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大厂时髦亲妈[九零]> 大厂时髦亲妈[九零] 第157节

大厂时髦亲妈[九零] 第157节

  就是这个价格嘛,比较贵。
  要一百五十万。
  张让听着直皱眉,但中介说的地段他确实知道,这条街那可是从民国时期就是洋行,现在用这个房子做生意的就是这个老板,租金什么的中介肯定会多说一些,但张让知道在沪市这种地方,别说一百五十万,五百万的房子也有人买得起。
  这个地段,这个面积,确实算“漏”了。
  要不是对方着急要现钱,两百万挂着卖,卖个半年一年的总会卖掉的。
  张让慢慢坐直了身子,跟对方聊了大概半个小时,又打去电话给沪市那边的同事让他们查一下。
  到底不在当地,叫个警察查一下,还是放心一些。
  等了大概两天时间,那边才传回来话,说是确有此事。
  只是这房子的主人却不是单纯的要出国,而是家里两口子闹离婚,这会儿正在切割财产,男人搞了个小三,如今小三肚子都大了,眼看着没几个月就要生下来了,这人着急要结婚,便想把黄脸婆给打发了。
  偏这个时候金融危机,家里的生意也套进去了,现在不是男人要甩大婆,是大婆看不上他!
  这房子牵扯到的事情比较多,同一个圈子的人还不太敢沾手,所以放到了市面上。
  “产权倒是清晰的,你那个朋友反正也在外地,交给中介租出去就算了,不怕这两家的人上门找麻烦。”张让的那个朋友问:“你什么时候回沪市啊,说走就走,居然都没怎么跟我们这些朋友提前说。”
  张让在电话这头苦笑,当时他走的时候也很仓促,有了个岗位就调过来了,刚好那段时间他也忙。
  “总有机会回沪市的,等我回去了轻兄弟几个吃饭。”张让这样跟朋友说。
  有了这个朋友的信息,张让也有了底气,于是这样跟父母说:“沪市那边的中介给我介绍了一个铺子,我看着确实不错,价格比市场价要低很多。”
  张明远比较理智,一听儿子这个话头,就问:“多少钱?”
  张让:“一百五十万。”
  刘菊花倒吸一口凉气:“一百五十万,我滴个乖乖,你把我卖了也没有这么多钱,家里有多少钱你又不是不知道,当初给你买房子,几乎就掏空家里的存款,后来拆迁也就一百二十万,现在就算加上存款,还要借二十万去,二十万啊有人敢给我借,我还没能力还。”
  这么多贷款,吓死人了好吧。
  而且什么鬼商铺,要这么多钱的。
  万一租不掉,搁在那里了怎么办?
  张明远倒是理智很多,他知道儿子有把握说出口来,这个商铺必定是很好的,二十万看着难,但也不是没有办法弄到。
  “这个房子的位置好?”
  “好。”张让把大致的位置跟面积说了一下:“您要是没有把握,可以去看看的,那个位置的商铺,不可能给空着。”
  沪市那是什么地方,那种地段的铺子哪有空着的,除非是业主自己不想租。
  张让说:“现在还有商业贷款,用利息还,实在不行就把我的那套房子卖了,那房子现在也值二十几万了。”
  “二十几万?”刘菊花拔高了音量:“可是咱们当初买不也才花了十来万吗?”
  她记得当初买了那个房子的时候,因为钱不凑手,还找了单位里的人临时借了点钱,后来单位里有个经常跟她不对付的人还笑话她
  “花了一台桑塔纳的钱,给儿子买个小乌龟壳,真是够疼孩子的。”
  她借钱,旁人不免会问起用途大小,这些也没什么好瞒着人的,刘菊花都会说。
  在当时看来,花十几万买个小房子才是脑壳绊倒了,有毛病。
  而且房子是越住越久,在传统观念里面,越旧的东西也越不值钱。
  张让的那个房子是他刚毕业的时候买的,当时的房价不到三千,可现在周围的新房都快五千了,当年是什么收入水平,现在又是什么收入水平,房子都快翻倍了好吧,就算是二手房卖不起新房那个价,但也不会便宜太多的,毕竟那房子楼龄都还没有十年。
  “房子也是会涨价的啊,你看看咱们新都的房,去年跟今年的价格就不一样,收入也涨。”
  但新都的二手房成交可没有大城市好。
  新楼盘那么多,干嘛买你一个旧房子。
  刘菊花呐呐的:“旧房子也有人要?”
  张让抬抬下巴:“价钱比新房子差了点,但我那是有装修的,又是现房,不像新的楼盘买楼花,几年才能拿到手,有的人专门挑着这种房子买呢。”
  带了装修,过完户就能住了,有些人并不是那么介意。
  刘菊花就更动心了。
  没想到房子这么能涨,如果按照当年的买入价计算现在的租金回报率,大概十二年就能回本。
  这个铺子也是,如果铺子本身涨了,租金也涨了,岂不是比存款更划算?
  她看向张明远。
  张明远沉吟片刻:“二十万也不是很难凑到手,我老家的那套房子也能抵押出来一些钱,找找关系也很快能弄到手,不是很难,沪市的房子你还是别卖,人家要的是现钱,你现在卖铺子也来不及,家里还没有倒要卖铺子的时候。”
  张让回来吃了顿饭,赶晚上就回去了。
  到晚上楼小乔回来,跟她也说起这件事。
  楼小乔惊讶道:“你们家要买商铺?”
  这么多钱,她从没觉得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张让有些不爽她的语气,什么叫“你们家”,他一屁股坐在楼小乔旁边,抓住她的手:“是咱们家。”
  楼小乔不自然的咧咧嘴:“咱们家?”
  也行吧,他家不就她家。
  张让说:“我可能要去一趟沪市,大概一周的时间。”
  楼小乔再问了几个问题,张让几乎没什么隐瞒,知无不言。
  只是他自己都没去那边看过,得到的信息量也比较片面,说也说不出来太多的东西。
  楼小乔:“你们还有二十万缺口?”
  钱不够的事情,张让也没有瞒着她,甚至把家里打算怎么搞钱的路子都告诉她了。
  楼小乔说:“如果钱上头真的不凑手,我这里可以借给你们十万,不过这钱你们后面得还我,我后面还有用处的。”
  这钱是她留着打算创业用的,不能这么冲动给了他们家。
  但这个铺子她也很心动怎么办,生怕张爸爸刘妈妈因为缺这点钱买不到。
  而且跟对方打了这么久的交道,对方家里什么人品她也很清楚,没有必要防着他们。
  她身上有多少钱,张让从没有打听过,只知道她自己盖房子花了不少,而且最近还在搞装修呢,他是不知道有这笔钱的存在,当然有他也不会算计她的这些钱,有点自尊心的男人,就不可能盯着自家婆娘的钱包。
  张让挑了挑眉:“你这么富有啊。”
  楼小乔:“嘿嘿。”
  还不等第二天去家里跟父母说这件事,张让又跟沪市那边的中介跟朋友联系了一下,约好了十一去沪市,又给张明远打了电话,楼小乔嫌他打电话吵人,脑子里面被吵的乱糟糟的,干脆去楼下背书去了,张让想喊她听一耳朵的,结果才只打了个手势,人就跑出去了。
  楼小乔心里有些忐忑,她还不知道自己做的这个决定对不对。
  当时说出口借的这个话,说完她心里隐隐有些后悔,但话都讲出去了,现在说不借好像也不好。
  所以她干脆不给自己反悔的机会,不听他们讲电话。
  她当时为什么这么激动了呢?
  算了算了,不就是十万块钱,看她公公婆婆怎么说了。
  她拿着书低着头在小区里面踱着步子,一边看书一边大声诵读。
  这会儿小区里面不少家属也在下头,现在她们跟楼小乔也熟了,碰到关系好一点的,人家还要关心你现在学的到底怎么样了,楼小乔不好跟她们不聊,但一旦聊起来时间又不知不觉的没了,结果下楼才短短十分钟,跟楼下的打招呼都打了八分钟。
  麻了麻了,楼小乔往小区边边上,也就是人少一点的地方走去,总算是没有人关心她学习状态,她也松了一口气。
  别说,现在这个天气,又没有蚊虫,这会儿秋高气爽的,在这里读书可比在家里窝着要舒服多了。
  楼小乔找了个地方坐下,一边朗读一边背诵。
  这段时间她也开始投入时间到那些需要背诵上,慢慢的也掌握了一些规律。
  有些内容,融会贯通去记忆,其实也不是很难,早上背一些,晚上背一些,再巩固巩固。
  她记忆力本来就比别人好。
  这样背诵了大概一个小时时间,楼小乔放下书本,伸了伸懒腰,做了几个舒展的动作放松自己。
  人也走到栏杆前头看向外面。
  这会儿擦黑了,街上也亮起来灯,已经不太适合看书。
  就在这时,一道熟悉的声音传了来——
  “你到底什么时候离婚啊?”
  这声音,楼小乔汗毛竖起,朝着声音传过来的方向看了过去,就见到露露像个树袋熊一样,几乎是挂在了男人身上,那男人一手揽着她的腰,嘴里甜言蜜语的哄着她:“一个黄脸婆而已,我早就不耐烦跟她谈了,我就是不想给她分钱分房子,你等我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肯定跟你结婚。”
  天太暗了,看不清女人脸上的表情。
  但楼小乔隐隐有种想吐的感觉,这个女人还真是死性不改,在三的道路上绝不回头啊。
  捷径,有那么好走吗?
  第81章
  这一周王志杰“轮”去了江美慧家。
  江美慧家也在这一栋,吃完饭王志杰就来这边做作业和玩。
  他现在一年级,成绩一直不是很好,拼音那些他之前没怎么学过,这一阵子老师才重视起来,给他开了小灶补习,他才稍微好那么一点,在这里做作业就可以跟小帅一起。
  这个烦恼,两个幼儿园小朋友是不懂的了。
  到了晚上奶奶就不许亭亭画画了,家里有黏土,她可以捏黏土玩。
  电视开着,爷爷在看《新闻联播》。
  小锦偷偷跟亭亭说:“我听爸爸说,他要跟爷爷奶奶去沪市。”
  这些都是大人打电话的时候讲的,他在沪市长大,听到这两个字觉得特别熟悉。
  亭亭看向他:“咦,你不就是沪市人吗?”
  小锦的户口就在沪市,家里的孩子都知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