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而现在记在他名下的田,是族中隔房长辈的产业。
挂在他名下,只为免那些高昂的田地税,一年到头给“小书生”家的挂名费,也不过维持个温饱。
但却不够“小书生”他爹继续进学参加科举的。
在大雍,读书可是个烧钱的事。
也可以说在每个封建王朝,读书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一个国家的文盲比例高可达百分之九十。
连“识得几个大字”都属于难得的人才。
读书人一年下来光是束脩都够三世同堂之家生活个两三年的。
更别提书本、笔墨的费用。
在古代,知识是最贵的,书本的价格之高昂,可换几担粮食。
若是成了举人还好,免税的田地数量足够多,约么全族的都能挂齐,即便没有乡绅富商“投资赞助”,也能过的滋润。
只是一个秀才,却没什么来钱的出路了。
早些年“小书生”爹刚中秀才时,因年纪轻、又是一把即过,乡里有些小地主想要提前投资,以求之后有所“回报”。
倒也给了不少贺礼银钱。
只是这些资助也在第二次参加乡试时消失了。
考到小书生成人时,他爹已经连续参加了四次科考,他一直坚信自己有才学,称中举只差些运道。
他常挂在嘴里的话就是“七分靠实力,三分靠运气。”如今他已有了实力,就是差那么点子运气。
科考不仅耗费大量时间,参考需要的银子也不是小数目。
“小书生”爹一门心思放在读书上,对于家中生计和科考银钱怎么来,一概不管。
这些只能由“小书生”和他娘想办法。
如果“小书生”爹放弃科举,其实完全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比如进入书院做个教书先生。
但他不肯放弃自己的青云路。
为了供养他,“小书生”只得去镇里做个账房先生。
他年幼时,正是他爹春风得意之时。
“小书生”爹心情好,便亲自给他开蒙。
虽为了省钱,并没有送他去私塾学习。
但“小书生”还是识得几个字的,家中的书籍也不算少。
靠幼年时的积累,参加童生试没什么希望。在城里铺子中找些活计还是容易的。
时萋还是头一回听这样的事。
都是老子辛辛苦苦赚钱供养孩子。
孩子反过来供养父亲科考的,还真是少闻。
“小书生”提起来之前的情形,免不了心中焦虑。
他们赶上了荒年寒冬,不少商家囤积居奇,本来秋末因收成不好,价格就较着去年翻了一翻,再被这些人一运作,临近年根时粮食的价格疯涨,已到了普通人家吃不起的程度。
“小书生”他们家没有田地,口粮全靠购买。
他的工钱每月都不够父亲买宣纸笔墨的,家里生计之前靠族中给了粮食和少许银钱,抵了挂名费。
但今年粮食收成差,所以从半年前就靠着母亲给人浆洗衣物,或者从大户人家接些散活。
粮食价格大涨之后,“小书生”娘挣的那点钱便不够买粮食的了。
一家子除了“小书生”爹每顿能吃些干的,他和他娘全靠稀汤度日。
他来之前已经饿了大半个月,少年人正是能吃的年纪,身体吸收的快,却只靠几粒米和一大碗汤吊着性命。
因为肚子空空,光是站着身体都直打摆子。
勉强出门走在店铺的路上,还没离家多远就没了知觉……
“小书生”以为自己过不去这个寒冬了,没想到竟有了这样的奇遇。
时萋默默倾听,不知道说这母子俩什么好。
自己赚的钱,不先紧着吃饱肚子再说别的。
都到这样的情况了,“小书生”还把工钱拿给他爹买书本笔墨。
这对母子俩则干饿着。
“也不知在下的肉身,会不会在大雪天冻僵……”小书生从时萋这里知道了他的大致情况,猛然想到自己离魂状态下的身体,面上不自觉的带了愁容。
时萋安慰:“应该还活着,在你过来之前,也有一灵魂在我头脑中,不过她的肉身死亡后,魂魄也跟着消散了。”说的就是洁癖姐。
小书生稍稍踏实了一些。
这才对四周景物发出了种种疑问,他这里摸摸那里看看。
发现了窗户时,眼睛瞪的溜圆。
“你们这里竟然如此富庶,用琉璃做屋内装饰……啊!怎么如此高?下面那些是什么?能行如此之快,想必只有千里马能企及。”
时萋头大。
古代人进现代后。
他们的问题比十万个为什么还要多。
时萋要是一一解答,可能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她从储物格里翻找出幼儿园小朋友的启蒙读物,加小学课本扔了出去。
“小书生”被突然出现的物品吓的一个弹跳。
这会儿已经没心思注重礼仪了。
只半刻钟,眼前出现的所有事物都让他震惊。
“小书生”年纪不大,刚刚过了十五岁。
虽一直故作老成,实际上还有身为少年人的稚气。
时萋没有解释这些书是从哪里来的,只让他去看地上的书:“你刚接触这个时代的字体,可能不太熟悉,先看最上面的一本,认认字……”
“小书生”呆脑呆脑的,顺着时萋的话伸手去拿地上的书。
“姑娘若是不说这里是千百年之后,在下还以为到了仙境……”就算是茶馆、酒楼说书人将的神人仙境,也不敢这么想的。
这……还真是个不错的主意。
如果把这里的事,写成话本子卖与说书人,家里的情况定能得到改善……
“小书生”在香料铺子做账房,平时见惯了掌柜做生意。
渐渐也学了些商人思考的方式。
第306章 易夺舍体质12
“小书生”的出现耽误了太长时间。
他沉浸在书本的世界中,几乎没有合眼。
等累到极致,不受控制的沉沉睡去。
才又换了人,沉默老总从床上起来,只觉浑身疲惫。
“她这是干什么了?熬夜爬山了?”年轻人的身体素质还这么差,都不如他。
时萋简单提了提“小书生”的事,随后重点放在已消失、已死亡的洁癖姐身上。
“你是想等到最后自行离开,还是我送你一程?虽然仅仅是我的猜测,不过在你之前和之后的灵魂,现在都已经消失了……”这人的人品还不错,也没有给她添麻烦。
所以将内情告诉他,至于怎么选择,需不需要自己送,都在他了。
沉默老总这下真的干沉默了。
听时萋说完,他也确实有这方面的担忧。
若是到了一定时间,他们这些外来灵魂就会消失,那他确实得早做打算。
只是离开杨诗琪的身体后,能不能回去,这谁也不敢保证。
时萋也没有让他立刻做决定,让他自己先想着:“需要我帮忙再说。”
她还得问问小黄毛怎么个想法,他的时间应该也差不多了……
过得跟个老妈子一样,真操心呐。
时萋嘴上是这么吐槽的。
不过也得亏有这些事牵绊着,否则没有这些转移视线,她会日日惦记联系不上的竹子。
光担忧自己还帮不上忙。
现在多做点好人好事,说不准能给竹子赚一丝丝能量呢。
等竹子那面解决了,她一定要好好的邀功……
……………………
因为来了新人,还是个懵懂无知的新人。
耽误了杨诗琪出来的时间,严重影响了她发货和更新视频。
她最近在网络上售卖自己的钩针工艺品,同时将制作的过程拍摄下来剪辑成视频发送。
做这行的近两年其实不少。
钩针这样的老手艺,并没有失传,只不过现在大部分的年轻人都不学了,老一辈会的人却不少。
只不过他们的花样过于老派,对于追求可爱事物的顾客们,没什么吸引力。
在网络兴起的这几年,手艺人也吸取了顾客的意见,找了不少可爱的角色进行创作,倒也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工艺品市场。
杨诗琪是小时候跟着奶奶学的,她在这方面很有悟性。
初中时她的书包挂饰和笔盒都是自己钩出来的。
那会儿还在学校掀起了一段时间的热潮,不少同学过生日的时候邀请她。
就是为了让她钩一个可爱的挂饰作为礼物……
杨诗琪的教学视频才做了两个月,目前赚的不太多,订单也很少。
但在w市,一千多块一个月的工资,竟然是大部分普通人的薪资水平。
嗯,销售站柜台之类比较累,有提成的除外。
她之前熟悉环境时,看过一家商城在招出纳、库管。
一个月一千五,早上八点半到晚上五点。冬天时间还更短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