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儿子这些年做小伏低的原因她也知道,是他的把柄被赵玉华那个精猴一样的人拿捏了,所以她们娘俩如今才这么立不起来,被一个女人搓扁揉圆。
  要不是为了孙子能光明正大的出现在自家户口本上,即便是儿子跪求她,她也不敢这么干的。
  殷老太太对于接下来要做的事心中忐忑,脸上是硬撑起来的霸道。
  赵玉华拧眉,婆婆自从这次回老家之后,性子就有些古怪。
  原来挺爱出去逛的老太太,现在连最喜欢的广场舞都不跳了。
  平时她虽然矫情、事多,却也不是有个小病小痛就哭天抢地、要死要活的人。
  殷会良前几天解释说,是因为殷老太太回村里参加过世的老邻居葬礼后有了触动,到了她们这个年纪,本来身体就都不太舒坦,看到同龄人一个接一个去了,难免要联想到自己身上,赶上这几天身体不舒服,心里便害怕了。
  这话说的有理有据。
  赵玉华却觉得殷老太太这个状态瞧着也不像殷会良说的那样。
  不等她理清楚,殷老太太的催促声越发急促。
  她的耐心已经快耗尽了,深吸一口气后不再继续和老太太理论,快速拽了自己的大衣披上,又给时萋套上了个长及小腿的厚羽绒服。
  然后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扶着殷老太太出了门。
  时萋插了几句嘴,用单个词汇表达自己可以一个人在家。
  不过都被两人硬生生的忽略了。
  赵玉华看她乖巧,空出一只手安抚性的拍了拍她的头:“不行,不安全。”
  她暗叹了一声,这个认识没多久的养母都知道,不能把太小的孩子自己放家.......
  虽然被殷老太太催的急。
  赵玉华依旧觉得带着孩子去医院不好。
  一是小孩子体弱,医院里细菌多。
  好好的去转一圈,说不定就带了病毒回来。
  她平时是最注意这个的了,无论是她还是家里其他人从外面回来第一件事必定是洗手、换衣服。
  再就是刚刚从楼上下来这一段路,她抱着孩子都觉得沉重不方便。(姜姥姥的两个月不是白待的,自家外孙女若是被养瘦了,都丢她的脸。)
  等到了医院忙着楼上楼下的跑,又要带老太太,又要抱孩子。
  挂号、缴费、排队之类的,一大堆事呢!她胳膊可坚持不了长时间举着个娃。
  至于把孩子扔车里,那就更不行了。
  这两天室外温度足有零下十几度。
  到时候她们锁了车,里面的温度渐渐下降,她又不知道婆婆得多久能看完,那孩子不得给冻坏了?
  上车时,殷老太太犹豫着最后还是上了副驾驶。
  赵玉华见她已经在扣安全带了,伸手关上车门后,她急匆匆的抱着孩子按了隔壁的门铃。
  车子还没有启动,殷老太太想开车窗都不能,她着急的把车门开了个缝催促:“又干嘛去啊!真是病不长到你身上,不知道着急.......孩子带着就是了。”
  赵玉华翻了个白眼没理她,今天这老婆子好像要“旧病复发”,都多少年没这么找茬过了,也不知道又犯什么毛病。
  还“带着就是”,老太太上嘴皮子一碰下嘴皮子说的简单。
  到时候谁抱孩子?
  赵玉华内心不断吐槽,手上又按了一下门铃,她家与隔壁关系不算特别亲近,到底是做了三四年邻居的,平时遇到了也会说上几句。
  只不过从院里出来的人,并不是她以为的邻居。
  “姜阿姨???”赵玉华惊呼出声:“你怎么在这儿?”
  姜姥姥看到她和她抱着的时萋,忙跑了几步过来开大门:“这是怎么了?”
  赵玉华虽然有不少疑问,但现在也不是闲聊的时候,笑了笑解释道:“我婆婆身体不太舒服,现在要带她去医院。家里没人带孩子,您问一下张姐他们,我能不能把孩子暂时放这边.......”
  “能,这有啥不能的。”姜姥姥丝毫没有犹豫,一把将时萋抱了过去。
  “孩子交给我你就放心吧。”
  姜姥姥笑的眉开眼笑,仿佛是遇到了什么好事。
  赵玉华心里嘀咕,这个阿姨就是有些奇怪,和正常人的状态不同,好在她还是一样的热心肠,不过也可能有她之前多给了半个月工资的原因。
  无论怎么说,姜阿姨都是个心地好的保姆。
  没说上几句话,又听到婆婆在车里喊。她道了句谢后,转头往回走。
  .......................................
  车上的殷老太太面色不虞:“赶紧的走吧。”孩子不带就不带吧,虽然留着也挺耽误事,占她大孙子嫡长的位子,但并不是个大麻烦,这小东西才丁点大,什么都还不懂呢,实在不行送回福利院就是了。
  赵玉华“嗯”了一声,她被老太太闹的已经很心烦了。
  本就不是脾气好的人,现在能忍着她绝对是看在殷会良的面子上。当然若是超过她的忍耐限度,殷会良也不好使,她启动车子时,并不理旁边喋喋不休的人。
  殷老太太今天穿的特别厚,似乎裹了两件羽绒服在身上。
  等车开起来,又把座椅调的非常靠后,几乎已经到了座椅可调的极限。
  怀里还有一个从后排取过来的抱枕。
  赵玉华查看后视镜时,发现她这怪异的打扮,好奇的多看了她几眼:“妈你冷吗?”许是真的有什么毛病,户外的天气也没到这么穿的程度。
  等车一开动,殷老太太也安静了不少,听到她发问只是表情僵硬的点了点头。
  看到赵玉华要去调高空调,忙拍掉她的手说:“不用开,空调那热风吹的人不痛快,更喘不上气了,我这样就行。”
  “那我开的低一点......”
  殷老太太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前面的路况,听她这么说,忽然脑子里灵光一闪,好似找到了机会。
  脸上闪过不知道是紧张还是兴奋的表情。
  这些并没有躲过赵玉华的眼。
  她是多年的老司机,上路时不断通过后视镜观察路况已经是习惯了。
  看到殷老太太笑的诡异,她胳膊上的汗毛不由自主得起立。
  这老太太不会是精神出了什么问题吧?!
  第524章 妈妈带球跑24
  姜姥姥抱着时萋稀罕了会儿:“得亏姥姥机灵吧!要不是我在隔壁找了活儿,这会儿托付给谁能放心......”
  “姜阿姨,是谁来了?”可能是看姜姥姥出去好一会都没动静,屋里的人探头出来查看。
  不等回答便自顾自的走了出来,没看到院外有人,只看到姜姥姥怀里的时萋,“啊”了一声:“哪来的小孩啊?”
  “张老师,是隔壁的小孩。赵主任说她婆婆病了,着急忙慌的带人去医院了,孩子在家没人照看。”姜姥姥忙开口解释。
  时萋看向对面走过来的女人,看着得有五十多岁,一头短发烫成了小卷,戴着一副老花镜,靠近时把眼镜往下拽了拽,从镜框上面看人。听见姜姥姥擅自答应隔壁的要求,也没有不高兴。
  “隔壁殷会良家?什么时候多了个这么大的孩子啊!”张老师蹲下身与时萋平视,笑着逗她:“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呀?”
  她的这些疑问并没指望谁能给解答,只是随口念叨几句。毕竟家里这个阿姨也是新来的,不可能知道这些她都不知道的事。
  姜姥姥却是熟知内情的人,一肚子的一手消息,就是不能往外说,实在憋的慌。
  不过她们这些家政人,是经过培训的。
  出门在外没有别的,嘴巴紧不多话是第一条。雇主家的事不掺和、雇主家的八卦不打听、雇主的隐私不外传。
  姜姥姥见张老师没有怪她自作主张的接了孩子进门,依旧补充了句:“这孩子我之前带过,有些感情。今天可能得耗时间带孩子了,等月底您扣掉一天的工资......”
  张老师摆摆手:“没必要,也不是什么大事。”
  冬日里的早晨外面还是过于冷了,不是说话的地方,两人一前一后的进了房门,张老师待姜姥姥把时萋的外套脱掉,才把关注点挪到姜姥姥的第一句话上:“姜大姐你什么时候带过这孩子?”她怎么从没见过。
  姜姥姥不怎么在院子里停留,怕有监控。
  平时不在屋子里的时间,都是去小区内的小广场附近溜达,张老师没注意到也正常。
  其实应该是见到过的,都是一个小区住着,又在隔壁。
  只不过她之前没关注过小区内擦肩而过的人罢了,毕竟一走一过陌生的脸孔那么多。
  “两个月前的事了......”姜姥姥把时萋放到沙发上,任由她穿着白袜的小脚丫在眼前晃来晃去。
  张老师也觉得有趣,家里已经多少年都没有这么小的小孩子出现,冷不丁的一见还挺让人欢喜的。她捏了捏时萋的小手,见她一点都没有哭闹的意思,张老师更觉得可爱了,她边伸手摸摸捏捏旁边的小孩儿,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讨论起姜姥姥的上一份工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