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没有了。”
顾晨使了个眼色,道:“云逍,送庞将军出去吧。”
云逍垂眸应下。
顾晨喝的药里添加了止痛助眠的药材,加上她本就虚弱,此时有些昏沉,上下眼皮开始打架。顾漪澜和顾清滢见此,嘱咐了她几句。刚要离开,就见她眼睛半睁半合,困顿不已的道:“清滢,等回了行宫,你带白团子来呀。我想白团子了。”
顾清滢心里发酸,点头应下。
顾漪澜临走的时候看了阿笙一眼,见她闭着眼,眼底一片乌青,竟生出了几分心疼。
等二人走了,云逍轻声道:“主子,庞将军说在彻底封山之前,有一个太监趁着空档跑下了山。”
顾晨好似睡着了,忽而睁开了眼,道:“你让庞将军将此事私下告知刘淮,给他一日时间彻查。不论结果是什么,必须如实禀明圣上。天元卫加上信武将军的麾下约有三千多人,若是发现不对,立即向圣上进言,急诏雷神山的徐将军来行宫护驾。”
庞将军得了答复,趁着长公主去见皇上的时候见到了刘淮。
刘淮大惊,有太监下山了?草他娘的,这是想要自己的命呀!
“庞将军和王爷的这份恩情,奴才记下了。奴才现在就去查,稍后给将军答复。”说完急匆匆的走了,脖子上全是汗。
御帐内,兄妹二人谈过后,皇上即刻下旨,搬回行宫。
刘淮这个忙呀!一边忙着皇上回行宫的事,一边找来徒弟刘宝和行宫的总管太监,清点太监人数,不能漏了一个人,必要找出缺了谁。
顾晨像是要被抬上祭坛献祭的祭品,众星捧月的被抬回了行宫。抬的人累得吭哧吭哧,汗流浃背。她倒是一路睡得安稳。
庞将军保护皇上回了行宫,叮嘱钱进守好行宫,然后再次下山,和杜大人、甄大人去了瑞王遇险之地。昨日已经让怀朗军将这地方封锁了起来,几人重新仔细探查。靳忠和吴开也来了,他们按着回忆,一寸寸的查着黑熊冲出来的地方,终于在一处找到了黑熊的洞穴,里面还有许多囤积起来的榛果。种种迹象表明,瑞王遇险应该是个意外。
夕阳西下,甄明理终于开口,说出了众人心中的想法。杜大人和庞将军表示认同。回到行宫,甄明理还是不放心,和杜大人商量了下,再次提审卫庄和信武将军。杜大人叫上了孙继善一同去。庞将军也安排了怀朗军去审问卫庄和信武将军身边的人,着重审问那四个全身而归的天元卫。
孙继善拿着纸笔,尽职尽责的将卫庄和信武将军说的话一字不差的记录下来。他之前一直提着心,既担心顾晨,又担心恐生大变,直到此刻才稍稍松了口气。顾晨已无性命之忧,这次的事也不像是有预谋的,应该不会生变。
用过晚膳,皇上和皇后想去看看顾晨,几位皇子也要同去,却听长公主说人一直醒醒睡睡,迷迷糊糊的,去了也没用,还影响休息。如此,皇上和皇后便不去了,派人送了许多东西过去。几个皇子也没去,各自派人送了东西。
等人散去,庞将军、杜大人、甄大人一同来见了皇上。
顾敬听了几人的奏禀,道:“如此说来,瑞王遇险乃是意外。”
杜大人呈上了卫庄和信武将军的供词,道:“依臣之见,确实是意外。”
“甄爱卿,你也认同?”
甄明理躬身,道:“启禀陛下,微臣和杜大人、庞将军一同去探查了事发之地,也一同审问了相关人等。多方查证,此次瑞王遇险应是意外。但……”他跪倒在地,道:“微臣是瑞王殿下的舅舅……此次瑞王遇险,险些丧命于熊抓之下,而天元卫的人却全身而退。微臣恳请陛下严惩天元卫。陛下……”
甄明理流下两行热泪,喉间哽咽。
顾敬思量片刻,道:“甄爱卿,快起来。刘淮,传朕旨意,四名天元卫护主不力,临阵退缩,斩立决。天元卫正统领卫庄,治下不力,但念其尚有忠心,降其为天元卫副统领,以观后效。天元卫副统领钱进,为人稳重谨慎,忠武无双,年轻有为,擢升为天元卫正统领。”
甄明理起身,用袖口擦去泪水。
“至于信武将军,官复原职。但,依然由庞将军总领鹿山行宫护卫之责,天元卫也要听从其调遣。”
刘淮躬身,道:“是。”然后低声道:“陛下,奴才和庞将军有事要禀。”
顾敬疑惑的看了他一眼,道:“何事?”
“奴才……奴才……”
顾敬道:“甄爱卿,杜爱卿,你们二人查案很是辛苦,下去歇着吧。”
等二人走了,刘淮立即跪地,战战兢兢的道:“陛下,庞将军下令封山,在派人巡山之时得知,封山之令传达到的前一刻,有太监下了山。”
顾敬眉头紧蹙。
庞将军道:“回禀陛下,微臣在得知有太监谎称奉皇命下山后,立即找到刘公公核实。刘公公全力清查,发现宫里的太监一人不少。微臣以为,应立即查明此人到底是何人,为何下山。请陛下定夺。”
庞将军说的很隐晦,这人到底是太监,还是假冒的太监?既然不是行宫里的太监,那又是谁的人?
顾敬自然听明白了,大怒,“竟然有人敢谎称奉旨下山!这鹿山行宫都漏成筛子了!”
庞将军道:“微臣失职。”
刘淮也赶紧道:“奴才有罪。”
第194章
顾敬毕竟是做了将近三十年的太子,君临天下十多年的帝王,经历过冰与火的淬炼,很快冷静了下来。
“下令封山之时,你才刚接管鹿山,此事与你无关。信武将军是怎么统御将士的?竟然轻轻松松的就让人下了山。有这样的将士,足见他非将帅之才。朕留着他,有何用?”
庞将军稍一思量,道:“陛下,鹿山行宫远离京城,护卫皆是信武将军的麾下。微臣以为,此时不宜大动干戈。”
这话说中了顾敬的担忧之处。
“鹿山可有异动?”
“回陛下,微臣已将怀朗军的一百人安排在了紧要之处,时刻警惕周遭。信武将军的麾下士气低迷,行事缺少章法,但暂无可疑之举。天元卫在钱进的管束下一切井井有条,本分尽职。微臣以为,此时应以稳妥为上,同时做好应对的安排。”
顾敬深以为然,想了下鹿山的情况,又考虑到京城,提笔写下三封密旨。
第一封,命驻扎在雷神山的徐将军立即率领三千精锐赶来鹿山行宫。
第二封,命驻扎在武神山的钱将军时刻关注京城,若有异动,即刻率军入京镇压。
第三封,命丞相魏梃稳住京师,若生动乱,和钱将军里应外合共同镇压。密旨中提到了瑞王受伤之事,仅丞相可知,忌宣扬。
“你立即安排人将这三封密旨送出去。还有,你和刘淮要暗中查探,到底是何人下了山。”
暗中查探,说明皇上有了怀疑。太监不只是皇上身边和行宫里有,皇子也有各自的贴身太监。如果不是真太监,也极有可能是皇子带在身边的人。
刘淮道:“皇上,那刚刚的圣旨……”
顾敬思量片刻,道:“信武将军等人都先押着,等徐将军到了再行定夺。庞将军,这几日,你派人继续审问。瑞王遇险之事,还需深查。”
这意思是要做做样子,暂时不对此事下定论,稳住天元卫和信武将军的麾下。
“是。”
刘宝在殿外隔着门,犹犹豫豫的道:“陛下,五皇子殿下求见,有急事要禀。”
得了皇上的示意,刘淮匆忙过去,听了刘宝的话,神情微怔。然后眼睛飞快的转了转,赶紧返回来,道:“陛下,五皇子殿下说他那里丢了一个太监,前来禀明。”
顾敬和庞将军都是一愣。
“让他进来。”
五皇子顾曙略显惊慌的跪下,道:“父皇,儿臣无能,前来向父皇请罪。”
顾敬神色如常的问道:“发生了何事?”
“父皇,昨日瑞王遇险,身负重伤,一片慌乱。儿臣心系瑞王安危,心绪不宁,无暇管其他的。今日一早方知儿臣身边少了一个太监。儿臣担心此人与瑞安遇险之事有关,想立即向父皇禀明,恰逢父皇下旨搬回行宫,又是一片忙碌。兹事体大,儿臣以为不可宣扬,应单独向父皇禀告,可一直等不到机会。夜已深,儿臣担心误事,无法再等,故前来说明。儿臣请父皇立即彻查此事,查明此人是否与瑞王遇险有关。”
庞将军微垂着头,视线却落在五皇子身上,仔细琢磨着。
顾敬平静的道:“你能主动来向父皇说明,很好。但,你连身边的奴才都看不住,管束不力。”
顾曙伏地,道:“儿臣无能,求父皇责罚!”
“此刻,瑞王的伤势才是最紧要的,朕无暇罚你。你回去自省吧。”
“是。儿臣告退。”
顾敬沉默片刻,道:“庞将军,朕刚刚交代的不变,你即刻去办。”等庞将军走了,他声音低沉的道:“去查查那个太监的底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