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荀彧见戏志才这般,其实是有点心动的,尤其是对那座“军事学院”的好奇格外强烈,同辈们一同吃住,一同读书、骑射的生活,他真的很想体验一番啊。
  但是去奉高县就意味着他要再次离开家人,就算他对一直在济南任国相的父亲没什么印象,可他心里从来没有考虑过离开家人这个选项。
  结果没想到,队伍一进入泰山郡地界,就出了意外。
  戏志才病倒了!
  他带着荀彧骑马,突然整个人就从马背上翻了下去,荀彧都没反应过来,慌忙间伸手去捞,却被他带着一起翻下马,还摔到了对方身上。
  荀彧吓坏了,等游树上前来查看,见她眉头紧锁,一边摇头一边道:“……他昏过去了。”
  荀彧这一路受戏志才照顾,又折服于对方的才学和武艺,早把对方当自己亲兄长一般看待了,见戏志才生病,比谁都着急:“他,他怎么了?”
  游树将戏志才扶上马车,表情十分沉痛:“旧疾复发,我看大约是没救了。”
  “什么!?”荀彧抱头,面色苍白,连连后退,“不,不可能!刚刚还是好好的啊,是,是我摔到他了吗?要不要请医师看看?荀氏也有懂医的,我去叫!”
  游树只看了荀彧一眼就匆匆背过身去。
  “你上去看看吧。”
  荀彧连忙爬上马车,手脚并用来到戏志才榻边,见对方半睁着眼睛,望向他,嘴唇异样的灰白,短短不到一刻钟,生息几乎完全消散了。
  “戏,戏兄——”荀彧想到对方在马上气宇轩昂的样子,终是没忍住,放声痛哭起来。
  “阿彧莫哭,主公会为我收尸的。”戏志才气若游丝。
  荀彧一听,直接哭到打嗝:“戏,嗝,戏兄患何疾?呜呜——怎,嗝,怎会如此啊——”
  等他哭得累了,戏志才才缓缓道:“莫要为我伤心了,阿彧,去寻你父亲吧。”
  “我的父亲用我换了五百钱,是主公抚养我,教导我,我在投奔主公的路上死去,是为忠孝,你离开重病的友人,也是为了忠孝,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咳!咳!咳!”
  戏志才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荀彧连忙将他扶起来,他慢慢移开捂住嘴巴的方巾,在荀彧眼前摊开。
  方巾上,鲜红血渍触目惊心。
  荀彧被吓得忘了喘气,好半天才猛然深吸一口气:“戏兄千万挺住!你若去了,如何报答曹使君的恩情?”
  他双手捧过染血的方巾,抬头直视戏志才:“我就在这儿守着,哪都不去,我,我陪你一起去奉高县!”
  戏志才闭目,轻声道:“你立字据。”
  荀彧立刻起身:“不用立字据,我现在就书信至济南,告诉父亲!只要曹使君和戏兄不嫌弃我年小,我就留在戏兄身边侍疾,报答戏兄一路护送的恩情!”
  第94章
  阳翟格物院最后一支车队顺利抵达泰山郡, 带队的游树向曹班汇报完情况后,欲言又止。
  曹班问她还有何事。
  “是戏志才……”
  曹班一拍脑门,说谋士谋士到, 差点把这茬忘了!
  戏志才的档案她看过,现在泰山郡正是用人之际,她最近真是忙昏头了:“你提醒我了,我记得阿忠也是负责殿后的,怎么没和你一起来?最近这边人手不足,我正想见见他。”
  游树道:“他和荀使君的幼子在一块……”
  曹班一下没反应过来:“哪位荀使君的哪个幼子?”
  游树提醒她:“名唤阿彧的……”
  曹班瞪大眼睛:“啊,是荀令——”猛然打住,咳嗽两声,站起身, “阿彧也来了?他没有随荀氏车架往济南国去吗?”
  说完也不想等游树解释了,干脆就让她带路,两人直接往谒舍去。
  阳翟格物院前后分了五批人进行东迁,原计划这些人马以及书籍、卷宗等等都要再往东运至不其县,经过近五年的经营,那里才是完完全全属于曹班的势力范围。
  但是黄巾还聚集在西面的矩平县, 导致几乎每天都有百姓往东面逃窜,为了维持运输路线,又不能强行下令封城, 对城内百姓只能尽力安抚,这让曹班实在有些疲于应付。
  泰山郡和矩平县黄巾之间必然有一场大战,暂时安置在谒舍的阳翟格物院诸生将成为这场战役的主力。
  曹班到了谒舍,询问戏志才的住处,却得知他在医堂。
  “他病了吗?”主公面露担忧,虽然不知原因, 但是游树知道主公格外在意戏志才的健康状况,戏志才刚到格物院的头三年,身体检查表都是直接送至曹班案头的,她连忙摇头,“没事的,他没事,主公进去一看便知。”
  曹班将信将疑,史书是明确记载了戏志才“早卒”,古代人均寿命本来就不长,那这个“早卒”恐怕真的很早!
  曹班按照医士的指示,连忙往戏志才的房间快步行去,布帘一掀开,就见戏志才躺在病床上,双手交叉于胸前,面色安详,旁边的案上,趴着一个孩童。
  听见动静,榻上的“病人”立刻睁开眼,和曹班比了个噤声的手势,随后眨了眨眼。
  ……
  游树将趴在桌上睡得流口水的荀彧打横抱了出去,戏志才立刻掀开被褥下榻,行右手贴左胸之礼。
  “恕属下失仪。”戏志才说着告罪的话,可是表情明媚又灿烂,一点告罪的样子都没有。
  曹班还有点惊魂未定:“阿忠身体真的无碍吗?”
  戏志才摇头,用眼神示意被抱到外间的荀彧:“让主公担心了,我是装的,诓骗小孩儿呢。”
  说完他还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但是得到了主公的关心,阿忠就算真的生病,也全好了。”
  曹班知道戏志才的性格,大概猜到了事情的经过,从前欺负性格耿直的华佗是用小聪明,想来荀彧比较机灵,不上他的当,因此他就换了一套方案,直接耍起了无赖。
  戏志才是曹班眼看着进入格物院的,这个孩子对她的感情不仅仅是下级对上级,更有一些近似于亲情的依赖,曹班对手下的性格是不会过多约束的,这些事情对她来说更像是生活中的调剂,她心情好时也乐于配合他们。
  戏志才见曹班沉思不言,原本自信的笑容不由地收敛了,有些不确定试探曹班的眼色:“忠做错了吗?”
  说完,他微微蹙眉,似乎略有委屈:“若是主公有不满,我会负责将他送回济南国——”
  曹班连忙安慰他:“不,阿忠立了功劳,我很开心。”
  荀彧她当然想要!
  开玩笑,那可是能在汉末当十多年尚书令的强人啊,尚书令管理尚书台,尚书台负责一国政务,所以尚书令就相当于公司总裁,一国总理的位置,虽然现在才是幼年版,但这里也不他缺一口饭吃,养着总没错。
  戏志才这是立了大功,当赏!
  “阿忠是怎么想到把他留下的?”这点曹班确实好奇,和诸葛亮那次不同,她应该没在戏志才面前提过荀彧才对,表现偏爱就更不可能了,怎么就这么巧?
  “济南国的荀国相宠爱这个幼子,我们有他为质,再加上护送荀氏的恩情,北边便能安定了。”
  原来如此,真是一肚子坏水啊。
  曹班一边感叹一边在内心给戏志才鼓掌。
  “我听说你病了,来得匆忙,只随手取了这个,”曹班摸摸自己的衣袖,在里面翻找,戏志才眼巴巴看着,见曹班从里面掏出一只锦袋。
  戏志才眼睛唰地亮起,双手摊开,曹班将锦袋轻轻放在他的手中,笑眯眯的。
  戏志才珍而视之,一副好奇又舍不得碰的样子,于是曹班替他解开了锦袋的系绳,两人一起探头看向锦袋内,里面是几颗用彩染糯米纸包裹球形饴糖。
  “我记得你从前喜欢。”她伸手点了点,“嗯,一共五枚,是从我个人开支里列的,你可以自己吃,或者分给交好的小伙伴。”
  “或者给你拐来的小家伙。”她点点外间。
  确认戏志才身体没有问题,曹班深谙给个甜枣打一棒的道理,交代他明日准时到府衙点到。
  -------------------------------------
  一直住在泰山郡太守府衙的诸葛瑾发现,最近府衙里,出现了许多操着豫州口音的人。
  这些人多是文士打扮,一来府衙,就进入各部帮忙处理公务,原本因为人手不足而手忙脚乱的公府渐渐变得井井有条起来。
  经过打听,他得知,这些人来自颍川郡治所阳翟。
  豫州的士人、交州的物资、西凉的战马,皆为曹班所用。
  曹使君到底什么来头?
  诸葛瑾因为曹班善待泰山郡百姓,又解了黄巾围城的危机,对曹班的态度开始转变,但他没想到,曹班会邀请自己参与议事。
  “阳翟迁来的诸生已基本就位,今日请大家来,是商议两件事。”
  曹班一开口,堂内众人立刻停止了交谈,诸葛瑾也下意识往前立直身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