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不过好在这些暂时都不用曹班和曹操考虑,他们马上就要随父亲启程,前往洛阳太学蒙学就读了,因为曹嵩的任命已经下来了,一个足以惊掉曹班下巴的官职——司隶校尉!
  曹班终于知道她的便宜父亲这段时间飘得整个人快要上天是因为什么了。
  司隶校尉,被称为“天子宝剑”,身负监察职责,专监朝中百官,负责京师七郡的督治,乃是皇帝耳目,中秧集权加强的表现,从前是非皇亲国戚不得任职的。
  去岁大将军梁冀的倒台,就是皇帝命令时任司隶校尉张彪率兵包围了梁冀府邸,逼其自杀的。
  曹嵩以宦官之后的出身,居然能一步登天坐上这个位置,能不飘吗?
  难怪她和曹操可以去太学蒙学,他们这下可不仅仅是名声不好的宦三代,而是正儿八经的官二代了。
  和上次启程前往洛阳时的兴奋不同,这次曹班有了自己的产业,不得不留下人手,一一叮嘱仔细。
  经营分别交给母亲拨给她的徐掌柜以及参与了原材料采购又有从商经验的师父华识,庄园的管理交给侍女阿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改进交给李大匠,又将十三名孤儿按照能力和天赋,安排在对应的岗位上。
  许褚、侍女阿姜、书童周言会随她一同去洛阳,两边消息的传递由腿脚便利的许褚负责。
  处处不放心,处处要衡量,这一通忙碌下来,曹班觉得还不如让她去跑个全马呢,也不知上辈子姐姐是怎么管理那么大的集团的。
  突然有点理解她想让自己当继承人的想法了......
  “不错嘛,我们小阿瞳有当老板的潜力呀。”
  “我帮你的田庄取个名字如何?”姐姐在玉佩那一头一本正经道,“‘谯县创新产业孵化基地’?”
  “我让我的商队去给你注资,以后我就是天使投资人,请称呼我为融董。”
  段宁如今在凉州的产业还真的不小,尤其是在收下贾诩和马腾两员名将之后,贾诩带资进园,在人事方面很有一套手段,马腾是由陇西田庄冯管事力荐到武威郡的,第一次带队跑商就以少胜多打赢了拦道劫财的盗贼,被段宁破格提拔。
  “我觉得,叫“谯县科学研究院”更好。”曹班笑道,“请称呼我为融院。”
  这次回曹府,曹班还专门随身携带了一面田庄最新打造出来的小镜子,她坐在榻上,一边和姐姐说话,一边照着镜子,镜子中的模样和自己上辈子不太一样,是眉毛吗?还是眼睛?她说不上来,但是如今自己和姐姐是双生子,应该样子差不多吧。
  她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想象着姐姐的模样。
  段氏没有拘着小女郎的发展,经年的风吹日晒会让姐姐的皮肤变黑吗?
  经常锻炼,姐姐也许比自己要高了吧,上辈子自己可是比姐姐高一公分呢。
  到底还要多久,她和姐姐才能相见呢?
  -------------------------------------
  去洛阳蒙学,就意味着,蒙师周正的工作结束了。
  曹嵩特地领着双胞胎,带着礼物登门答谢师恩。
  两位小郎君恭恭敬敬做了全套的礼节,周正没有推辞,受了大礼,对曹家第三代道:“阿操与阿班是未经雕琢的玉石,未着笔墨的画布,我以粗浅的见识得一观之,如尘雾补之山海、萤烛增辉日月。”
  “辟雍学宫,集天下之贤士,尊教化之本源。”
  “学之道也,天明地光,自求索之。”
  第19章
  书法家排队报到
  太学学宫位于洛阳城南门外,是汉时国家的最高学府。
  历经几代修建扩筑,此事的太学学宫,会四方名士、拥房室百千、集天下经典。
  不过曹班他们要读的,不是太学,而是同样设立在辟雍学宫内的蒙学,年满6岁即可就读,类似与后代的知名大学附属小学。
  蒙学的学费十分便宜,但是入学条件非常苛刻,非皇亲国戚、官宦子弟不得就读。
  曹班在入学的第一天,就发现,不光是如今的朝廷,就连这小小蒙学也是由派系之分的。
  士人子弟与士人子弟玩在一块,宦官子弟与宦官子弟玩在一块,皇亲国戚的孩子们高高在上,自成一派。
  这其中,中常侍赵忠的养子赵详是第一个对新转学来的曹家双胞胎示好的小朋友。
  结果赵详伸过来的,沾着糖油的小手被曹操无情拍开了。
  曹班知道曹操是因为宦党名声不好,不想与宦官子弟为伍,可问题是,他俩的爹虽然当了官,但是身为宦官头头的祖父曹腾还没退休呢,这宦官帽子哪是说摘就能摘下的呢?
  曹操这无情地一拍,可惹了麻烦。
  由于蒙学中的孩子们都默认曹操与曹班是宦官派,可宦官派的小头头赵详都带头孤立他俩呢,士人派自然也不会与他们亲近了。
  曹操吃了闭门羹,憋着一肚子火找曹班,曹班独自坐在角落的蒲团上,手里握着一卷经书,她平日也从不与其他孩子亲近,蒙学里的孩子们都说曹家的两个孩子,一个脾气暴躁,一个性格孤僻,皆是不好相与的。
  “不过就是养子罢了,还真当自己是嫡子了,我听说他祖上也是靠宦官起来的。”曹操气得满面涨红脸,掰过曹班的脸让她专心听自己说话。
  “你说的是谁?”曹班斜着眼睛盯着书卷,心不在焉地想,曹操自己也是“养子”呢。
  “还能是谁?袁家的小子,袁绍!”曹操一把夺过曹班手里的书卷,一滴未干的墨点点在曹班的鼻头上,“他们都骂你是书呆子了,你还有心情在这里读书。”
  “袁绍?”曹班一愣,她是对和小学生交朋友没什么兴趣的,但是对了解历史名人的八卦很感兴趣。
  “原来他也这里么,他居然和我们同岁?”
  曹操哭笑不得,他的阿弟有时看起来聪明,有时又意外的迟钝。
  “阿瞳你别说得像早知道他一样,真是的,来学堂这么久了,连同期都认不全么?”
  “袁绍长我们两岁,那些士人派的子弟们都以他为首呢。”
  曹班点头道:“可以理解,袁家四世三公嘛。”
  曹操纳闷:“四世三公是什么?”
  曹班这才想起,还未给曹操普及过这方面的知识,如今身在洛阳太学,宛如一个朝廷一样的阶层划分,不正是时机吗。
  “四世三公就是,他们袁家在四代人中,有三位做到了三公的位置,三公就是整个朝廷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三个官职。”
  “他们官家的孩子玩在一块,你如果要进入他们的规则体系,又想压过他们一头,你要有这样做官的家人才行。”
  曹操当然知道家里人现在官最大的父亲离三公还远着呢,他皱眉道:“那我以后也当大官。”
  曹班道:“行呀,当大官需要大知识,你今天先帮我把这卷书抄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嘛。”
  曹操将书卷还给了曹班,撒丫子溜了。
  曹班耸耸肩,反正小学生搞的帮派斗争,不是她在意的内容,她此行的目的,在来之前就想好了。
  读书!读书!读书!她要在这里把书读烂!
  开什么玩笑,这里可是万千藏书所在的太学啊!什么曹嵩的书房,世家藏书,跟这里一比,弱爆了好吗!
  这里面多少书籍,本身就是遗世孤本,如果未来董卓犯京没有被她和姐姐蝴蝶掉,那这些书就会被一把火,随着繁华的洛阳城,化为灰烬啊!
  太学的图书馆名为“兰台”,只可惜,如今很大一部分书籍,已经被皇帝下令转移至东观,留在兰台的部分才可以让蒙学学子随意阅读。
  兰台图书馆的管理,也有着严格的规定,她来蒙学只能一名书童,上学期间是可以随意借阅誊抄的,但是放学的时候必须归还。
  这样一来,悠长的小学生涯,立刻变得时间紧迫起来,她每日在兰台挑选书籍借出,自己和周言轮流誊抄,抄不完的部分只能背诵下来回家默写,哪里有空管曹操是不是被小朋友们接纳了呢?
  今天也如此,这卷经书一抄完,她立刻拿着书卷小步跑去兰台,争取放学前挑一本背一部分。
  可能是跑得太急,刚进书院,就迎面直直撞进一人怀里,书籍脱手掉在地上。
  曹班抬头,却听得那人噗嗤一笑。
  “这园林里的黑头白鹭,怎么飞来兰台了。”
  年轻人一副太学学子打扮,帮曹班捡起地上的书,顺便看了眼借阅记录上的字。
  “曹班?可是司隶校尉家的孩子。”
  曹班摸摸鼻头,沾了一手墨,有些尴尬地和学长见礼:“正是我阿父。”
  “你撞了人,是不是该赔礼道歉。”此人突然道。
  虽然是这个道理,但是他这脸变得有些快,看来是话中有话,曹班只能问对方:“还不知前辈姓名,明日我变便让人将礼送至府上。”
  却听那人哈哈哈大笑,恭谦道:“阿班小小年纪,怎么老气横秋的,我姓师,名宜官,你在蒙学可能不曾听过我,我平生没有别的喜好,独爱收集各家书法,你不要见怪,我只是觉得你字不错,所以想冒昧讨一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