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后世有书《旷武嘉话》,收编了许多武朝逸闻轶事,其中《言语》一卷,就记录了这一段故事。
——砚初见溯原,曰:“与之谈,如临秋水。”及新朝立,砚添商部郎阙,长与之争,夫铭笑问:“如临秋水?”叹曰:“秋日寒潭尔。”
此时的砚娘还不知未来她们会从姑嫂关系,变为上下级关系,这会儿她只感到,段宁似乎什么话题都能和自己聊下去,砚娘本身不是一个健谈之人,可对方就能做到让自己的话不落到地上去。
本来只是任务性质的短暂交流,竟然变成了秉烛夜谈,等到砚娘反应过来的时候,她都将自家茶林经验的发展由来竹筒倒豆子般讲了出去。
砚娘也不是个笨的,第二天回过神,自己被小姑子套话了,可说套话,似乎也算不上,毕竟段氏不经营茶叶,她就算知道了这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而且就算是套话,段宁的说话方式也让人非常舒服,但是这种舒服,反而给砚娘一种隔了一层的怪异感。
砚娘现在还没有学到“向下兼容”一概念,但是她的第六感还是很准的。
段宁在愿意花功夫维持关系的时候,分寸感能精确到毫厘——这可是前世在商场一个个坑摔出来的经验啊。
一番交流下来,砚娘总算知道了段宁最近异常的原因。
“在等一个特别的人,沿着河道而来?”段铭一拍大腿,道,“我就说嘛,可定是在想小郎君了!怎样怎样,她有没有说那人是什么出身?家住何方?人品如何?相貌如何?”
砚娘老神在在:“我没问这些。”
段铭哀嚎:“啊——关键的你不问。”
砚娘直翻白眼,没好气道:“所以说你是木头脑袋,光长肉,不长脑子。”
砚娘骂段铭笨,段铭都当是打情骂俏听了,傻笑道:“我不懂,砚娘你说。”
“嘿嘿,这些还用问吗,猜都猜得出来。”
她勾勾手指,段铭巴巴凑过来,两人大白天的咬耳朵:“这个小郎君,必定是家住三辅,家室平平,相貌英俊。”
段铭瞪大眼睛:“她都告诉你了?”
砚娘得意摇头。
段铭疑惑:“那你怎么知道的?”
砚娘笑言:“我说我会奇门,你还不信。”
段铭拉着砚娘衣袖:“快别逗我了,你是怎么知道,那位'特别之人',家住三辅?”
砚娘喝了口茶,故意拖长了时间,才缓缓道来。
“她说要等的人将沿河道而来,如果是再西面的凉州,那是你们的家乡,她为何不提?”
“再加上,皇甫将军打了胜仗,三辅的城禁前不久开了,我家商道最近都开始走货了,算时间,若要是近日赶到洛阳,那位郎君还得骑快马呢!”
砚娘说完就忍不住捂嘴笑了,谁家娘子不盼着这样一位期期的郎君呢?
“那他的家室呢,还有相貌,你又从何而知?”问完段铭不禁怒道,“等等,这么一说,不是,不是......”
段铭越想脸色越白,砚娘在他站起身的前一秒拉住了他:“哎,你急什么,先听我说完啊。”
段铭压下胸中的憋闷,道:“若是这般,倒还不如便宜了贾文和那小子呢!至少他的相貌是真的俊!”
砚娘噗嗤一笑:“我也全是猜的,想来宁娘子这般遮遮掩掩,当是那位郎君家世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名头才是,哪做得了准呢?至于相貌嘛——”
砚娘眉眼一弯,突然撑着下巴,贴近了打量段铭,给段铭唰地一下闹红了脸。
“作,作什?”段铭磕巴了。
砚娘笑道:“想来宁娘子打小见着这般俊美不凡的兄长,连文和公子那般都瞧不上,眼光当是不差的。”
段铭佯怒,嘴角不自觉翘上了天:“夸我就夸我,带那小子作什。”
两人打闹一番,段铭一边给砚娘捶腿,一边又开始操起兄长心:“你看她那样子,如果不是需要洛阳令的许可才得离京,她都想亲自出城去迎了,这简直就是耽溺其中啊,你说这可如何是好?”
“要我说,难得有宁娘子能瞧上眼的,先顺着她,女儿心思复杂着呢,可不能不仔细顾及呀。”
段宁和砚娘说,她和这位是许久未见了,想赠物表达思念,砚娘便出主意,领着段宁到东厨,教她做一种豆糕。
然而段宁上辈子就没进过厨房,倒不是说她不会做,按她的理解,现代人只要智商没问题,照着食谱做味道能差到哪里去,但是砚娘自己凭着记忆打样,本身就是个半吊子师父,段宁这个徒弟又是吃过现代食物的,她想象中能送给妹妹的礼物,自然也是按照现代的口味来才是,一来二去,手中的成品就变成了四不像。
段铭品尝完段宁的手艺:“嗯,好,好吃。”
段宁不相信,夹起一块放进嘴里,焦糊中夹着咸味和甜味,以及来自案板上的,前一道面食的诡异的香料味。
“算了,我放弃。”段宁反复看着盘里的糕点,难得露出失落的表情。
“我可能没法给她亲手做好吃的,只能到扫干净房屋,把她需要下榻的东西都备齐了,让她来能住得舒适。”
段铭一听对方居然胆敢登堂入室,眼珠子都瞪出红血丝了,被砚娘私下掐着手背,制止了他的发言。
砚娘笑说:“这些就够了,你的思念他一定能感受到。”
这不废话吗,不光是他们夫妻,段宁的手下人也感受到了。
贾诩最近感觉不太对劲。
平日里那些看自己就和见到狸奴的鼠一样,不敢和他目光对视的汉子们,最近被他发现好几次,在暗中偷偷打量自己不说,眼光似乎还带着同情?
一开始贾诩还能当做没看见,可是他们的上级马腾做得有些过分了,那日自己搬着熬夜批完的文书从书房出来,马腾晨练路过,居然主动帮他把书搬到主公书房了。
这是什么毛病?
马腾小心翼翼打量他:“哭过啦?”
? ? ?
贾诩一头雾水:“有病去治?”
马腾尴尬:“别装了,大家都知道了。”
“主公要邀请一位小郎君到府上来住,你不知道吗?”
就为这事儿?
贾诩无语,他能不知道吗,格物院的主人要来,他是第一个知道的,凉州田庄的庶务现在都是那位在办呢,当初《盟约》签订,他作为核稿人,终于得知格物院主人,是段宁至亲这一透底的情报。
其实这些年他跟在段宁身边,他也猜得八九不离十了,但是他是聪明人,段宁不说,他也不会多问。
他懒得和马腾多费口舌,只是道:“我当然知道,那位的住处不都是我在安排的。”
谁知马腾闻言,看他的目光从同情瞬间转变为怜爱了!
段宁在等曹班,同时也在等朝廷的放行通知,段府上下也都被段宁这幅严阵以待的架势吊足了胃口。
然而曹班没有等到,同行令也没有等到,北边和羌胡作战的皇甫规大军,先传来战报。
皇甫规军大败!羌胡攻过西原郡,挥军南下,直指洛阳北边门户上党郡!
皇帝急招段颎增援,同时一道诏令传给段府,不是段颎在洛阳的宅邸,而是段铭的住处。
随着诏令一同来到段府的,还有一位名为传召,视为督军的小黄门。
诏令亲点段家女孙段宁,为女军典范,亦当效犬马之劳,特批将士三百人,封讨羌将,随祖父北征,即刻启程,不得延误!
在院中一同接命马腾眼睛一亮,看向贾诩,见他也刚好看过来。
这是个机会!
虽然只是个杂号将军,但是能将田庄的部曲过了明路,若是得胜,归来是三百人还是五百人,谁去细数?
段铭虽然担心妹妹安危,但是他明白段宁心中志向,同样身为段家子,自己不能随军征讨,但是妹妹能去,当下也极为兴奋,见段宁没有反应,以为她是激动过头,便小声提醒她。
段宁却突然道:“能否宽限两日,容我交代家中事务?”
皇帝诏令哪有讨价还价的说法,但是小黄门得了太后的提点,只能按耐下脾气:“战况紧急,我岂敢放这个话?还请女郎以大局为重,莫要耽搁。”
段宁没有立刻回答,小黄门心中暗叹,女郎终究是女郎,京城传得沸沸扬扬的想来武神之说,看来也只是虚妄罢了。
见小黄门面露不愉,段铭担心妹妹不懂事,不小心得罪了这些真正的天子“天子近臣”,急得冷汗都下来了。
好在小黄门最后放话,还是宽限了段宁一日。
-------------------------------------
曹班在进入弘农郡地界后,她等不及地就脱离队伍,和许褚两人快马先行了。
两人三马疾驰,不需要曹班明说,许褚看她这架势,也猜到她是不打算中间停宿了。
记得上次随主公这般彻夜不眠不休的赶路,还是从洛阳的曹府回谯县,那时主公在自己怀里生死不明,他也是这般急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