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周孚的亲姐,皇后觉出了不对。可四皇子确实傻了这么多年,无法证明是在装傻。她更不能在这档口公然怀疑瑞王与娴妃合谋,一个不慎就可能挑起两国战事。再一想,自己的儿子早夭,四皇子将来登上帝位,自己也是太后,握有大权。可若是皇上的亲弟争得了帝位……
她看向娴妃,心中一紧,真是看错了这个唯唯诺诺女人。只要除掉娴妃,自己便可以操控太子,将来操控皇帝,不必担心权柄下移……
又是一场大宴,顾晨提出明日就离开。皇帝出言挽留不成,高兴的应下。饮了一杯酒,提出想留下天师,为其建造道观,奉为国师,尊道教为国教。
天师吓得一个哆嗦,马上装出世外高人的模样,表示淡泊名利,一心修道,要随瑞王回大周。
北齐官员也不认同此事,天师再是厉害,也不能抛弃萨满转而信奉道教。
皇帝面露不悦,但也没有再言。
一夜过后,皇帝携太子亲送瑞王,还送上了十个美女。
顾晨再次怀疑人生,拒之。
众人离开都城,在北齐官员的陪同下快马加鞭,六日后到达了边城。王将军正在指挥将士搬云梯。北齐守城的将领见了瑞王,赶紧千恩万谢的请人出城。
王将军见王爷出来了,立即上前迎接。又对着北齐边城骂骂咧咧一通,率领大军走了,坐实了是个粗鲁的武将。
第272章
回将军府,顾晨先叫来了天师,给了他一张一万两的银票,让他即刻离开北境,低调过活,此生不可踏入北境半步。王将军也将人敲打了一番,让他管住嘴。这一番恩威并施,谁都会被治的服服帖帖。
天师心道,娘诶,下次就是抓我来,我也不会来!这一趟可真是够要命的。还好,得了一万两,有了这笔银子,余生无忧,也不用做什么道士了。
等人走后,王武借故出去了一趟,让三个人跟上,找个僻静的地方将人杀了。
顾晨看向回来的王武,垂下眼眸,喝了半盏茶。
王武知道被王爷看穿了,抿了抿唇,低下了头。
顾晨放下茶盏,道:“我明日便启程回京。北境这里要继续靠你们了。若是北齐皇帝死了,四皇子顺利继位,尽快传消息回京。”
王将军看了眼低着头的儿子,道:“末将遵命。王爷不若在北境多待几日,就当是散心。”
“不了。这两年京中很是安定,但这次我离京太远,也太久,多少还是有些担心。”
王将军没有再出言挽留。
晚上设宴,众人把酒言欢,却有着淡淡的离愁,不知王爷这次回京,何时才能再见。
王将军对京中这几年发生的事多少是清楚的,再加上南魏有了女帝,他和王武也有心让王爷登上那个位子。但他们清楚,就算说了,王爷也不会同意。这想法只能放在心底,不能言明。但若是有朝一日用得上他们,他们会为王爷出生入死,北境的大军就是王爷的矛和盾!
第二日为众人送行,王武怕影响王爷急行回京,只准备了一车的礼品,却是满满登登,请王爷无论如何都要带上。
顾晨收下了,笑着道:“有你在北境,我放心。”
王武明白王爷的意思,眼眶泛红,单膝跪地,说不出话。
王将军率领众人跪向王爷,恭送王爷离开。
少了萧骏的棺椁,回京比来时行进的更快。行至过半,刚离开平州不久,竟遇到了“行刺”。曾经的信武将军率领四千将士杀了过来。
信武将军朱奔因为鹿山秋狝之事,被贬为了平州参将。他的麾下不清楚要剿灭的是谁,只知道参将收到了皇上的密旨,还越过了平州将军。这番操作本就令人生疑,等他们从埋伏之地冲出去,看到怀朗军的大旗,顿时心慌意乱,定在了原地。
再细看,摄政王!
朱奔骑着马,挥舞着长矛,咿咿呀呀的冲了过来,还不清楚身后人心已乱。
顾晨瞧了一眼,便知道对面军心不稳。弯弓搭箭,一箭射向领头之人的坐骑。马跌倒,人落马。
“主帅”跌落,跟着的人更慌了。
顾晨一挥手,靳忠带着将士们冲了过去。顾晨又射出两箭,朱奔的左右腿各中一箭。
怀朗军的将士们挥刀而上,这场“刺杀”刚开始便结束了。
顾晨认出了朱奔,心中一咯噔,给了靳忠一个眼神。
靳忠上去就是一顿揍,拳拳到肉,揍掉了朱奔的两颗门牙。直到朱奔哭喊求饶,靳忠看了一眼王爷,这才停下。
朱奔说话含混漏风,靳忠大致听明白了,从他怀中摸出了那封密旨,呈给王爷。
不好!京中要生变!顾昀必会对清滢不利。王府、国公府、姑母……
正这时,平州将军赶了过来。只看了一眼,吓得魂不附体,几乎是摔着下的马。向摄政王跪地叩首,浑身打颤的表示他是得知朱奔私自带兵出城,发现不对,急忙带人赶了过来。
顾晨没工夫跟他废话,直接把密旨丢给他。
皇上要杀了摄政王?皇上是疯了吗?摄政王可节制大周所有兵马啊!也不想想京郊的几万怀朗军会如何,北境和南疆的大军又会如何?最让他吃惊的是,皇上竟然将此事交给了朱奔这样的一个参将!
平州将军是汗如雨下,恨不得长出八张嘴,拼命表示对此事毫不知情。
顾晨冷冷的盯着他,命他审问朱奔,管束好这些意图“行刺”的兵卒,然后让他亲自押送朱奔和与之亲近之人进京。至于会如何惩治他这个将军的罪,就看他能不能办好这趟差事。
平州将军将密旨双手呈给靳忠,紧张到不断咽口水,艰涩的道:“末将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披肝沥胆。请摄政王殿下明示。”
顾晨望向康京的方向,做了决定。
“本王要真相。”
平州将军倒抽了口凉气,以头触地,道:“末将领命!”
顾晨留下百余个怀朗军将士,其中有些人受了伤,让他们稍后随平州将军一同入京。不再停留片刻,马不停蹄的赶往康京。
云逍很是镇定,但刘明受了惊吓。刘明哪里遇到过这样的事,尤其是当他看过那密旨,再回想摄政王的安排。
摄政王怕是要废帝呀!可这能怪摄政王吗?皇上……病入膏肓了……唉……
距离康京还有一日的路程时,一行人又遇到了行刺。这次是真的行刺,来者能有一千人,不是将士,而是死士。
怀朗军杀红了眼,付出了三百余人的代价,终结了这场刺杀。有一小部分死士撒腿跑了,顾晨没有让将士骑马去追,而是将捉住的十来个死士带到近前,让靳忠和安生马上动手。
靳忠和安生各自拎出一个死士,一刀刺向胳膊,不说,再刺。一条胳膊不够,还有另一条胳膊和两条腿。还不说,往身上刺,直到满身窟窿,血尽而亡。然后再拎出下一个死士,终于有人开了口,他们是丞相魏梃豢养的死士。丞相死后,他们就被宫里的大人接手,一直豢养至今。
顾晨明了,丞相当年是没来得及用这些人。宫里的大人还能是谁,必然是顾昀安排的人。顾昀在丞相死前曾私下去过大理寺。
顾晨后悔了,后悔当年只是踩断了顾昀的腿,而不是踩碎他的狼心狗肺!
现在不是追悔的时候,她命安生和吴开各带着九个将士,即刻赶往武神山和雷神山,让离得近的庞将军率领两万将士赶来京城。若是三日内没有消息传向雷神山,钱将军要率领全军踏平京城。
看着两队人出发,将士押上还活着的四个死士,跟随王爷奔向康京。
到达康京时已经过了卯时,城门理应打开,此时却是关着。许多百姓和来往的商贾被关在城门外,吵吵扰扰,不知为何昨日早早就关了城门,今日也不开城门。见到有一大队人马赶来,是怀朗军,众人赶紧让开,惊疑不定。当看到有女子骑在马上,被众将士护卫着,一下就想到是瑞王,害怕的下跪。
顾晨仰头看向城墙,正看到了李牧。
靳忠上前表明身份,让李牧立刻打开城门。
李牧和瑞王对视,没有理会靳忠。
顾晨道:“李牧,本王命你即刻打开城门。”
李牧道:“殿下,微臣遵照皇上的圣旨,紧闭城门。若无皇上的旨意,不可打开城门。”
顾晨听出了些东西,想起李牧的过往,道:“奉先帝旨意,本王摄政监国,总理朝政。皇上未行冠礼,不可独自理政,一切皆以本王和安国长公主殿下的旨意为准。你现在不仅是要违抗本王的旨意,还要违背先帝的旨意吗?本王命你即刻打开城门,若敢不从,便是抗旨。”
抗旨,证明瑞王是在以摄政王的身份下令。
李牧躬身行礼,道:“微臣不敢。来人,打开城门。”
顾晨率领众人进了城,留下五十个将士,等庞将军到了,即刻向她禀报。城中有些萧条,却不见乱象,这让她稍稍松了一口气,纵马赶往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