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芋头馅的饺子。”袁飞道。
“没问题。”挂了电话,周瑾玉骑上共享电车慢悠悠地往菜市里去。
正值下班时间,菜市场里的人熙熙攘攘。
卖饺子的摊位上老板正忙得飞起。
前面是一盆盆调好的饺子馅,要什么馅的饺子老板就现包。
周瑾玉要10块钱的芋头馅饺子,老板动作迅速且麻利。
没一会就包好了10元的饺子。
百姓们看得有趣。
“后世人饺子都要老板包好啊~~自己不会包吗?”
“应该是方便,你看,拿回去就可以煮来吃了。如果自己包的话还要买肉打成馅,还要放各种调料,这一顿 饺子下来要的时间可不少。”
“这有什么,自己包的不是更有意思吗。”
“也不是这么说,你看后世人的时间安排,能做的事情可多了。他们或许不愿意时间浪费在包饺子上。”
有商户立即也模仿起来,但是没想到效果并不好……
一天时间下来,也没没几个人来买的。
只得纳闷地收摊回去,看来后世的方法都不一定合适他们。
还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君臣们摩拳擦掌,今晚就是抽人时间啦~~
周瑾玉回到家,四处看了看:还行,没有有垃圾一大堆。
书房里袁飞还在玩游戏。
周瑾玉看了看他的游戏界面:“天啊,这游戏到底有什么魔力?我都参加婚礼回来了你怎么还在玩?”
袁飞笑笑:“等我过关了我再休息一下。”
周瑾玉摇头,不理解。
饺子给袁飞煮好后就回房间直播互动去了。
百姓们也高兴,又可以和周姑娘互动说话了~不知道今晚谁最幸运。
跟大家打了招呼,周瑾玉开始抽人:“第一位,秦朝姬无忧。”
姬?嬴政手一顿,姬姓,魏国王室的余孽。
其他流亡的各国王室一喜,希望这个姬无忧能问如何能打败秦国的事情。
自从魏国被秦灭后就一直在流亡的姬无忧一脸沧桑,他抬起头看向天幕:“嬴政……后世人对嬴政的认可就是以为他统一了六国吗?”
“是的,他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是他奠定了华夏此后两千多年来的统治基础与框架。”说起秦始皇,周瑾玉一直有些忐忑,她觉得她不足以评论这位千古一帝,而网上的很多视频又太过的偏袒,要么一味的歌功颂德,要么忽略他的功绩只言他的残暴。
周瑾玉越是查阅他的资料就越是不敢随意评价。
“嬴政,始皇帝,因为他,后世之君皆以一统为目标。他废分封,设郡县,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这每一项都是史无前例的举措!”周瑾玉说着有些激动。
姬无忧神色暗淡:“是这样吗……”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消失在密林之中。
其他六国余孽:……
问来问去都是对嬴政的赞美!
啊啊啊!!!怎么会这样!
嬴政半晌没有说话,李斯看了他一眼,立即低头:没想到最能理解陛下的居然是千年后的后世人……
其他大臣心情抑制不住的激动,陛下如此伟大,那么他们身为臣子定也能名垂千古!
其他的帝王:……
算了,毕竟他确实是第一位皇帝……
刘邦思来想去,还是不得不承认嬴政的伟大功绩,就是没能生个好儿子~
“第二位,汉朝窦姬。”
吕雉立即看向身边的窦姬,低声说了什么,窦姬点点头。
她对天幕说道:“麻烦请周姑娘再播放后面的《大国崛起》。”
周瑾玉点点头。
正在宫中享乐的刘盈一顿,立即明白了这是谁的意思。
他将酒杯丢在地上:什么崛起?反正不是我崛起~宫人吓得跪在地上不起。
刘盈怔了一会然后又笑起来:“来!继续喝!”宫人急忙将新的酒杯呈上来。
刘盈再次沉溺在酒色之中。
其他王朝的君臣顿时一喜:这个好!
百姓们:哦哦,又看番邦国家了~~不知道这个国家还有没有女王?
【欧洲西北部有一小国,面积仅有两个京城这么大,名为荷兰。】
【这个国家有三分之一的国土位于海平面以下,若非一系列复杂的水利设施阻挡,荷兰人口最多的地方将每天被水淹没两次。】
【就是这样的国家,在三百年前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
【它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
嬴政看得目不转睛。
刘邦竖起了耳朵: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比前面的两颗牙还要厉害!
其他人都提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去看这个国家是如何崛起的,唯有乾隆头疼地捂住了眼睛:又来了!走了两颗牙的国家,又来一个荷兰!
这番邦到底是怎么回事?
动不动就崛起!
难道我大清如此繁荣富庶就不是崛起吗!!
颙琰欲言又止:人家的崛起是以整个世界来做版图的……
大清……虽说地大物博,但终究不是整个世界。
固步自封只会越来越落后于人。
【荷兰的崛起要从银色的鲱鱼说起,由于海流的变化,荷兰每年可以从北海中捕获超过1000万公斤的鲱鱼。】
【小小的鲱鱼为五分之一的荷兰人提供了生计。】
【从捕鱼业开始,荷兰产生了与东北欧、英格兰、南欧,非洲的贸易,由捕鱼的传统产生了海上贸易的传统。】
【借助鲱鱼,荷兰人开始了商旅生涯。】
【一旦以货物的流通和交换作为谋生手段,原本不利的地理位置开始显示出巨大的优势。】
【荷兰人为排涝而修建的运河就构成了当时欧洲最发达的水上交通网。】
众帝王无声地叹息:又是海运,又是贸易!
为何番邦的商人竟然可以成为一个国家的主力?
是了,他们面积小,土地必然就少,想要生存唯有对外贸易,交换他们想要的商品。
而中原大地本身土地够多,百姓们主要以种庄稼为生,压根不会去考虑漂洋过海地谋生。
第156章 商业帝国
这些国家的崛起对中原王朝来说不太具备效仿的意义。
赵匡胤摇摇头,继续做他自己的事情了。
忽必烈却觉得这个小国家的情况与游牧民族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都是资源匮乏,想要富足唯有对外发展。
不同之处是小国面对着大海,而游牧民族面对的则是富庶的中原大地,所以,前朝灭亡了。
【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业繁荣。】
【也为荷兰提供了成就商业帝国的历史性机遇。】
商业帝国!!
这四个字瞬间将各朝的君臣们创飞!
李世民大惊:“这岂不是说这个国家从上到下都由商人说了算?那么这个国家还是个国家吗?”
长孙无忌声音沉重:“商人逐利,那么这个国家也会变成和商人一样逐利的工具……”
自古以来便将儒家奉若神明的读书人更是乱成一团!
“商人!商人如何能治理国家?”
“就是,若是有敌国出大价钱买我们的土地城市,作为商人是不是就会卖给他们?”
“如此一来,君不君,臣不臣,这天下迟早要完蛋!”
而商人们面面相觑:居然还有商人掌权的国家?
真是活久见啊!
但是他们现在处所的环境明显是不可能的。
但凡冒出个苗头,九族都得一齐消失……
【如果说最早开始远洋贸易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主要依靠暴力去进行财富掠夺,而紧随其后的荷兰人由于缺少强大的王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就选择了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
【同时也积累着足以让自己强盛起来的竞争技巧和商业体质。】
【作为中间人、代理人加工者和推销者,荷兰人从葡萄牙和西班牙那里转载香料、丝绸、黄金然后运销到欧洲各地。】
【返回的时候他们又为这两个国家运去波罗的海产粮区的小麦,瑞典的铁器,芬兰的木材等商品。】
朱元璋点头,这个方法不失为一个小国的出路。
但是如此之多的商人,最后会形成什么样的国家?
如果国家的百分之八十的财政掌握在这些人的手里,那又会发生什么?
这些国家真是与中原历代的王朝完全不一样。
他们居然开创了崭新的崛起之路!
而这条路,中原王朝看来却不太行得通。
朱标看着朱元璋道:“父皇,不可效仿,会天下大乱的。”
朱元璋点头:“我明白。”
众大臣也都松了口气,最怕上头领导的突然改革……