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百合>清晨雪> 第58章

第58章

  “周谷,带她们过去吧。”
  周谷脸上带着腼腆的笑,道:“各位姐姐,天儿冷,快随我去偏院吧。”
  院里的女子都是有脾气的,若是没有点心气,也不会被主子选上陪着练武。随便叫姐姐,放在平常,她们可不会应。此时大家心里都高兴,见周谷长得端正,笑容讨喜,有性子直爽的反而夸他嘴甜。
  周谷被夸的脸都红了,惹得女子们一阵娇笑。
  庞如意几人没跟着一起过去,而是围着顾晨说话。
  杨雁道:“阿晨,我会的只是些花架子,真要提剑上阵,我是不成的。我不能胜任什长之职。”
  顾晨鼓励道:“我知道你的剑术谈不上精湛,但你精通谋略,做事谨慎、识大体,这才是最重要的。你也知道,这些女府兵在外就代表王府,代表我。若是做事不够妥帖,便会惹下麻烦。你要是担心剑术,等年后我会安排人来教授大家武艺,到时你再磨炼磨炼就好了嘛。”
  杨雁知道是这么个道理,与武艺相比,如何处事对王府来说才是最为重要的。
  “既如此,那我就试试。若是做得不好,你不必顾念旧情。”
  顾晨能明显的感觉到杨雁因为这些年的境遇,多出了几分怯。
  “雁姐姐,你不必有此顾虑。我相信你。”
  杨雁很是感动,郑重的应下。
  钱淳道:“晨姐姐,我性子慢。你让我当什长,就不怕我误事?”
  庞如意翻了个白眼,抢着道:“那你别那么慢不就好了。”
  钱淳也对她翻了个白眼。
  顾晨无奈道:“淳儿,你自小性子就慢,可你何时误过事呀?我与钱将军在军中共事,你和你的兄长都随了钱将军的性子,我有什么可担心的。而且你剑术精湛,若是单论剑术,我自认不如你。”
  钱淳想了想,道:“晨姐姐如此说,那我就不推辞了。”
  顾晨点头,看向甄惠道:“惠儿,你可是也要说什么?”
  甄惠笑眯眯的道:“没有。阿姐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顾晨捏了一下她的脸。
  庞如意道:“都说好了吧。那咱们也去做衣裳吧。阿晨,你也一起去看看呗。”
  “也好。哦,对了。海遥那个丫头就放在你那里吧,她和云逍一样,要常在我身边。”
  庞如意想到刚才海遥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心的道:“你这府中婢女众多,也不差海遥一个。要不,就让她留在这?”
  钱淳见她犯傻,道:“晨姐姐如此安排自有她的道理。婢女众多不代表随便一个人都可以。若是晨姐姐进宫,带的婢女必是要最妥帖的。你就别瞎做主了。”
  庞如意反应了过来,忙道:“好好,是我瞎掺和了。”
  顾晨笑看着她们,道:“咱们快走吧。去的晚了,你们就排不上喽。”
  一进偏院,就听到几间屋子里传出说笑声,甚是热闹。她们没去打扰,直接去了为她们几人准备好的屋子。顾晨随便找了个位子坐了下来,看着几个裁缝给她们量衣。
  庞如意一边抬手让裁缝量尺寸,一边问道:“阿晨,咱们的衣裳做什么样的呀?”
  顾晨端起茶喝了一口,道:“箭袖轻袍,束腿长裤,方便你们行走动作。不同时节用不同的料子,绣上一些暗纹。至于颜色嘛,就用靛蓝色,沉稳大气。你觉得如何?”
  “甚好!”
  “你作为统领,颜色应与其他人有所区别,你可有中意的颜色?”
  庞如意犯了难,既要有所区别,又不能太过突兀,还要沉稳大气。
  钱淳想了想,道:“青莲色如何?”
  顾晨没有马上回复,想了片刻,道:“也好。”
  “这……青莲色恐怕不妥吧。紫色是勋贵人家才能用的颜色,青莲色是紫色的一种,我怕是不能用。”
  钱淳慢悠悠的道:“你现在是仁智侯之女,有什么不能用的。”
  庞如意一拍脑袋,“对呀!我都忘了我爹是仁智侯了!”
  杨雁笑道:“如意这是还不习惯成了侯府小姐呀。”
  “当不当侯府小姐,我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同呀,也就没当回事。你别笑我了。”
  “你这性子呀。”杨雁点到即止。
  顾晨看了眼杨雁,对庞如意道:“就用青莲色吧。你现在是侯府小姐了,还是要处处多注意些才好。”
  庞如意也意识到太没有把父亲封侯的事放在心上,认真的回道:“我晓得了。”
  等都弄好了,周谷送裁缝们出府,嘱咐年前要做出一批。为首的两个人躬身而行,点头称是。这二人是王府名下铺子里的掌柜,带着人回了各自的铺子,立即安排上,时间紧,都从外面找了些人手来。二人私下商量过,做出的衣裳品相要差不多,免得被比较,丢了饭碗。
  第54章
  越到年底日子过的越快,还有十多日便是新岁。
  德妃带着小厨房准备好的点心和莲子羹去了御书房。刘淮得了皇上的话,将德妃请了进去。
  “免礼。天寒地冻的,爱妃怎么来了?”
  德妃温婉回道:“臣妾想着陛下殿内一直烧着地龙,久了难免燥气伤身。臣妾特意做了莲子羹,可以清心顺气,又能强心安神。”
  顾敬笑道:“爱妃有心了。”
  德妃拿出一碟绿豆糕放在了案上,又将莲子羹端在手上用汤匙轻轻搅动,觉得适合入口了,才呈给皇上。
  “陛下为国事日夜操劳,要多注意些身子才是。”
  顾敬接了过来,看着莲子羹,道:“嗯。晟儿前些日子进宫给你请安了?”
  德妃眼眸微转,道:“晟儿现在在吏部当差,新岁将至,吏部事务繁忙,总算是得了点空闲,便进宫来给臣妾请安。之后又匆匆离去,说是还有好些差事要去办。”
  顾敬吃了一口莲子羹,道:“晟儿很是勤勉,最近差事办得都不错。现在正是吏部最忙的时候,难免要辛苦一些。”
  德妃见皇上夸奖儿子,很是开心,“能为陛下办好差,是他这个做儿子的该做的,哪有什么辛苦不辛苦的。只是……”
  顾敬看她一眼,道:“只是什么?”
  德妃露出慈母的笑容,道:“只是这寒冬腊月的,臣妾见他穿的却不够暖和,想来是府里没有个贴心的人照顾。”
  顾敬又吃了一匙莲子羹,道:“嗯,晟儿一心忙于政务,为朕分忧,还没有娶正妃,确实是少了个贴心的人照顾。这些年,朕忙于国事,倒是疏忽了,等朕好好为晟儿选一选。”
  德妃赶忙道:“晟儿的婚事哪里有国事紧要,陛下不必挂怀,国事为重。至于晟儿的婚事,只要能找个他觉得合心的人就够了,陛下不必为此劳心伤神。”
  顾敬将碗放下,拿起帕子擦了擦嘴,道:“晟儿有合心的人了?是哪家的女儿呀?”
  德妃看了眼只吃了两口的莲子羹,谨慎的答道:“臣妾与晟儿聊起过他的婚事,听晟儿的意思好像是有了心悦之人。臣妾也没听出是哪家的,追问之下,他说婚姻大事当奉父母之命,一切听凭陛下做主。”
  “晟儿能这样想,很是懂事。这正妃也要是他满意的人才是,若是他有合心的人,大可以来和朕说。朕这个做父亲的,也愿意成全他。”
  德妃见皇上面带笑容,心中稍定,欣喜道:“陛下真是慈父,臣妾代晟儿谢过陛下。”
  “朕还要处理国事,爱妃先回去吧。”
  德妃满脸笑容,温顺的行礼,退了出去。
  顾敬看了眼德妃退出去的方向,让刘淮将莲子羹和点心都撤了下去,重新批阅起了奏折。
  新岁越来越近,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浓,康京之中一片喜气。正是在这个时候,一个消息随着驿卒冲入城门,传进了文和殿。
  朝廷将瑞王从北齐带回来的粮食分成多份,送往多地,安抚民心。其中一批粮食在快到达通城的时候遇到了山匪,粮食全部被抢,押粮的官员被杀,只有几个士卒侥幸生还。通城官员无力剿匪,只能上奏天听。
  如今,与北齐的战事大获全胜,皇上下令免税三年,可谓是国泰民安,竟然有山匪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劫朝廷的粮食,还杀了朝廷的官员,皇上大怒,斥责通城官员无能。
  朝堂之上,二皇子顾项力荐贾勇前去剿匪。
  那年,贾勇在靳忠回京禀奏之时受了顾项的示意,反对顾晨担任大将军之职,当面质疑了国公爷。此事之后,皇上对贾勇的态度大不如前。顾项为此事烦闷不已,贾勇是最忠于他的武将,贾勇失宠,自己的势力受到了影响。正好利用此次机会举荐贾勇去剿匪,立功弥补前事。若是幸运,贾勇能够加官进爵,那自己的势力便会更强几分。
  三皇子顾晟举荐杨将军前去剿匪。杨志很是疑惑,不明白三皇子为何会突然举荐自己,但这确实是个立功的机会,他也就配合着请旨。
  五皇子顾曙在军中没有什么势力,没有掺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