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顾晟满眼的不可置信,南疆形式一片大好,眼瞅着就要攻下南魏京师,怎会突然就败了?败,到底是怎么个败?是败了一场大战,还是彻底败了?他心慌不已,六神无主。
顾清滢脸色一变,今日是父皇和母后的寿辰,若非事关紧急,驿卒绝不敢在这个时候到殿上来禀报此事。这败,怕是一败涂地。她担忧的看向父皇,又看向顾晨,然后垂下眼眸。
顾晨心里一咯噔,自己的预感竟成真了……
顾敬拿过奏报,一目十横,看到最后气血翻涌,噗的一下,一口血正喷在顾晨进献的寿礼上。
点点鲜血,染红万寿。
“陛下!陛下!太医!快传太医!”
众官员跪于宣德宫外,焦急的等着皇上的消息。
顾晨和丞相等朝中重臣已经看过了奏报,南疆大败。
顾晨猜的不错,南魏一直在诱敌深入。杨志和康家父子也确实起了分歧。
起先,杨志和康家父子合兵一处,同南魏废帝合力出兵。杨志骁勇善战,作为先锋赢下几场战事。顾晨推测,正是因为杨志得了太多的功绩,惹了康家父子不悦,继而提出分兵,为的是先杨志一步攻入京师,赢得头功。
分兵之后,杨志同南魏废帝一路,越战越勇,比康家父子更快接近京师。但却出现了粮草不足的情况,向康家父子调粮,迟迟得不到回复,这才有了秋狝时的奏报。皇上下旨解决粮草之事,同时杨志派遣秦延亲自去找康家父子要粮草。秦延这一去,迟迟不归,杨志和南魏废帝的大军已无粮草。
正是在这个时候,战事发生了转折,原本跟随南魏帝的将军纷纷叛变,转而率军和定国长公主一方向他们杀了过来。
这些将军原本是真心忠于废帝,不满定国长公主摄政霸权,仳鸡司晨,颠倒朝纲。当初,废帝要向大周发国书求助,他们曾劝阻过,不希望引狼入室。奈何他们的兵力确实不如定国长公主一方,劝阻一番后也就作罢。
当大周发兵赶来,他们才得知皇上竟然在国书上同意将南魏的一半疆土拱手送人,这一下激起众人的反抗之心。
南魏的每一寸疆土都是由将士们用血肉打下来的,守下来的,可他们的君主却只顾皇权,将疆土视为筹码,将百姓弃之如敝履。那可是一半的疆土呀,是多少百姓的家乡,这些将军们如何能接受?难道要看着故土被大周轻松拿去,看着父母乡亲沦为敌国之奴,看着祖坟祠堂被挖掘推倒?
几经商议,这些将军们决定转投定国长公主。定国长公主再是如何,也没有做出废帝这般令人寒心,倍感屈辱之事。他们私下派人联系了定国长公主,定国长公主没有丝毫犹豫,承诺赦免他们的罪行,既往不咎。两方一拍即合,商定了诱敌深入的计策,找准时机,倒戈相向。
杨志被困,誓不投降,带着将士数次突围,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横刀自刎于马上。
南魏废帝见逃跑不成,主动投降,被人用弓弦活活勒死。
其后,南魏大军合力围攻康将父子所率的大军,康老将军被乱箭射死,其子昭勇将军率领残部投降,成为南魏的俘虏。
大周大败。
皇上昏迷了两日,没有醒来的迹象。长公主,瑞王和朝中重臣一直留在宫中。
丞相焦急不已,和兵部尚书李光等人商议后,一致希望瑞王能够主持大局。
顾项对此甚为不满,他可是皇长子呀,也建过军功,自认应该由他来主持大局。但这些朝中重臣此次格外统一,坚决不让步,毕竟在战事上,满朝上下,无人能与瑞王相提并论。顾项被气了个半死,可他不是太子,无法命令众人,更无监国之权。他自觉受了奇耻大辱,甩袖离去。
顾晟没有参与此事,异常安静。他还没有从杨志战死的刺激中恢复过来。而且,军中之事,他插不上嘴。
顾昀还没有参政,按照规矩,不能干涉朝政。
皇后、宁国长公主、安国公主一直在皇上榻前侍疾,她们清楚外面发生的事,默认了由瑞王主持大局。
顾晨很是为难,不敢应下。最后是长公主出面劝说,她才应了下来。
应是应下来了,但面对这般情况,能做的也很是有限。南疆本有四万大军驻守,康家父子率领三万人去了南魏,在边城留下了将近一万人镇守。算上杨志带去南魏的三万大军,六万大军可谓是全军覆没,不知有多少人被俘。
顾晨对镇守在边城的司徒将军进行了一番了解,得知他曾是杨志的旧部,善守。南疆发来的奏报就是他根据逃回去的将士所说写。
顾晨当即下令,从南疆临近城关凑足一万将士迅速前往边城,由司徒将军统率,守住边境。若是南魏进犯,无论如何叫嚣,不可应战。
丞相知道此时能凑足一万将士前往已是不易,但还是担忧的问道:“不足两万人,可能守得住?又为何不应战?”
顾晨转着扳指,道:“南魏也是刚经历完战事,即便要攻打我大周,也需要时间重整旗鼓。我大周不能再损兵折将,消耗兵力。”
“若是南魏大兵压境,该如何是好?”
“本王已看过兵部收到的所有奏报,南魏虽然使了计,诱敌深入,但也损耗了不少的兵力。重点是粮草。我们现在已经没有多少粮草可以支持南疆战事,南魏的粮草也不见得充足。无论使用什么计策,只要用了兵,就要耗费粮草。之前南魏废帝和定国长公主对战,已经消耗了南魏国内许多的粮草。南魏再是富庶,粮草也不是一日就能长出来。”
丞相心中稍定。
顾晨看向户部尚书孙言庆和兵部尚书李光,问道:“若是朝廷再次发兵南疆,可能解决粮草?”
二人对视,如实回禀,前段时间刚往南疆送过一批粮草,恐怕已经落入了南魏的手里。北齐送来了一些金银,可以用来购置粮草,但也支撑不了多久。
顾晨垂下眼眸,她刚刚对丞相说的话有安抚之意。如果南魏真的还有粮草,真的大兵压境,这仗也没法打了。她心中有了一个最坏的结论……
又过了三日,皇上终于醒了,进食过后,即刻召见了瑞王和几位大臣。
顾晨入内,详细禀明了她做的安排和前因后果。皇上没有丝毫不满,颔首认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顾晨心中那个最坏的结论应验了,不过不是大周主动做出的,而是南魏先走了这一步。
南魏派人送来了国书。
皇上虚弱的靠在床上,看过南魏的国书,无力的将国书砸在地上。那是国书,若无皇上允许,无人可以查看。刘淮上前将国书捡了起来,战战兢兢的捧在手中。顾晨等人躬身垂眸,没人再在此时说什么保重龙体的话,都默不作声。
顾敬喘着粗气,闭上了眼睛。
众人候着,克制着心中的焦急。
许久后,顾敬道:“朕累了。你们都退下吧。”
众人一惊,皇上竟然没有与他们商讨国书之事,反而是让他们退下。但见皇上说话都费劲,也知此时没法再商讨什么,只能遵旨退下。
顾漪澜已在宫中侍疾多日,很是疲累。关心了一番皇兄的身体,回府歇着去了。
顾晨心事重重的回了王府,立即唤人更衣。宋雪赶了过来,见她眼底一片乌青,很是心疼。得知她要去看杨雁,忙告诉她杨雁已经留下话,让她不必为杨将军的事忧心伤神,一切以朝局为重。
顾晨停下动作,心情沉重的叹了口气。
宋雪吩咐备好浴池,再准备些吃食。
泡进浴池,顾晨疲乏得很,跟宋雪说了南疆战败的事,说到杨志战死,不忍再说下去。宋雪宽慰了几句,为她绞干长发,又陪她吃了些东西,看着人睡下。
南疆战败之事已经传得沸沸扬扬,所有人都在指望瑞王率军去往南疆。
宋雪静静的看着顾晨的睡颜。她不信神佛,甚至憎恶神佛,此刻却在心中不住的向神佛祈求,希望顾晨可以不要再上战场……
顾晨睡得很不安稳,仿佛是感知到了什么。
与此同时,皇上召见了安国公主,强撑着与她交谈了一番。
顾清滢离开宣德宫时表情如常,却在跨过一道门槛时险些摔倒……
作者有话说:
感谢ray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错误,南魏公主的封号错了。赶紧改一下!
第222章
定国长公主大胜废帝,立即派出了朝中重臣,当世名臣,公孙仪。
公孙仪带着国书到达边城时,司徒将军的奏报刚发出去三日。得知南魏派来的使臣是公孙仪,且只带了两队护卫,思量一番后亲自相迎。公孙仪恭敬有礼,丝毫没有获胜的傲慢,言明是奉旨前往大周都城,向大周国君送上国书,以期两国重修盟约。
司徒将军是将信将疑。此时的南魏可谓是大获全胜,随时攻过来都有可能。他手上的兵力不足七千,算上陆续逃回来的将士,将将一万。这几日都没敢好好睡一觉,时刻严阵以待,就怕南魏会大军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