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士兵在身后吹响了号角,如同远古的神明唤醒这片土地,声音悠长回荡,传入城内,把孙颉吓得魂都飞了,已经顾不得穿好衣服了,所有人都听到了号角声,泰山郡治真的打过来了!
可推开门走了两步,被寒凉的空气和带着雨水的风一吹,他又反应过来不对了。
郡治不是要撤退吗?怎么还敢主动来攻?
他在雨中喘着粗气登上城墙,雨幕中列阵的军队虽然整齐肃杀,但是看人数,绝对不会上万。
手下一个出主意的教徒顿时喜道:“将军!这是机会啊!哪有千骑轻兵就敢来攻城的,这必定是掩护!”
“既没见攻城器械,又没见粮草后勤,营寨也望不到,这不是要久攻的意思啊!”众人纷纷应和,“他们想掩护后面的士兵和百姓撤出泰山郡,故而遣此疑兵,我们为什么不将计就计,夺了他们的装备武器呢!”
城墙上,众人正激烈地讨论郡府军此行的来意,城下却突然传来声音。
“吾乃天子之臣!领天兵而来,尔等妖众,速速投降不杀!”
是领头人在叫阵!所有人于是都往城墙下看去,只见一英气挺拔的年轻文士,与一身穿铠甲的士兵共乘一骑,文士目光坚毅,端着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在城墙下口出狂言,他身后的士兵控着缰绳,双手在文士身侧,呈环护之意。
孙颉仔细看文士样貌,立刻眼前一亮,这毛头小子,不是那日城墙上见着的曹班曹国相又是谁?
哈哈哈何谓风水轮流转?城墙上下,攻守易形,这不就是了吗?
可他这是做什么?效仿项王垓下之战突围殿后?
只可惜,曹班一介文士,非有项王武勇,而纵使项王武勇,不也是败于高祖吗?
曹班留足了时间给博县的黄巾,首领孙颉也终于应了她的叫*阵。
“黄毛小儿!乖乖等爷爷捉你上城,叫你阿父来赎!”
可这垃圾话之后,城内就再无反应,漫长的等待让曹班都有些怀疑计划失败了。
约莫过了快一个时辰,天光大亮,城门才缓缓开启,手持各色兵器的黄巾教众喊着“杀啊!”“杀贪官!”“打倒阉贼!”“为了大贤良师”等口号蜂拥出城,零星有几个骑了马的,曹班的骑兵队摆足架势准备迎敌,那几个黄巾“骑兵”立刻放慢了速度,居然慢慢跑在了步卒后头。
……
这是什么作战素养?曹班先前还以为是彭放轻敌了,她只能压压手,前阵约一半的骑兵放下了盾,原本列好的阵型也散开来,让队伍看起来没那么“唬人”,于是黄巾的“骑兵”们又挥动马鞭上前。
博县本身并没有多少军事物资储备,这样近的距离,正常情况若是博县有乱,只需要郡治奉高县调兵即可,所以博县黄巾武器依然以农具为主,装备几乎为零,哪里敢和全副武装的骑都尉士兵们对战?
反正敌寡我众,我就跟在大部队后头,看机会敲一锄头,磕一木棍——这便是大部分教众的想法。
黄巾打得辛苦,骑都尉们演得也很辛苦,符柯甚至还有机会在曹班身后小声嘟囔:“我们现在掉头攻城说不定都能成。”
所有人中,只有曹班是文士装扮,还和人共乘一骑,文士=弱鸡,有人护驾共乘=重要,因此在黄巾眼中,曹班=重要的弱鸡=战功。
来围攻她和符柯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曹班射术不行,好在骑术拿手,因此将防守都交给了身后的符柯,自己驾马且战且退。
雨停后,雾气随着太阳的升起渐渐消散,眼见出城追击的黄巾越来越多,计谋已成,曹班不敢耽误,下令撤退。
“郡府兵撤退了!”消息传出,一直躲在城内的孙颉终于再次爬上城墙,见曹班的军队果真稀稀拉拉地往东撤,不由后悔方才没能亲自率兵出城,这是积攒威望的好机会啊!
于是他立刻叫来自己手下,东南西北四方将军,在一众奴仆的服侍下,换上了博县县尉府上翻出来的,最精美的铠甲,披挂上阵,亲自率领教徒出城追击,目标——斩曹班,夺奉高!
第97章
曹班率骑兵队一路往东,虽然是“逃跑”,但尴尬的是,她们也不敢跑得太快。
太快黄巾追不上啊!
就这么一路控制着速度,终于望见了奉高县城门,符柯内心激动,向城门方向射出特制的彩色羽箭。
“主公!我们到了!”
“主公——”
在城墙上望到了青衫少年的身影,曹班这才放下心来,可随之而来的,就是毅力再无法控制过度消耗的身体,她终于失去了意识。
战马脱离了缰绳的控制,仍然在惯性地往前行,然而身前的人已经没了力气,符柯大惊,赶紧扑在马背上,用双肘支起一片空间以防曹班落下去,同时两手控着缰绳,调转马头。
其他士兵也注意到这边的动静,医都尉的一名医师上前,从符柯手里接过曹班,将人换到自己马上,带主公撤离战场。
一番折腾,曹班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众人只能将心焦化为战意,争取速战速决,早点解决了敌人!
“杀!”
随着符柯一声高呼,两千骑兵全部调转方向,面向追击而来的黄巾军。
孙颉沿着官道追击溃败的奉高县府兵,路上还遇到了几波运着粮草,仓皇逃窜的士兵,他带人毫不犹豫抢下粮草,越发坚定了郡府弃城的判断。
一直追到了临近奉高县城,远远就能看见城门大开,城墙上不见手持弩箭防备的士兵,城墙下,先前追击的那股骑兵已经调转方向,摆开架势,于是孙颉立刻号令教众冲阵。
他身披铠甲,面对残兵,信心增长了不止一点点,听见对方将领呼号,仔细一看,那将领身前的曹国相不知去向,果然,文人鼠胆,大敌当前,舍弃自己的军队就如同舍弃这一城、一郡的百姓一般随意,再看看亲自上阵的自己,以及自己身后,源源不断增补的教众。
何谓民心所向?
这就是啊!
于是孙颉一人骑在高头大马上,当着教众们的面,系上了黄色的头巾,高呼那句千古名句——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融真听见声音,抬起头,见姐姐不知何时进了病房,站在她身后。
“你看得挺快,这句不是很出名嘛。”
“姐。”融真合上书,“不用每天来的,你这样太辛苦了。”
融景替妹妹把书放在床头,然后推动轮椅,将妹妹抱上床,为她按摩双腿。
“医生今天怎么说?”
“还是那样呗。”融真语气轻松。
见姐姐眉头紧锁,融真想了想,岔开话题:“你给我带的诗集我看了。”
“怎么样?”因为被限制行动,又不能上网,妹妹现在的娱乐只有看书了,即使是这样,书的种类也必须经过联盟的严格审核,包括带进病房的书籍本身,也需要过扫描检查。
“写得真好啊——”融真感叹,“让人好奇,写下这些文字的人,是处在什么样的一个时代,又是怎样一种心境呢?”
“那可不是什么好时代。”融景摇头苦笑,妹妹让她带的多是历史书,诗集也是对应朝代文人的作品。
融景将室内的灯关了,屋内刹那间一片昏暗。
“姐姐?”
随后融景按了下开关,升降窗帘缓缓升起,灿烂到刺眼的阳光洒入室内。
“今天天气这么好!”融真微微眯眼,抬手挡住阳光,光线射在手心,暖融融的,于是她转了个方向,朝着落地窗伸出四肢,让阳光充分地温暖冰凉的躯体。
“怎么样?要不要带你出去逛逛?”
“可以吗?”融真眼睛倏地亮起。
“嗯,申请通过了。”
融景扶着妹妹,坐上轮椅,房间门却从外面缓缓打开。
“融真,问询时间到了。”一个穿着军部制服的男人走进来,他身后是融真的主治医师,和两名一直守在病房门口,全副武装的警卫。
融真的手下意识抓住了轮椅的扶手,整个人都在往椅背上靠,融景握住妹妹手捏了捏,看向男人,面色不愉:“怎么这时候问询?她的外出申请不是已经批了吗?”
男人杵在门口,像小山一样挡住了她们的去路:“还请小融总理解,我们也是按规矩办事。”
融景看了眼墙上复古的机械挂钟,批准下来的外出申请只有今天这个时间,如果现在接受问询,下次不知又是什么时候了,好不容易妹妹精神才好一些,他们怎么可以——
似乎料想到了融景的不配合,男人面无表情道:“小融总的公司对于联盟来说意义重大,联盟人都会铭记令尊和令堂对联盟的贡献,但令妹这次遗失的数据事关联盟存亡,我们没有将她带到军部,已经是顾及小融总的面子了。”
“我的面子?”融景冷笑,“我妹妹现在是我唯一的亲人,你们动我的亲人,就是要我的命,我连命都顾不上,我还要什么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