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隔壁毫无动静,女子又急又慌,但是她又不敢出门,父兄曾经千叮咛万嘱咐,绝对不能出门看那个天幕,里 面全是些蛊惑人的东西,好女子是绝对不能看的。
  她一直谨记着他们的话,一步也不敢踏出房门。
  而且她的脚也不方便出门,走多点路都要生疼。
  但是父兄却对此很欢喜,说她将来定能嫁一个好人家!
  可是现在文鸢一点动静也没有,是不是出事了?
  女子想来想去最后忍着害怕悄悄打开了房门,巨大的天幕就高高悬挂在半空中。
  她一转头,就看见天幕中一名女子冲出来却被迎面飞奔过来的马匹给撞上,瞬间女子就被撞飞了。
  女子吓得一哆嗦,急忙低头走进文鸢的房间。
  一地的裹脚布和床上文鸢鲜血淋漓的双脚让她几乎要尖叫起来。
  她抖着手去推侄女:“文鸢……文鸢……你怎么了?”
  少女睁开眼睛,看向泪眼朦胧的姑姑,露出一个虚弱的微笑:“姑姑,我想奔跑……”
  女子一怔,落下泪来:“傻丫头!你六岁就缠足,如今十三岁。脚早就定型了!你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那我宁愿毁了这双脚,也不愿成为男人把玩的玩意!”
  “你……你……”女子不知所措:“你,你看外面的天幕了?父兄他们不是说过不能看吗……”
  “姑姑,你去看看吧,看看不一样的世界,女子不该像你我一样困在深闺之中,女子有更加广阔的天地!”
  “你糊涂了!”女子急忙去捂住她的嘴:“这些话也是能说的吗!”
  少女闭上眼睛:“姑姑,睁开眼睛吧……”
  女子怔怔看着似乎变得陌生的侄女,半响说道:“我先给你包扎,不能就这样子吧。也不能给其他人真的,不然你爹和你爷爷都要打你了。”
  给侄女处理好伤,女子又一步步地挪回房间。
  她在黑暗中待了很久,终于手伸向窗户,悄悄推开了一条缝,去看那个她从来不敢去看的天幕。
  【在德比的赛马会上,一名女权者冲出来,被马撞死了。】
  【女权运动终于被正视了,人们称她为女权运动的殉道者。】
  【至此,女权运动到达了巅峰,同时也将斗争扩大到为工人阶级和贫穷阶级争取参政的权利。】
  殉道者……诸葛亮默然沉思:天幕之后,谁又会是殉道者呢?
  又会有多少殉道者?
  长孙皇后冷汗涔涔,为那个义无反顾冲上去的女权者。
  还有为将来会出现的殉道者……
  百姓们沉默,妇人们哭成一片。
  她们相信,那些妇人一定会成功。
  因为她们连死亡也无所畏惧。
  楚云悲伤地低下头:她们能成功,也要看她们国家男子的态度和环境,换成她这里,别说死一个妇人,就是死上成百上千的妇人也激发不出男人对妇人的平等看待。
  【紧接着,一战爆发。】
  【妇女们几乎是一夜之间放下了与政府之间的矛盾。】
  【与政府和解,一致对外。】
  “谁说妇人只会胡闹?看看,在战争面前,她们比谁都深明大义。”一名老妇人说道。
  其他人附和点头,确实如此。
  而那些叫嚣着妇人胡闹的读书人则一脸尴尬。
  【男性被征兵上战场,而女性几乎接替了所有男性的工作岗位。】
  【她们造炮弹,造炸药,当护士,当卡车司机。】
  【她们修理机械,运营农场,她们成为海军,成为空军。】
  李世民忍不住鼓掌:“了不起,这个国家的女子确实是了不起啊!”
  长孙无忌赞同:“确实,男子上了战场,若是女人在后方不能撑起一天片,那这国家也差不多完了。”
  【战争结束后,一方面出于对妇女能力的认可,另一方面出于对妇女运动持久化的担忧,政府终于通过了妇女投票权的议案。允许30岁以上的妇女参与投票,同时也为工人阶级赋予了投票权。】
  【10年后,21岁以上的女性都被赋予投票权。】
  【不列颠的女权运动的胜利向整个世界传播了经验,一个又一个的国家妇女得到了和男性一样的权利。】
  【在法律上不再是男性的附属品,而是一个真正的独立人格,被国家承认。】
  真正的独立人格,被国家承认!
  这句话在各个王朝中掀起了巨大的浪潮。
  即使封建王权下的制度依旧稳固,但其根基却悄然露出了一丝裂缝!
  第243章 天外之外
  朱元璋眉头紧锁:幸亏不是大明!
  这不列颠的朝廷也太软弱了,一场战争就令他们屈服了?
  不行,他得做点什么!
  他立即吩咐刚刚提议妇人聚会讲述妇德的达成要准备开始,务必要将影响扩大!
  大臣急忙领命。
  回去就吩咐妻子准备这件事情。
  这边朱元璋将事情告知马皇后,对方却没那么积极。
  皇帝的心顿时咯噔了一下:“皇后,你……不愿意吗?”
  “不,陛下,臣妾愿意。”马皇后说道:“只是天幕影响太大,妾身并没有把握能说服其他人。”
  朱元璋松了口气:“没事,皇后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
  马皇后点头,目光却看向了天幕。
  嬴政召见了大名鼎鼎的巴郡的女商人,清。
  嬴政、李斯和清一同制定,并扩大妇人能做的工作,白发苍苍的清无不响应。
  甚至,将自己这么多年以来经商的经验写成一本书,以供妇人参考。
  而且妇人除了做基本的体力劳动之外,更需要识字,从而从事更加高级的脑力劳动。
  虽然所有的人都看得懂天幕上的文字,可一旦看回秦国的小篆,立即不懂了。
  可见,天幕使人能认字也是只局限于天幕。
  回归现实,她们依旧需要从基础开始学习。
  清夫人献上大量的财物用来支持嬴政建立学堂,且男女皆收,只要有才华就能脱颖而出。
  嬴政甚至对天下人许诺,只要你有做官的才能,不管男女一律征用。
  一时间大批的男女开始涌入学堂,如饥似渴的开始学习。
  六国余孽咬碎了银牙也只能叹息。
  甚至有人也想要去朝廷出仕。
  其他人拉住他:“你疯了吗?你忘了你的故国是谁灭掉的了?”
  那人甩开他的手,淡淡道:“亡的是赵国的贵族,而非赵国的百姓。即使嬴政没有灭掉赵国,百姓还不是一 样的受苦?”
  “我为的是我故地的百姓,而非嬴政。”
  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其余人气得大骂叛徒。
  刘邦沉默了很久很久。
  张良看向阴影中的他:“陛下,天幕是机遇亦是考验。”
  刘邦点头,心中却难以下定决心。
  相比刘邦的犹豫,刘彻拒绝得干脆利落:“大汉不需要女子出来做事!她们只要乖乖地待在房间等男人回来 就行了!”
  卫青犹豫了下,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曹操直接下令如有才华的女性都可以自荐为官。
  但是必须是真的有真才实学,如果不是,那就莫怪孤的刀太快!
  孙权对于女子的任用依旧犹犹豫豫,周瑜叹息一声,却并不相劝。
  诸葛亮详细地写了一篇女子任用的艰难,时代不同,有些事情终究无力改变。
  李世民在长孙皇后的劝说下,也开办了女学。
  虽然也不是一般的妇人能进去学习的,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了。
  长孙皇后看着那些一脸新奇的贵族女子,突然想到:她们之中会不会出现一个女王呢?
  不,是女帝!
  真正的手握权柄的女帝!
  赵匡胤也为妇人出来做事情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令他惊喜的是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女子将领!
  她们甚至不比沙场上的老将差,这一发现令赵匡胤对燕云十六州的回归充满了希望。
  忽必烈想起他们蒙人的女子也不差啊!
  任用女子的话可以先从蒙人女子开始,再慢慢地一步步到汉人女子~~
  好,就这么决定了!
  但是他的决定遭到了王公贵族的反对,反对的原因很简单:一百年都不到的王朝压根没必要改来改去的。
  别到时候89年变成8年就高兴了。
  被剥夺了政权的乾隆冷笑:我倒要看看你们能改革出了个什么东西!
  现在女子要权,那接下来还要什么?
  已经成为嘉庆的颙琰没空理他,他正忙着将整个大清从上到下的改革。
  其过程艰辛自不必说,但是他始终不愿大清最后如此堕落。
  他愿尽人事听天命。
  不列颠的女权运动让周瑾玉看得心潮澎湃,想想而他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同样是无数先烈牺牲自己而创造出 来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