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大厂时髦亲妈[九零]> 大厂时髦亲妈[九零] 第77节

大厂时髦亲妈[九零] 第77节

  王山一进来,就见到了两个看着有些可怜的老人。
  要怎么说楼父楼母呢,真的是为了儿子操劳了一辈子。
  楼毅那种懒,真是惯出来的,但楼大乔姐妹都不是什么付出型闺女,这些年从没有给娘家分摊过这种溺爱。
  所以楼父楼母就跟两头拉不动车的老黄牛一样,艰难的拉着一个千斤重担往前走。
  这样的楼父楼母,看着要比同龄的老人更苍老一些,也更可怜。
  但王山当了这么多年的干部,评判人可不是用眼睛看的。
  “你就是下井村的书记?”楼父一把老泪马上就要掬出来:“书记啊,你给我们评评理,这孩子不孝顺啊。”
  粗糙的大手紧紧的握住了王山的,真情实感不要太多。
  楼母眼珠子一转,也捂着脸呜呜呜假哭起来,诉说着女儿的不孝。
  什么过年回去晃一圈就走啦。
  什么也不给他们赡养费啊。
  说到底了就是要钱,王山明白了。
  “那你们说说,你们的诉求是什么,要楼小乔给你们养老?”王山问。
  楼父眼珠子转了转,养老什么的,他又不可能住在下井村,这里他不熟悉。
  说来说去,他还是想闺女回去,只要回到上井村,那以后女儿怎么被捏被揉,都是他们说了算了。
  “领导,我们家小乔离婚这么久了,一直都住在这边打扰到你们,我想来想去都觉得过意不去,晚上都睡不着,这哪有离了婚的女人,还住在原来夫家的村子里的,这屋场是姓王的,不是姓楼的,为了这事我没少村里被人戳脊梁骨,被人说闲话,我今天来是想接她回去的,谁知道好心被当成驴肝肺,这孩子是一点都不认大人的好啊。”
  这话说的,连楼小乔都没得话说了。
  周围本来为楼小乔说话的村民们也安静了。
  大家各自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楼小乔家这屋场大,要真回了上井村,那宅基地就要回到村里。
  自然,这是对上井村的村民们有利的事。
  别说现在农村土地也渐渐值钱了起来,就是往常盖不起房子的时候,谁不是想着占越多地越好?
  楼父这话说的巧,又成功的把楼小乔跟村民们的矛盾挑起来了。
  连王山都在那一瞬间心动了动。
  楼小乔要真回了......
  好吧,这回楼小乔是真的生气了。
  她要让楼父楼母知道,她生气的后果很严重,连他们最后的脸面都别想留了!
  “书记,各位村民,刚才我爸爸说的话你们也听到了,什么接我回去这种话,在我手里一分钱没有的时候,这话可不是这样说的,我弟媳妇还在家里闹过上吊,就是不想让我回去,这事发生过还没多久,你们打听打听去就知道,什么接我回去,无非是要把我弄回去,搓圆捏扁还是弄死我,自己家里就解决了。”
  楼小乔故意把话说的重了些。
  自然,楼父楼母此刻是要钱的。
  但要到了钱,她要是没有了剩余价值,还带着两个孩子,在娘家能有好日子过?
  这年头,更早的时候,为什么女人不敢离婚?
  因为女人很少能单独立户,离开了夫家,回不去了娘家,到哪里自己都是外人,日子怎么过得下去?
  楼父被她气的不轻:“我们好好的一片心,你居然跟人这样讲,当爹娘的只有为了子女挖空心思为他们好的,怎么可能害你,我不想让你住在这里,还不是怕人欺负了你去?”
  楼小乔嘻嘻一笑:“你这意思,就是下井村的村民们欺负我咯?”
  不是要挑起下井村村民跟她的矛盾吗,来呀来呀?
  村民们总算是品出味儿来了,楼父这是拿他们做筏子,来整治女儿呢。
  脑子清楚的,很快就冷静了。
  “什么意思,我们可没有欺负过楼小乔。”
  “张嘴就来,也是这么大年纪的人了,说话可不能没凭没据的,谁欺负楼小乔了?”
  有些人也品过味来,这片宅基地,是当初王四顺过户给楼小乔的,人家在国土局批了条子才能盖房子的,再说了王四顺家里关系简单,离他最近的亲戚都出了三服,现在可是法治社会,就算把楼小乔赶走,别人也不能强占了这块屋场,楼父这是拿着自家女儿的房子做饵,引下井村的村民们跟他站在一条战线呢。
  更有心思细腻的,对楼父甚至露出鄙夷的目光。
  农村里头宅基地难得,父传子,子传孙,祖祖辈辈的传下去,那是不断子绝孙不会放弃土地的。
  楼家父母为了女儿的钱,能让村里人逼着她走,这能是什么好东西?
  能干出这种事来,九成九是仇人了吧。
  王山说:“您是想要楼小乔归家?”
  楼父坚定的点了点头:“她是我们家闺女,总住在这里,也是要遭人闲话的,自然要回娘家去。”
  王山说:“楼小乔,你想回去吗?”
  楼小乔:“书记,如果我说我不想回去,会不会强制执行,赶我出村,让我回娘家去住?”
  王山被这话一噎。
  楼小乔继续说:“那你问问他,我如果把钱都捐给福利院,再回娘家,他们是否愿意让我回去?”
  不是要做个大好人吗,来呀互相伤害啊。
  楼父一噎:“那怎么行,自己的钱干嘛捐给别人。”
  楼小乔笑了笑:“说到底您不是担心我在外面被人欺负,而是担心我的钱在外面便宜了别人,所以书记我不愿意回去,这房子是我的,这地基也是我的,这是我在跟王四顺离婚的时候,离婚协议上面写了的,宅基地上面写的是我本人的名字,就没人能够叫我离开这里,对吗?”
  当初批条子的时候,先走的是王山的路子,楼小乔是送了一条芙蓉王。
  不光如此,去年收腊肉,楼小乔也是优先村里条件比较差的人家收,她在村里的风评很不错,王山自然不愿意得罪她。
  更何况这个楼小乔伶牙俐齿的,一般人还说不过她,可楼父楼母用孝道压人,这也让王山感觉到头疼。
  自古以来,“孝”这么一个字,压在多少人头上一辈子翻不过身来?
  别说楼小乔了,就王山本人,他在家也不敢对父母说话太大声。
  但一般父母,对儿子会宽容一些,就算王山的父母也对他严厉和管束,不至于偏疼别的孩子,要他把钱都交上来。
  欺负离婚了的女人,就跟吃绝户一样。
  你以为吃绝户只有外人会做吗,娘家人其实更会。
  王山知道这件事情没那么快能完了,把看热闹的人赶走,又把楼父楼母请进去,几个人坐在一起慢慢聊。
  楼父依旧是气哼哼的。
  现在楼小乔住的屋子没拆,新盖的房子在另一头,所以是一点都不影响居住,家里原封不动,依旧还是原来的样子,不见半分盖房子的狼狈,张玉娇白天都是“上班”的状态,以前中午还要给做工的那些人准备饭食,地基打好以后,小工就没那么多了。
  这几天家里在浇筑混凝土,只有五六个工人,楼父楼母看着灌水泥的机器停在旁边,正在往模具里面灌水泥。
  这是要先打个框架下来,再按照需求去砌墙,等到以后想改动也方便,直接把墙推掉就行了。
  好处很多,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很贵。
  楼父虽然没什么见识,但也知道这种大机器是要花不少钱租来的,钢筋水泥也比砖瓦更贵,给汪京干活的工头以前是做大工程的,第一次干这种农村自建房,这种小房子对于他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只等混凝土灌好,干掉了就能拆模板。
  看着水泥浆子往里头灌,楼父的心情就沉重的跟什么似的。
  一个两个的都干的这么好,就活该他受穷是吧。
  说起来,都是没嫁人的女儿,以前没结婚的孩子,收入都是要给家里管着的,离婚了也一样,当初错就错在,没有坚持让楼小乔回来,搞到现在请她回去住都没人回去了。
  楼父看了一眼外面,见屋子都盖到第二层了,小楼的建筑已经见了雏形,心中忍不住叹息,什么时候他儿子才能住上这样好的房子啊......
  王山瞧着楼父的那种眼神,觉得有些辣眼睛。
  他媳妇就是个扶弟魔,他自己是很看不起这种男人的。
  男人嘛,就应该顶天立地,靠女儿姊妹这些算个什么出息。
  “那就是你盖的房子?”楼父不能理解:“那么粗一根都是水泥柱子,不带这样糟践东西的啊,你说说你,咱们是农村人,学人家城里人盖什么房子,屋子能住就成,现在这个房子也没盖几年吧。”
  楼父语重心长的说。
  说完这话,又看向张玉娇,家里前段时间请了人他是知道的,那会儿楼小乔在外面跑,做生意经常不归家,可如今也不做生意了,白天她待在家里,还请个人做事算怎么回事,有这个钱不如给家里买米买肉,住回去全家都能帮她看着孩子,这样钱也省了,这也是他跟老太婆路上商量过的。
  这回是楼母开口:“书记,我知道您也为难,我们也了解小乔的难处,之前她闹离婚的时候我们没帮她,她就记恨上我们了,总觉得我们是要她钱,她是我们的女儿,我要她钱干嘛?”
  这一副慈母的模样,如果楼小乔不是对他们太了解,还真的就信了。
  “呵呵。”
  “你这样冷笑是什么意思。”楼父不爽了。
  王山抬了抬手,压下楼父的愤怒,让楼母继续说。
  楼母擦了擦并不存在的眼泪:“我们也是庄户人家,是农民家庭出身啊,谁赚几个钱都不容易,你看看她现在这个样子,家里还请保姆,放在前面几年,那可是要被批d的啊,我心里实在是焦心的很,她要是回娘家住,家里的人也多,随便搭把手都能过去,您说是不是这样?”
  王山点了点头。
  楼母见女儿不说话,越说越来劲了:“我当家的不会说话,您也别太在意了,他人就是这样,心却是好的,谁不想自己的子女好呢,我们也是一样的心,我们当初不帮她出头,也是不想让她跟王四顺散了,俗话说......”
  楼小乔再也忍不住了:“不图我的钱,想帮我带孩子?”
  说的这么好听,真当她是傻的吧。
  楼母点了点头,眼神闪烁了一下。
  “您搞笑吧,我生了两个孩子,有一个是你过来帮我伺候了月子的吗?”楼小乔反唇相讥,语言犀利:“我生亭亭的时候,家里老太太也生病了,还是我大姐楼大乔请了人回来照顾了我一个月,说的那么好听,那会儿你来了两天就说累的不行,麻溜就走了的事,现在就忘了?”
  “做月子那么关键的时候你都能铁了心不管我,现在倒好心帮我照顾起来孩子了?”
  楼母:“那会儿是家里忙,你也知道的......”
  楼小乔心里涌出一阵愤怒,她能感觉到那是原主的情绪。
  原主是个很典型的中式妇女,隐忍、孝顺、善良。
  但这些品质她都没有。
  前世的楼小乔是个学表演的人,这种表演型人格,尤其附带着这么拙劣的演技,看了都让她觉得是在侮辱人的智商,对母亲的厌恶,以及对娘家人的不满,齐齐充斥着她的内心。
  要问孩子爱父母吗,那是从一出生就爱的。
  可父母爱孩子吗,这就不一定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