况。
  皇宫北宫方向出现火光后,他立刻将部曲分为十二股,分别守在洛阳城的十二座城门外,自己带人守在离崇德殿最近的上西门,想等宫门打开时,趁机混入洛阳城。
  然而他低估了宋奇的决心,上西门这边,大将军宋奇的弟弟宋穹,居然带着足足五千兵马直接进了城,并留下了五百士兵看守城门。
  等了不知多久,其他几处城门方向,也没有看到信号,看来不是没开城门,就是像自己这边一样,有士兵把守。
  贾诩有些犹豫,他这二百人,对付宋穹的五百人,他是有胜利把握,但他一个并州牧别驾,以什么理由在这时候强闯进城呢?
  尤其是,段宁现在明面上可是袁氏门生,虽然这种场合袁氏应该不会错过,但是他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袁氏参与了宫变。
  他在上西门一直等到了将近子夜,终于见到北面谷门方向,有焰火升起——这是他们的信号。
  这种方便携带的管状焰火,虽然不具备什么杀伤性,但保密等级很高,每一支从生产到取用到销毁,都严格记录在案。
  一声鸣响后,焰火腾天升起,几乎半座洛阳城都能看到[1]。
  他立刻率部曲往北,朝着邙山的方向疾驰,和谷门的部曲汇合后,部曲告诉他谷门方向的守卫放了一架马车出去。
  贾诩立刻下令:“追!”
  那架马车显然不是寻常的马车,贾诩北上带的都是脚程急快的西凉马,可他们从天黑追到了日出,一路都没见到对方的踪影。
  好在出谷门过邙山,只有一个关隘——小平津,过了小平津便是平野,他们朝着黄河渡口方向追,终于追上了马车。
  驾驶马车的卫召,现在的心情就是后悔。
  后悔,非常后悔,如果今天可以重来,他一定就在书房,哪儿都不去。
  好奇心害死人啊,天知道,他本是来探消息,凑个热闹的。
  现在,整个皇宫,不,整个国家,最大的两个热闹,都在他车上!
  一晚上过去,他也成热闹了!
  他现在真想狂扇自己耳光。
  主公有秘密又如何,谁没有秘密?主公关心北边,就是因为主公忧边忧国不行吗?
  让你多事!让你多事!让你多事!
  这次要是能活着见到主公,他一定在主公面前全盘拖出自己的所有的秘密,以后主公说什么是什么,主公让他做一,他决不做二!
  前提是,他真的能活下去啊!
  赵忠不是说谷门都是他的人吗,怎么这后面马蹄声听起来这么凶啊,皇宫里能找到这样良马的军营能有几个?我就说那些小黄门靠不住吧!
  贾诩见着架马车越跑越快,也发起狠劲来。
  他纵马与马车拉开一个角度,将马的速度稍微降下来,双腿稳稳得勾住马镫,支撑着身体,直立上身,双手松开缰绳,一手解下背后的弯弓,一手从腰间抽出两支羽箭,弯弓,瞄准——
  两支羽箭中的一支,精准地射中了驾车人,驾车人手一松,马车慢慢降低了速度,最终停了下来。
  贾诩的部曲将马车团团围住,他居高临下地看着驾车的年轻人。
  卫召被射中了手臂,冷冷地抬头看着对方,他还没说什么,赵忠探了个头出来,被卫召反手按了回去。
  “车内,可是宫里的贵人?”虽然只是一瞬间,但贾诩还是见到了赵忠的样貌。
  见对方不答,贾诩肯定了自己的判断,心念电转,随即翻身下马,抱拳道:“下官南下赴任,见车架深夜疾驰,误以为是贼人,愿将功赎过,护送车内贵人回宫。”
  卫召此刻也没有别的选择,赵忠陪着皇子们躲在车架内,他们一起四个人,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对方虽然是文士打扮,可光凭他刚刚的箭法,还有他身后那群充满血性的骑兵部曲,就知道此人不是一般的文士。
  “敢问大人南下任何职?”
  贾诩没有犹豫,爽快回道:“下官乃苍梧郡太守,士邑。”
  此人确实有交州口音,卫召将信将疑,还没等他开口,赵忠便直接钻了出来:“可是交州士氏?”
  “正是!”
  卫召想要阻止,但是已经来不及了,赵忠一听对方是士氏,立刻痛呼:“士大人,如今这是天大的功劳掉在了您身*上!大将军还有袁氏意图谋反,您一定要留下,护殿下们安全啊!”
  贾诩面露震惊,结巴道:“难,难道,车内的贵人,是……?”
  卫召额角抽出,无奈掀开了身后的车帘,露出了后面抱作一团的两个小皇子。
  贾诩倒吸一口凉气:“所以二位是宫里人?”
  赵忠笑道:“士大人想必是旁支吧,吾乃中常侍赵忠,与你家家主有很多年的'交情'啊。”
  贾诩恍然大悟的样子,又看向卫召:“那这位大人是?”
  卫召面无表情:“不才,铁市官段铭,凉州人士。”
  第112章
  “两位大人,现在是如何打算?”贾诩问道。
  卫召没说话,赵忠是真的害怕回去,连忙道:“贾大人带我们过江, 然后找个地方躲起来,他们烧了皇宫, 上军校尉肯定不会放过他们, 等宫里太平了,我们再回去。”
  贾诩表示身为臣子,保护皇子安全义不容辞。
  他让一名部曲给卫召简单处理了手臂的伤口,众人再次上路。
  可走了不到一个时辰,赵忠又叫来贾诩,表示赶了一夜的路,皇子们年龄太小,需要休息。
  贾诩只能让部曲们去找能落脚的村落,一行人好不容易才安顿下来,最好的农舍自然是给了两位皇子,赵忠也同皇子们休息在一处。
  安排好人员警戒,贾诩准备去牵着自己的战马喝水,却见卫召一个人,在拴马的树林里鬼鬼祟祟的,不知是在做什么。
  他看了好一会, 才出声:“段大人。”
  卫召吓了一跳,转头见是他,便拍拍自己的袖子,拢袖道:“士大人。”
  “段大人没有给我的马下毒吧?”贾诩额前的碎发天生长不长,垂在眉眼前,让他看人时的目光仿佛被一层阴霾笼罩。
  卫召笑眯眯道:“士大人哪里的话, 我见这西凉马新奇,所以来摸摸。”
  贾诩走上前,解下绕在树上的绳子,摸了摸爱驹的头:“她是我看着长大的,我将她视作我的女儿,我的家人。”
  “如果有人伤害了她,我一定会百倍千倍的还回去。”
  说完贾诩瞥了一眼卫召的上臂,那上面一圈一圈缠绕着锦衣撕成的布条,外层还渗着血。
  “呵,士大人重情义又好武力,铭很是敬佩啊。”卫召笑着,目送贾诩牵着战马离开。
  当夜,卫召来到两位皇子的农舍里。
  “殿下,士邑此人不可信,他没有和我们说实话,我怀疑他就是大将军的人!”
  赵忠惊讶道:“怎么会……”
  “他的马!”
  “一个交州士氏,怎么会有如此多的西凉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