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百合>清晨雪> 第89章

第89章

  “这……”妇人看向东家,见东家冲她点头,这才小心的拿过银子,对着贵人千恩万谢,激动得眼眶都红了。
  顾晨一行人离开了丰年村,并不知道在她离开后不久,里正带着王家父子赶回来了。里正见人已经走了,很是沮丧,向妇人仔细打听了经过。妇人是个聪明的,捡着能说的说了,问里正怎么亲自来了?里正没有回答,让妇人再把事情说一遍,还仔细的询问了为首女子是什么样的,说了什么。
  王二和他爹原本正在地里忙活,里正匆匆忙忙的到了地里,让他们跟着赶紧回家,说是有贵人去了他们家。二人稀里糊涂的跟着回了家,现在也还摸不着头脑。
  村里人只知道那地是云逍和安生的,并不知道二人是什么身份。但里正经过打听,知道那二人是瑞王身边的人,但他不敢声张。今日从村里妇人的口中得知云逍和安生来了,还有一个衣着不凡的女子,好几个人一起去了王二的家,他当即反应过来,那女子可能是瑞王呀。他跑去地里找到王家父子,赶过来还是晚了一步。
  里正从王二媳妇这了解了大概,只是聊了些春耕的事,觉得没什么不妥的,松了口气。里正只说那是京中的贵人,担心王二媳妇招待不周,惹了贵人不悦,所以过来看看。见一切安好,嘱咐几句就走了。
  送走了里正,王二媳妇将实情说了,把五两银子拿了出来,说是贵人赏的。父子二人见了五两银子都呆住了。王二赶紧去把院门关好,又关了房门,低声嘱咐媳妇和爹一定不能说这五两银子的事。他们家现在已经遭人眼红,要是知道平白得了五两银子,肯定得有人记恨他们一家,以后在村子里还怎么过。将银子藏好,才想起柱子还在地里,没人看着,父子二人又急忙赶回地里。
  王二媳妇在桌旁坐了一会,想不通那贵人是个什么身份,但是个好人。今天真是撞大运了!想起来还没做饭,赶紧去了灶房,撸起袖子,生火做饭。
  作者有话说:
  发现有小可爱投了营养液,非常感谢。但我实在弄不懂晋江,查了半天百度,也没弄明白在哪能看到是谁投的,实在是看不到是哪个小可爱投的,只能点那个一键感谢,范围只有7天,我真是太笨了.......
  第81章
  顾晨一行人赶到城门时已经过了时辰,城门已然关闭。
  城墙上的士卒见了这么多人,立即戒备了起来,高声询问来者何人。靳忠上前报了身份,士卒一听,赶紧跑去找守城门的将军。李牧匆匆赶到墙头,向下望去,一眼就认出了瑞王。从靳忠那得知王爷是办完军务回城,要进宫向皇上复命,赶紧下令打开了城门。
  城内一片热闹,酒楼明亮如昼,街边的摊子人来人往。途径一处,见围了好些人,顾晨微拉缰绳,让逐日慢了下来。抬眼瞧去,“含春阁”的牌匾立在高处,灯笼微微晃动,蒙上一层暧昧的红晕。里面传出袅袅之音,惑人心智。
  含春阁是城中有名的青楼,靳忠可不想让王爷在这里多做停留,上前道:“王爷还要进宫复命,时辰已经不早了,还是快些走的好。”
  顾晨收回了视线,微微颔首,又看了一眼含春阁,带着人向皇宫而去。
  御书房外,刘淮躬身将王爷迎了进去。
  皇上正在批阅奏折,顾晨在御案前跪下,道:“臣,参加陛下。”
  顾敬将毛笔搁到一旁,笑着道:“晨儿来了,快起来吧。”
  “谢陛下。”起身后从怀中拿出奏折双手呈上,道:“陛下,这是此次雷神山的布防安排,请陛下御览。”
  刘淮忙上前接过奏折。
  顾敬一边打开奏折,一边道:“坐吧。”
  一盏茶的功夫,顾敬合上了奏折,很是满意的道:“不愧是晨儿,安排的很是稳妥。布防的事明日来禀就是,不急于一时,应先回府歇着。”
  顾晨恭敬的回道:“京郊防务乃是大事,理应立即回禀,臣不敢耽搁。”
  顾敬眉眼带笑,道:“你这些日子辛苦了,人都瘦了一圈。”
  “为陛下,为朝廷办事,何来辛苦。我是惦念皇伯和皇婶,才瘦了些。”
  顾敬哈哈大笑,道:“你呀。时辰不早了,赶紧回府歇着吧。明日你早些入宫去看看皇后,她时时在朕的耳边念叨你。”
  顾晨应下,道:“夜已经深了,皇伯也要注意龙体,早些歇息才好。什么事都没有皇伯的龙体要紧。”
  顾敬笑着点头,道:“好,朕也早些歇着。你快回府吧。”
  刘淮脸上堆满了笑容,诶呦,旁人怎么劝皇上歇着皇上都不听,还得是瑞王呀。
  “刘淮,仔细着送瑞王出宫。”
  “陛下放心,奴才必会安排最稳妥的人。”
  顾晨跪安后出了御书房,云逍和安生见王爷出来了,立即走了过去。刘淮叫来徒弟刘宝,仔细叮嘱一番,又亲自送了一小段路。
  “夜里凉,刘公公请留步。”
  瑞王对自己一直礼遇有加,刘淮对着瑞王是打心眼里高兴,道:“奴才多谢王爷体恤。夜里黑,王爷慢点走。”
  看着瑞王几人走远了,刘淮转回身见迎面来了几个人。他仔细瞧了瞧,竟是婉妃带着几个宫女太监来了。心道,这位可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怎么来这了?他赶紧迎了过去,躬身道:“奴才见过婉妃娘娘。更深露重,娘娘金尊玉贵,怎么好亲自来。娘娘有事遣宫人来就是了。”
  婉妃看向前方,离得远了,只能隐隐看到灯笼照出的光晕。她收回了视线,道:“本宫得知陛下一直操劳国事,每每批阅奏折到深夜,特意准备了些点心,请刘公公拿进去呈给陛下吧。”
  今儿这月亮是打西边升起来了?这么多年,婉妃可是第一次给皇上送吃食。
  刘淮接了过来,道:“娘娘放心,奴才会仔细着拿给陛下。不知娘娘这是准备了些什么,若是皇上问起,奴才也好向皇上仔细说说。”
  这要是换了其它的嫔妃,肯定会明白刘淮的意思,好好的将吃食说上一番,还会记下刘淮的好。
  “是御膳房做的绿豆糕和银耳羹。”
  刘淮一噎,别的嫔妃给皇上送来的东西要么是小厨房做的,要么说是自己亲自做的,都是花样百出,婉妃就拿着御膳房做的绿豆糕和银耳羹过来送给皇上……
  刘淮笑容不变的道:“娘娘有心了,奴才这就拿进去。”
  “多谢刘公公。那本宫就回宫了。”
  “奴才恭送娘娘。”
  刘淮是真弄不明白婉妃,送的东西不上心,走得也干脆,都没说想进去见见皇上。这位行事可真是宫里的独一份,奇了。
  别说刘淮弄不明白,顾敬也弄不明白。他看着食盒里的绿豆糕和银耳羹,琢磨好一会儿,拿起绿豆糕吃了一口,又吃了一匙银耳羹,然后让刘淮又说了一遍婉妃送东西的经过。
  婉妃到底是什么意思?
  还是刘淮想了想,说婉妃娘娘一直是清冷的性子,也不会关心人,这回是知道关心人了,就是关心的可能还不太明白……
  顾敬觉得有些道理,这么想着倒是生了感动,不仅吃光了银耳羹,还多吃了一块绿豆糕……
  这些日子要说不累那肯定是假的,顾晨一回府就进浴池好好的泡了个澡,随意的吃了点东西,躺在柔软的床上,很快睡了过去。
  这一觉睡得很沉,但依然是卯时就醒了。如常的练了一圈,洗过澡,吃过饭,唤来了周叔和唐统领,了解一下这些日子的情况。
  周叔回禀府里诸事安好,一切如常。外面倒是发生了几件事情,他打听到了些内情,唐统领的暗卫也打听到了一些情况。
  周叔先说了他知道的事,吏部尚书司马大人病了,而且病得不轻,恐怕是要不行了。他与丞相家的管事吃了顿酒,那管事在醉酒后吐露出丞相打算让儿子魏源回京,接替吏部尚书之职。另外,他提醒王爷,宋括“闭门思过三月”的期限差不多到了,明后日就会正常出府了。
  等周叔说完了,唐统领接着回禀。
  二皇子顾项没能在南疆战事安排上人,眼看着三皇子顾晟获利,很是不甘。在杨志率军离开后,顾项就给在通城剿匪的贾勇传了信,命其尽快取胜,好让他这个主子脸上有光。然后是关于三皇子的事,杨志只求了让杨雁完婚,惹得许多人深思,传出了许多说法,其中说杨志不看好三皇子,根本不愿和三皇子结亲,是被他的继室和女儿以命相逼才同意的说法传的最广。此事也传到了三皇子的耳朵里,气愤不已,未曾再登杨府的门。杨府派人去了三皇子府上,吃了闭门羹。
  顾晨没想到暗卫能打探到这么详细的消息,就像在对方身边安插了人一样。这么短的时间就将暗卫训练到如此,当真是厉害。
  得了夸赞,唐统领的表情竟有些尴尬。
  顾晨不解,“可是还有什么事?”
  唐统领真是没脸说,但再没脸说也要如实回答,单膝跪地,道:“王爷,属下无能,派去五皇子那里的人被长公主殿下的人发现了。属下无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