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除了万八,其余两人放了。”
狱卒生怕自己听错了:“这……”
“军中无戏言,放了。”
天将亮,难得雪停。宫人日复一日地扫除宫道的积雪,庆幸的是,雪不似之前大,动作麻利的一个时辰就能清扫干净。
宋琼透过窗户,打量蒙蒙亮的天色:“今天看样子会有太阳呢。”
“冬日暖阳,也好化一化雪,不然路都不好走了。”阿玖换上宫女的衣服,淡黄色的衣裙单薄,不防风,宋琼递给她一件绒缎衣让穿在里头,说罢自己就要拿斗篷披上。
“等下。”阿玖拦住她拿斗篷的手,又拿衣服给她套上。一件又一件,最后再披鹤氅上去。
片刻功夫,公主被裹成了粽子。
宋琼无奈地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表示不愿意这样出门。
阿玖以她现在的身体不能受寒回绝了要求。宋琼好说歹说,声称穿得太多影响她行动,要是出现个什么意外她也不方便。阿玖这才勉强同意她脱掉一件薄袄。
上了轿子,宋琼见前面就是东宫了,担忧之心忽起,捏了捏阿玖的手。
“你能行吗?”
阿玖点头,严肃气氛下不忘逗她一句:“你别担心我了,你这身子骨现在比我可娇弱多了。”
“……”
“放心,我潜行的功夫可是一流的。”阿玖捏捏她的脸,结果因为手感太好玩了起来。她看着宋琼依然愁眉不展,拍胸脯保证:“只要你能拖住太子一个时辰,我一定能找到解药。”
宋琼把她的手拿下来,揉了揉自己的腮帮子。
“今日正旦大会,父皇要接受百官朝贺,宋邺也得在,大会结束后我去找父皇,把宋邺拖在御书房。”宋琼沉吟半晌:“可是……”
“可是什么?”
“万一解药不在东宫里怎么办?”
“沈凝说亲眼看见太子把药丸放进了一个小瓶儿里,然后回了一趟东宫。要是他决定带在身上,就没必要专门回一趟东宫……”阿玖分析得头头是道:“再说,有你师父在暗处,他怎么可能敢带在身上?”
宋琼也觉得有理,投去赞同的目光:“那你小心,一个时辰后我来接你。”
“嗯。”
到了分开的地点,二人吻别。阿玖下轿,混在一列宫女中进了东宫。找机会溜出队伍,比照东宫地图,她找到三间宋邺可能把解药放在那儿的屋子。
三间屋子,她只能挨个进挨个找了。阿玖正寻入口,走廊上传来说话声。抬头望见前面有几个宫女正走过来,阿玖想返回却看见侍卫已经守在了路口,进退两难之境,她只好低下头,硬着头皮向前走。
“今天正旦大会,太子殿下早早就出门去了,连周大人不在,可怜咱这些小宫女,只能留下来打打杂,连家都不能回。”
其余宫女附和。
周铭不在?真是天助我也。
阿玖暗喜,还没开心两秒,忽闻背后叫她。
“诶,那个穿黄衣裳的,你哪个院的?怎么没见过你?”
第44章 魏军压境
阿玖认出她们从前是浣衣院的宫女,当初因比自己高一等,便没少欺负她,经常让她给她们洗衣服,如今到了东宫来当差,便更加趾高气扬,盛气凌人。阿玖压抑心中不悦,说:“我是从浣衣院刚调过来的。”
几人相视一笑,傲慢道:“新来的?过来,把这些衣服拿去晾干了。”说着将湿衣服一齐塞到阿玖怀里。
“晾干后送到我们房里来。”
阿玖一脸不情愿,但看着这些衣服突然有了想法,遂欣然接受:“好啊。”实则心里已盘算起怎么报复几人。那几个宫女得逞,得意洋洋而去。阿玖抱着一堆衣服,盯着几人背影,眸里恨色愈盛。
使唤她?当年她在浣衣院当宫女是不得不忍气吞声,现在的她可不会。
找到一处无人地,阿玖把衣服丢到脚下,然后拿出一种可以让人全身生疮的粉末就撒了上去。粉末落到湿衣服上瞬间化进去,看不出异样。阿玖漠然勾唇:“穿吧,穿个够。”
把瓶子收回怀中时,她忽然瞥见自己露出的手上有红斑。
阿玖一惊,忙掀起衣袖,原本无瑕的手臂上已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红斑,如同霉点。这是糜肤催老散的作用。
阿玖心烦气躁地看着那摞衣服,仿佛看见了自己的下场。良久,她突然抬脚,把那一摞衣服全都踹进了旁边的水池。罢了,她大人不记小人过,这次放过她们。泥沙翻涌而上,水吞没衣裳,阿玖这才觉得心情舒畅了些,拍拍手,转身溜进房中。
而御书房内,宋琼已等候多时。临近辰时,终于等到正旦大会献礼结束,皇帝携太子一同来到御书房。
“幼卿,病可好了?”才经历过正旦大会的宋耀肉眼可见的愉悦。
“已好了大半。”宋琼脸上的笑容在看见宋邺跟在皇帝身后出现的刹那僵住。她本不想开门就直接触这个霉头,但一看见宋邺她就火冒三丈,对着他啐道:“卑鄙小人!”
皇帝闻言诧异地回头望了一眼。
“哦?太子又有哪里招惹到你了?”宋耀笑笑,似乎当是兄妹间的告状打闹。宋琼正要把太子私自关押魏国使者,还抓走张医师的事说出——忽然御书房外闯入一个锦衣卫,堵住了她的话头。
“报!魏国使者失踪了!”
皇帝将目光从宋琼脸上移开:“怎么回事?”
“今日臣去番馆邀请司马大人参加正旦大会,却发现屋内空无一人,四周有打斗痕迹,以桌上残羹剩饭来看,已经有四五日了,想必司马大人等人遭遇不测。”
宋琼一喜,只觉来得正是时候:“父皇!正是太子抓走了司马升!”
皇帝睨道:“可有证据?”
“要证据还不简单?找到司马升在哪儿,不就知道了吗?”宋琼说着眼珠不由自主瞟向站在对面的宋邺,只见他绷着脸,吞了吞口水。他越紧张,宋琼便越兴奋,全然没察觉到这个巧合的异常。
那锦衣卫回话:“陛下放心,臣已经派人在找了。”皇帝揉着眉心,原本想着新年有个好兆头,结果便听说使者失踪,此事有关两国交往,若是在皇宫里有什么三长两短,他可不好交待。皇帝有些倦怠了,示意他下去:“好,有任何进度及时上报。”
这边刚退下,皇帝正平复了心情想询问宋琼宋邺有何矛盾,门外再次打断:“陛下!有急报!”
那人神色焦急,顾不上礼仪,冲了进来。皇帝有些不悦,但看在他衣甲上的雪水和土渍,便压抑着怒气让他说。
“我国边境北一百里处,魏国军队正翻越长横山,朝我国榆州城行进,敌人多为轻骑兵,声势浩大,来者不善!”
宋琼闻言愣住,一旁皇帝唰的一下从座位上站起,皱眉问:“因何发兵?”
“榆州城知府上奏,魏国表示其使者音讯全无,恐有不测,贵国和亲之事一拖再拖,扣留本国使臣,不诚不敬,无礼而待,倘若交出使臣,便可退兵,否则只好兵戎相见。”
皇帝一听,立即下令:“传朕旨意,派出中央军,驻守榆州、北山两地,调动附近地方军,支援榆州。让安王的军队速速前往榆州。”
宋邺待他说完,正色请道:“父皇,我请求多派一支军队镇守青州。”
皇帝颔首:“这倒不成问题,只是当下缺少将才,不知有谁能去带领。”
“校尉张堂,堪当此任。”宋邺遂列举出张堂的过往战绩,仿佛是提前备好的,说得天花乱坠。如此“良将之才”听得皇帝连连点头,立马要答应下来。
张堂?太子提拔的军中将士?要是让他接手了和姜国接壤的青州军队,那宋邺的计划岂不是更容易得逞了?宋琼脱口而出:“不能派这个人!”
“为何?”
嘴比脑子抢先一步,光想着反对,却忘了该以什么理由来说服父皇。宋琼追悔莫及,可事已至此,父皇问原因,她想着还不能把兵符这个证据摆出来,支支吾吾:“此人……此人是太子一手提拔的人。”
“张堂骁勇善战,多次排兵布阵击退敌人,此时用人之际,我举荐提拔有何不妥?”
宋琼回忆从前调查的张堂的背景,抓到了空子。
“张堂参与的几次战争都是作为副将,平时多负责训练,并不算真的带兵,虽也有功,但不能把所有战功都算在他头上,而且青州本就容易遭受突袭,依我看,他未必有能力抵御姜国攻击。”宋琼分析一番,有了新的办法:“况且在去年的演武会上,他连前二十都没有。我倒是有个新的人选。”
皇帝很意外:“你有更好的人选?是谁?”
宋琼一愣,才意识到自己竟从没结交过什么文臣武将,自然此时也没个能用的人,只好指指自己。
“不如让我去。”
此言一出,宋邺笑出声:“一个黄毛丫头,也妄谈军事?”
皇帝瞪她:“你虽会些武艺,但并不懂用兵之道,让你去简直荒唐!行了,都是朕平时太惯着你了,家国大事上怎么能儿戏呢?”宋琼不服气,但皇帝不给她辩驳的机会:“别再提此事,就按太子说的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